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21张)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21张)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21张)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21张)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2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一般到个别整体与部分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0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一课牢记范围和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以及标题下所包含哪些内容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的观点1.含义2.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实质2.发展的普遍性3.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4.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1.矛盾含义(全面的观点)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普遍性4.矛盾特殊性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6.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7.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8.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知识提炼:1.一个动力和源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一个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矛盾观知识体系1.准确把握矛盾的基本属性二、核心知识点解读

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表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应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

区别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

方法论①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

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二、核心知识点解读区别

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外延相对“许多矛盾”而言,矛盾可多个,矛盾个数≥2,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就“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作用决定事物发展进程决定事物的性质运用侧重于做事情、解决问题(怎么做)侧重于看问题、评价事物(怎么样)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首要、核心、第一要务、重中之重、基础、要害等本质、主流、主体、大局、性质、优势、、整体上、总体上、绝大多数、3.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两点论重点论含义认识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识某一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反面一点论均衡论联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矛盾分析法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

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6.矛盾观相关理论的重要性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创造条件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3.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

①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异的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4.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解决矛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5.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矛盾观原理总结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分析特殊性。②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7.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8.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三、矛盾观原理总结9.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原理【原理】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三、矛盾观原理总结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2.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5.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无差别的同一提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提示:×。对立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提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提示:×。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四:易混易错点辨析提示:×。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6.矛盾同一性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7.一分为二就是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8.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9.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提示:×。一分为二是指用辩证全面眼光看问题,看到事物两面(不仅仅包括好坏、优缺、还可以看到长短、快慢、上下、多少)提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10.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1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1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13.辩证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提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提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提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典例1】(2021·湖南卷,14)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着谈判结果④谈判双方对结果的感觉与实在是一致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典例2】“吵架需要两个人,停止吵架只需要一个人”这个看似平常的事情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B五:当堂训练

【典例3】东京奥运会上,巩立姣向我们展现了力量之美、执着之美;孙一文展现的是敢想敢做的决绝之美……奥运女选手们都很好地诠释了独立于性别之外的,干劲十足、朝气蓬勃的生命之美。材料说明()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矛盾的特殊性是绝对的,矛盾普遍性是相对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展现出来④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4】】“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有()①矛盾的特殊性决定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BD

【典例5】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时下,“地摊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然而其不足之处也不容小觑,比如占道经营扰乱交通,假冒伪劣难以追查,消费纠纷维权困难等。因此,和谐“地摊经济”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极大考验。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这体现了(

)①解决问题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突破主要矛盾②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抓主流③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一定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B【典例7】(2022·湖南·高考真题)花色各样的中国瓷器名扬四海,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青瓷的釉里含有铁元素,而白瓷的釉是单纯的石灰釉,铁的含量越少越好。青花瓷融中则含有钴元素。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③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④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但是像青瓷的釉、白瓷的釉,青花瓷的釉含的金属元素不同,说明了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要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故①④正确。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故②错误。③:具体分析瓷器的特殊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B8.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