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红”现象的传播学思考_第1页
基于“网红”现象的传播学思考_第2页
基于“网红”现象的传播学思考_第3页
基于“网红”现象的传播学思考_第4页
基于“网红”现象的传播学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网红”现象的传播学思考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及时、互动、海量、低门槛等特性加之网民自主权的提高,“网红”这一特殊的现象也应运而生并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红现象的产生展开论述,深入探讨网红产生的原因、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规制策略。网红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红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受众对个性化、多元化文化的追求等这些原因。在自媒体时代,网红的主要特点是互动性强、独具特色。

在互联网时代,网红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网络空间的治理产生了极大的挑战,2016年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直播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网红;传播学;产生原因;存在问题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目录3

一、“网红”的概述4

(一)“网红”的定义4

(二)“网红”的发展历程4

(三)网红的特征6

二、“网红”产生的原因8

(一)传播者:个性化的特征8

(二)传播内容:独具特色,原创内容8

(三)传播渠道:立足社交平台,跨媒介多平台传播9

(四)受众:极强的心理认同感9

(五)传播效果:参差不齐,复杂化9

三、“网红”存在的问题10

(一)网络空间的治理难度加大10

(二)危害社会的公序良俗10

(三)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10

(四)行业不规范,商业炒作现象严重11

(五)运营及管理缺乏法律约束11

四、针对“网红”现象存在问题的规制策略11

(一)加强网络空间平台治理11

(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12

(三)引领网红加强自我约束力12

(四)培养弘扬正能量的网红12

(五)加强内容生产,实现持续发展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随着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的发展,网红的产生与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网红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受众的参与性的不断提高

。2016年,papi酱以原创类的搞笑短视频迅速蹿红网络平台,迅速引起了大批网民的围观和热议,其模式受到了广大资本的青睐,更是创下了一集短视频中十几秒的贴片广告拍出了2000万人民币的高价,还获得了三个亿左右的估值,成为2016年当之无愧的网红。互联网民的不断热议、传播以及其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使网红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内引起更广泛的关注。网红不再是人们印象中“低俗”“庸俗“有碍风化”的代名词了,而是成为了人们竞相围观和追逐的对象,成为一种群体行性的力量。网红经济、网红产业、注意力经济是当下人们对网红这一群体的全新理解,这一现象正在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网红的行列。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引发新的问题,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局限性使得网红的产生为我国网络空间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网红”的概述

(一)“网红”的定义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可译作instantonlinecelebrities,

指的是在现实社会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

这些在网络上走红的人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点在网络环境条件下被放大,他们的某些想法以及观念与广大受众的某些心理相契合,有意间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竞相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所以说,“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从这个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红人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主要是抓住了受众的心理诉求,能够能够在心理上迎合受众,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郑文聪在《“网红3.0”时代的特征及受众心理》中谈及“网红”,顾名思义,就是网络红人,指在网络上受到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

。[1]在他的文章中谈及了在经历了靠文字在论坛中火起来的痞子蔡、当年明月等“网红”1.0时代和以靠噱头、

“审丑”走红的芙蓉姐姐、凤姐的“网红”2.0时代,当下的网红则在时代的变化下走向“网红”3.0时代

本文中的“网红”指的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以独特的个性,高超的颜值,独特的内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取自身利益的一类人。

(二)“网红”的发展概述

网络红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事实上网络红人的概念自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已经存在,到今天为止已有20年的历史。网红并非只是当代的产物,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人,都有受关注焦点,而网络红人则是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催生的特定产物,其生成和传播都依靠互联网媒介自身的特殊性而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红人”。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2]

因此,网红的产生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亦步亦趋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时代网红的发展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发展

。从最初的论坛、空间、博客到微博、微信再到现在的直播平台,从静态的文字到图片再到现在的动图、视频甚至直播互动,大大的丰富了网红的表现形式,为更多的草根平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借此来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也能让这些平民草根也红一把。最开始的网红给人的印象就是媚俗化,但如今“网红”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群体性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网红现象背后的大众文化的心理和趋势。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他的对象再也不是局限于某一狭窄的社会阶层中(如贵族或者是精英),而是基本失去了阶层的大众

大众文化从内容上讲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而且是供给人们短暂消费,因此追求快速更迭,而不讲求经典性

大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活跃性主要表现在不断变换花样,求新求变

总之,大众文化在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即时消费

。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互联网集声音、文字、视频于一体,更易于网红的传播。[3]

基于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和表达手段的更迭,我们可以将网红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文字时代、图文时代和富媒体时代

1.内容为王的文字时代

文字时代是网红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是一些网络写手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与以往传统的文学创作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活跃的平台有论坛、贴吧、文字网站等,这些地方给文字写手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舞台,成为了孕育第一代网红的沃土。

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一大批的BBS写手在专业的文学社区上异常活跃,其中包括安妮宝贝、痞子蔡、宁财神等,随后南派三叔、唐家三少、天下霸唱、韩寒、郭敬明等一大批网红相继出现。[4]从BBS到网络文学社区,第一代网红将网络世界当做实现自身商业价值的沃土。

2.图文并茂的图文时代

图文时代的网红相比较前一代的网红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图有真相。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博客的相继出现,互联网时代进入了高速读图时代,在这一时期的网红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他们通常用吸引人的照片再配上一段文字这样的方式来博得众人的眼球。在2004年,“芙蓉姐姐”与“凤姐”无疑是这一代网红中的代表性人物,她们以夸张的造型以及超自信的语言,在收获大众热议的同时也迅速的走红。

3.网红泛化的富媒体时代[5]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富媒体,即RichMedia的英文直译,本身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互联网媒体形式,而是指具有动画、声音、视频或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方法

。伴随着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流行,这些日新月异的网络应用持续推出并不断优化着层出不穷的新鲜功能,使移动社交进入富媒体时代,除了文字、图片等传统的表现方式以外,短视频、网络直播、弹幕等多元的表现方式给予了网络红人更多施展技能以及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手段。随着各种类型的移动社交工具更加深入到我们日常人的生活并改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红们的言语和表现依托这些移动社交媒体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吸引着更多的受众。

在这一时期网红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呈现出了泛化的趋势。由于互联网及时、互动、海量、低门槛的特性,任何人都有机会将网络平台当做成名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吸引着那些已经具备知名度的明星以及企业家们也开始重视起网络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明星刘涛在网络上做直播引来大批网民的围观一度引起网络的瘫痪,刘烨与自己的儿子诺一也加入到了网络直播的浪潮中,他们的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围观,知名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企业家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格力的董明珠、聚美优品的陈欧、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也在利用网络平台为自己的企业代言,成为新一代的“网红”,他们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他们自身的品牌。时至今日,网红这一词指代的群体在不断的扩大,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网红逐渐被广大的公众所接受,因而出现了泛化的趋势。

(三)网红的特征

1.互动性强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互动,网红们与粉丝能够实现实时互动,这种积极的互动也是网红们增加粉丝量的一个重要的法宝。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如浩海一般,信息过载、信息过剩现象已成常态,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抓住粉丝们的注意力,这是网红最在意的事情。网红与粉丝的及时互动,加上迎合粉丝的品味,显示出了他们的亲民性。直播平台的兴起使网红们与粉丝的互动更加的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语言互动、弹幕互动,在平台上送花、送礼物。

2.独特的个性

网红也要打造个人的品牌效应,要增加自己的辨识度,塑造自己独特的个性。其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与其他人更好的区别,更容易让大家记住。

在二级传播中,意见领袖往往通过影响他们身边的人,再通过他们身边的人影响其他的人,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网红们也是这样,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关注度,就必须在自己引领性的领域提出引领性的观点,影响他人再到影响更多的人。纵观网红的发展历程每一代网红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标签,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他们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向受众提供具有个性的原创作品。2016年,papi酱的迅速走红,也正是其独特的个人特色被广大的网友所熟识,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UGC模式的兴起,传播权的不断下移,任何有个性、有话题、有辨识度的人都有可能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原创内容,满足年轻群体对娱乐的追求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3.极强的心理认同感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网红们要想“圈粉”就要与粉丝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和共鸣,网红们要将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人的生活相连系,以此来获得受众的认同,以此来刺激粉丝们的追捧。他们通过爆出鲜明的“话题点”,通过大量的转载和传播将具有共同心理认同感的聚集在一起。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所谓的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更是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网红正是靠着自身的故事建构聚集起大量的粉丝群体,获得广泛的心理认同和归属感。

4.超高的颜值

网红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长着一张令人羡慕的面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颜值是他们吸引粉丝的一个秘密武器。双眼皮、大长腿、锥子脸、雪白肌成了电商网红的“标配”,成了网红们的代名词,甜美的长相,魔鬼般的身材,温柔的嗓音成了众多少男少女追求的榜样,他们渴望也变成那样。除了这些拥有极好的颜值以外的网红,还有一批靠刻意的搞怪扮丑来吸引眼球,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凤姐,芙蓉姐姐则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代表。

二、“网红”产生的原因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总是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网红的产生无疑要归结于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互联网所拥有的技术特点,从而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社会发布任何信息,也就是说公众有了传播的权利

新传播革命本质上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利的全民化

互联网即时、互动、海量等特点,解决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从技术上赋予了公民公开表达的权力

本文基于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视角,来分析“网红”产生的原因

(一)传播者:个性化的特征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精英主义,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向社会发布任何内容,互联网打破了传者中心论的地位

,使得传播权利下移,互联网世界成为一个分权的世界,成为一个没有中心的世界,网红多呈现出平民性、草根性的特点。以papi酱为例,papi酱本名姜逸磊,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她与一般的网红不太一样,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夺人眼球的漂亮衣服,而是选择了素颜上镜,且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无异,但她却以自身平民、亲民的特点加上自身的才华获得了大量的粉丝,打造出了一个平民性、草根性十足的网红形象,给人以真实自然、不落俗套的感觉。

(二)传播内容:独具特色,原创内容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真正的有质量,有趣的内容并不多,真正能够获得持续关注的网红却不多。网红要想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更多的关注度,独具特色的原创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网红获得粉丝的竞相追捧,其很大原因在于他们生产的内容使网民群体获得了最大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地攀升,但并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网红,网红之所以不同于我们一般的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言论能够引起网友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产生强烈的共鸣。网红用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幽默的表演加上原创的内容,区别于他人获得很高的辨识度。以papi酱为例,她在视频直播中所传递的内容的特点主要包含吐槽生活中的不平事,选题贴近大众生活,吐槽内容能够引发共鸣这三类,基于这些特性使得papi酱的短视频在网上具有超高的点击量。

(三)传播渠道:立足社交平台,跨媒介多平台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日益成熟,短视频直播和个人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自媒体”(We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

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途径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分享他们本身事实和信息的自媒体平台,大大的拓展了他们的社交范围

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通过这些平台能够随时随地的发布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在网上被自由的转发,形成自身的影响力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人在自媒体上发布信息都能够成为网红,只有那些话题性高、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信息并对他人产生影响才可能成为网红。

(四)受众:极强的心理认同感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更迭是非常快的,受众具有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的特点,受众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转移的,如何能够对受众形成长效的吸引力是网红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早期的“子弹论”认为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

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

。[6]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的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受众的地位有了新的变化,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给了受众极大地主动权。

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搜索信息,变被动为主动

。网红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其传播的内容必须要与受众产生某种心理认同感。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人们可以关注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人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而在“网红”行业,各类新媒体平台给人们了解信息、参与表达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渠道,人们愿意在业余时间参与“网红直播”去了解碎片化、浅层化、轻松化的信息,并逐渐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此外,社交媒体的发展正在从“大众社交媒体”进入“小众化社交产品”时期,各类垂直型产品基于人的不同兴趣、爱好、需求而设置精准推送的内容,大都易于受众接受,用户黏性提高

(五)传播效果:参差不齐,复杂化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说服性传播,指的是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7]人们的传播都是有目的性的,传播内容总是要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网红传播内容就是想要获得更多的注意力,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从而产生自己的影响。

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8]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其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明显,而产生的这些效果则参差不齐、有好有坏。

传播效果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9]由于网红传递的内容参差不齐,各种内容都有,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因此产生的效果很复杂。针对目前网络上存在的一些网红,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其传播的内容得不到有效的把关,往往泥沙俱下。

三、“网红”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空间的治理难度加大

互联网技术与自媒体的发展为网红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平台,尤其是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网红的发展更是快速,为网红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但是由于缺乏法律和道德的有效制约,网红传播的内容低俗、色情、庸俗等问题频发,一时间各种内容泥沙俱下,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网络空间。互联网媒体不像传统的大众媒体,具有严格的“把关人”制度,会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把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内容传递给受众,而网络自身的局限性,无疑加大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

(二)危害社会的公序良俗

网红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往往会出现一些违背社会道德事情

。网红们除了在搞笑、搞怪上使出浑身解数,同时也存在一些低俗甚至出格的内容。有的网红为了大量的吸引粉丝,常常会穿着一些暴露的衣服来博得人们的眼球,大量的黄色内容充斥网上,严重的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严重危害社会的公序良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需要法律的维护,网红不能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而将大多数人的利益置若罔闻。

事实证明,物质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一般会使产品越来越价廉物美;而精神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却往往使产品的格调越来越低下

(三)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网络社会大大地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技术的进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

在当下,网络空间是一个相比较自由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各自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但这也引起了一些问题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当前一些网络直播平台提供含有淫秽、暴力、传播不良价值观、危害社会公德的互联网文化产品。严重的违背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导致其传播的内容整体质量不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模仿力极强,在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的时候,如果经常受到某些网红不良价值观的引导,这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不利。作为公众人物的网红,本应该以更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有时他们为了过分的追求注意力,往往剑走偏锋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获得大家关注。

(四)行业不规范,商业炒作现象严重

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与流行,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经济成本越来越低廉,网络直播平台的崛起,充分的拉近了网民与各位主播的距离。在直播平台中,网名可以给自己喜欢的网红主播送礼物、打赏还可以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和做游戏。然而,普及后的网络直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种信息泥沙俱下,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比比皆是,整个行业鱼龙混杂极不规范。网红的产生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其背后的资本运作和利益集团的支持起到了巨大作用。

资本具有整合媒体资源,为公众设置议题的能力,以互联网为渠道把具有流行趋势的现象不断放大,从而扩大其影响力

。网红的生命力在于对粉丝的吸引力,网红作为一个品牌能够产生极大地商业价值,这也正是许多商家将网红看做是能够带来巨大资本的工具。

(五)运营及管理缺乏法律约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有序的公共生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网络环境亦是如此。从目前我国网络平台的运营及网红的管理来看,存在着监督力度不够,把关人缺位的现象。网红们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粉丝们的打赏,网红与网络平台之间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网络平台有时为了获得分成会选择睁一只眼或者闭一只眼。

法律是规范网络直播平台的最后一条防线,也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在针对网络平台的运营及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网红的传播呈现出混乱的局面,没有统一的运行标准

网红的产生与发展要归结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们争相追逐网红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网红们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发布的有些内容严重的污染了网络空间,加大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违背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当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法律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网红运营的措施。

四、针对“网红”现象存在问题的规制策略

(一)加强网络空间平台治理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仍然需要法律来维护其良性运行。

目前国家对网络直播平台的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视频内容的监管难度很大

。言论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权利应当伴随着相应的义务。互联网作为公共平台每个人有自由发布言论的权利,网络直播平台作为面向公众发布言论的载体,传播的内容应当有道德、有底线,严禁靠涉黄来吸引粉丝达到经济目的,要为广大的网民建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网红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上寻求最大公约数。互联网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但是,互联网社会也是由一个个真实的人组成的,我们不能放任一些素质低下的“网红”来破坏广大网民正常的网络空间环境,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刻不容缓。

(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是加强网红治理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通过法律的保障才能够真正引起各方的关注。要加强责任追究力度,严禁通过暴力、淫秽、诈骗的手段获得盈利。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外之地,网红虽然有自我表达的权利,但其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既要维护网红的正当权利,又要杜绝不正之风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6年11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其目的在于促进互联网直播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

。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发展拓宽了人们信息传播的渠道,但部分直播平台存在传播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信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还有的平台缺乏相关的资质,扰乱正常的传播活动,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必须予以正视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的出台是我国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规范网络直播平台运营的新举措,这一举措将有效的改善我国的网络空间环境。

(三)引领网红加强自我约束力

相关的部门及网络直播平台应当积极引导网红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实现自我规范。网红的传播面毕竟是面向社会大众,更应该加强自我规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在传播的内容上要引领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