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部分知识点汇总_第1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部分知识点汇总_第2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部分知识点汇总_第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部分知识点汇总_第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部分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历史纲要下部分知识点汇总苏美尔和古巴比伦文明(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与方舟的传说、60进制古埃及文明(东北非、尼罗河流域):法老、金字塔、象形文字、最早太阳历、莎草古印度文明(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佛教(释迦牟尼)、《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1-9、0(阿拉伯数字)、按位计值①笈多帝国(320-500年)印度人创建,主要宗教是印度教②德里苏丹国(1206~1526被莫卧儿王朝取代),突厥人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泰姬陵的穆斯林风格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种姓制度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古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甲骨文、青铜器、中央集权制度 古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岛屿):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城邦(小国寡民)、斯巴达(寡头政治)、雅典(民治政治)、人文主义思想、文学—神话、悲剧、喜剧,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政治史传统奠基人—修昔底德,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代美洲文明(印第安人—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1)玛雅文明:尤卡坦半岛、玉米、金字塔、陶器/独特的表意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20进位制、0的概念(2)阿兹特克文明:墨西哥,经济基础是农业(浮动原地-扩大耕地面积),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太阳金字塔(3)印加文明:都城库斯科,国王,土地矿藏牲畜国有,四大政区,人口调查表,完善的道路系统(传递政府命令情报、调动军队),迁移征服地区居民波斯帝国:BC6C伊朗高原,地跨亚非欧,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亚力山大帝国: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横跨亚非欧,亚历山大东征,先后统一希腊,横扫中东,占领埃及,荡平波斯,开至印度,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其三。推广希腊文化,诞生一种混合着希腊文化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穆罕默德是古阿拉伯政治家和宗教领袖,创立伊斯兰教罗马帝国:由意大利的小城邦发展成地跨亚非欧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海①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②1—2C空前繁荣;③1C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4C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④3C之后陷入危机;⑤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进入中世纪;⑦1453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灭亡封君封臣制度下,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怛罗斯之战:751唐朝VS阿拉伯帝国/大食日本:(1)大化改新:646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幕府:①背景: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庄园制经济的形成;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②形成: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③特点: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有名义上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将军和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④锁国政策:17C资义发展阶段:资萌—工场手工业—自由资义—垄断资义(私人—国家)1、新航路开辟:15C末16C初,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具雏形;明1368—1644;清:1644—1840—1912.2.122、商业革命:范围,商品种类、数量增多(物价下降);特权贸易公司;商路贸易中心—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殖民掠夺—贵金属流入—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社会分化(地主、资阶、民众)3、新航开对中国:①经:高产作物(人地、饮食、生态)贸易顺差(白银流入、赋税、货币制度)②政:入侵——闭关锁国③文:西学东渐(媒介:传教士,内容:西方科学知识)4.《谷物法》重商主义,维护土地贵族(资阶化)利益,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济贫法》救济失业贫民的法令(英国圈地运动中,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济贫法修正案》迫使贫民进入工厂,满足工业革命对劳动力需求5、早期殖民扩张:15、16西班牙;17荷兰(1581尼德兰革命);18英国(工场手工业,1763海上霸权,1689确立君立制)6、圈地:工革前、资本原始积累(市场、劳动力、资金),圈地养羊(毛呢业),推动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大),对农民是一场灾难7、工业革命1765—1840:能源—煤炭;动力—蒸汽;轻工业为主,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城市化(城乡),1771大工厂制度,工业资本主义,标准化生产:1798惠特尼通用部件二工1866—19C末20C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重工业为主,科、技结合,垄断组织,国际劳动分工格局1、经济思想:(1)重商主义:工革前,工场手工业时代,黄金是财富,《谷》《航》、特贸公司,奖出限入,贸易顺差,国家干预,高关税,资本原始积累(2)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低关税,守夜人,看不见的手(3)凯恩斯主义:20C30—70国家垄断资义时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国家干预经济,消费爱国论,扩大需求(赤字、就业刺激需求)(4)新自由主义:70S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减少国家干预,缩减赤字,缩小福利国家货币学派—减少货币发行量(高利率);供给学派—扩大供给(减税)2、胡佛干预:复兴金融公司;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关税战:贸易保护,不利于经济危机解决(经济民族主义)3、罗斯福新政(1933—1939):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减少供给:农业—减耕减产,限产保价;工业—蓝鹰运动(企业关系)扩大需求:①金融(废除金本位—增发美元—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救济:(直接救济+以工代赈)③社会保障:养老、失业,1939制度初成,福利国家二战后缓解了经济危机,行政权力上升(不违背三权分立),造成庞大财政赤字4、二战后加强干预:扩大支出、赤字、福利国家,国有化,政府干预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干预(赤字、通胀)—就业—消费(消费爱国论)—经济(低通胀和低失业不会并存)70S后减少干预:减少支出、赤字,缩小福利国家,国企私有化,市场调节混合经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5、新经济、知识经济、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90年代英国代议制(和平渐进、议会至上)*英国限制王权传统:13C传统议会(英国—议会之母)、1215《大宪章》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8光荣革命:妥协的智慧,否定君权神授,王权议会授予,为限制王权奠基二、君主立宪制确立1、开始确立:限制王权法案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①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英国统治方式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②此时的英国国王并非虚君,握有行政权③《权利法案》不是宪法2、正式确立:18C中责任内阁形成(国王统而不治)①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议会拥有行政监督权②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政党政治——两党制)③英首相与阁员的关系:集体负责,共同进退(内部可有分歧)内阁与议会关系: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议会不信任时,两种方案:a.阁员总辞职b.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三、发展完善1、一工:1832议会改革—改变贵族寡头政治;工业革命推动(根因);选区和议席分配,财产资格限制,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选举权;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2、二工:内阁权利膨胀(第三院)(提高行政效率)美国1787年宪法一、前提: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美国建立:1776.7.4《独立宣言》二、背景:松散的邦联制带来一系列问题三、内容:1、民主共和制2、联邦制:中央集权、地方分权3、三权分立、分权制衡(1)总统:行政首脑、国家元首、军队总司令,选民间接选举,任期四年,最多2届,对宪法、选民负责,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英国国家元首:国王;政府(内阁)首脑:首相;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2)国会(两院制):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精英政治);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民直选,任期两年)(3)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除非渎职,终身任职4、保留奴隶制:五黑=三白——种族歧视(南北方)*国会拥有立法权,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四、局限:①种族歧视②资阶民主③没有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利五、妥协:中央vs地方、南方vs北方、大州vs小州、两党、两院、三权各州权力受保护是由于殖民时代经历8.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2空想——科学)一、诞生条件:(一)客观1、经济:工业革命—资义发展,弊端暴露(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2、政、阶:19C30、40S欧洲三大工人运动3、思想:三大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义三大组成部分:①科学社会主义:1848《共产党宣言》②马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③马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1867《资本论》*空想社会主义:①含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阶段;②背景:工业革命③主张: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消灭私有,温和改良)(二)主观:马、恩长期革命实践二、诞生标志: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1847共产主义者同盟NO.1无阶政党)(一)主要内容:1、肯定资义作用2、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义必亡、社义必胜3、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实现途径:无阶政党、暴力革命(无阶使命)5、斗争策略:(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2)建立统一战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6、共产主义的设想:无阶级差别;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全人类解放(四)意义:1、标志马义诞生2、社义:空想——科学3、推动工人运动发展4、资产阶级调整政策巴黎公社1871:发生偶然性(民矛(普法战争1870)+阶矛)失败必然性(资义上升时期)世界上第一个无阶政权,而不是社义政权(十月革命)没有结成工农联盟,没有获得农民支持也没有马义指导,但在客观上实践了马义措施:军:废除资阶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公社委员会—普选产生,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行使(议行合一)人员—民主选举、监督、撤换——人民民主原则最高年薪限制——人民公仆原则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触及私有制、但没有彻底废除,所以不是社义)十月革命一、背景:(一)客观:帝义链条薄弱环节(二)主观:无阶壮大、政党成熟、列宁主义(帝义时代的马义)(三)催化剂:一战(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二、过程:(一)二月革命(无列宁、自发)性质:资阶民主革命、结果①推翻沙皇②两权(认识:过渡,对民主革命的超越—工兵代表苏维埃)(二)《四月提纲》(列宁)从资阶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义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平过渡作用: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三)七月事件:1、背景:资临继续参战,战争失利激化矛盾2、过程:示威—镇压3、结果:两权并存结束,政权落入临时政府4、教训:和平不可能(四)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阿芙乐尔、冬宫《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和平》《土地法令》一、冷战: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政军经外文意识)序幕:1946.3丘美铁幕演说(欧洲国家推动)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相交织(一)全面冷战:1、亚:1948朝鲜分裂2、欧(重点):1949德国分裂,柏林墙19613、美:1962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挑起、优势在美、核战边缘、肯尼迪、赫鲁晓夫(二)局部热战:1、朝鲜战争1950—19532、越南战争1961—1975(尼克松主义:收缩)二、新兴力量崛起: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美日欧三足鼎立:20C70S欧洲一体化:1951煤钢;1958经济、原子能;1967欧共体(经济一体化);1973英国加入;1991马约;1993欧盟(政经一体化);1999欧元,2002流通第三世界国家:政治—1961不结盟运动,经—77国集团(不是区域集团化),体现多极化趋势,对旧国际秩序冲击三、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列宁:(沙俄——1917苏俄——苏联:1922——1991.12独联体)新经济政策实质(特点):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妥协?)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一、列宁(1922苏联,1924列宁逝世):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1: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新经济政策1921—1928:固定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部分国企租让、租借给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按劳取酬工资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义,间接向社义过渡,符合苏联国情,但过早终止二、斯大林(24—53):工业化26开始:28-32一五(计划经济),33-37二五(实现工业化37年,欧一世二),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失调),高速度、高积累(本国),西方经济大危机(29—33),卫国战争41—45农业集体化27—37:背景(小农经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义务交售制,集体农庄,消灭富农32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高度集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指令性,优重,前期积极,后期弊端三、苏联改革:赫鲁晓夫53—64:摇摆不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扩地方(加盟共和国)权,50S中美苏争霸,1956.2,苏共二十大,掘墓人(改革序幕),守墓人(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64—82:重点:重工业,新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与美国匹敌超级大国,苏攻美守,后期停滞下降,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框架戈尔巴乔夫85—91:①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