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和声学有关基本知识第一单元和声学有关基本知识1一、和声学的研究对象(序进关系)音和音和声音程和弦和声学多声部和声复音单音一、和声学的研究对象(序进关系)音和音和2二、“和声”概念内涵的历史沿革美学范畴作曲技术范畴“和声”和谐、统一中世纪:旋律结合十八、九世纪:和弦关系体系二十世纪:音高结构关系二、“和声”概念内涵的历史沿革美学范畴“和声”和谐、统一中世3三、大小调式三和弦及标记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大调式的三和弦小调式的三和弦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调式中三和弦的功能分组三、大小调式三和弦及标记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41.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概念:三度叠置的三个音构成三和弦类别: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结构: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
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谱例1.1)1.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概念:三度叠置的三个音构成三和52.大调式(自然)的三和弦结构:三大三小一减(谱例1.2)
级数标记:标记法功能标记:文字标记:结构:2.大调式(自然)的三和弦结构:三大三小一减63.小调式(和声)的三和弦结构:二大二小二减一增(谱例1.3)
级数标记:标记法功能标记:文字标记:结构:3.小调式(和声)的三和弦结构:二大二小二减一增74.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大调(谱例1.4-1.5)
正三和弦:TSD副三和弦:SⅡDTⅢTSⅥDⅦ
小调(谱例1.5)
正三和弦:tsD副三和弦:sⅡDtⅢtsⅥDⅦ
4.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大调(谱例1.4-1.5)85.调式中三和弦的功能分组(谱例1.6)SⅡSTSⅥTDTⅢDDⅦ下属功能组主功能组属功能组5.调式中三和弦的功能分组(谱例1.6)9四、四部和声各声部名称各声部音域各声部记谱法三和弦的重复音三和弦的排列方式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三和弦的低音位置四、四部和声各声部名称101.各声部名称
(谱例1.7)(1)高声(旋律)部(2)中声部(3)次中声部(4)低声部(2)、(3)称为内声部(1)、(4)称为外声部(1)、(2)、(3)称为上方声部1.各声部名称(谱例1.7)112.各声部记谱法四部和声记谱法(谱表、声部分配、符杆朝向):(谱例1.8)键盘和声记谱法:(谱例1.9)2.各声部记谱法四部和声记谱法(谱表、声部分配、符杆朝向)123.各声部音域(谱例1.10)3.各声部音域(谱例1.10)134.四部和声中三和弦的重复音正三和弦:原位一般重复根音,六和弦可重复根音、五 音,四六和弦常重复五音;(谱例1.11-12)副三和弦:多重复三音(谱例1.12)4.四部和声中三和弦的重复音正三和弦:原位一般重复根音,六145.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旋律声部
根音旋律位置三音旋律位置五音旋律位置(谱例1.13)5.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旋律声部156.三和弦的低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低声部
根音低音位置三音低音位置五音低音位置(谱例1.14)6.三和弦的低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低声部167.三和弦的排列方式开放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度、不超 过8度;密集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度;混合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有不小于5度、不 超过8度的,也有不超过4度的。(谱例1.15)7.三和弦的排列方式开放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7五、单元小结和声初级阶段所涉及的调式:自然大调、和声小调;调式和弦的功能分组;各调正三和弦;原位正三和弦重复根音;原位正三和弦的排列方式:开放、密集;和弦排列应该注意的问题:超八度、声部交错等;旋律音位置。五、单元小结和声初级阶段所涉及的调式:自然大调、和声小调;18六、本单元作业写出三个升降号以内的所有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及功能分组;用四部和声写法写出三个升降号以内的所有大小调的原位正三和弦的各种旋律音位置的排列法;将第二项的和弦在钢琴上弹出来。六、本单元作业写出三个升降号以内的所有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副三19第二单元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法第二单元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法20一、和弦连接声部进行和弦连接法一、和弦连接声部进行211.声部进行单一声部进行:上行、下行、保持、平稳进行、跳进(谱例2.1-2)多声部进行:同向、平行、斜向、反向(谱例2.2)1.声部进行单一声部进行:222.
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谱例22.3-4)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保持的连接方式。(谱例2.4)2.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23二、和声连接法原位正三和弦的和声连接法:T-D、T-S和声连接法的声部进行: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低声部根到根;其余两声部同向级进。(谱例2.5)二、和声连接法原位正三和弦的和声连接法:T-D、T-S24三、旋律连接法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三、旋律连接法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251.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根到根4度跳进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谱例2.6)1.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根到根4262.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级进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谱例2.7)2.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级进27四、音列连接法T-D-T(谱例2.8-10)T-S-T(谱例2.9)T-S-D-T(谱例2.10)四、音列连接法T-D-T28五、正三和弦连接的键盘式写法T(h)S(x)D(h)T(谱例2.11-14)T(x)S(x)D(x)T(谱例2.12)T(h)S(x)D(x)T(谱例2.13)T(x)S(x)D(h)T(谱例2.14)五、正三和弦连接的键盘式写法T(h)S(x)D(h)T29六、单元小结和声连接法的声部进行:共同音保持、其余两声部同向级进旋律连接法的声部进行: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方向平稳进行和弦连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声部超越等六、单元小结和声连接法的声部进行:30七、本单元作业T-D、T-S之间的和声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T-D、T-S之间的旋律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S-D之间的旋律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T-D-T、T-S-T、T-S-D-T之间的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在钢琴上弹奏键盘式正三和弦的连接(常用调)。七、本单元作业T-D、T-S之间的和声连接法(1、3、5旋律31第三单元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第三单元运用原位正三和弦32一、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一、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33(一)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其基本方法是:低声部根到根; 共同音保持;其他两个声部同向级进(到后一和弦的和弦音)。(谱例3.1)(一)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34(二)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反向进行;根据根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四五度根音关系的;二度根音关系的。
(二)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35§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低声部四度跳进;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到后一和弦的和弦音)。(谱例3.2)§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36§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低声部上二度进行;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到后一和弦的和弦音)。(谱例3.3)§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37二、运用原位正三和弦
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选择和弦;3.确定连接方式;4.写出低声部;5.填写内声部。
二、运用原位正三和弦
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其基本步骤如下:38(一)确定主音,判断调式我们可以从结束音、调号、调式特征音等方面来确定主音、判断调式,从而确定该调的正三和弦。(谱例3.4)(一)确定主音,判断调式我们可以从结束音、调号、调式特征音等39(二)选择和弦和弦选择的一般性原则:Ⅱ、Ⅶ级音-D;Ⅳ、Ⅵ级音-S;Ⅲ级音-T;Ⅴ级音-T、D;Ⅰ级音-T、S;旋律声部上行进行不配S-D。首尾用T,弱起可例外;避免逆功能进行,就是避免D-S的进行;避免功能切分,就是避免弱拍或弱位的和弦持续到强拍或强位。(谱例3.5)
(二)选择和弦和弦选择的一般性原则:40(三)确定连接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旋律声部的进行与选择的和弦确定连接方式:旋律声部同音反复或保持,和声连接法;旋律声部三度进行,旋律连接法;配S-D的进行,旋律连接法;旋律声部Ⅶ-Ⅰ、Ⅱ-Ⅲ、Ⅲ-Ⅳ、Ⅴ-Ⅵ级音之间的级进,和声连接法;Ⅰ-Ⅱ、Ⅳ-Ⅴ级音之间的级进,旋律连接法。(谱例3.6)(三)确定连接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旋律声部的进行与选择41(四)写出低声部写低声部应注意以下三点:旋律连接法的低声部应与旋律声部反向;低声部与旋律声部的最小距离是五度;低声部避免出现连续的、同向的五度进行,连续的、同向的四度进行最好也应避免;低声部音不宜过低。(谱例3.7)(四)写出低声部写低声部应注意以下三点:42(五)填写内声部填写内声部应注意以下两点:低声部与旋律声部的距离不超过八度的,密集排列;低声部与旋律声部的距离超过八度的,可密集排列,亦可开放排列,但要考虑内声部的音域。(谱例3.8)(五)填写内声部填写内声部应注意以下两点:43三、写作范例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的五个步骤为指定的旋律配置四部和声。(谱例3.9)三、写作范例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的五个步骤为44四、小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按部就班地解题;选择和弦时注意避免逆功能与和声切分;注意旋律连接法的低声部与旋律声部反向。四、小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45五、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五、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46第四单元
运用原位正三和弦处理跳进第四单元运用原位正三和弦47一、处理跳进的手法同和弦转换三音跳进S-D的声部跳进一、处理跳进的手法同和弦转换48二、同和弦转换同和弦转换的概念同和弦转换的类型及其特点同和弦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运用同和弦转换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二、同和弦转换同和弦转换的概念491.同和弦转换的概念概念:某一和弦的低音位置不变,上方声部的互换位置。(谱例4.1)1.同和弦转换的概念概念:某一和弦的低音位置不变,上方声部的502.同和弦转换的类型及其特点§同和弦转换的类型:(1)两声部互换(2)三个声部互换(谱例4.2)§同和弦转换的特点:(1)两声部互换的排列方式改变(旋律声部高开低 密);(2)三个声部互换的排列方式不变(谱例4.3)2.同和弦转换的类型及其特点§同和弦转换的类型:513.同和弦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1)旋律声部5度、6度跳进最好用两个声部互换的同和弦转换方式;(2)少用根、五互换的同和弦转换方式;(3)三个声部都大跳的同和弦转换少用;(4)避免由弱到强的同和弦转换。(谱例4.4)3.同和弦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1)旋律声部5度、6度跳进最好524.运用同和弦转换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选择和弦,确定同和弦转换的运用;(3)确定连接方式;(4)写出低声部;(5)填写内声部。(谱例4.5)4.运用同和弦转换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53三、三音跳进三音跳进的概念三音跳进的声部进行三音跳进应该注意的问题运用三音跳进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三、三音跳进三音跳进的概念541.三音跳进的概念概念:T、D或T、S之间三音到三音的跳 进叫三音跳进。(谱例4.6)1.三音跳进的概念概念:T、D或T、S之间三音到三音的跳 552.三音跳进的声部进行低声部根音到根音的跳进;三音到三音的跳进;共同音保持;另一个声部级进(不到三音)(谱例4.7)2.三音跳进的声部进行低声部根音到根音的跳进;563.三音跳进应该注意的问题三音跳进只能出现在旋律声部和次中声部(或低声部);三音跳进改变排列方式(高开低密);级进声部不到三音;和声小调中t-D之间的三音跳进要避免增五度。(谱例4.8)3.三音跳进应该注意的问题三音跳进只能出现在旋律声部和次中声574.运用三音跳进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找出跳进,确定是运用同和弦转换、还是三音跳进;(3)为其它旋律音选择和弦;(4)确定连接方式;(5)写出低声部;(6)填写内声部。(谱例4.9)4.运用三音跳进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58四、S-D的跳进S-D的声部跳进主要出现在旋律声部,偶尔出现在次中声部;和声小调中的这种跳进,要升高Ⅵ级音。(谱例4.10)四、S-D的跳进S-D的声部跳进主要出现在旋律声部,偶尔出现59五、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找出跳进,确定处理跳进的方式;(3)为其它旋律音选择和弦;(4)确定连接方式;(5)写出低声部;(6)填写内声部。(谱例4.11)五、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60六、小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和声,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找出跳进,确定处理方式;注意排列方式;和声小调中要避免增五度。六、小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61七、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七、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62第五单元为低声部配和声第五单元为低声部配和声63一、为低声部配和声的步骤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分析低音进行,确定旋律声部的进行;写出旋律声部;填写内声部。一、为低声部配和声的步骤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64二、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目前的低声部只有正三和弦的根音,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是比较简单的。(谱例5.1)二、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目前的低声部只有正三和弦65三、分析低音进行,确定旋律声部的进行目前的低声部只有二度进行、四度进行、五度进行或保持(长音),每一种进行都对应一定的旋律进行,我们分类来讨论: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保持(长音)对应的旋律进行。三、分析低音进行,确定旋律声部的进行目前的低声部只有二度进行661.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是S-D的旋律连接法旋律声部与低声部反向(平稳、跳进)(谱例5.2)1.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是S-672.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可以有三种方式(1)T-D、T-S之间与低声部同向的级进(2)T-D、T-S之间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和三度进行(3)T-D、T-S之间的三音跳进2.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68(1)T-D、T-S之间
与低声部同向的级进这样的级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3)(1)T-D、T-S之间
69(2)T-D、T-S之间
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和三度进行这样的级进用旋律连接法(谱例5.4)(2)T-D、T-S之间
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和三70(3)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5)(3)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713.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可以有两种方式(1)T-D、T-S之间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2)T-D、T-S之间的三音跳进3.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72(1)T-D、T-S之间
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这样的级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6)(1)T-D、T-S之间
73(2)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7)(2)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744.保持(长音)对应的声部进行低声部保持(长音),旋律声部可以保持或采用同和弦转换(谱例5.8)4.保持(长音)对应的声部进行低声部保持(长音),旋律声部75四、写作范例(谱例5.9)四、写作范例(谱例5.9)76五、小结要注意低声部进行与旋律声部进行的对应关系;要注意跳进的运用;要注意旋律的逻辑。五、小结77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78第六单元终止式第六单元终止式79一、终止式的概念乐段的终止与半终止
只用一个主题、只包含单一乐思的相对完整音乐结构就是乐段;乐段结束就是终止,乐段中间的停顿就是半终止。(谱例6.1)和声意义上的终止式
具有终止效果的和弦序进就是和声意义上的终止式
(谱例6.2)一、终止式的概念乐段的终止与半终止80二、终止式的类型从结构角度划分从和声功能角度划分从语义角度划分从稳定性角度划分从组成角度划分二、终止式的类型从结构角度划分811.从结构角度划分结束终止(终止)
常用主和弦作为终止和弦(☆音响例子)中间终止(半终止)
常用属和弦作为半终止和弦(☆音响例子)补充终止
常用下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作为补充终止(☆音响例子)1.从结构角度划分结束终止(终止)822.从和声功能角度划分正格终止(半终止)
正格终止:D-T(☆音响例子)正格半终止:T-D(☆音响例子)S-D(☆音响例子)变格终止(半终止)变格终止:S-T(☆音响例子)变格半终止:T-S(☆音响例子)D-S(古典和声中较少使用)2.从和声功能角度划分正格终止(半终止)833.从语义角度划分完满终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终止式中的和弦都是原位;最后主和弦位于强拍;最后主和弦是根音旋律位置。(☆音响例子)不完满终止不完全符合完满终止的条件的就是不完满终止(☆音响例子)意外终止期盼的和弦落空,比如阻碍终止(D-TSⅥ)等(☆音响例子)3.从语义角度划分完满终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844.从稳定性角度划分稳定终止
以主和弦为终止和弦(☆音响例子)不稳定终止
以D、S为终止和弦(☆音响例子)4.从稳定性角度划分稳定终止855.从组成角度划分完全终止
终止处的主和弦之前下属、属功能和弦都出现的终止式就是完全终止。(☆音响例子)不完全终止终止处的主和弦之前只出现下属功能和弦或只出现属功能和弦的终止式就是不完全终止。(☆音响例子)5.从组成角度划分完全终止86三、终止四六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运用条件声部进行三、终止四六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871、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概念:用在终止处的重复低音的主四六标记:K功能属性:属功能(谱例6.3)461、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概念:用在终止处的重复低音的主四六882、运用条件结构位置:运用在半终止或终止处功能位置:前面是下属功能组或主功能组和弦,后面接 属和弦节拍位置:终止四六的节拍位置应强于其后的属和弦(谱例6.4)2、运用条件结构位置:运用在半终止或终止处893、声部进行平稳进行跳进当旋律声部终止处出现属音到导音的六度跳进时,配置终止四六到属和弦可以出现声部超越(谱例6.5)3、声部进行平稳进行90四、写作范例(谱例6.6)四、写作范例(谱例6.6)91五、小结要注意终止四六的运用条件要注意终止四六的声部进行五、小结要注意终止四六的运用条件92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93第七单元正三和弦的转位第七单元正三和弦的转位94一、正三和弦的六和弦概念、标记及重复音排列方式原位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原位和弦与六和弦的声部跳进两个六和弦的连接六和弦的运用一、正三和弦的六和弦概念、标记及重复音951、概念、标记及重复音概念:低音位置是三音的正三和弦标记:T6、S6、D6重复音:重复根音、五音;三音重复是有条件的,(1)原位和弦到它本身的六和弦(2)六和弦本身做同和弦转换(3)两个三音同处于经过音的位置(谱例7.1)1、概念、标记及重复音概念:低音位置是三音的正三和弦962、排列方式六和弦的排列方式有三种:(1)开放排列(2)密集排列(3)混合排列(谱例7.2)2、排列方式六和弦的排列方式有三种:973、原位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四五度根音关系的:(1)主-属(2)主-下属(谱例7.3)二度根音关系的:
下属-属(谱例7.4)3、原位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四五度根音关系的:984、原位和弦与六和弦的声部跳进同类跳进:(1)根根跳进(谱例7.5)(2)五五跳进(谱例7.6)(3)根五双跳(谱例7.7)混合跳进:(谱例7.8)4、原位和弦与六和弦的声部跳进同类跳进:995、两个六和弦的连接四五度根音关系的:(1)主-属(平稳连接,重复它们的共同音)(谱例7.9)(2)主-下属(平稳连接,重复它们的共同音)(谱例7.10)二度根音关系的:下属-属(平稳连接,下属的五音在根音的下方)(谱例7.11)5、两个六和弦的连接四五度根音关系的:1006、六和弦的运用六和弦的运用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运用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加强音乐的流动性;(☆音响例子)(2)运用六和弦的低音位置,加强低声部流动性;(☆音响例子)(3)运用六和弦解决原位和弦难以配置的声部进行。(谱例7.12)6、六和弦的运用六和弦的运用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017、六和弦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六和弦运用的目的;避免外声部的隐伏五八度(旋律声部的四五度跳进,若配两个不同和弦,最好前原后六):
高声部跳进,低声部与高声部同向进入五度或八度,就叫外声部的隐伏五八度;(谱例7.13)7、六和弦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六和弦运用的目的;102二、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概念、标记及重复音常用的形式应注意的问题二、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概念、标记及重复音1031、概念、标记及重复音概念:低音位置是五音的正三和弦标记:T、S、D重复音:常重复五音(谱例7.14)4664461、概念、标记及重复音概念:低音位置是五音的正三和弦46641042、常用的形式及声部进行经过四六(1)经过的属四六(谱例7.15)(2)经过的主四六(谱例7.16)辅助四六(1)辅助的下属四六(谱例7.17)(2)辅助的主四六(谱例7.18)2、常用的形式及声部进行经过四六1053、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四六及辅助四六和弦都位于弱拍,时值较短;四六和弦不能独立使用,必须配套使用,包括和弦及声部进行的配套。3、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四六及辅助四六和弦都位于弱拍,时值较短;106三、写作范例六和弦的写作范例(谱例7.19)四六和弦的写作范例(谱例7.20)三、写作范例六和弦的写作范例107四、小结正三和弦转位的运用丰富了低声部的线条,加强了和弦运动的连贯性;要注意避免运用六和弦带来的隐伏五八度;要注意四六和弦的配套使用。四、小结正三和弦转位的运用丰富了低声部的线条,加强了和弦运动108五、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五、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109第八单元属七和弦第八单元属七和弦110一、原位属七和弦概念、标记及常用形式属七和弦的预备属七和弦的解决一、原位属七和弦概念、标记及常用形式1111、概念、标记及常用形式概念:建立在属音上的七和弦,大小七结构。标记:D7常用形式:(1)完全的属七和弦:根、三、五、七音都具备的属七和弦(2)不完全的属七和弦:省略五音,重复根音的属七和弦(谱例8.1)1、概念、标记及常用形式概念:建立在属音上的七和弦,大小七结1122、属七和弦的预备属七和弦的预备就是指属七和弦前面可以用什么和弦及属七和弦的七音的引入方式(1)属七前面的和弦:下属和弦、主和弦、终止四六及属和弦(2)七音的引入方式:延留式、经过式、辅助式及跳进引入(谱例8.2)2、属七和弦的预备属七和弦的预备就是指属七和弦前面可以用什么1133、属七和弦的解决原位的属七和弦解决到原位的主和弦完全属七和弦的解决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是:七五下三上根到根,解决到不完全的主和弦;结构内部完全属七和弦的三音亦可下三度,解决到完全的主和弦。不完全属七和弦的解决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是:七五下三上,低声部根到根,上方声部的根保持,解决到完全的主和弦。(谱例8.3)3、属七和弦的解决原位的属七和弦解决到原位的主和弦114二、属七和弦的转位属七和弦转位的平稳解决属七和弦转位的跳进解决二、属七和弦的转位属七和弦转位的平稳解决1151、属七和弦转位的平稳解决属七和弦的第一、二转位都解决到原位的主和弦属七和弦的第三转位解决到主六和弦声部进行是:七五下三上根保持(谱例8.4)1、属七和弦转位的平稳解决属七和弦的第一、二转位都解决到原位1162、属七和弦转位的跳进解决属七和弦的转位解决主(或主六)和弦时,亦可出现声部跳进,跳进的类型主要有:(1)根根跳进(2)五五跳进(3)根五双跳(谱例8.5)2、属七和弦转位的跳进解决属七和弦的转位解决主(或主六)和弦1173.经过的D经过的D位于T和T6之间,七音可上下行级进。(谱例8.6)43433.经过的D经过的D位于T和T6之间,七音可上下行118三、属七和弦的运用原位的属七和弦一般用于终止属七和弦的转位一般用于结构内部运用属七和弦要注意保证七音的正确解决及解决到主和弦时不重复三音如果旋律终止于属主跳进,配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外声部可以出现反向八度(或平行八度)属七和弦原位及其转位可以进行同和弦转换,亦可相互转换,要避免根七互换,最好七音保持或七五互换(谱例8.7)三、属七和弦的运用原位的属七和弦一般用于终止119四、写作范例(谱例8.8)四、写作范例(谱例8.8)120五、小结属七和弦由于其不协和性及强倾向性,在创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属七和弦解决时七音均要下行级进,经过的D除外;原位属七和弦一般用于结束,转位的属七和弦用于结构内部。43五、小结属七和弦由于其不协和性及强倾向性,在创作中得到广泛的121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122第九单元和弦外音第九单元和弦外音123一、和弦外音的概念及分类概念:和弦外音就是指在某一和弦时值范围内不属于该和弦的音分类:根据和弦外音所处的节拍位置可分为强外音和弱外音一、和弦外音的概念及分类概念:和弦外音就是指在某一和弦时值范124二、强外音概念:位于强拍或强位的和弦外音分类:留音和倚音二、强外音概念:位于强拍或强位的和弦外音1251.留音概念:所谓留音就是指由前一个和弦的和弦音延留下来成为和弦外音的标记:用汉语拼音字母“L.”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预备音、留音和解决音特点:留音的时值不长于预备音的时值解决:留音以下行级进到解决音为主,亦可上行小二度到解决音。例9.1在处理留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一定要在留音的下方为解决音配和弦;②要避免留音带来的平行五八度;③要避免“二到一”的留音;④在留音的相邻声部不要出现解决音。例9.21.留音概念:所谓留音就是指由前一个和弦的和弦音延留下来成1262.倚音概念:所谓倚音就是位于强拍或强位的和弦外音,它与同声部的前一个音不同音高,所以也可以说是“没有预备音的留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Y.”。特点:倚音的时值可以长于解决音的时值解决:通常倚音以级进的方式进行到解决音。例9.3处理倚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倚音的下方为解决音配和弦;②避免“二到一”的进行;③避免倚音所掩盖的平行五八度。2.倚音概念:所谓倚音就是位于强拍或强位的和弦外音,它与同127三、弱外音概念:位于弱拍或弱位的和弦外音分类:经过音、辅助音、跳进辅助音、双辅助音、双跳进辅助音、先现音等三、弱外音概念:位于弱拍或弱位的和弦外音1281.经过音概念:所谓经过音就是指在两个和弦音之间,由于连续同向的级进所形成的和弦外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J.”。特点:经过音一般位于弱拍或弱位,时值不长于前后的和弦音。例9.4处理经过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经过音前后的和弦音可以配置同一个和弦,亦可配置不同的和弦;②避免“二到一”的进行;③避免由于经过音而形成的平行五八度。例9.51.经过音概念:所谓经过音就是指在两个和弦音之间,由于连续1292.辅助音概念:所谓辅助音就是指两个同音高的和弦音之间出现上方二度音或下方二度音作为和弦外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F.”。特点:辅助音一般位于弱拍或弱位,时值不长于前后的和弦音。例9.6处理辅助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辅助音前后的和弦音可以配置同一个和弦,亦可配置不同的和弦;②避免“二到一”的进行;③避免由于辅助音而形成的平行五八度。例9.72.辅助音概念:所谓辅助音就是指两个同音高的和弦音之间出现1303.跳进辅助音概念:所谓跳进辅助音就是指在两个和弦音之间,与某一个和弦音构成级进关系,而与另一个和弦音构成跳进关系的和弦外音(在有些教材中亦被成为“换音”或“邻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TF.”特点:跳进辅助音一般位于弱拍或弱位,时值不长于前后的和弦音,较为常见的形式是跳进与级进的方向相反的跳进辅助音。处理:跳进辅助音前后的和弦音可以配置同一个和弦,亦可配置不同的和弦。例9.83.跳进辅助音概念:所谓跳进辅助音就是指在两个和弦音之间,1314.双辅助音概念:所谓双辅助音就是指在两个同音高的和弦音之间,同时出现上方二度音与下方二度音作为和弦外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F.F.”。特点:双辅助音一般位于弱拍或弱位,时值不长于前后的和弦音。处理:双辅助音前后的和弦音常配置同一个和弦例9.94.双辅助音概念:所谓双辅助音就是指在两个同音高的和弦音之间1325.双跳进辅助音概念:所谓双跳进辅助音就是指在两个相距三度的和弦音之间,出现上方相邻的同向三度或下方相邻的同向三度音作为和弦外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TF.TF.”。特点:双跳进辅助音一般位于弱拍或弱位,时值不长于前后的和弦音。处理:双跳进辅助音前后的和弦音常配置同一个和弦例9.105.双跳进辅助音概念:所谓双跳进辅助音就是指在两个相距三度1336.先现音概念:所谓先现音就是指某一和弦的和弦音预先出现在前一相邻和弦的时值范围内成为和弦外音标记:为汉语拼音字母“X.”。特点:先现音一般位于弱拍或弱位,时值不长于前后的和弦音。处理:先现音一般随前一相邻的和弦音配置同一个和弦。例9.116.先现音概念:所谓先现音就是指某一和弦的和弦音预先出现在134四、写作范例例9.12四、写作范例例9.12135五、小结和弦外音的类型除了上述的几类以外,还有持续音、自由外音;在外音的解决方面,还有各种装饰解决。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分析与写作中逐一介绍。亲切和弦外音由于其简化和声节奏、丰富和声音响、增强音乐表现力的作用而被广泛运用。外音的运用要与和声配置、音乐表现结合起来。五、小结和弦外音的类型除了上述的几类以外,还有持续音、自由外136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137第一单元和声学有关基本知识第一单元和声学有关基本知识138一、和声学的研究对象(序进关系)音和音和声音程和弦和声学多声部和声复音单音一、和声学的研究对象(序进关系)音和音和139二、“和声”概念内涵的历史沿革美学范畴作曲技术范畴“和声”和谐、统一中世纪:旋律结合十八、九世纪:和弦关系体系二十世纪:音高结构关系二、“和声”概念内涵的历史沿革美学范畴“和声”和谐、统一中世140三、大小调式三和弦及标记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大调式的三和弦小调式的三和弦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调式中三和弦的功能分组三、大小调式三和弦及标记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1411.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概念:三度叠置的三个音构成三和弦类别: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结构: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
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谱例1.1)1.三和弦的概念、类别、结构概念:三度叠置的三个音构成三和1422.大调式(自然)的三和弦结构:三大三小一减(谱例1.2)
级数标记:标记法功能标记:文字标记:结构:2.大调式(自然)的三和弦结构:三大三小一减1433.小调式(和声)的三和弦结构:二大二小二减一增(谱例1.3)
级数标记:标记法功能标记:文字标记:结构:3.小调式(和声)的三和弦结构:二大二小二减一增1444.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大调(谱例1.4-1.5)
正三和弦:TSD副三和弦:SⅡDTⅢTSⅥDⅦ
小调(谱例1.5)
正三和弦:tsD副三和弦:sⅡDtⅢtsⅥDⅦ
4.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大调(谱例1.4-1.5)1455.调式中三和弦的功能分组(谱例1.6)SⅡSTSⅥTDTⅢDDⅦ下属功能组主功能组属功能组5.调式中三和弦的功能分组(谱例1.6)146四、四部和声各声部名称各声部音域各声部记谱法三和弦的重复音三和弦的排列方式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三和弦的低音位置四、四部和声各声部名称1471.各声部名称
(谱例1.7)(1)高声(旋律)部(2)中声部(3)次中声部(4)低声部(2)、(3)称为内声部(1)、(4)称为外声部(1)、(2)、(3)称为上方声部1.各声部名称(谱例1.7)1482.各声部记谱法四部和声记谱法(谱表、声部分配、符杆朝向):(谱例1.8)键盘和声记谱法:(谱例1.9)2.各声部记谱法四部和声记谱法(谱表、声部分配、符杆朝向)1493.各声部音域(谱例1.10)3.各声部音域(谱例1.10)1504.四部和声中三和弦的重复音正三和弦:原位一般重复根音,六和弦可重复根音、五 音,四六和弦常重复五音;(谱例1.11-12)副三和弦:多重复三音(谱例1.12)4.四部和声中三和弦的重复音正三和弦:原位一般重复根音,六1515.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旋律声部
根音旋律位置三音旋律位置五音旋律位置(谱例1.13)5.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旋律声部1526.三和弦的低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低声部
根音低音位置三音低音位置五音低音位置(谱例1.14)6.三和弦的低音位置概念:指三和弦的哪个音位于低声部1537.三和弦的排列方式开放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度、不超 过8度;密集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4度;混合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有不小于5度、不 超过8度的,也有不超过4度的。(谱例1.15)7.三和弦的排列方式开放排列:上方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4五、单元小结和声初级阶段所涉及的调式:自然大调、和声小调;调式和弦的功能分组;各调正三和弦;原位正三和弦重复根音;原位正三和弦的排列方式:开放、密集;和弦排列应该注意的问题:超八度、声部交错等;旋律音位置。五、单元小结和声初级阶段所涉及的调式:自然大调、和声小调;155六、本单元作业写出三个升降号以内的所有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及功能分组;用四部和声写法写出三个升降号以内的所有大小调的原位正三和弦的各种旋律音位置的排列法;将第二项的和弦在钢琴上弹出来。六、本单元作业写出三个升降号以内的所有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副三156第二单元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法第二单元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法157一、和弦连接声部进行和弦连接法一、和弦连接声部进行1581.声部进行单一声部进行:上行、下行、保持、平稳进行、跳进(谱例2.1-2)多声部进行:同向、平行、斜向、反向(谱例2.2)1.声部进行单一声部进行:1592.
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谱例22.3-4)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保持的连接方式。(谱例2.4)2.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160二、和声连接法原位正三和弦的和声连接法:T-D、T-S和声连接法的声部进行: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低声部根到根;其余两声部同向级进。(谱例2.5)二、和声连接法原位正三和弦的和声连接法:T-D、T-S161三、旋律连接法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三、旋律连接法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1621.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根到根4度跳进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谱例2.6)1.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根到根41632.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级进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谱例2.7)2.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声部进行:低声部级进164四、音列连接法T-D-T(谱例2.8-10)T-S-T(谱例2.9)T-S-D-T(谱例2.10)四、音列连接法T-D-T165五、正三和弦连接的键盘式写法T(h)S(x)D(h)T(谱例2.11-14)T(x)S(x)D(x)T(谱例2.12)T(h)S(x)D(x)T(谱例2.13)T(x)S(x)D(h)T(谱例2.14)五、正三和弦连接的键盘式写法T(h)S(x)D(h)T166六、单元小结和声连接法的声部进行:共同音保持、其余两声部同向级进旋律连接法的声部进行: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方向平稳进行和弦连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声部超越等六、单元小结和声连接法的声部进行:167七、本单元作业T-D、T-S之间的和声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T-D、T-S之间的旋律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S-D之间的旋律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T-D-T、T-S-T、T-S-D-T之间的连接法(1、3、5旋律音位置,K、M排列方式,常用调);在钢琴上弹奏键盘式正三和弦的连接(常用调)。七、本单元作业T-D、T-S之间的和声连接法(1、3、5旋律168第三单元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第三单元运用原位正三和弦169一、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一、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原位正三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170(一)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其基本方法是:低声部根到根; 共同音保持;其他两个声部同向级进(到后一和弦的和弦音)。(谱例3.1)(一)和声连接法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171(二)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反向进行;根据根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四五度根音关系的;二度根音关系的。
(二)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的连接方式172§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低声部四度跳进;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到后一和弦的和弦音)。(谱例3.2)§四五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173§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低声部上二度进行;上方声部与低声部呈反向平稳进行(到后一和弦的和弦音)。(谱例3.3)§二度根音关系的旋律连接法基本方法是:174二、运用原位正三和弦
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选择和弦;3.确定连接方式;4.写出低声部;5.填写内声部。
二、运用原位正三和弦
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其基本步骤如下:175(一)确定主音,判断调式我们可以从结束音、调号、调式特征音等方面来确定主音、判断调式,从而确定该调的正三和弦。(谱例3.4)(一)确定主音,判断调式我们可以从结束音、调号、调式特征音等176(二)选择和弦和弦选择的一般性原则:Ⅱ、Ⅶ级音-D;Ⅳ、Ⅵ级音-S;Ⅲ级音-T;Ⅴ级音-T、D;Ⅰ级音-T、S;旋律声部上行进行不配S-D。首尾用T,弱起可例外;避免逆功能进行,就是避免D-S的进行;避免功能切分,就是避免弱拍或弱位的和弦持续到强拍或强位。(谱例3.5)
(二)选择和弦和弦选择的一般性原则:177(三)确定连接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旋律声部的进行与选择的和弦确定连接方式:旋律声部同音反复或保持,和声连接法;旋律声部三度进行,旋律连接法;配S-D的进行,旋律连接法;旋律声部Ⅶ-Ⅰ、Ⅱ-Ⅲ、Ⅲ-Ⅳ、Ⅴ-Ⅵ级音之间的级进,和声连接法;Ⅰ-Ⅱ、Ⅳ-Ⅴ级音之间的级进,旋律连接法。(谱例3.6)(三)确定连接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旋律声部的进行与选择178(四)写出低声部写低声部应注意以下三点:旋律连接法的低声部应与旋律声部反向;低声部与旋律声部的最小距离是五度;低声部避免出现连续的、同向的五度进行,连续的、同向的四度进行最好也应避免;低声部音不宜过低。(谱例3.7)(四)写出低声部写低声部应注意以下三点:179(五)填写内声部填写内声部应注意以下两点:低声部与旋律声部的距离不超过八度的,密集排列;低声部与旋律声部的距离超过八度的,可密集排列,亦可开放排列,但要考虑内声部的音域。(谱例3.8)(五)填写内声部填写内声部应注意以下两点:180三、写作范例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的五个步骤为指定的旋律配置四部和声。(谱例3.9)三、写作范例下面我们就根据上述的五个步骤为181四、小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按部就班地解题;选择和弦时注意避免逆功能与和声切分;注意旋律连接法的低声部与旋律声部反向。四、小结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182五、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五、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183第四单元
运用原位正三和弦处理跳进第四单元运用原位正三和弦184一、处理跳进的手法同和弦转换三音跳进S-D的声部跳进一、处理跳进的手法同和弦转换185二、同和弦转换同和弦转换的概念同和弦转换的类型及其特点同和弦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运用同和弦转换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二、同和弦转换同和弦转换的概念1861.同和弦转换的概念概念:某一和弦的低音位置不变,上方声部的互换位置。(谱例4.1)1.同和弦转换的概念概念:某一和弦的低音位置不变,上方声部的1872.同和弦转换的类型及其特点§同和弦转换的类型:(1)两声部互换(2)三个声部互换(谱例4.2)§同和弦转换的特点:(1)两声部互换的排列方式改变(旋律声部高开低 密);(2)三个声部互换的排列方式不变(谱例4.3)2.同和弦转换的类型及其特点§同和弦转换的类型:1883.同和弦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1)旋律声部5度、6度跳进最好用两个声部互换的同和弦转换方式;(2)少用根、五互换的同和弦转换方式;(3)三个声部都大跳的同和弦转换少用;(4)避免由弱到强的同和弦转换。(谱例4.4)3.同和弦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1)旋律声部5度、6度跳进最好1894.运用同和弦转换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选择和弦,确定同和弦转换的运用;(3)确定连接方式;(4)写出低声部;(5)填写内声部。(谱例4.5)4.运用同和弦转换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90三、三音跳进三音跳进的概念三音跳进的声部进行三音跳进应该注意的问题运用三音跳进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三、三音跳进三音跳进的概念1911.三音跳进的概念概念:T、D或T、S之间三音到三音的跳 进叫三音跳进。(谱例4.6)1.三音跳进的概念概念:T、D或T、S之间三音到三音的跳 1922.三音跳进的声部进行低声部根音到根音的跳进;三音到三音的跳进;共同音保持;另一个声部级进(不到三音)(谱例4.7)2.三音跳进的声部进行低声部根音到根音的跳进;1933.三音跳进应该注意的问题三音跳进只能出现在旋律声部和次中声部(或低声部);三音跳进改变排列方式(高开低密);级进声部不到三音;和声小调中t-D之间的三音跳进要避免增五度。(谱例4.8)3.三音跳进应该注意的问题三音跳进只能出现在旋律声部和次中声1944.运用三音跳进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找出跳进,确定是运用同和弦转换、还是三音跳进;(3)为其它旋律音选择和弦;(4)确定连接方式;(5)写出低声部;(6)填写内声部。(谱例4.9)4.运用三音跳进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95四、S-D的跳进S-D的声部跳进主要出现在旋律声部,偶尔出现在次中声部;和声小调中的这种跳进,要升高Ⅵ级音。(谱例4.10)四、S-D的跳进S-D的声部跳进主要出现在旋律声部,偶尔出现196五、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主音,判断调式;(2)找出跳进,确定处理跳进的方式;(3)为其它旋律音选择和弦;(4)确定连接方式;(5)写出低声部;(6)填写内声部。(谱例4.11)五、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和声☆其基本步骤如下:197六、小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和声,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找出跳进,确定处理方式;注意排列方式;和声小调中要避免增五度。六、小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跳进手法为旋律配198七、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七、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199第五单元为低声部配和声第五单元为低声部配和声200一、为低声部配和声的步骤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分析低音进行,确定旋律声部的进行;写出旋律声部;填写内声部。一、为低声部配和声的步骤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201二、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目前的低声部只有正三和弦的根音,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是比较简单的。(谱例5.1)二、分析低声部,确定调式、调性及和弦目前的低声部只有正三和弦202三、分析低音进行,确定旋律声部的进行目前的低声部只有二度进行、四度进行、五度进行或保持(长音),每一种进行都对应一定的旋律进行,我们分类来讨论: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保持(长音)对应的旋律进行。三、分析低音进行,确定旋律声部的进行目前的低声部只有二度进行2031.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是S-D的旋律连接法旋律声部与低声部反向(平稳、跳进)(谱例5.2)1.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二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是S-2042.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可以有三种方式(1)T-D、T-S之间与低声部同向的级进(2)T-D、T-S之间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和三度进行(3)T-D、T-S之间的三音跳进2.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四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205(1)T-D、T-S之间
与低声部同向的级进这样的级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3)(1)T-D、T-S之间
206(2)T-D、T-S之间
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和三度进行这样的级进用旋律连接法(谱例5.4)(2)T-D、T-S之间
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和三207(3)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5)(3)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2083.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可以有两种方式(1)T-D、T-S之间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2)T-D、T-S之间的三音跳进3.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行;五度低音进行对应的旋律进209(1)T-D、T-S之间
与低声部反向的级进这样的级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6)(1)T-D、T-S之间
210(2)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谱例5.7)(2)T-D、T-S之间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进用和声连接法2114.保持(长音)对应的声部进行低声部保持(长音),旋律声部可以保持或采用同和弦转换(谱例5.8)4.保持(长音)对应的声部进行低声部保持(长音),旋律声部212四、写作范例(谱例5.9)四、写作范例(谱例5.9)213五、小结要注意低声部进行与旋律声部进行的对应关系;要注意跳进的运用;要注意旋律的逻辑。五、小结214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上弹奏分析指定谱例,并将谱例改编成公式化的四部和声进行六、本单元作业为旋律配和声,并改编成键盘式写法在钢琴215第六单元终止式第六单元终止式216一、终止式的概念乐段的终止与半终止
只用一个主题、只包含单一乐思的相对完整音乐结构就是乐段;乐段结束就是终止,乐段中间的停顿就是半终止。(谱例6.1)和声意义上的终止式
具有终止效果的和弦序进就是和声意义上的终止式
(谱例6.2)一、终止式的概念乐段的终止与半终止217二、终止式的类型从结构角度划分从和声功能角度划分从语义角度划分从稳定性角度划分从组成角度划分二、终止式的类型从结构角度划分2181.从结构角度划分结束终止(终止)
常用主和弦作为终止和弦(☆音响例子)中间终止(半终止)
常用属和弦作为半终止和弦(☆音响例子)补充终止
常用下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作为补充终止(☆音响例子)1.从结构角度划分结束终止(终止)2192.从和声功能角度划分正格终止(半终止)
正格终止:D-T(☆音响例子)正格半终止:T-D(☆音响例子)S-D(☆音响例子)变格终止(半终止)变格终止:S-T(☆音响例子)变格半终止:T-S(☆音响例子)D-S(古典和声中较少使用)2.从和声功能角度划分正格终止(半终止)2203.从语义角度划分完满终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终止式中的和弦都是原位;最后主和弦位于强拍;最后主和弦是根音旋律位置。(☆音响例子)不完满终止不完全符合完满终止的条件的就是不完满终止(☆音响例子)意外终止期盼的和弦落空,比如阻碍终止(D-TSⅥ)等(☆音响例子)3.从语义角度划分完满终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2214.从稳定性角度划分稳定终止
以主和弦为终止和弦(☆音响例子)不稳定终止
以D、S为终止和弦(☆音响例子)4.从稳定性角度划分稳定终止2225.从组成角度划分完全终止
终止处的主和弦之前下属、属功能和弦都出现的终止式就是完全终止。(☆音响例子)不完全终止终止处的主和弦之前只出现下属功能和弦或只出现属功能和弦的终止式就是不完全终止。(☆音响例子)5.从组成角度划分完全终止223三、终止四六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运用条件声部进行三、终止四六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2241、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概念:用在终止处的重复低音的主四六标记:K功能属性:属功能(谱例6.3)461、概念、标记及功能属性概念:用在终止处的重复低音的主四六2252、运用条件结构位置:运用在半终止或终止处功能位置:前面是下属功能组或主功能组和弦,后面接 属和弦节拍位置:终止四六的节拍位置应强于其后的属和弦(谱例6.4)2、运用条件结构位置:运用在半终止或终止处2263、声部进行平稳进行跳进当旋律声部终止处出现属音到导音的六度跳进时,配置终止四六到属和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硬件研发合作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中餐宴会服务
-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一)地理及答案
- 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护理
- 团建新质生产力活动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 新质生产力新愿望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水利工程目标控制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2020-2024年上海市秋考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
- 刻字机快速使用指南
- 金蝶K3-WISE财务管理全操作手册
- 电路 (第四版) 全套教学课件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砖砌隔油池施工方案
- 2022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限公司招聘23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GA/T 1999.2-2022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方法第2部分:基于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
- 地基钎探记录表
- 中班科学《筷子提米》
- 北京大学研修班通讯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