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方法流行现状与实验室个人防护课件_第1页
艾滋病检测方法流行现状与实验室个人防护课件_第2页
艾滋病检测方法流行现状与实验室个人防护课件_第3页
艾滋病检测方法流行现状与实验室个人防护课件_第4页
艾滋病检测方法流行现状与实验室个人防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检测方法与应用HIV检测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阻断HIV的输血传播◆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抗病毒效果的监测◆研究病毒致病机理的有力工具艾滋病检测的病毒学基础HIV的形态与结构HIV的基因结构HIV的主要结构基因和相应的抗原结构基因HIV-1(HIV-2)包膜(env)Gp160/gp120,gp41(gp140/gp105,gp36)多聚酶(pol)P66,p55(P68,P56)核心(gag)P24,p17(P26,p16)HIV的生命周期HIV检测试剂发展的历程1985HIV抗体ELISA试剂、全病毒裂解抗原(第一代)1990HIV抗体ELISA试剂、基因工程或合成肽抗原(第二代)1992HIV1/HIV2抗体ELISA联检试剂1994HIV抗体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第三代)1994HIV抗体唾液检测试剂1996家用HIV-1检测系统1996HIV-1P24抗原检测试剂1996HIV-1抗体尿液检测试剂1997HIV1/2/O抗体ELISA试剂1998HIV-1抗原抗体联检试剂(第四代)1998HIV抗体确认WB试剂1999HIV-1RNA定量检测试剂2002HIV-1基因型耐药性检测试剂2003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检测HIV抗体是常规使用的诊断方法方法学:ELISA试剂,快速试剂(金标记,硒标记),家庭用试剂.检测的标本:血清和血浆,唾液,尿液ELISA试剂原理

间接法双抗原夹心固相抗原固相抗原

待检样品待检样品酶标抗人Ig酶标抗原显色显色检测HIV抗体(ELISA法)原理:间接法(第1代,第2代试剂),双抗原夹心法(第3代试剂).判断结果有客观依据(临界值).可自动化操作.可检测多种标本(血清,血浆,唾液,尿液)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检测HIV抗体(快速法)原理: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标记物:胶体金或胶体硒优点:出结果快,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适用于需要尽快得到结果的情况,如门诊,急诊,追踪意外暴露的传染源等等层析试验渗滤试验双抗原夹心法的优点

可以检测HIV不同的抗体亚类,包括IgG、IgA、IgM、IgE等。

不需过度稀释标本来保证特异性,使敏感性提高。

特异性由双重特异性HIV抗原来保证。

抗体检测的特殊问题窗口期:HIV感染后,尚未产生抗体.HIV(+),HIV抗体(-)HIV阳性母亲的婴儿:从母体被动获得HIV抗体,有可能HIV(-),HIV抗体(+)用针对病毒本身的检测方法:P24抗原,HIVRNA,HIVDNA等随访1996年以来美国实施对献血员进行

HIVP24检测,取得了以下成果:估计平均将HIV抗体检测的窗口期缩短了至少一周:估计每年检测出4-6例HIV(1+2)抗体无法检测出的已感染HIV的献血员;每年估计避免了7-11次已感染的输血或成份输血;将美国因输血而感染HIV的风险由原来的的114,000分之一降至了825,000分之一。同时检测P24抗原和HIV抗体第4代试剂包被和标记的分别是P24抗原的单克隆抗体,HIV-1gp160,HIV-1Ogp41,HIV-2gp36.分别用以检出P24抗原,HIV-1M群,O群和HIV-2的抗体.检出时间提前大约7天solidphasehumansampleconjugateYY第一代第二代HIVELISA试剂的原理Y第三代YYYYYYY第四代YYYYYY<infectivity=>4thgen3rdgen=>

=>1st-2ndgenHIVantigenIgMabIgGabDetectionlimit缩短窗口期<=window

HIV感染的窗口期

第一代HIVAb:6-8星期第二代HIVAb:4-5星期第三代HIVAb:±3星期第四代

HIVAb/Ag:±2星期HIV抗体确认目的是排除初筛的假阳性有多种方法,如免疫印迹法(WB),免疫荧光法(IFA)和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的是不同HIV抗原的抗体结论:HIV抗体阳性(Positive),HIV抗体阴性(Negative),HIV抗体不确定(Indeterminate)HIV抗体确认的标准阳性:二条env带或一条env带加一条p24带阴性:无任何条带不确定:有一个或几个条带但又不满足阳性标准HIV抗体不确定(Indeterminate)原因:①HIV感染早期②非特异反应,与其他病原体的交叉反应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10-15%处理方法:随访3-6个月和检测HIV的其他指标,如P24,HIVRNA等HIV-1病毒载量(ViralLoad)HIV-1病毒载量指体内复制的病毒的数量一般以血浆HIVRNA的拷贝数表示病毒载量测定的方法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分支DNA信号放大系统(bDNA):带有侧链的分支DNA片段起信号放大作用核酸序列扩增系统(NASBA):等温RNA扩增系统病毒载量测定的意义预测疾病的进程:高病毒载量预示病程快速发展监测疗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该能够显著降低病毒载量早期诊断:检测HIVRNA可以使窗口期缩短至大约1周HIV病毒载量有生物学意义的变异▰商品化试剂盒的重复性是大约0.2-0.5个log(1.7-3倍),在检测不同的动态区域有所不同。▰临床稳定的病人每天病毒载量的自然变化是大约0.3-0.4个log(2-2.5倍)。▰病毒载量的变化超过0.5个log10RNAcp/ml(大约是3倍)就超出了实验和每天的正常变化,应被视为有确定的生物学意义。病毒载量的性别差异▰调整了CD4细胞数以后,女性的病毒载量低于男性,大约低0.13〜0.28log▰病毒载量的性别差异主要发生于感染的早期(窗口期)▰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性别差异减小,感染5〜6年后几乎无差别▰男女HIV感染进展速率无差别HIV病毒载量测定的临床指征GuidelinesfortheUseofAntiretroviralAgentsinHIV-1InfectedAdultsandAdolescent急性HIV感染辅助诊断(抗体阴性或不确定)确诊HIV感染时决定是否开始治疗未治疗的病人每3-4个月监测病程进展,决定是否治疗启动治疗后2-8周评价治疗效果启动治疗后3-4个月是否取得最大的病毒抑制治疗过程中每3-4个月监测疗效,确定是否需要改变治疗方案临床改变或CD4细胞数显著下降决定继续或改变治疗方案HIV病毒载量测定的临床指征GuidelinesfortheUseofAntiretroviralAgentsinHIV-1InfectedAdultsandAdolescentCD4+淋巴细胞:HIV攻击的靶细胞▰评估HIV感染的进程,监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CD4+T淋巴细胞正常值为500~1600个/μl,CD4/CD8的正常比值为1.5~1.7:1

CD4/CD8T细胞数测定方法单平台法:用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管及相应软件,可直接得出CD4+、CD8+T细胞值,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目前广泛应用。多重平台法:包括白细胞计数、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中的CD4+T/CD8+T细胞百分比等三项实验室检测技术,操作及计算较复杂,结果准确性不如单平台法。生理状况和疾病对CD4细胞计数影响▰昼间变化:最低值是中午12:00左右,最高值是晚上8:30左右,还有季节变化。▰急性感染和免疫接种:CD4细胞计数减少▰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使CD4细胞计数下降▰性别、年龄、妊娠、心理压力等对CD4细胞计数影响很小▰避免在并发感染治疗后或免疫接种后4周内检测CD4细胞绝对计数与百分比▰使用百分数可以减少结果的变异▰CD4细胞绝对计数的CV是25%,而CD4细胞百分数的CV是18%CD4细胞绝对计数与百分比的关系

CD4细胞计数CD4%>500/μl>29%200-500/μl14-28%<200/μl<14%结果解释▰至少有连续2次CD4+细胞检测均发现CD4+细胞显著降低时,才能说明CD4+确实发生了显著性变化▰CD4+细胞绝对数减少30%以上,或CD4+细胞百分比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例如:CD4+细胞数为500/μl、CD4+细胞%为20%的病人,连续两次CD+细胞计数下降,绝对数减少至340/μl,百分比降低为16%,说明CD4+细胞确实发生了显著性变化由于有从母体被动获得的HIV抗体,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不能依赖抗体检测◆大约出生12个月以后,来自母亲的抗体消失,以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为基础的抗体才开始产生◆新生儿只有在18个月以后才能用抗体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采用病毒学检测方法对婴儿HIV感染做出早期诊断

HIVDNAPCR实验是婴儿HIV感染诊断首选的方法◆38%感染的孩子在出生后48小时HIVDNAPCR就可呈现阳性◆在出生后第二周,检测的敏感性大幅度上升,14天时阳性率达到93%。28天时阳性率是96%,并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大约99%)

对HIV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检测程序◆取脐带血标本检测◆出生后48小时进行第一次检测,大约40%感染的婴儿可以在这个时期得出诊断◆阴性的婴儿应在14天进行一次重复检测◆仍然阴性的婴儿应该在1-2个月时进行重复检测◆出生时和1-2个月时病毒学检测为阴性的孩子应该在3-6个月时再次进行检测。推测发生HIV感染的时期◆48小时或之前病毒学阳性可以认为是早期(子宫内)感染◆出生后1周病毒学阴性后来转为阳性的可以认为是后期(生产时)感染。◆早期感染的婴儿比后期感染的进展更快,应给予更加积极的治疗下列情况下均可排除HIV感染◆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于1个月时两次或两次以上病毒学检测为阴性◆4个月时1次病毒学检测为阴性◆6个月或以上时两次以上HIV抗体IgG检测为阴性且两次检测的至少间隔1个月同时没有临床或病毒学HIV感染的证据。◆12个月时最好做HIV抗体血清学检测以确认来自母体的HIV抗体是否已经消失◆HIVDNAPCR始终检测为阴性的孩子失去HIV抗体可以肯定地认为没有HIV感染保障输血安全:献血员的HIV筛选HIV-1抗体:1985年HIV-2抗体:1992年,现在使用HIV1/2联合筛选试剂HIV-1P24抗原:1995年.

HIV-1/HCVNAT:1999年NAT显著缩短窗口期HIVRNAMP缩短窗口期相对于HIV抗体检测,缩短11-15天相对于P24抗原检测,缩短5-9天HCVRNAMP缩短窗口期相对于HCV抗体检测,缩短50-60天HIV的残余危险度:1/2135000HCV的残余危险度:1/1935000NAT的方法学用于血液筛查的主要NAT技术包括TMA: Chiron/Gen-ProbeProcleix(US)PCR: RocheAmpliscreen(US)PCR: Homebrew其他未用于血液筛查的NAT技术NASBA: bioMerieuxLCR: AbbottbDNA: BayerOther: BiochipsM1002.0美国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1:2,000BacteriainplateletsFDA指南,2005年推荐用HIV-1RNANAT和HCVRNANAT进行HIV/HCV抗体阴性样本的筛查NAT检测可以取代HIV-1P24抗原检测目前的方法不能检出HIV新发感染▰新感染人数(发病率)是衡量疾病流行强度的重要指标,对于衡量危险因素的作用强度、评价干预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HIV感染报告病例数反映的是现患率,发现的感染者大多数是若干年以前感染的,目前出现的发病高峰并不能反映现在危险因素作用的强度,甚至掩盖近几年防治措施的效果,因此正确计算HIV感染的发病率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研究发病率的方法是进行前瞻性队列调查,这种方法对于艾滋病这种发病率较低、潜伏期长的疾病需要观察较大的样本和观察较长的时间,费时费力,难度很大区分近期感染和远期感染的实验方法测定HIV抗体的滴度:detuned试验,或敏感/不敏感试验(S/LS,Sensitive/LessSensitive)。测定HIV抗体的亲和力:亲和力指数与HIV感染的时间成正比。早期感染抗体和抗原的亲和力比较低,随着感染进程的发展亲和力逐渐增强。可通过测量对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试剂的抵抗力进行估计。测定总抗体中特异性HIV抗体的比例:BED方法

艾滋病研究进展及我国的防治政策第一部分艾滋病研究进展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s,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颗粒CD4淋巴细胞AIDSviruses:ColoredscanningelectronmicrographofaT-lymphocytebloodcell(green)infectedwithHIV(red).

HIV是高度变异的病毒HIVHIV-1HIV-2OMA,B,C,D,E,F,G,H,I,JANT70,MVP5180,VAURODNIH2

GuidelinesforClassificationTypes: HIV-1andHIV-2 50%homologySubtypes/Groups: HIV-1groupM,NandO 60-70%homologyClades: HIV-1CladesA-J >70%homologyN流行重组型CirculateRecombinantFormsCRF名称参考毒株重组的亚型名称参考毒株重组的亚型CRF01_AECM240A、ECRF09_cpx96GH2911尚未发表CRF02_AGIbNGA、GCRF10_CDTZBF061C、DCRF03_ABKall53A、BCRF11_cpxGR17A、G、J、CRF01_AECRF04_cpx94CY032A、G、H、K、UCRF12_BFARMA159B、FCRF05_DFVI1310D、FCRF13_cpx96CM-1849A,CRF01_AE,G,J,UCRF06_cpxBFP90A、G、J、KCRF14_BGX397B、GCRF07_BCCN54B'、CCRF15_01B99TH.MU2079CRF01_AE,BCRF08_BCGX-6FB'、CCRF16_A2DKISII5009A2、DHIV-1的重组流行毒株高复制速率重组高突变率~1substitutionpergenomeperround~7-30crossoverspergenomeperround~10.3x109virionsperdayHIV-1:人类最大遗传变异的病原体HIV整合与重组顺序感染同时感染异质病毒重组病毒HIV基因重组流行株

(CirculatingRecombinantForms,CRFs)CRF01_AECRF02_AGCRF03_ABCRF04_cpxCRF05_DFCRF06_cpxCRF07_cpxCRF08_cpxCRF09_cpxCRF10_cpxCRF11_cpxCRF12_BFCM240Asia,C.AfricaIbNGW&C.AfricaKal153IDUsinKaliningrad,RussiaandUkraine94CY032Cyprus/GreeceVI1310Belgium,CongoBFP90Burkina=Faso,Mali97CN54NorthwestChina(Xinjiang)97CNGX-2FSoutheastChina(Guangxi)TZBFL061TanzaniaGR17Greece,Congop2911LatinAmericaSenegal,USA(A/E)(A/G)(A/B)(A/G/H/K)(D/F)(A/G/J/K)(B’/C)(B’/C)(?)(C/D)(A/E/G/J)(B/F)ARMA159体内的HIV是彼此不同的一群病毒,全基因组中只有很少的核苷酸是保守的,表现为复杂的病毒群体---准种(Quasispecies)CD4CCR5或CXCR4趋化因子的受体HIV需要利用CD4和辅助受体才能感染靶细胞HIV-1的辅助受体名称配体病毒融合表达的CD4+细胞群CXCR4SDF-1T细胞嗜性HIV-1巨噬细胞、CD4+T细胞(幼稚)CCR5MIP1-α,MIP2-βRENTES巨噬细胞嗜性HIV-1SIV巨噬细胞、CD4+T细胞(记忆)CCR2bMCP-1,MCP-2,MCP-3,MCP-4有限的HIV-1单核细胞、CD4+T细胞CCR3Eotaxin,MCP-4,RENTESHIV-1CD4+T细胞CX,CR1Fractalkine一些HIV-1CD4+T细胞CCR81-309一些HIV-1、SIV激活的单核细胞、CD4+T细胞US28RENTES,MIP1-α,MCP-1一些HIV-1不明GPR1不明一些HIV-1、SIV巨噬细胞GPR15不明一些HIV-1、SIV巨噬细胞、CD4+T细胞STRL33不明一些HIV-1、SIV外周血淋巴细胞ChemR23不明一些SIVCD4+T细胞、树枝状细胞APJ不明HIV-1、SIV不明辅助受体利用CD4吸附辅助受体结合融合CCR5∆32/∆32突变提供对HIV感染的保护CCR5△32突变影响细胞对HIV的易感性野生型CCR5△32突变的CCR5HI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肿瘤病毒细菌寄生虫分支杆菌HIV感染的自然史

急性感染血浆病毒载量

感染性病毒颗粒临床症状病毒载量CD4细胞数感染部分免疫控制免疫失败AIDSHIV感染导致剧烈的但无保护性的免疫反应YearsMonthsHIV-特异性CD8CTLsHIV-特异性CD4HTLs抗体

HIV-1病毒载量的定点(SetPoint)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定点(SetPoint)病毒载量定点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定点的高低可能取决于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控制和/或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变异情况HIV病毒载量定点水平决定HIV感染进展的速率,较短时间内发展为AIDS者抗体阳转时的血浆HIVRNA水平显著高于未进展者。HIV-1病毒载量的定点(SetPoint)HIVinfection艾滋病的发生如同一列即将跌入悬崖的火车病毒载量=火车速度,CD4计数=与悬崖的距离HIV疾病进展模式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典型进展者<3年7-10年>10-15年正常、稳定的CD490%<5%<10%问题:火车的动力是什么?-HIV病毒逐渐耗竭CD4+T细胞的机制?火车有无刹车?-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有无可能人为加强刹车?-临床干预的可行性?HIV-1vif与宿主细胞APOBEC3G蛋白HIV-1APOBEC3G致死性突变,丧失活性HIV-1vif

HIV-1vif与宿主细胞APOBEC3G蛋白APOBEC3G蛋白诱发负链C大量脱氨基突变U,导致合成的cDNA正链大量G突变为A,发生G→A的突变双链cDNA在DNA修复机制的作用下,将U变为T,正链cDNA就会发生G→A突变,出现大量终止密码子,病毒基因的转录效率大大降低,病毒因此丧失活性。APOBEC3G蛋白不具有正常的细胞内功能,很可能是宿主细胞特异性进化的专性抗病毒蛋白。Vif可以屏蔽APOBEC3G的病毒结合域、可以迅速降解APOBEC3G,下调APOBEC3GmRNA的翻译水平

HIV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肠道淋巴组织是HIV感染初期最主要的靶器官,也是CD4细胞减少和丢失的主要部位。99%以上的病毒由新近感染的细胞产生,而不是长期存活的慢性感染细胞或新近被活化的潜伏感染的细胞。血浆中30~50%毒粒是由前一天感染的CD4细胞产生的。估计每天有2×109个CD4细胞被破坏,占全部CD4细胞数的5%。每天有同样数量的CD4细胞产生。HIV感染者体内感染细胞的半衰期

细胞半衰期(天)

感染的CD4淋巴细胞1.1潜伏感染的CD4淋巴细胞8.5缺陷病毒感染的CD4淋巴细胞145.0病毒感染的巨噬树突状细胞14.4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鸡尾酒疗法)进入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NRTIs/NtRTIAZTd4TddCddI3TCFTCABCTDFNNRTIsEFVNVPDLVPIsSQVRTVIDVNLFAPV/908LPVATV已有4类抗HIV药物FusionInhibitorsT20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相对水平月年CD4+T-cells病毒载量急性HIV感染的症状检测限免疫重建(ImmuneReconstitution)

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和死亡显著减少治愈了以前难以处理的机会性感染可以停止对巨细胞病毒和分支杆菌感染的常规预防恢复了对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抗病毒治疗显著减少AIDS死亡Quarter-YearofDiagnosis/DeathNumber

of

Cases/Deaths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51996199419971998AIDSDeaths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不能治愈,也就是不能清除病毒存在毒副作用大、耐药性等问题艾滋病已经不是不治之症艾滋病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需要终生服药HIV母婴传播预防方案出生前妊娠14-34周开始,持续整个妊娠期AZDV100mg每天5次BZDV200mg每天3次或ZDV300mg每天2次分娩时分娩过程中,ZDV2mg/公斤体重静脉滴注,持续1小时,然后ZDV2mg/公斤体重/小时静脉滴注直至分娩。出生后新生儿出生后8-12小时口服ZDV,持续6周。剂量是每6小时ZDV2mg/公斤体重

HIV感染的潜伏库

细胞性潜伏池(CellularReservoirs)静息的记忆性CD4+T细胞巨噬细胞

Folliculardendriticcells(FDC)-bindvirus

AnatomicalReservoirs

Brain(microgias)Rectalmucosa目前和未来的挑战HAART治疗的效果或组织屏障(药物的通透性)怎样清除潜伏的病毒库?HIV疫苗研发面临的科学挑战

确定免疫保护相关组分诱导广谱交叉反应性抗体病毒的高度多样性病毒的免疫逃逸HIV共感染和超感染有多种候选免疫原不同遗传背景的影响需要保护粘膜途径和经血途径的攻击)第二部分艾滋病流行现状HIV/AIDS20年大事记40302010080818283848586879091929394959697989900018889HIV感染者人数(百万)根据UNAIDS资料改编最初的艾滋病病例报告(5名男性同性恋者的卡氏肺囊虫肺炎)

(MMWR1981年6月5日)病原体(HIV)的发现艾滋病疫苗实验在泰国开始实施HARRT疗法使用开始AZT开始用于临床HIV抗体检查法开始使用世界艾滋病基金会成立AZT开始用于阻断母婴传播UNAIDS成立非洲爆发流行亚洲流行开始并传入我国中国及东欧流行开始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趋势相对AIDS流行率时间美国/西欧非洲中国艾滋病在亚洲流行的形势

吸毒者性工作者家庭儿童

源头人群

桥梁人群

一般人群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势

吸毒者性工作者家庭儿童

源头人群

桥梁人群

一般人群1-5051-100101-500501-10001001-50005000-10000>10000No.ofHIVinfections北京中国HIV的流行新疆'96四川'97广西'97广东'98河南'94-96云南'89CRF07_BCCRF08_BCB'部分地区吸毒人群中HIV流行快速增加

94959697989901020304050609392919019897080HIVPrevalence(%)Year新疆云南省

广西

广东省XXXXX四川省徳宏(云南省西部)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三个时期

散发期(1985—1988):全国报告19例,多为散发,外籍公民或海外华人,4例血友病病人被感染局部流行期(1989—1994):在云南吸毒人群中发现146例感染者,此后局部流行。其它省吸毒人群中偶有感染者。全国在性病患者、暗娼等人员中检出HIV感染的例数逐年增加广泛流行期(1995至今):全国报告感染人数迅速上升,云南省流行地区明显扩大,并且迅速传入新疆、广西及四川等地;在我国中部一些地区的地下采供血(浆)员中发现大批的HIV感染者;许多地区在性病患者、暗娼中发现HIV感染人数迅速增加1985年1989年1995年1998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我国历年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数我国历年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数中国HIV-1ADFG亚型和HIV-2的分布

中国HIV-1BandB’亚型的分布中国HIV-1亚型的地理分布中国HIV-1E亚型的分布中国HIV-1C亚型andB’/C重组亚型的分布

HIV-1ADFG

HIV-2至2006年1月,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2005年新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约7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疫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五大特点

1、范围广,地区差异大截至2005年11月底,报告HIV感染人数超过3万例的有河南和云南省;超过1万例的有广西、新疆和广东;宁夏、青海、西藏三省(区)报告数低于100例。不同地区的吸毒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新疆、云南、四川等省(区)部分地区的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而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低于5%。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五大特点

2、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是HIV传播的主要方式。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经采供血、血制品传播占10.7%,母婴传播占1.4%。2005年新发生的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9.8%,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8.6%,母婴传播占1.6%。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五大特点

3、艾滋病病人死亡情况严重2004~2005年,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期,全国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和死亡病例报告数大幅增加,全国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占累计报告艾滋病死亡总数的63.4%。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五大特点4、艾滋病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正由吸毒等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云南、河南、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孕产妇、婚检及临床检测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已达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界定的高流行水平。

5、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依然很低。

HIV的传播途径HIV通过三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HIV不容易传播,只有直接的体液交流才可以导致感染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不容易传播HIV只能寄生于人体内,离开人体很容易死亡HIV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很差。对温度很敏感,56℃30分钟能完全灭活,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许多化学物质很容易杀灭它,20%的酒精、2.5%漂白粉液只要5分钟浸泡,就可完全灭活;饮食中的油盐酱醋和胃液都能杀死HIVHIV不容易传播完整无破损的皮肤是防御HIV最好的屏障;除了黑猩猩能得艾滋病外,其他任何动物和昆虫都不会感染HIV,蚊虫叮咬没有传染HIV的危险。HIV感染者的唾液和泪液中可能含有病毒,但含量很低,在空气中存活时间很短,必须直接接触到对方的伤口或直接进入到血液中才能感染,所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的呼吸道传播是不可能的。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厕所、卧具、电话、游泳池、办公用品、劳动工具、交通工具、钞票、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播HIV与艾滋病病人共同工作、共同居住不会感染HIV第三部分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全球艾滋病防治形势◆

2001年中,面对艾滋病加速蔓延的全球危机,联合国召开了动员全球行动防治艾滋病的特别联大◆

2002年防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的全球基金启动,经过三期审评,已向发展中国家发放几十亿美元的基金全球艾滋病防治形势◆

2002年巴塞罗那艾滋病大会提出治疗也是预防的口号,进一步推动了发展中国家艾滋病的治疗◆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治疗3000万病人的运动◆美国启动150亿美元的总统紧急艾滋病计划(5年治疗200万病人,预防700万感染,提供1000万人关怀),首期批准对15国20亿美元的援助在联大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增强政府责任.中国政府将艾滋病防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监督检查。对因工作不力,造成艾滋病扩散的,追究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治疗药物.在城市对艾滋病患者中的低收入者提供免费治疗药物;在农村国家免费为农民提供治疗药物。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100多亿元,加强传染病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保护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反对歧视。建立127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抗病毒治疗、人文关怀、生活救助等综合防治措施。对贫困的艾滋病病人给予经济救助,对其子女免收上学费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联大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上

中国政府承诺

四免一关怀

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村和城市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的遗孤实行免费入学对HIV感染的孕妇实行免费血液检测和免费阻断母婴传播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

胡锦涛主席指出:“艾滋病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温家宝总理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加强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这件关系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胡锦涛主席2004年12月1日亲切看望艾滋病病人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日亲切看望艾滋病病人温家宝总理与艾滋病孤儿和患儿一起过年2006年12月1日温家宝总理邀请部分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患儿参观中南海

2006年12月1日部分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患儿在中南海玩耍

吴仪副总理到艾滋病病人家中探视吴仪副总理看望艾滋病病人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副组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卫生部部长成员:34个部委负责人/七个省负责人我国艾滋病防治的组织领导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工作委员会国家规划和法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艾滋病防治条例(第457号国务院令)两个重要的国家活动性病与艾滋病监测网络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示范区艾滋病防治宣传

活动山西运城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大篷车河北大厂的艾滋病宣传演出体育和演艺明星担当

艾滋病宣传形象大使

在宣传和普及艾滋病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对歧视1998年16岁的宋鹏飞因为意外生病感染艾滋病毒,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开真实身份的艾滋病患者。如今他直面媒体,与两个国外艺术家创办了一个艺术作坊2002年2月刘子亮从北京出发,开始了骑自行车“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筑起民间防线万里行”的征程,沿途宣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预防、控制艾滋病科学知识◆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预防艾滋病,应该怎麽做?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预防艾滋病,应该怎麽做?◆对感染HIV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预防艾滋病,应该怎麽做?应怎样对待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不歧视、不恐惧,与他们共同工作,友好相处,为他们营造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关心、帮助、鼓励他们,给他们更多关爱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们也是帮助我们自己第四部分《艾滋病防治条例》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7号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时,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信息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予以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资料和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并可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并依法吊销执业许可证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的;

推诿、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其他疾病,或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的;

未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的;

未按照规定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并依法吊销执业许可证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履行艾滋病监测职责的;

未按照规定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的;

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未进行核查,或者将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的;

未遵守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感染的;

血站、单采血浆站、医疗卫生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履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职责的;

对有证据证明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未采取控制措施的;

其他有关失职、渎职行为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国办发[2006]13号

)工作原则

(一)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到2010年,把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到2007年底

1.各省(区、市)、市(地)以及艾滋病和性病疫情严重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独立的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建成覆盖县级以上的国家艾滋病监测体系和筛查实验室检测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监测网络,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在每个县(市)至少建立2-3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

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到2007年底

2.全国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6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7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8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65%以上。人员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城铁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7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船)室6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到2007年底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国家和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的县(市)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80%以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5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到2007年底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7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到2007年底

7.建立和实施采供血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

8.建立农村以乡村为主、城市以社区和家庭为主的,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三)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

完善血站、单采血浆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和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体系。加强对血站、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实施血液集中检测;对所有临床用血进行艾滋病检测。要加强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艾滋病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

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要将科学用血纳入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

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

(五)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六)加强性病防治管理

(七)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与国际合作

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三)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四)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

督导与评估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行动计划》的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案并组织实施。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案,逐年进行检查评估,并将检查评估结果作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内容,同时向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提交年度总结报告。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组织对各地区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2008年初、2010年底进行《行动计划》的中期、终期评估。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职业性HIV暴露预防

生物安全生物因子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安全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条例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2004年11月12日发布总则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军队实验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参照本条例负责监督管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关法律、法规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0号发布2006.08.1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2号公布2006.05.01)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发布2006.0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17号公布2004.12.01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难关,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职业性HIV感染、预防HIV职业性暴露

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护理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由于工作的需要,在从事诊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感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HIV感染的情况。

职业暴露方式皮肤针刺伤或锐器切割伤;粘膜或破损皮肤(如皲裂、皮肤炎症等)接触感染性材料;皮肤虽然完整无破损,但大面积或长时间(几分钟或更长)接触感染性材料可能暴露于HIV的意外情况

与HIV/AIDS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组织器官等接触即可能发生感染: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的针刺、切割伤等警察、司法人员等在追捕、看守犯人时与HIV感染的犯人搏斗损伤戒毒所、劳教所工作人员等执行职务时损伤性侵犯被HIV/AIDS咬伤、针扎伤等医务人员有职业性HIV感染的危险我国已经出现艾滋病发病的高峰,大批病人到医院求医,病人中HIV阳性的比例越来越大.诊断和治疗的过程难免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皮肤受伤的机会很大.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频率是大约5-10%,手术人员受伤的机会是12%以上.血液和体液传播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效率高已经出现职业性感染的病例.新疆的16例职业暴露事故科别:外科6例、妇产科6例、内科2例、防疫站2例。受伤的器械:手术刀、注射针、缝合针、手套脱落皮肤有伤口。发生事故时的操作:手术、缝合、抽血、输液、清理宫腔、整理手术器械等。

文献报告的职业暴露1021235(5)55总数其他欧洲(英国)美国美国对职业性HIV感染的研究(1)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发生大约5000例HIV暴露截止到2000年6月美国共发生了56例职业感染HIV的事件,25例发展为AIDS,138例可能的HIV职业感染。其中20人为实验室工作人员(16人为临床检验人员)美国对职业性HIV感染的研究(2)传染物质:51例暴露于HIV感染者的血液、1例暴露于血性体液、3例暴露于实验室浓缩的病毒、1例暴露的来源不明暴露途径:48例经皮暴露、5例黏膜暴露、2例同时有皮肤和黏膜暴露、1例暴露于浓缩病毒的感染者传播途径不明美国对职业性HIV感染的研究(3)感染的人员:检验人员,护士,内科医生,外科技师,透析医师,停尸房技师.感染的途径:皮肤或粘膜暴露传染性物质:血液,血性体液,体液,实验室浓缩的病毒使皮肤受伤的物品:注射针头或缝合针,碎玻璃,手术刀及其他锋利器械等我国HIV职业暴露事故统计(1997-2003)我国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实验室类别统计(1997-2003)我国防疫、医院、公安系统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比例

(1997-2003)有HIV传染性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没有HIV传染性的体液是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粪便体液文献报告的职业暴露中的HIV精液11,000阴道分泌液7,000血液18,000羊水4,000唾液1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影响HIV感染发生的因素接种的剂量随着伤口的大小和深度增加,接种的体积也增加病毒的滴度中晚期感染者病毒滴度高,提供职业HIV暴露的机会大宿主的免疫反应HIV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HIV职业暴露感染率(平均感染率)职业暴露后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HIV的机率是很低的。有研究资料表明:

皮肤破损:0.33%(CI0.2-0.5%)

粘膜接触:0.09%(CI0.06-0.5%)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预防职业性感染

普遍性防护原则含义:一切血液和体液,不论来源如何,都应视作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目标:减少职业性HIV等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医务人员关注的几个问题完整的皮肤暴露于HIV阳性的血液一般不会造成感染与AIDS患者密切接触、暴露于空气悬浮粒子、与污染的环境表面接触等也没有感染的例子对于HIV来讲,气溶胶传播不是一种职业危险在研究和实验室中与浓缩的病毒直接接触属于职业性暴露人的咬伤也有传播HIV的危险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处理一、局部处理

二、评估和确定三、预防性用药四、随访和咨询五、登记和报告保密一、紧急局部处理

(一)清洗:

1、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除非需要缝合,不要急于止血、包扎

2、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口、鼻黏膜暴露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可以用消毒的盐水或清水冲洗,咬伤的伤口用肥皂和水反复清洗3、怀疑有细菌污染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次氯酸、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或其他皮肤消毒剂处理伤口(局部浸泡或涂抹清洗消毒)并包扎伤口

二、评估和确定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分级: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暴露源类型: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一级暴露1、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及暴露时间短。二级暴露1、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A、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1、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暴露源类型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

1、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2、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3、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确定暴露级别(ExposureCode)量小暴露时间短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器械、物品暴露的类别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刺、刮伤皮肤不需要PEP只粘染完整的皮肤危险度暴露量量大暴露时间长损伤重,深部伤口割伤物可见血液等1级暴露损伤轻,表皮擦伤或针刺伤2级暴露3级暴露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治疗的推荐方案暴露 暴露 预防性治疗推存方案级别 源类型1 1 PEP不一定使用,可由职业暴露者本人根据利害比作出决定 1 2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2 1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2 2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3 1或2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级别 原因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不明

不明HIV抗病毒药物核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