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商业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商业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商业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商业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9/170报告摘要第一章对商业行业本季度差不多情况进行综述,第二、三、四章分不从热点问题、进展趋势和投资价值等不同角度对行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2003年第四季度,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43.1亿元,同比增长10%强。消费环境接着改善,居民消费层次又有所提升,商业经济效益总体趋好。2003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进出口顺差2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本季度,商务部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等部门都对零售业的进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商务部拟借听证会规范零售业,并出台了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治理暂行方法,同时希望能做大作强10多家大型企业。而商业联合会也在本季度做了一些动作。以后零售业的进展面临着来自外资的巨大压力,零售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外资企业各种违规操作以及地点政府的倾向性政策都对本土零售业造成专门大的打击,因此以后零售业的治理将更加规范,尤其是对外资企业的治理。本季度,城乡收入和消费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投资机会良好。第四章从宏观经济形势动身,对行业的投资策略、投资机会以及相应的几个较大的投资事例进行了分析。

简要目录TOC\h\z\t"标题2,1,标题3,2,标题2-居中,1,标题3-表格用,2,标题2-表格用,1"报告摘要 1简要目录 3第一章行业季度综述 5第一节经济指标分析 5第二节行业结构分析 10第三节重点企业动态 15第四节行业国际进展情况 22第二章行业热点、要紧问题及对策 29第一节行业政策热点 29第二节技术动态分析 36第三节行业市场热点 53第三章行业进展分析 58第一节整体进展分析 58第二节商业业态进展分析 62第三节价格走势分析 72第四章投资价值 73第一节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73第二节行业投资策略 76第三节行业投资机会 82第四节重点项目分析 87内容索引 90图索引 93表格索引 93

第一章行业季度综述本章对零售业2003年四季度的进展进行了分析,从全年来看,国内零售业从1-12月份经历了U字型的进展,同时对我国零售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东部沿海都市依旧较内陆地区发达,同时城乡差不依旧明显;同时对重点企业及国际进展进行了分析。第一节经济指标分析2003年四季度,我国零售业进展状况良好,接着保持增长势头,而同期居民收入状况也显示良好,进出口依旧保持增长势态。一、行业规模分析2003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08.6亿元,同比增长9.2%,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447.1亿元,同比增长6.75%,5月份下降20.8%,6月份下降1.6%,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43.5亿元,同比增长9.7%,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43.1亿元,同比增长10%强。2003年10月份,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2%。从地域看,都市消费品零售额2742.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1.6%;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461.8亿元,增长7.7%。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46.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5%;餐饮业零售额607.1亿元,增长17.6%;其他行业零售额150.7亿元,下降0.5%。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02.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月增长9.7%。而汽车类和通讯器材类增长40%左右,对消费品零售增长率的推动明显。从地域看,都市消费品零售额2694.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0.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507.8亿元,增长7.6%,都市消费品零售额与县及县以下零售额的增长幅度差有所缩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11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06.3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去年同期增幅0.1%。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6亿元,同比增长10.9%,为当年增幅最高值。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42亿元,增长9.1%。2003年12月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1%。2003年,大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2%,人民银行提供的12月大陆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指数为106.3,是2003年12个月中最高的月份,而2003年12月企业商品价格比11月环比上涨1.0%。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图大陆经济强劲增长,特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使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难则使食品价格上涨,这些因素都对物价水平上涨有所贡献。而涨价预期及成本推进将可能导致以后物价上涨。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非典的出现对我国零售业的打击较大,尽管如此零售业并没有出现负增长,这讲明一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引导方向的正确,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在对待突发事件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平和的消费心理,在度过非典期,我国零售业又有了新的增长,这也有非典期间造成的基数较低有关。同时第四季度的各项数据也表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11个月一直在偏冷的浅蓝灯区,12月份是近两年多来首次回到绿灯区。二、经济效益分析2003年由于非典的阻碍,使得在第二季度出现了下滑趋势,增长率甚至达到了负增长,由图1能够清晰地看出,在2-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均不理想,但从6月份开始则出现了一定的回升,但并没有出现有利的回升,有可能是居民消费信心受到打击。但从整个2003年来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依旧达到了9.1%的较高水平,而从2003年四季度来看,10-12月份消费品消费总额分不是4204.4亿元、4202.7亿元、4736亿元,同比增长分不为102.%、9.7%、10.9%。三、我国居民收支情况分析2003年,大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2%,而2003年1-11月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只上涨1%,这表明2003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还在上涨。人民银行提供的大陆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也表明物价在上涨。人民银行提供的12月大陆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指数为106.3,是2003年12个月中最高的月份,而2003年12月企业商品价格比11月环比上涨1.0%。2003年11月,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2.63元,人均消费支出为686.38元,二者之比约为0.81。2003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2.6元,在五都市中居第三位。广州市人均收入15002.5元,居首位;上海市人均14867.5元,居第二位;天津市人均10313元,居第四位;重庆市人均收入8093.7元,排在第五位。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2.6元,比上年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其中:人均工薪收入增长12.8%;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2.7%;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1.1倍。受非典因素阻碍,人均经营净收入下降7.4%。要紧都市居民家庭收支差不多情况(2003年11月)地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平均每户就业人口(人)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人)平均每人实际月收入(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消费支出(元)全国合计2.971.551.92925.59852.63686.38北京2.961.651.791216.631135.101061.98天津2.981.402.131031.67972.53673.73石家庄2.941.501.96739.58686.21587.55太原2.921.611.81762.15706.44719.80呼和浩特2.711.272.13726.57688.68520.49沈阳2.951.741.70701.74640.97551.46大连3.041.671.82829.42758.80742.54长春3.051.781.71711.87666.45568.26哈尔滨2.901.511.92700.29672.69714.79上海2.991.551.931376.791244.99876.06南京2.881.382.09888.42824.83620.45杭州2.991.591.881122.531014.65767.95宁波2.871.631.761330.161188.85862.85合肥2.921.471.99692.64636.44478.45福州3.121.691.85902.87826.92595.01厦门3.141.641.911118.331018.39684.86南昌2.911.481.97661.73639.11409.49济南2.881.731.66992.79924.10625.89青岛2.791.491.87932.05839.23699.87郑州2.891.252.31769.20726.78529.52武汉3.021.531.97687.56648.94557.53长沙3.041.621.88802.12745.28672.31广州3.071.651.861339.821144.21853.61深圳3.191.691.891952.741783.401420.92南宁2.961.641.80764.54699.66544.42海口3.441.512.28697.16669.94493.93成都2.961.601.85694.63648.74585.24重庆2.861.332.15734.53690.65494.03贵阳3.061.462.10657.64639.83531.80昆明2.881.501.92683.30636.04507.55西安2.991.501.99661.63620.91556.16兰州2.961.452.04641.50593.96459.45西宁2.951.162.54562.56524.83454.92银川2.861.312.18631.95592.38486.97乌鲁木齐2.911.681.73740.38679.73526.51四、进出口总量2003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进出口顺差2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12月份当月出口480.7亿美元,同比增长50.7%;进口4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7.4%,进出口顺差57.3亿美元,同比增长81.2%。1-11个月我国出口39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进口370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1%,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6.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97.5亿美元。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86.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实现贸易顺差48.6亿美元。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82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4%。进出口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6208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3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2.8%;进口3337.3亿美元,增长40.4%;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48.7亿美元。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当月进出口761.2亿美元,同比增长38.1%。其中进口351.9亿美元,增长39.7%;尽管有国庆长假的阻碍,当月出口总值仍然突破400亿美元大关,达409.3亿美元,增长36.7%。当月实现贸易顺差57.4亿美元,创单月贸易顺差新高。第四季度进出口情况项目10月11月12月1—10月1—11月1-12月1-12月份同比增长进出口总值761.2786.6804.96823.37609.38512.137.1%出口总值409.3417.4480.734863903.44383.734.6%进口总值351.9369423.43337.33705.94128.439.9%进出口差额57.448.657.3148.7197.5255.416.1%

第二节行业结构分析本节对零售业行业结构进行分析,一、城乡结构分析我国的商业布局地区差异较大,地区结构不均衡,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城乡分布就能够明显的看出这一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年11月)指标名称本年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1--11月11月1--11月11月1--11月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06.34202.737756.93831.18.99.7一.按销售地区分市26767.22694.924315.42430.010.110.9县4663.4503.14326.3460.77.89.2县以下9675.71004.79115.2940.46.16.8二.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33818.93447.531007.33159.09.19.1餐饮业5389.8596.54856.1512.911.016.3二、行业细分结构分析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业进入分化、整合的转折时期,西方社会历时130多年的5次零售业革命(即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无店铺销售),在我国仅用短短的5年时刻就相继粉墨登场,对传统的以国有商业、百货商场为主导的零售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分化:零售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分不为各种业态所占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连锁超市到24小时便利店大量出现。整合:对现有的业态进行调整改组,提高组织程度和集中程度,形成新的零售格局和秩序。目前这一分合过程只能讲是刚刚开始,还远未到完成的时候。在这一专门的历史时期,机会与威胁并存。对各种新兴业态来讲,这是机会;而对传统百货商店而言,却是威胁。当今零售业演化的四大趋势。一是大型化,单店面积明显增大,一般由二、三百平方米的单店面积扩展到二、三千平方米;二是专业化,各类业态并不是只要赚钞票什么都卖,而是专营一类或几类商品;三是廉价化,低成本运作,低定价取胜;四是连锁化,建立连锁店系统,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价格低与服务优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其背后的支撑是企业的能力系统。有相关专家曾将零售业成功的治理三要素归结为:供应链、顾客关系和信息技术。谁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三个环节,谁就能获得竞争的优势。就我国目前的零售业而言,最薄弱的环节当是供应链,即如何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大容量的商流和物流系统,成为商家尤其是连锁店竞争的关键。三、企业结构分析(一)零售企业的状况分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零售业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餐饮业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连锁企业已达1232家,门店总数近3.5万个,去年的总销售额达到2469亿元,销售额前30强的连锁企业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40%。在2001年销售额过百亿的连锁企业只有1家,但去年已达到5家。前30强连锁企业的销售总额达1074亿元。其中,上海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高达34%。但随着全球商业巨头抢滩中国市场,中国本土零售业备感压力。针对日趋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国本土零售业集团时下正不约而同地采取联合应对措施,以跨地区合作等方式全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整合、并购、联合差不多成为我国零售企业的一个主流趋势。据统计,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而中国本土零售业不管是在资金、服务依旧业态的配置方面都与国外企业存在着一定距离。为此,中国企业自去年起加大了整合步伐。继2002年由北京大中、上海永乐等中国五大伙儿用电器零售巨头组成家电业“航母”——上海中永通泰电器营销有限公司之后,今年11月,中国首家自由连锁采购联盟——上海家联采购联盟有限公司也浮出水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爱护期的稍纵即逝,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将丧失最后的领地,现在的资源整合无疑是摆脱困境的最有效途径。仅以上海中永通泰为例,可能今年其营业额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资源整合的结果带来了跨地区供应链的形成,同时在采购和配送方面使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商业品牌的产品面向开放的商业运行平台。与跨国零售集团相比,我国流通企业仍然存在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协议,2004年底我国零售行业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地域和数量的限制,实现全面开放。而在国家层面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了尽快提高本土零售业的竞争力,商务部将从国内大型流通企业中选择10至20家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鼓舞其通过资本运营等多种方式,形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治理规范、可持续进展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以后我国流通领域主导权的竞争。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政府纷纷加快推动流通领域的企业重组,国内最大规模的商贸流通集团上海百联集团、北京10家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出资组建的首联集团相继宣告成立。与此同时,流通企业自主整合也不断提速,如华润集团收购江苏苏果超市,上海联华超市控股杭州华商集团,辽宁大商集团则先后收购了东北10余家地区性商业龙头企业。(二)中国便利店商机前景宽敞上海的连锁便利店目前已处于高速进展期,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店,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但由于店址选择密集、商品结构雷同,近一年来开出的24小时便利店大多都面临着经营的窘境。相关于上海的热火朝天和深圳的平稳和气,北京便利店业态则尚处在快速进展的前期,不管便利公司自已的直营店依旧以加盟形式开店的创业者,大概都享受着阳光灿烂的生活。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中国人均收入增加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继大卖场及超市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兴的零售业经营方式,24小时连锁便利店前景宽敞。关于以后便利店业态的进展前景,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表现出乐观心态。按大都市3,500人一家店的国际通行做法,三大都市都还有空间。特不是北京目前的便利店仅400多家,还有2,000多家便利店的进展空间。可能2005年北京也将进入便利店的高速进展期。北京市政府将大力进展便利店写进了第十个五年打算(2001年到2005年)的规划内,并将其与下岗再就业工程联系在一起。目前便利店不赚钞票要紧是商品结构存在问题,只是简单地把超市中的商品搬了个家而已,商品跟超市雷同,但价格却不具备优势,毛利率上不去自然就会亏。美国及日本便利店的毛利率高达38%以上,而国内便利店仅20%左右,前者就胜在有自己开发或主导不人开发的特色商品。(三)零售业的进展应加快流通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承诺3—5年逐步取消外商从事商品流通经营的各方面限制,其中包括对地域和数量的限制。明年年底,外资零售企业将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进入我国零售、批发、物流等行业,这既能促进我国零售业的更快进展,同时也将加剧我国零售业市场的竞争。为了适应经济进展及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我国政府确立了加快进展现代化商品流通业的战略。“十五”期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要保持9%左右,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年均增长10%,住宿业和餐饮业年均增长15%。因此,我国将加快流通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和调整商品流通业的所有制结构、业态结构、规模和组织结构、城乡和地区分布结构,培育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舞和扶持现代流通进展,改造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限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鼓舞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推动流通企业跨部门、跨区域、跨所有制进展,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市场前景好的流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流通企业要通过采纳现代流通方式和先进服务技术,扩大规模,加快周转,降低成本。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划体系。通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使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企业店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百货店、购物中心也将接着进展和快速兴盛。到“十五”末期,全国连锁企业店铺数进展到10万个,销售额7000亿元,年递增约35%,占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左右。年销售额在50亿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20户,销售额在20亿-5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到40户,培育5-10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四)中国零售业股市行情截至2003年10月29日,零售板块55家上市公司中已公布第三季度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40家,占公司总数的72.73%。从已公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业绩看,零售板块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虽比去年同期略有小幅提升,40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97元,净资产收益率2.87%,分不比去年同期增长7.93%和5.78%。零售板块整体盈利状况仍然不佳,4家公司发生亏损,占公司总数的10%,比去年同期减少2家;同时有21家公司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部分行业龙头股如西单商场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在该板块中,各公司业绩分化明显,其中大型综合超市类公司(如华联综超、华联超市)、连锁百货公司(如新华百货、王府井、重庆百货)、多业态经营百货公司(如广州友谊、友谊股份、大商股份)业绩优于行业整体水平,而规模偏小、经营单一的公司(如*ST秋林)则面临重组压力。近年来,该行业许多公司业绩下滑,对其股价走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而近期以来,由于大盘调整和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该板块中绩差股和前期涨幅较大股票均大幅下跌,其它A股也均有一定跌幅,只有两只B股涨幅较大。由此造成商业零售指数近期跌幅较大,2003年9月29日-10月29日一个月时刻里,商业零售指数下跌52.85点,跌幅为7.87%,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6.15点,上涨0.45%。而在零售行业近期的大幅下跌后,该板块的投资机会也逐步来临。这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为流通产业的零售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所处地段一般为都市繁华地段,土地升值空间较大,且零售企业固定资产比较少,因此,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不高。这使得零售类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较好,流淌性指标较高。其次,随着季报披露结束和投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可能零售板块下个月整体接着下跌空间差不多有限,特不是板块内一些业绩较好的公司如大商股份(600694)、新华百货(600785)、重庆百货(600729)、益民百货(600824)等,尽管本月受到板块整体下调走势的牵连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这也为其后市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因此能够重点关注零售业内业绩较好的子行业如综超业、多业态经营类的上市公司。再次,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业内一些公司业绩不断下滑等因素阻碍下,依托重组来改善公司业绩将成为一些公司进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零售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较为显著,因此容易得到一些战略投资者关注。行业内上市公司重组行为将得到持续,预示着零售板块内重组概念股依旧值得关注,具体可留意的公司如王府井(600859)、深国商(000056)、武汉中百(000785)、华联股份(000882)等。

第三节重点企业动态本节对国内一些重点企业动态进行了介绍。一、国美电器--激情12月天天过大节12月,国美总部在全国推出了“激情十二月天天过节”的活动,青岛分部又连续以台东商城的重装开业和“冬季家电节”的召开,在12月打出了冲锋冬季岛城家电市场的大旗。而12月13日、14日,位于李沧商圈的国美李沧商城迎来它的两周年庆典。青岛国美各商城将以精品展销和价格直降的方式,在岛城的家电市场再次卷起一股“节日”旋风。从11月25日起,全国国美将推出“国美激情12月天天过节”大型促销活动,以100亿家电大订单,10亿元特价机,千万元大让利的力度,冲击全国岁末家电市场。在青岛国美推出“激情十二月天天过节”活动后,以平日“一天降半折”、“国美存折天天省钞票”的促销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如潮。临近元旦、春节,国美还同各厂家签订了总额为100亿的家电采购大订单,采购了大批家电精品、新品,其中许多品类是厂家立即在2004年推出的新款。这些家电新品将按商品、品牌、时刻分段优惠,幅度不比过节差。位于南京路黄金地段的国美东部商城是青岛国美继李沧商城、潍坊商城之后成立的第五家连锁分店。与其他商城不同的是,东部商城以“高精尖”商品定位,全力打造“精品店”。青岛国美电器总经理宿献华表示,“精品店”的定位不仅体现在商城所经营商品的“高、精、尖、全”等方面,更体现在卖场的布局环境、整体的服务水平以及焕然一新的经营面貌上。即卖场环境布局和舒适度一流化、服务水平一流化、经营商品齐全、精品化,全面为青岛东部市民打造一个最为理想的家电购物场所。从目前的整体环境布局看,青岛国美东部商城以“高雅、舒适”为基调,上下两层营业卖场设置了10部等离子广告屏,并在彩电展示区建成了岛城最大的高端彩电等离子展示墙。在近一个月里,国美东部商城不但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其火爆状态更赢得了众多家电制造商的蜂拥而至,纷纷向国美表示了以专门资源支持东部商城的愿望,欲把国美东部商城作为推广新品精品的平台,进一步扩大本品牌商品在岛城家电市场中的占比。目前,国美东部商城差不多成为青岛国美扩大岛城家电市场分额和商家推广高端商品的战略依照地。国美除了在大陆积极争夺顾客,同时也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香港,今年9月份,依靠“规模扩张、低价策略”两张王牌在内地市场出尽风头的国美电器宣布,将于10月在中国香港开出第一家直营店。消息传出,业内一片哗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在香港如此一个并不熟悉且已特不稳定的市场内,国美能否接着有效运作。也确实是讲,其赖以生存的低价模式及运营手段能否依旧奏效?国美选择现在此刻大肆进军香港市场,显然与立即上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3年在香港上市、2004年进入国际市场、用10年左右的时刻成为全国最大伙儿电连锁企业,是国美给自己定下的三大战略目标。而一年多前就已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上市始终未能如国美所愿顺利完成,眼看期限将至,利用新店开张带来的人气、名气为自己赴港上市搭桥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战略决定。香港开店的战略意义和象征意义比单纯获利更为重要。国美总部对这家尚在筹备之中的香港直营店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不但进行了总部高层人事的大变动以实现重兵布阵香港,还决定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香港国美大力支持,以走好其上市冲刺的最后一步。二、家乐福济南开店外资零售业加快了抢滩济南的步伐。继沃尔玛9月17日莅临泉城路后,家乐福济南店又紧锣密鼓地预备开张,家乐福要招890个职位。为了选到最合适的职员,几天前,家乐福人力资源部的总监杨孝全就已专程来济,对持有“生杀大权”的中层人员就面试课程进行了培训。截至目前,家乐福已在全国20多个都市拥有了41家门店。在青岛,家乐福早差不多捷足先登;而在省会济南,家乐福的步履大概迈得极为缓慢,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受。家乐福在济南的首家店坐落在解放桥原济南公交公司位置,共四层,其中二、三层是大卖场,经营面积约1·3万平米,初步定于今年年底开张。按照其目标,到2005年,家乐福将在济再开两家店。据称,行将开张的家乐福历山店仍将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并称不排除与济南一些老超市合作的意向。随着2004年12月的临近,外资零售业不仅积极抢占国内收入较高、客源质量较好的大中型都市,而且也加紧了在其他地区的零售业争夺,以便在我国零售业全面放开之前,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点,抢占战略优势,如此一来,我国零售业必将受到沉重的打击。假如让本土零售业迅速崛起,并不是仅仅靠打几张牌就能解决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层次的考虑。三、普尔斯马特、诺马特积极扩展内地市场零售业外资巨头不仅在不遗余力的扩展我国零售业市场,同时也在争夺着我国零售业高级人才。9月30日美国第三大超市普尔斯马特公司在南京招聘近400名各级人才,结果引来4000多名求职者,其中不乏目前在各大连锁超市任职的中高层人员。这40个职位均是主管及以上级不的治理人员,如采购部经理、商品部经理、行政经理等,“诺玛特”通过结构化面试的方式,测定求职者的能力,人才被录用后薪酬将比南京同业态同级不职位高20%至30%,不单如此,他们还会得到充分的培训、社保等保障,每年经业绩效评估后进行升迁或调整,这对人才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有南京人力资源市场有关人士表示,南京仅河西地区就有苏果、好又多、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各家洋超市杀入南京,使得本就储备不足的超市经营人才争夺更加激烈,这对进一步激活超市业、促进人才优化配置大有好处,但不知这些争夺战对中国本土零售业的进展是否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关专家还心存疑虑。普尔斯马特也在积极向内地推进,9月30日上午9点,普尔中国控股公司、桐山实业开发治理有限公司、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治理委员会三方面正式签约普尔斯马特合肥会员店项目。全球第六大零售商、美国第三大超市公司“普尔斯马特”落户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是普尔斯马特在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第一家正式签约的大型国际仓储会员制商店,一期总投资达两亿元人民币。按打算,普尔斯马特合肥会员店及附属商铺将于下月开工,力争明年3、4月正式开业。而在10月初,普尔斯马特又入住了绍兴,此处市区租赁的营业用房将是普尔斯马特在绍开设的第二家店。9月,在贵阳大赚了一把的“洋超市”诺玛特登陆遵义,在名城刮起了一股“诺玛特旋风”。那些天,处于名城闹市区、营业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诺玛特超市可谓人山人海,大有顾客挤破门的架势。购物排队,收银台排队,凸显这家“洋超市”咄咄逼人的气概。市民对追求事物总抱有新奇感和对商品价格总是悉心盘算十分看重的心理,着实让经营品种齐全和为欢庆开业让利消费者的诺玛特火了一把。在外资零售业红红火火的背后,必定是本土零售业受到了冲击,“洋超市”诺玛特的加盟,加剧了名城遵义商业零售业的激烈竞争,其势猛烈,市场竞争突然升温。同处一条街,同诺玛特相距不到200米的佳惠超市饱受冲击,在诺玛特开业的前几天,佳惠营业额突然下滑。有竞争才能提高。比如,诺玛特在超市选址、商品布局、内部治理和促销上都给我们以借鉴,它的经营理念也使本土超市受益匪浅。然而有一点,应该值得国内零售业的治理层深思,那确实是:什么缘故只有“狼”来了,才明白得学习,才明白得借鉴?或者讲只有受到了“冲击”国内业界才能感受到?是否是我们的观念依旧处于一种中国式的思维?什么时候才能在没有受到冲击的时候,真正学会直面市场风险?为了谋求更大的进展,诺玛特该超市于9月底脱离了原来的投资公司———普尔斯马特投资有限公司,交由新成立的诺玛特控股公司治理。该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步,确实是接着扩大在中国内地的势力范围,在重庆加大投资力度。四、厦门灿坤3C2008年底大动作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以3C店模式(即Communication通讯产品、Computer电脑、Consumer消费类家电)在国内零售市场进行全面布局的外资企业。日前,灿坤在福州的两家3C店差不多开业,灿坤董事会秘书罗青兴同意本报采访时表示,灿坤将内地划分为华北、华东、大上海、华南、华北5个区,将以一个月一区两家3C店的速度进行布局,今年打算开设40家3C店,明年的目标为200家,而到2008年底灿坤在内地的3C店数目将达到1000家,3C店的营业面积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他透露,按打算,明年内地3C店的总采购量将达到82.5亿元人民币。随着灿坤3C连锁店在全国快速布点,意味着3C店这种零售业态加入到了国内3C产品零售市场的竞争之中,这不仅将使竞争进一步加剧,将对传统的3C产品零售业态和原有的销售格局产生阻碍,而灿坤的3C模式也将同样面临竞争考验。五、上海联华超市牵手洋超市进军日本市场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联华超市最近与日本第八大零售业连锁企业Izumiya(泉屋)株式会社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先期在商品开发领域紧密合作,进而扩展到物流配送、营运治理、信息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作为初始目标,到2005年联华将向日本Izumiya株式会社输送200余种适合日本消费需求的商品。联华通过日本Izumiya株式会社引进的商品的销售也将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次联华与日本Izumiya株式会社合作与往常大不一样。往常联华也有出口到日本、美国的订单,但一直差不多上打人家的牌子。此次却是充分运用各自的品牌优势,联动互补,携手进展。这对提升联华的品牌形象及核心技术,培育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双方通过相互考察,感受到彼此合作的空间专门大。因此决定先期实质性启动双方“商品采购”及“自有品牌产品开发”的合作项目,共同在中国境内开发生产适合各自国家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是一种“互不开店”式合作。并同意共同在中国国内查找合适的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日本打Izumiya株式会社的品牌,在国内销售则打“联华”的品牌。联华还将考虑把自己的优势商品,如常温食品、生鲜产品、部分工业品直接打“联华”的品牌输往日本,同时将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的日本商品以“联华”和“Izumiya”品牌形式引进国内。目前,双方已相互提供了样品,可能年内将能确定共同开发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这种合作的优势要紧有:首先,这种方式的运行成本低。做连锁超市,成本是最为敏感的指标。假如直接在日本注册公司,人员的派驻、当地市场的适应等问题无疑会增加公司的负担。其次是风险较小。Izumiya到中国来采购产品,要紧借助联华差不多建立的全国商品采购网络优势,并结合日本的市场需求,而联华是将对方的需求和对产品提出的改进意见反馈给供应商;联华到日本采购,同样能够发挥熟悉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优势,如此双方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和商品资源的共享,向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再则这种方式的自由度大。双方只是在一个大的合作框架内达成一定意义上的契约,具体的项目还会由单项合约来实现。同时,两个公司的联合采购,更加有利于实现集约化,达到共同降低成本的效果。而这次与Izumiya的合作是联华放的一个试探性气球,假如成功的话,会考虑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推广。然而,也不能一概而论,怎么讲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特性,联华也希望能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六、北京西单商场开始正式介入电子商务领域西单商场(600723):北京传统零售业支柱之一,具有专门高的商誉和广泛的客户基础,凭借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的专门性,经营模式专门难复制。从今年10月16日开始停业,该公司斥资6000余万元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装修改造,全面提升商场购物环境,增大营业面积,加大商品结构调整力度,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特色,再塑“西单商场”金字招牌,成为西单商圈乃至北京市商业的新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开始正式介入电子商务领域,聘请了“8848”原CEO王峻涛任总经理,成立了“i购物”(igo5.com)网站,据称“i购物”差不多赢利。通过网络销售弥补了西单商场定位的不足,更使得公司产品销售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从二级市场走势分析,该股通过下跌五浪的充分调整,不管从日线依旧周线均处于历史的绝对底部,尤其是在大盘狂跌之际该股却在4元一线横向震荡了8个交易日,近三个交易日更是三针探底,表明下跌空间差不多被完全封杀。加之其集电子商务、低价超跌、行业复苏、外资并购众多题材集于一身,近日差不多受到热钞票积极关照,探底后强劲回升,盘口大单云集,后市有望率领商业股走出报复性反转行情。七、德国零售巨头加快扩张步伐进入中国已达7个年头的德国零售业巨头麦德龙(Metro),近日明显加快扩张步伐,决意走出华东,走向华北、西北和华南的宽敞天地。近日,麦德龙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柯博涵博士在沪向新闻媒体披露:“尽管去年麦德龙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5.83亿欧元,但仅占麦德龙全球销售额的1.2%,这表明麦德龙在中国以后的进展前景十分宽敞。”柯博涵透露,在以后3-5年内,麦德龙打算在中国新开商场总数达到40家,平均每年的开店数要达到10家左右,使麦德龙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上升到其全球销售额的10%。自1996年登陆中国市场以来,麦德龙7年间已在华投资了3亿欧元,开设了18家店铺,大部分集中在华东、华中地区。近日有消息称,在华东、华中站稳脚跟后,麦德龙近来明显加快了抢滩华北、西北、华南市场的步伐。在华北,麦德龙去年在连续落子青岛、天津外,还相继签下了大连、西安、北京等地店铺的租约,可能于明年在北京连开3店;在西北,麦德龙目前正在与包括西宁、兰州、乌鲁木齐、银川等地政府频频接触,希望能抢在沃尔玛、家乐福之前完成西北市场的布局;在华南,麦德龙还打算于明年首先在广州、深圳开店,同时在珠海、汕头物色店址。据柯博涵介绍,与传统批发业相比,麦德龙如此的会员制现购自运业态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的一站式服务。但在价格、回扣、发票开具等方面,传统批发市场对一些客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比如麦德龙的“透明发票”制度,在推广时就一度受到部分会员的抵触,而实际上,“透明发票”制度不但能保证政府的税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遏制采购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第四节行业国际进展情况本节要紧对行业国际进展状态进行了介绍,以期国内零售业能了解国际动态及借鉴相关经验。一、发达国家零售业现状(一)美国零售业分析10月10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零售业主周四公布的报告显示,销售额的增长连续第三个月超过预期。这要紧是因为政府的减税打算及气候变冷刺激了人们的购物欲,特不是对服装的购买。据悉,包括沃尔玛和TargetCorp在内的零售业巨头们,9月份的收入均强势增长。东京三菱银行旗下的77家店铺在9月份的销售额也增长5.9%来自美国零售业的信息暗示了美国经济正在持续地恢复进展。但也有分析家担心疲弱的就业市场人仍然是阻碍人们持续消费的最大障碍。但美国的网上零售业却得到了较大的进展,网上购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青睐。依照美国商业部21日公布的报告,今年第三季度的美国网上零售额比去年同期激增近27%。40%的美国网民都表示,将在今年的圣诞节期间进行网上购物。美国商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美国网上零售总额高达13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105亿美元。第三季度的美国网上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1.5%,相关于去年同期的1.3%有所上升。第三季度表现最为抢眼的是网上售票业。据名为“Ticketmaster”的美国最大的售票连锁企业透露,在该企业11亿美元的零售额中有一半是通过网上售票实现的。美国的“JupiterResearch”市场研究公司最近预测讲,美国网上零售业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迎来新的销售高峰,零售总额有望突破170亿美元。今年的圣诞假期,可能将有40%的网民在网上完成部分或全部购物打算。(二)俄罗斯零售业分析普赖斯·沃特豪斯·库珀研究所认为俄罗斯零售市场还远未饱和。这是该公司的专家们依照“零售业和日用消费品生产是俄罗斯及中欧和东欧国家最有意义战略”的调查结果所下的论断。在2003年3-7月,该所的专家们对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土耳其、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各国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投资这9个国家的零售市场提出建议。专家对俄罗斯的建议是“投资”。对捷克的建议则是“慎重行事”。关于立陶宛的建议是“对市场的空缺部门投资”。上述9国中,除俄罗斯外只对土耳其建议“投资”。调查指出,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的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9%。经济信息公司的资料显示,2002年俄零售额约为990亿欧元。莫斯科零售市场的份额约占全俄零售市场的30%。据调查显示,2002年莫斯科每1000人就拥有44平方米的商贸中心营业面积,这比2000年同期要高出1倍。普赖斯·沃特豪斯·库珀研究所断言,俄罗斯零售商业的利润率为14%——16%,而批发商业的利润率仅为3%——5%。在俄罗斯,低价出售商品的商店和超市是最赚钞票的地点。(三)日本零售业分析关于人多地少、零售业极端发达的日本,零售促销差不多进展到了极致,不同于粗放的美式零售促销,日本零售促销的特点要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零售促销规模大:零售企业在促销方面的投资惊人,在日本,仅仅零售促销广告单(日语称为chirashi,模拟在街头发放广告单的像声词,以下DM、促销宣传单在本文中均简称chirashi)的设计、印刷、发放就差不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独立产业,全年产值在8000亿日元(约合美金80亿),许多规模专门大的广告公司,仅仅为某个零售企业制作chirashi,在此情况下,甚至产生了许多专门发放chirashi的“报纸折入业者”。日本零售企业强调的是“聚客”,零售促销是唯一的营销手段,从国内的SOGO等日资企业的营销方式就能够看得出来。综合性零售企业采纳的“全面打折”、超市采纳的“价格促销”等手段,差不多上差不多的“聚客”手段。零售促销的组织特不频繁:据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平均日本零售企业每年要做74次促销,许多企业差不多达到了104次,即每周2次,关于许多商品而言,差不多做到了“按天促销”。促销组织及流程特不健全:在日本的零售企业,促销由专人负责,一个完整的促销流程涉及到商品采购部、促销部策划部、销售店铺、供货商、印刷厂、报纸折入者。强调不同地区店铺要进行不同的促销预案:与国内的促销宣传单不同,日本连锁企业会设计多个不同种类的chirashi,针对不同地区的店铺进行不同促销预案、不同促销价格,日本促销有几个专门的名词:“日做chirashi“及“店做chirashi“,“日做chirashi“指的是整个连锁店统一的宣传单,而“店做chirashi“指的是不同地区的店铺,要依照自己的地区特点及库存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店铺的促销方案,比如同样是夏天,在某地区要进行空调的促销,而在另一个地区就只能进行电扇的促销,在促销价格体系上也有2个专有名词:“统一振分“、“店不差分”,“统一振分“指的是在促销方案确定后,向各个地区的店铺发放一致的商品促销价格,“店不差分”指的是关于不同地区的促销价格进行差不操纵,实施同一商品不同的促销价格。类似的特有名词日本还有专门多,那个地点不一一列举。强调商品图片的质量:日本企业特不注重商品图片的质量,与我们国内随便找一些非专业人员就进行商品图片摄影不同,在日本有专门的商品写真社,或者在一些大的广告公司由一些通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商品摄影,一个商品会分不进行不同尺寸、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的照片拍摄,表现一个商品往往能够采纳几种方式(比如特不促销、一般促销、捆绑促销就采纳不同的图片),在日本的一个零售企业,往往保存有数十万张高质量的商品图片,这些美仑美奂的商品图片大大地提高了促销chirashi的表现力,是日本设计优美的chirashi全然来源。强调chirashi版面的美观及主题冲击:关于一个具体的chirashi,日本企业强调要给客户2种冲击,即chirashi本身的视觉美术冲击及促销标题的冲击,视觉美术冲击要靠版面设计、色彩来完成,而促销标题冲击则取决于促销的主题(比如店庆、节假日主题)、促销商品及促销价格,然而归根结地,依旧价格为第一主题,因为价格的冲击效果最强烈!强调chirashi与卖场POP的互动:我们在国内经常会产生这种情况,促销宣传品DM经常会写上“本海报刊登的商品如若出现与店内价格不符,以店内销售价格牌为准“,这确实是chirashi与卖场POP不一致所造成的,日本企业会采纳一切手段,幸免这种苦恼!注重chirashi与POP的一致。强调chirashi的版面沿用:由于促销次数过于频繁,而我们前面提过,关于零售促销,归根结底是价格促销,因此日本企业专门重视将上次的chirashi版面留用,每次只需变更商品及促销价格。以上是日本零售促销的一些差不多特点,然而由于促销工作量巨大、促销过于频繁,因此也同样存在专门大的问题,要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零售企业投入太大、促销成本太高,尽管每个零售企业必须如此进行促销,然而关于日本企业来讲,降低促销成本是许多企业所追求的。由于上述促销流程全部采纳手工操作,、经常会产生人为错误,尤其关于许多遍布全国的连锁企业,异地促销工作特不不方便。商品促销的数据无法与企业内部的商品数据库进行连接:由于促销涉及商品多,尽管在日本,所有的零售企业均已实现POS机、商品治理计算机治理,然而促销的商品数据库无法与上述差不多数据库连接,经常会导致促销商品、促销价格与POS、POP的数据不符,为了解决那个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校对工作。无法及时调整chirashi版面上的促销商品:日本企业在进行促销时,也需要大量的与供货商谈判工作,经常会出现促销谈判刚完成,然而版面差不多难于调整等问题。商品图片数量巨大、采纳手工方式难于进行分类治理等等;以上问题的产生,促使日本零售企业必须寻求新的解决方式,降低促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促销工作流程,而这一切,只能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因此,方正国际软件的“商品促销治理系统”应运产生。二、欧盟零售业现状(一)欧洲零售商的进货方式一般来讲,欧盟零售商进口产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进口商进口,二是自己进口。原则上,几乎所有公司关于两种途径都会灵活使用,但由于各公司经营策略不同,许多公司都有较特定的方式。邮购及电视购物的消费者属少数特定客户,这种销售方式和渠道也比较特不,由于这种邮购及电视购物业者采购进口产品通常选择有新意、奇特、有味或功能特不的产品,对产品的价格并不如何在意。零售商及折扣店则强调价廉物美,大多数直接购进口商品以降低进货成本、进行低价促销,因此价格通常是其考虑的首要因素。采购的产品样式通常比较大众化,功能也是比较差不多的。法国第一大经营电视采购物的业者表示,该公司自行采购进口产品。而法国第二大电视购物频道业者TFZ则表示,该公司采购进口产品全部通过当地五家进口商,而公司内负责采购进口产品的人员,要紧通过参加世界展览会以收集新产品资料,选择适销的各国产品,再协调配合进口商采购,并不直接采购。德国ALDI超市连锁店的经营主旨是价廉物美。其采购进口商品只与进口商交易,而且对进口商要求专门多。进口商必须将进口商品运至各营业店面,所有产品的售后服务完全由进口商负责。每一件售出的产品都印有进口商服务专线,以便随时提供服务。另外,有时还必须同意ALDI无法售出的商品退货。因此,ALDI尽管并不直接并不直接进口,但通过进口商进口,可减少其进口商品积压的风险,由进口商负责采购及售后服务,降低经营进货成本。其它与ALDI类似的折扣超市如LIDL、LEDI也是只向进口商采购进口产品。LIDI在德国的店面逾3000家,尽管店面规模不大,但由于店面多,业绩也十分可观。又如TCHIBO公司专营销售咖啡,但因拥有900余家咖啡店,仅在这些店内销售咖啡以外的杂货商品,营业额即可超过20亿马克。因此,欧洲连锁店特不重视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据欧盟许多连锁店采购经理表示,尽管许多公司在亚洲都设有海外采购中心,或有进口商协助其产品供货,但参观展览仍是目前采购新产品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开拓欧洲零售渠道,直接进入其零售体系,除了与连锁店在亚洲的海外采购中心接触外,还应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展览,以把握欧盟零售渠道的变化,并提供产品进入欧盟零售渠道的机会。(二)德国形成欧盟物流中心,值得关注欧盟东扩将使德国今后几年进展成为欧洲重要的物流中心。由于德国拥有靠近东欧客户的地缘优势,今后德必将对欧洲传统的物流中心-比利时和荷兰构成竞争。德将在全欧物流中占据专门地位,并与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一道在东欧地区物流方面发挥领先作用。调查结果显示,东西欧之间今后将在西欧重要的原材料集散港口形成巨大的双向物资运输网络。原材料通过西欧的这些港口运往东欧低工资国家的生产基地,生产的成品再运回西欧地区。这种欧洲大陆的物资运输将要紧通过铁路和水路来完成。德国边境将成为多式联运的中心,物资将在此实现铁路或水路与公路之间的转载。调查结果还显示,芬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将成为北欧最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以及向俄罗斯出口的跳板。法国将接着保持其作为南欧地区物流中心的领先地位。潜在的入盟候选国保加利亚将成为东南欧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三)欧盟的家具零售业市场简调欧盟的家具零售业销售渠道包括购买团、独立零售商、家具连锁店、特许经营店、直销、邮购、自制商店和超市等。欧盟内部共有家具店约10万个,雇员60万人。从欧盟成员国的现有数据推测,约有一半民用家具的销售额来自大规模零售业。市场的30%由购买团操纵,20%的零售店是购买团成员。由私营连锁店操纵家具买卖的20%。(6%通过特许经营包括特许名称、服务和设施等,12%由私人零售店和其分支机构经营)。德国:家具市场的零售总额为290亿欧元,在生产、消费和有组织的销售能力等方面位于欧盟各国之首。德国共有家具店15174个,雇员共110000名,平均每店8人,而其他欧盟国家平均每店3人。近年来德国家具展厅的面积扩大了20%,1997年底总商场面积达21000000平方米。德国家具店的平均面积为1383平方米,是欧洲最大的。平均每平方米年营业额约为1335欧元,每位职员的年营业额约为255000欧元。业务集中及商场面积扩大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近期一项研究表明:排名前30位的大型家具店的平均商场面积已由1988年的29900平方米上升至1997年的38000平方米,增加了27%。最大伙儿具店的商场面积为70000平方米。营业额超过5000万欧元的家具店有44家,操纵了34%的销售额,1988年仅有19家,共占总额为20%。营业额在2500万欧元到5000万欧元之间的家具店有54个,占销售额的21%,1998年仅有24个。营业额在500-2500万欧元之间的家具店有850个,平均营业额为1000万欧元,占总额的21%。法国:特许经营在法国十分普遍。一些集团将它们的公司形象和专门技术如培训、治理软件、集中支付、市场调查等卖给它们的独立零售店成员。这些集团还常常把大型家具专卖店设在城郊。它们有信誉良好的品牌如:MobilierdeFrance,MonsieurMeubles,MobilierEuropeen-Fly,Levitan。据统计,80%的独立零售商是特许连锁集团和家具合作集团的成员。特许经营店也扮演购买团角色在法国和国外购买大批家具。英国:家具零售的要紧特点表现在非专卖店的重要性,他们占有35%的市场。百货商场和自制商品店尤显重要。占市场35%的独立家具零售店一般为家具专卖店。排名前30位的家具店有50亿欧元的家具销售额,占家具零售总额131亿欧元的38%。据统计,随着Ikea在英国市场的扩大,在今后几年内其销售额将增长近一倍。五年前,Ikea只占1%的市场份额,现在已拥有4%。

第二章行业热点、要紧问题及对策本章要紧对行业热点、要紧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政策热点、技术动态、市场热点等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本季度行业相关部门出台较多政策以期进一步规范零售业,并对零售业技术动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同时对本季度的几个市场热点也进行了介绍。第一节行业政策热点本季度,商务部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等部门都对零售业的进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商务部拟借听证会规范零售业,并出台了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治理暂行方法,同时希望能做大作强10多家大型企业。而商业联合会也在本季度做了一些动作。一、商务部拟借听证会规范零售业大卖场等大型零售店铺一直是中外商业企业投资进展的热点。资料显示,2002年上半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28个外资零售企业店铺中,有24个是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或专业超市,其中最大的近2万平方米。然而,大型零售店铺的迅速进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大卖场布局不合理;同业竞争过度,部分领域出现无序竞争;大批中小型零售企业的经营受到严峻阻碍等。专家表示,商业网点布局应是都市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但企业往往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要有商业机会就蜂拥而上,导致某一种业态进展过快过猛,甚至陷入恶性竞争。商务部商业改革进展司现代流通进展处处长王选庆17日在出席“2003中国商业热点话题高层论坛”时表示,为了加强都市商业网点的规划,促进流通领域有序竞争,商务部将借鉴国外通行做法,引入并逐步推广“听证会”制度,规范各种商业业态,尤其是大型零售商的进展行为。与此相应,商务部还要求全国副省级以上都市今年内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的制定工作;地市级都市则于明年年底完成商业网点规划的制定工作。据悉,上海已领先把“听证会”制度引入大卖场的开设。依照规定,关于上海市内外环之间、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卖场的设立,必须实行“听证会”制度,由上海市连锁协会组织申请方、同业者、地点政府、专家和居民代表以及商业主管部门组成小组,进行评议并投票表决。二、《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进展中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一、我国存在结构性矛盾。要紧体现在:(1)在产品结构方面,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过剩,而高端核心电子信息产品要紧依靠进口。电子信息产业以组装加工为主,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3)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依旧较低。二、由于全球经济的低迷导致全球新贸易爱护主义增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形成了专门大障碍,提高了成本。三、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国内产品价格优势减弱。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重点正从重视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竞争方式从单一的物品出口形式,向多元化、复合型贸易方式转化。加入WTO后,我国大幅下调IT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特不是下调进口关税后出现了整机关税与元器件进口关税倒挂现象,致使本地整机产品价格优势被削弱,同时我国2004年开始的出口退税改革将增加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成本,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产生不利阻碍。四、科技兴贸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紧体现在:(1)鼓舞和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不到位且缺乏可操作性;(2)缺乏对重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政策;(3)缺少能有效推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的机制与具体措施;(4)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科技兴贸专项资金支持。依照这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若干意见》的过程中,总结了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四年来的成功经验,考虑了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政策需求,力求较好地解决金融、财税、物流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在知识产权爱护、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所遇到的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政策建议。首先,科技兴贸战略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处在深刻变化之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内经济蓬勃进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到2020年也要翻两番,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必须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这对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其次,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我国外贸出口进展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进展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越。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到一个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时期。依靠轻纺产品,外贸出口于1989年达到525.4亿美元,迈上了第一个台阶,实现了外贸出口从要紧依托资源型产品转变为要紧依托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1995年,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又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依靠机电产品,我国外贸出口由1994年的1000亿美元迈上了2000亿美元的台阶,实现了外贸出口从要紧依托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转变为要紧依托兼具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双重特性的机电产品出口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国际ICT产业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进展的时期。依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外贸出口在2020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我国外贸出口也将从要紧依托机电产品出口转变为要紧依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而实现我国外贸出口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需要各部门统一思想,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需要明确在新世纪新时期科技兴贸工作的新目标和工作原则,营造有利于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体系。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向中国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充分发挥重点都市和重点企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在做好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打算的衔接工作,集成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采取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有效措施,综合运用金融、财税、物流等手段,建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政策促进体系。第四,《若干意见》是我国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公布实施的第一个科技兴贸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兴贸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工作原则和工作重点,将真正把科技兴贸工作落到实处,把“空心汤团”变成“实心汤团”,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兴贸工作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将有力地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实现我国外贸出口进展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产生积极阻碍。因此,为统一思想,加强引导,解决地点和企业在科技兴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抓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难得的历史机遇,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科技兴贸战略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商务部会同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若干意见》。三、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治理暂行方法为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工作,商务部于11月公布了《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治理暂行方法》。《方法》规定了在生活必需品市场发生异常波动是应该采取的五项具体措施。《方法》中所称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是指引突然发生的严峻自然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战争、恐惧突击或其它事件,造成肉类、蔬菜、蛋品、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范围内引起抢购,导致价格异常波动或商品脱销的状态。《方法》规定的市场异常波动的应急处理措施已是通过及时向社会公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消费;二是通过大型流通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连锁网络组织应急商品投放市场;三是区域之间进行应急商品余缺调剂;四是动用国家和地点应急商品储备;五是在国内资源不足是迅速组织进口等。《方法》对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的定义与分级、应急预备、监测预警、报告与信息公布、应急处理等一些系列情况都作了详细规定。《方法》要求各地制定市场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物资储备和投放网络,建立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全面、准确地报告和公布市场异常波动信息。商务部将负责建立全国统一的都市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监测预警系统,并负责公布市场异常波动警报。《方法》规定的市场异常波动分为二级;一级是指全国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场异常波动,公布红色预警警报;二级是指发生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范围或一个打算单列市、省会都市的市场异常波动,公布黄色预警警报。公布黄色预警警报后,启动发生地省会都市以上应急预案,做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应急预案的预备;公布红色预警警报后,启动全国市场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四、商务部欲做大作强10多家大型企业商务部有关人士日前透露,商务部将选择10至20家大型流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鼓舞其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做大做强,应对2004年底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后面临的严峻挑战。鼓舞其通过资本运营等多种方式,形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治理规范、可持续进展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以后我国流通领域主导权的竞争。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政府纷纷加快推动流通领域的企业重组,国内最大规模的商贸流通集团上海百联集团、北京10家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出资组建的首联集团相继宣告成立。与此同时,流通企业自主整合也不断提速,如华润集团收购江苏苏果超市,上海联华超市控股杭州华商集团,辽宁大商集团则先后收购了东北10余家地区性商业龙头企业。尽管目前,国家部门并没有明确的制定相关政策意向,但随着零售业放开期限的临近,众多的外资零售业企业或明或暗在不遗余力的去争夺有利地势,必定会使本土零售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许相关政府部门会有一定的动作。五、中国商业联合会关于组织2004年商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今年11月份,中国商业联合会公布了2004年商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依照《国家进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制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打算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115号文件)精神,该会负责商业行业标准的有关工作。在这项通知里,不仅更加注重商业的产业化、高科技化、结构化等因素,同时还特不强调了向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系列标准进行靠拢,如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行业急需的标准项目,列入制修订强制性行业标准项目的范围和内容要符合WTO/TBT的相关规定、积极贯彻落实“采标”方针,对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优先列入打算,同时,还提出了立项合理,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方针。在这项通知中强调的重点要紧有如下几点:1.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急需的标准项目,突出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的标准项目。2.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所需的标准项目。3.涉及安全卫生、环境爱护、节约能源、爱护资源的标准项目。4.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标准项目。5.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项目。这项通知,在技术、秩序经济、环境资源、标准化上都作了相关的要求,这对我国进一步加深对商业的理解和提高本土商业竞争力有一定得指导作用。七、中国商业联合会11月份推出了《中国商品验货师资格认定条件》为推动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精神,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推出了《中国商品验货师资格认定条件》,并在行业内试行。认定对象为各种零售业态,包括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购物中心、仓储店等,以及生产企业负责商品验货、采购、质量治理的领导及部门负责人。那个资格认定的推出对我国零售业治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了规范化,这一举措势必能使我国零售业向规范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八、商务部提早一年兑入世承诺发外商独资租赁牌照11月美国通用电气、思科等巨头差不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积极谋求在华开设独资租赁企业。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前,可能会有一家外资独资租赁公司获批,明年陆续会有几家。日前,在首届中国租赁业论坛上,商务部外国投资治理司副司长邓湛称,商务部正加快修改2001年颁布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治理暂行方法》,拟同意外商设独资租赁公司,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众多外商都表现出浓厚兴趣。目前已有十几家外商在等待商务部发放独资租赁牌照,申请的企业中不乏通用、思科如此的“大牌”企业。依照WTO,中国将在2004年年底放开外商独资租赁市场,此次政策松动意味着商务部提早一年承诺到位。但商务部同时表示,会在众多申请者中严格审查,同时只会批准其中一小部分经营租赁业务。此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商务部欲在租赁市场全部开放之前的“投石问路”。怎么讲,外商租赁在中国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姜仲勤谈到外商租赁时称,一方面,欧美一些公司积极进入租赁市场;另一方面,一些已在内地设点的外商合资租赁公司眼下由于经营不善,正在寻求改组,另谋生路。合资租赁公司业务不佳的一方面缘故正是由于股东多元化导致的。一些外商租赁公司中出现如此一种现象,中外股东方多达7、8家,每个股东差不多上鼎鼎有名的“巨人”,合在一起却成了“侏儒”。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缘故,才使得专门多外商转而踏上独资之路。外商在租赁市场上虽遭挫折却不言放弃的背后,是日益散发出无比诱惑力的中国租赁市场前景。中国租赁业起步于80年代,在中国尚属新兴行业,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2000年美国租赁总额占2600亿美元,我国仅有20亿美元。而事实上,中国租赁市场前景可期。仅就上海而论,设备存量资产达几千亿元,其中上海电气集团可供租赁的设备就有370亿元。现在,通用电气等跨国巨头无疑想把自己在海外成熟的租赁运作模式移至中国。今年8月,通用电气将“能源租赁”的概念搬到重庆,为重庆市提供移动式发电机租赁,同时宣称通用电气将争取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电力租赁;9月,通用电气金融又访问金海岸等内地租赁公司,就中国租赁市场的特点及中国租赁税收政策等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节技术动态分析本节要紧是对零售业一些技术动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如商品治理技术、信息技术、物流配送以及人才资本等。一、商品治理技术(一)NO.1战略现在市场竞争的焦点是冠首之战,不是上中(游)之战,不是上下(游)之战,而是上上之争抑或冠亚季之争,冠亚之战,决定全局,牵一发系千均,除此,其他一切均为陪衬,无以撼动。以我们熟知的啤酒业论道。美国产量前6位的啤酒厂商垄断了其国内75%的市场份额,仅AB公司一家就占有40%之多;在日本,4家啤酒大公司分享了全国90%以上的市场。能够想象,市场如此高度集中高度垄断的市场里,能有多少厂家可再生存?而源于上游生产链的批发商又能衍生多少?因此,我们的批发商假如不做NO.1,还有多长多大时空生存?那么批发商如何成为NO.1,并由此制定相应的NO.1战略呢?固守地头蛇所谓地头、地盘,从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