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语文 四年级 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同学们,你见过爬山虎吗?你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来一探究竟。第一课时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著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jūn bǐng均
匀 叶
柄w
ō蜗
牛qū弯曲w
ěi枯萎学认字qū弯
曲联系此处的“直”可知,后面的“曲”与“直”相对,是弯曲的意思。qǔ歌曲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多音字w
ěihǔ cā
o zhà
n nèn shùn jūn虎 操 占 嫩 顺 均叠隙茎柄萎瞧
固dié xì
jīng bǐng qiáo gù学写字拼音开关hǔ第二画短横像老虎炯炯有神的眼睛,这一横下面的横钩就像老虎尖尖的牙齿。重难点字书写指导nèn写紧凑,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与避让,第十画是点,不能写成撇。xì右边上面的“小”,竖钩变成了短竖。qiáo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操场舒服我爱爬山虎叶柄空隙蜗牛弯曲嫩绿识字游戏1.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1245生长的具体位置叶子的特点3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样往上爬脚的变化整体感知123452.将可以合并的自然段合并,梳理出课文的结构。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的脚第1部分它生长得非常茂盛。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是一种擅长攀爬的事物,大多生长在墙上、屋顶。第1自然段互动课堂“满是”“一大片”要读得慢一些,“满”和“大”两个字要重读,突出爬山虎繁盛、茂密的样子。··朗读指导第2部分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作者对叶子进行了连续观察。嫩红嫩绿第2自然段“嫩红、嫩绿”和“嫩叶、嫩茎”中“嫩”的意思相同吗?“嫩红、嫩绿”中的“嫩”,指颜色浅,是浅红、浅绿的意思;“嫩叶、嫩茎”的“嫩”,指新生长出来的,新鲜的,跟“老”字相对,有娇嫩的意思。小组讨论又多又密绿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作者对叶子进行了细致观察。欣赏:微风拂过爬山虎叶子,微微漾起波纹轻轻擦过 微微动荡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第2自然段作者先观察
刚长出来的叶子红的),它的特征不是几天的(叶子
),接着观察(
嫩绿的),它的特征是(
引人注)目,的最后观察长大了的叶子,它的特征是长(大了的叶子
)。这当中作者重点观察的是( )。cā
ochǎngchóng
diékòng xì(操场)(
重 叠
)(空
隙)kūw
ěiyè bǐnɡjūn yún(枯萎)(叶 柄
)(均
匀)一、读拼音,写词语。课堂演练二、给加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均匀”供选择的解释:指时间的间隔相等。(
)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2.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休”供选择的解释:(1)歇息。(
)(2)停止。(
)(3)不要,别。(
√
)
上节课,我们明白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生长的特点,更明白作者细致的观察。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它是如何往上爬的!第二课时从下面句子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通过细丝的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都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第3部分
第3—5自然段互动课堂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比喻爬山虎的脚还像什么?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写下来。爬山虎的脚像吸盘,又像卷卷的头发,还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小练笔脚触着墙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巴住墙)→
(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点击图片播放动态演示“巴”可以换成“粘、挨”等词吗?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不能换成“粘、挨”等词。因为“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爬山虎的脚贴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触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巴在墙上。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比较句子,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朗读第4自然段时,“触”要读得轻一些,“巴”和“拉”要读得有力一些。朗读指导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变化的句子吧!作者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细微变化的过程。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两个词语吗?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迹。本课指爬山虎的脚因为没有触着墙枯萎了。这个山村,旧日的痕迹几乎完全消失了。返回牢固:结实、坚固。返回;最。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
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又讲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后讲了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就“萎了”和触着墙的巴在墙上相当“牢固”通过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和脚逐渐变化的过程,说明作者观察非常细致,你觉得作者观察了多长的时间?作者进行了连续的观察。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你还能从文中哪些语句发现作者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方法归纳课文运用的观察方法细致的观察连续的观察触→巴→拉→贴没触着墙的 萎了触着墙的 牢固表达:准确、形象观察:细致、连续爬山虎的脚叶子的特点脚的特点鲜绿 排列均匀 好看位置 形状 颜色变 化爬墙过程结构梳理生长的位置主题概括课文主要写了
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
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
喜爱
之情。本课共有16个重点词语,请你选择其中的词语,描述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说一说爬山虎往上攀爬的过程。课堂演练爬山虎 操场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空隙痕迹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瞧不起 牢固 休想形象直观变化过程一目了然实践活动对比两种观察记录的异同。相同点: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连续观察;都发现了观察对象在状态、颜色等方面的变化,并用简洁的语言记录。开展种豆芽、养蚕、养小金鱼等活动,对这种事物进行连续、细致地观察,然后写一份观察记录。小贴士:可以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品牌形象设计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智能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内蒙古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电子产品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租赁合同违约金条款
- 2025授权代理的合同范本协议
- 2025年签订服务合同的关键注意事项
- 2025汽车购买合同协议书
- 2025硕士劳动合同争议调解
-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职员考试真题2024
- 国际经济学(下册国际金融)克鲁格曼-中文答案
- 2025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南校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乡村民宿开发管理运营手册
- 殡葬服务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光大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带答案)
- 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指导试题及答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方案
- 宁波十校2025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