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常识课件_第1页
晶体常识课件_第2页
晶体常识课件_第3页
晶体常识课件_第4页
晶体常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你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吗?能否举例说明?

一、晶体与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胆矾明矾晶体冰糖晶体水晶

水晶石金刚石祖母绿猫眼石紫水晶黄水晶

雪花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韩诗外传》光明盐,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彻。《新修唐本草》①熔融态物质凝固.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形成的途径:一、晶体的性质1、自范性: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干冰晶体结构玻璃结构示意图BOSiM构成固体的粒子在三维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思考: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一、晶体的性质2、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水晶和玻璃片上分别涂一薄层石蜡,用红热的钢针刺中石蜡。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现玻璃片方解石光束入射到方解石,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1)自范性: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现。(2)物理性质表现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同样反映了晶体内部粒子排列的有序性。(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一、晶体的性质非晶态和晶态石英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晶态石英的谱图非晶态石英的谱图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见课本P62科学视野)方解石无限敲击下去会怎样呢?

1781年阿雨闯了一个幸运的祸。他把一块方解石掉在地上,摔成了几小块,他感到很遗憾。使他的窘境稍稍得到宽慰的是,他发现那些碎块总是以一定的角度顺着一个整齐的平面碎裂。阿雨又敲碎了几块方解石,发现无论方解石原来是什么形状,那些敲下的碎的块都是成六面体(即歪斜的“立方体”)。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晶体是由无数个“单元晶”聚合而成的。科学史话二﹑晶胞1.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蜂巢与蜂室铜晶体铜晶胞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可用蜂巢与峰室的关系比喻然而,蜂巢是有形的,晶胞是无形的,是人为划定的。2.晶胞的特征: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的平移能与下一个最小单元(即晶胞)完全重合一般来说,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二)晶胞:晶体和晶胞的关系: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蜂巢和蜂室的关系教材66页图3-7)平行六面体无隙并置体心:1面心:1/2顶点:1/8棱边:1/4(二)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x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x

各4个绿色:8×½=4或8×1/8+6×1/2=4灰色:12×¼+1=4各1/2个

练习:下面几种晶胞中分别含有几个原子?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丁晶体可能的化学式为______。1:1C2DEFXY3Z(8×+6×)×3=122、下图是CO2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其中有多少个原子?3.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所示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MgBB、MgB2

C、Mg2B

D、Mg3B2Mg原子的数目:12×1/6+2×1/2=3B原子的数目:6故化学式可表示为:M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