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课件_第1页
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课件_第2页
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课件_第3页
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课件_第4页
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李海亮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1网织红细胞计数

概述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碱性物质,这些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后,呈现一种蓝色或蓝绿色的网状结构。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分为Ο、Ⅰ、Ⅱ、Ⅲ、Ⅳ型,正常情况下Ⅰ、Ⅱ型网织红细胞不见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概述2网织红细胞分型Ο型:又称花冠型,嗜碱物质围绕胞核呈花冠状。

Ⅰ型:又称丝球型,嗜碱性物质位于细胞中央,呈致密的线团。Ⅱ型:又称网型,嗜碱性物质呈网眼状疏松的结构。

Ⅲ型:又称破网型,网状结构开始溶解,呈不规则分布。

Ⅳ型:又称点粒型:嗜碱性物质呈颗粒或纺状,位于细胞的边缘。

网织红细胞分型Ο型:又称花冠型,嗜碱物质围绕胞核呈花冠状。3各型网织红细胞形态各型网织红细胞形态4正常值及意义

成人0.5%~1.5%

绝对值2.4~8.4万/μl

绝对值= =R.C/mm3判断骨髓增生情况增生性贫血:急性溶血、急性大失血、缺铁性贫血等。增生不良性贫血:再障。作为临床判断治疗效果。

R.C(%)×RBC/mm3100正常值及意义成人0.5%~1.5%R.C(%)×RB5红细胞比积及相关数值

红细胞比积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40~50容积%

女性:37~48容积%

意义

比积增加——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常在50%以上,以及红细胞绝对值增加,如真红。比积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红细胞比积及相关数值红细胞比积6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μm3)

MCV=参考值:82~92μm3

红细胞比积(容积%)×10红细胞数(百万/μl)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比积(容7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pg)MCH=参考值:27~31pg(微微克)

Hb(g/dl)×10RBC(百万/μl)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Hb(g/dl8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每百毫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以g%表示。

MCHC= ×100参考值:32~36%

Hb(g/dl)红细胞比积(容积%)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Hb(9临床意义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

形态学分类MCVMCHMCHC病因大细胞性贫血大于正常高于正常正常B12、叶酸缺乏、妊娠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溶血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于正常低于正常基本正常感染、中毒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于正常低于正常低于正常慢性失血、缺Fe++等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形态学分类MCVM10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

正常的红细胞悬浮于等渗NaCl溶液时,其形态保持不变,若悬浮于低渗NaCl溶液中时则发生膨胀、破裂,因此,可用各种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来测量红细胞对它的抵抗力。

意义

参考值

开始溶血0.42~0.46%NaCl液

完全溶血0.28~0.34%NaCl液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原理1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渗透脆性增加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开始溶血0.68%NaCl液以上,完全溶血0.4%NaCl液以上。渗透脆性减低

主要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缺Fe++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渗透脆性增加12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原理

抗人球蛋白抗体与正常红细胞不起反应。但是,它可以与表面吸附有不完全性抗体(IgG)的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这种凝集现象称Coomb’s试验阳性。

方法

直接试验——检查红细胞上是否有不完全性抗体

间接试验——检查血清上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性抗体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原理13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常见于淋巴瘤、SLE、RF、感染、药物如甲基多巴、青霉素等

新生儿溶血症:由于其母体子宫内膜被其母的免疫性抗体所致敏,Coomb’s阳性

检查血型抗原及抗体,配血

检查白细胞或血小板有无不完全性抗体

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常见于淋巴瘤14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

BT是指皮肤毛细血管被刺破后出血到止血时所需的时间

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延长

Lvy法:0.5~6min>6min为延长

意义

血小板明显减少(<5万/μl)如ITP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毛细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

抗出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BT是指皮肤毛15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

指血液自离开静脉与异物面接触至凝固所需的时间,是测定内凝系统的整个凝血过程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试管法:4~12min

意义

延长——见于各种血浆凝血因子严重缺乏。(包括Ⅰ、Ⅱ、Ⅴ、Ⅷ、Ⅸ、Ⅹ、Ⅺ、Ⅻ等),血小板3因子缺乏及血循环中抗凝物

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高血糖、高血脂、脑血栓、心梗等

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指血液自离开静16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100~300)×109/L

意义

血小板减少(<100×109/L)

生理性减少

病理性减少

生成减少:如再障

破坏亢进:如ITP

消耗过多:如DIC

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17血沉

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参考值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意义

血沉增快

生理性:运动、妊娠、老年人

血沉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18意义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如急慢性炎症、风湿热等

组织损伤:手术、心梗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心内膜炎、SLE、慢性肾炎、骨髓瘤

贫血

血沉减慢

主要见于脱水致血液浓缩、相对和真性红细胞增多

意义病理性增快19谢谢大家谢谢大家20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李海亮血液检验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21网织红细胞计数

概述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其胞浆内尚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碱性物质,这些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后,呈现一种蓝色或蓝绿色的网状结构。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分为Ο、Ⅰ、Ⅱ、Ⅲ、Ⅳ型,正常情况下Ⅰ、Ⅱ型网织红细胞不见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概述22网织红细胞分型Ο型:又称花冠型,嗜碱物质围绕胞核呈花冠状。

Ⅰ型:又称丝球型,嗜碱性物质位于细胞中央,呈致密的线团。Ⅱ型:又称网型,嗜碱性物质呈网眼状疏松的结构。

Ⅲ型:又称破网型,网状结构开始溶解,呈不规则分布。

Ⅳ型:又称点粒型:嗜碱性物质呈颗粒或纺状,位于细胞的边缘。

网织红细胞分型Ο型:又称花冠型,嗜碱物质围绕胞核呈花冠状。23各型网织红细胞形态各型网织红细胞形态24正常值及意义

成人0.5%~1.5%

绝对值2.4~8.4万/μl

绝对值= =R.C/mm3判断骨髓增生情况增生性贫血:急性溶血、急性大失血、缺铁性贫血等。增生不良性贫血:再障。作为临床判断治疗效果。

R.C(%)×RBC/mm3100正常值及意义成人0.5%~1.5%R.C(%)×RB25红细胞比积及相关数值

红细胞比积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40~50容积%

女性:37~48容积%

意义

比积增加——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常在50%以上,以及红细胞绝对值增加,如真红。比积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红细胞比积及相关数值红细胞比积26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μm3)

MCV=参考值:82~92μm3

红细胞比积(容积%)×10红细胞数(百万/μl)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比积(容27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pg)MCH=参考值:27~31pg(微微克)

Hb(g/dl)×10RBC(百万/μl)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Hb(g/dl28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每百毫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以g%表示。

MCHC= ×100参考值:32~36%

Hb(g/dl)红细胞比积(容积%)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Hb(29临床意义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

形态学分类MCVMCHMCHC病因大细胞性贫血大于正常高于正常正常B12、叶酸缺乏、妊娠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溶血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于正常低于正常基本正常感染、中毒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于正常低于正常低于正常慢性失血、缺Fe++等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形态学分类MCVM30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

正常的红细胞悬浮于等渗NaCl溶液时,其形态保持不变,若悬浮于低渗NaCl溶液中时则发生膨胀、破裂,因此,可用各种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来测量红细胞对它的抵抗力。

意义

参考值

开始溶血0.42~0.46%NaCl液

完全溶血0.28~0.34%NaCl液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原理3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渗透脆性增加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开始溶血0.68%NaCl液以上,完全溶血0.4%NaCl液以上。渗透脆性减低

主要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缺Fe++性贫血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渗透脆性增加32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原理

抗人球蛋白抗体与正常红细胞不起反应。但是,它可以与表面吸附有不完全性抗体(IgG)的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这种凝集现象称Coomb’s试验阳性。

方法

直接试验——检查红细胞上是否有不完全性抗体

间接试验——检查血清上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性抗体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原理33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常见于淋巴瘤、SLE、RF、感染、药物如甲基多巴、青霉素等

新生儿溶血症:由于其母体子宫内膜被其母的免疫性抗体所致敏,Coomb’s阳性

检查血型抗原及抗体,配血

检查白细胞或血小板有无不完全性抗体

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性常见于淋巴瘤34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

BT是指皮肤毛细血管被刺破后出血到止血时所需的时间

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延长

Lvy法:0.5~6min>6min为延长

意义

血小板明显减少(<5万/μl)如ITP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毛细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

抗出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BT是指皮肤毛35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

指血液自离开静脉与异物面接触至凝固所需的时间,是测定内凝系统的整个凝血过程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试管法:4~12min

意义

延长——见于各种血浆凝血因子严重缺乏。(包括Ⅰ、Ⅱ、Ⅴ、Ⅷ、Ⅸ、Ⅹ、Ⅺ、Ⅻ等),血小板3因子缺乏及血循环中抗凝物

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高血糖、高血脂、脑血栓、心梗等

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指血液自离开静36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100~300)×109/L

意义

血小板减少(<100×109/L)

生理性减少

病理性减少

生成减少:如再障

破坏亢进:如ITP

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