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的解题技巧1古诗词鉴赏的解题技巧1考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考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意境型3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答题示例:5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析技巧型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7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析技巧型提问变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
8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静衬,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白描,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9描写手法主要有:9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10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11答题示例: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12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3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13答题示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夜行人。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步骤一),如“过冬至”
“影伴身”“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语言明白如话(步骤二),表达了游子的思家之情(步骤三)。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14答题示例:答:此诗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步骤一),如提问变体: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15提问变体: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6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16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17答题示例: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如08年的安徽卷和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18如08年的安徽卷和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动静、联想、想象等角度考虑,方能体味其妙处。要分二步走,第一步分析词义,第二步分析它的艺术效果。这题可答为:这里的网是动词,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第一步析词义)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留住。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19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一词领全诗型20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21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1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22答题示例: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开放探究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答题步骤:1.表明自己的观点;2.找到原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方式来解析。23开放探究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答题示例:钓鱼湾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有人特别欣赏“荷动知鱼散”一句,说是与南朝大诗人谢眺《游东田》诗句”鱼戏新荷动”相比更胜一筹。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4答题示例:钓鱼湾24
答:储、谢两诗句都别具匠心,但各有妙处(步骤一)。谢句写鱼儿戏水触动新荷,富有情趣,说明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细微变化,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景中有情。储句也有这样的特点。二者的不同在于,谢句是写实,储句是想象。“荷动知鱼散”关键在“知”,是想象与推断。由“荷动”而知“鱼散”,想象群鱼戏水由聚而散,产生荷动的微小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储句比谢句更胜一筹。但是,储句未必不是受谢句的启发而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储句的想象之辞就并无多少新意了,难说更胜一筹(步骤二)。25答:储、谢两诗句都别具匠心,但各有妙处(步骤一)。谢句练一练
日暮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释: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6练一练日暮26
答:这首诗描绘了山村从日暮到月出时的景象:夕阳西下,牛羊已经回来很久了,各家各户柴门深闭,虽然这是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但灯影下须发花白的诗人却只感受到石壁上泉流的幽咽和草丛里秋露的哭泣。诗歌营造了一种寂静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27答:这首诗描绘了山村从日暮到月出时的景象:夕阳西下,牛情感的考查“诗缘情而作”,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08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有9套直接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占据诗歌鉴赏的半璧江山。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答题套路:我认为(),原因是()(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28情感的考查28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29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有二:第一步解释诗句的含义,第二步指出诗句中包含的感情,要全面具体。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答题步骤有二:第一如上述题目答案为:尾联用比喻修辞,“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邪小人,遮住了自己眺望长安的目光,使人心生无限哀愁。(第一步)这里的愁含义甚广,作者一愁君王为奸邪所蒙蔽,二愁奸邪为非作歹,三愁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四愁国家如何才能繁荣昌盛。(第二步)3131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32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2分)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33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四、典型答例分析
1、作者用了白描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由宏观到微观,由远及近,先写茅斋矮小,江上燕子频频飞来筑巢,又写了燕子衔来的泥点弄赃了琴书,以及小飞虫到处能碰到人身上等细节,突出了草堂的简陋与条件的艰苦,抒发了作者在简陋条件下仍不忘修养自身,安贫乐道的思想与淡淡的寂寞无奈之情
2、作者用了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江上燕子频繁到自己低矮的茅斋中作客的活泼可爱的景况,抒发了自己悠然闲适地生活。(1、2皆为满分卷)34四、典型答例分析1、作者用了白描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3、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打是人才有的动作,此处用在飞虫身上,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故来频”、“点污琴书时情趣盎然的情景,突出了作者怜爱愉悦的心情。4、诗人作了白描手法,三言两语既写出了草堂的生活,在诗中“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就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场景。这样写诗句通俗易懂,清新自然,将生活环境场景重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并且轻松的心情。(3为满分卷,4为五分卷)353、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打是人才有的动作,此处用5、本诗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江上的燕子因为茅斋很低就飞来停在上面,琴和书内都有了泥点则引来飞虫。6、采用了联想、寓情于情的手法,描写了低矮茅,燕子,泥点,飞虫,好比世间污浊的人和事,影响着独居草堂的诗人,起到了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作用。7、作者住在草堂时,看到燕子经常飞来,并衔着泥污,表达了作者看到官场的贪污而远离,抒发作者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5为两分卷,6为一分卷,7游离题目之外盲目作答,为零分卷)365、本诗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江上的燕子因为茅斋很低就飞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这首诗景中含情(1分)。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的活动。(1分)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2分)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2分)参考答案2:这首诗借景抒情(1分)。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1分)。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2分)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2分)37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7如2008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江西卷)38如2008年江西卷:38古诗词鉴赏的解题技巧39古诗词鉴赏的解题技巧1考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0考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意境型4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42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3答题示例:5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4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析技巧型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5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析技巧型提问变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
46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静衬,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白描,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7描写手法主要有:9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8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49答题示例: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50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1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13答题示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夜行人。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步骤一),如“过冬至”
“影伴身”“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语言明白如话(步骤二),表达了游子的思家之情(步骤三)。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52答题示例:答:此诗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步骤一),如提问变体: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53提问变体: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16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55答题示例: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如08年的安徽卷和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56如08年的安徽卷和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动静、联想、想象等角度考虑,方能体味其妙处。要分二步走,第一步分析词义,第二步分析它的艺术效果。这题可答为:这里的网是动词,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第一步析词义)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留住。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57这题要求对“网”字的表达效果进行定向分析,答题时一般从修辞、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一词领全诗型58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59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1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60答题示例: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开放探究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答题步骤:1.表明自己的观点;2.找到原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方式来解析。61开放探究型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答题示例:钓鱼湾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有人特别欣赏“荷动知鱼散”一句,说是与南朝大诗人谢眺《游东田》诗句”鱼戏新荷动”相比更胜一筹。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2答题示例:钓鱼湾24
答:储、谢两诗句都别具匠心,但各有妙处(步骤一)。谢句写鱼儿戏水触动新荷,富有情趣,说明诗人善于捕捉景物细微变化,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景中有情。储句也有这样的特点。二者的不同在于,谢句是写实,储句是想象。“荷动知鱼散”关键在“知”,是想象与推断。由“荷动”而知“鱼散”,想象群鱼戏水由聚而散,产生荷动的微小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储句比谢句更胜一筹。但是,储句未必不是受谢句的启发而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储句的想象之辞就并无多少新意了,难说更胜一筹(步骤二)。63答:储、谢两诗句都别具匠心,但各有妙处(步骤一)。谢句练一练
日暮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释: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4练一练日暮26
答:这首诗描绘了山村从日暮到月出时的景象:夕阳西下,牛羊已经回来很久了,各家各户柴门深闭,虽然这是个月白风清的夜晚,但灯影下须发花白的诗人却只感受到石壁上泉流的幽咽和草丛里秋露的哭泣。诗歌营造了一种寂静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65答:这首诗描绘了山村从日暮到月出时的景象:夕阳西下,牛情感的考查“诗缘情而作”,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08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有9套直接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占据诗歌鉴赏的半璧江山。一般提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请说出理由。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答题套路:我认为(),原因是()(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66情感的考查28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6707(福建卷)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有二:第一步解释诗句的含义,第二步指出诗句中包含的感情,要全面具体。6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答题步骤有二:第一如上述题目答案为:尾联用比喻修辞,“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邪小人,遮住了自己眺望长安的目光,使人心生无限哀愁。(第一步)这里的愁含义甚广,作者一愁君王为奸邪所蒙蔽,二愁奸邪为非作歹,三愁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四愁国家如何才能繁荣昌盛。(第二步)6931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70一、试题传真:08年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二、结论: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2、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金属制品市场竞争分析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智能电网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机系统能效优化技术考核试卷
- 空间信息云服务考核试卷
- 煤制合成气的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策略考核试卷
- 建筑拆除项目的信息公开制度考核试卷
- 现代班级管理
- 热电联产在能源科技创新的驱动考核试卷
- 绢纺和丝织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
-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阅读启示录
- 风电场道路及风机基础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 油烟机清洗安全合同协议书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表格版)
- 国开2024春《人文英语3》第1-4单元作文练习参考答案
- 【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设计9600字(论文)】
- 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 2024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火灾安全教育培训主题
- 如何写好校园新闻稿
- 荣威汽车内饰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
- 乖宝宠物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