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某家族甲(A/a)、乙(B/b控制)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Ⅲ-2、Ⅲ-3体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Ⅱ-1和Ⅱ-2B.Ⅱ-2产生的卵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基因A和基因BC.若Ⅲ-1为XYY综合症患者,理论上,其产生YY精子的概率为1/4D.若Ⅲ-4与Ⅲ-5近亲婚配,则生育正常子代的概率为1/22.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1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h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8,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4h B.2hC.1.6h D.1h3.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B.在体液的刺激下内分泌细胞才能分泌激素C.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D.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能遗传给下一代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原核生物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无法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动物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不是内环境B.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C.手足抽搐可能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D.稳态破坏后,细胞代谢出现紊乱且代谢强度下降6.为了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应该选取的材料是①完整幼苗②幼苗的b段③幼苗的a段④幼苗的c段⑤10mL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⑥10mL浓度为10-2mol/L的生长素溶液⑦10mL蒸馏水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 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 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7.如图为某家族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可得出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I-2、Ⅱ-6均为杂合子,且Ⅱ-4和Ⅲ-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由Ⅱ-5和Ⅱ-6及Ⅲ-9个体,可推知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8.(10分)下图是测定某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且种子始终保持活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甲装置乙装置结论A液滴左移液滴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B液滴不动液滴右移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有酒精C液滴不动液滴不动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有乳酸D液滴左移液滴右移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9.(10分)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家针对某湖泊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格局属于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2)对底栖动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群数量和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3)在某种水禽的繁殖季节,雄禽通过鸣叫这种方式求偶,这所体现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苍鹭和白鹭在形态特征上极其相似,但是并不属于同一物种,依据是___________。10.(14分)2020年2月17日,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受到蝗灾影响,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它们只有大约3个月的生命周期,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进食、产卵、死亡。当前的蝗灾始于红海附近,初期在东非的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扩散。(1)印度和巴基斯坦受到本次蝗灾影响,大量农田受损,现损失已达到百亿卢比,决定印巴地区沙漠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____。(2)控制蝗虫的种群密度是避免蝗灾的重要手段,调查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手段是样方法,其原因是____。(3)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实地考察后,认为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微生物农药(微孢子虫类和绿僵菌)等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控制蝗灾。和前者相比,微生物农药防治的优势是____。(4)《科学》2004年的一篇论文指出:“蝗虫从独居到群居的转变,始于它们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发现并嗅到对方发出的气味,或者用后肢彼此触碰。”这说明了____信息在促进种群繁衍中的重要作用。(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保证农业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是____。11.(14分)2018年7月,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____________,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_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3)把目的基因导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____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免疫预防作用更强。12.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特有的蛋白质来侵染T细胞。2018年11月,有学者宣布,一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婴儿的一个基因被切除,使其出生后即能抵抗HIV,其使用的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下图为Cas9蛋白依据sgRNA片段切割DNA示意图(不同的sgRNA可以识别不同的DNA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重组技术主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DNA连接酶和限制酶,图中充当限制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2)Cas9sgRNA复合体能够精准识别某核苷酸序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基因编辑过的婴儿出生后能够免遭HIV侵染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获得转基因动物时一般对受精卵进行操作,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直接注入,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后的受精卵需要先在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培养液必须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后经早期胚胎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经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发育。移植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6)基因编辑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果将西红柿细胞中与乙烯合成的相关基因编辑切除,则这种西红柿的果实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耐储存的西红柿新品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Ⅱ-5和Ⅱ-6都患乙病,而Ⅲ-5正常,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和Ⅱ-2都患甲病,Ⅲ-1没病,可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由题干可知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同,所以甲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详解】A、Ⅱ-1的基因型bbXAY和Ⅱ-2的基因型BbXAXa,Ⅲ-2、Ⅲ-3的基因型为bbXAX-,其致病基因可以来自母方或父方或双亲,A错误;B、由Ⅱ-2的基因型BbXAXa可知,其可产生BXA的卵细胞,B错误;C、若Ⅲ-1为XYY综合症患者,其产生的精子种类及比例为:X:YY:XY:Y=1:1:2:2,YY精子的概率为1/6,C错误;D、若Ⅲ-4(bbXAY)与Ⅲ-5(bbXaXa)近亲婚配,则生育正常子代的概率为1/2,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判断和相关计算,解题关键是先通过系谱图的规律判断遗传方式,再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计算概率。需要掌握的规律有: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2、B【解析】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1/32则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得到64个,复制6次得到的;复制6次耗时6小时,则分裂周期是1小时。【详解】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形成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链的DNA为2个,则2/2n=1/8则n=4,说明细胞分裂4次,则细胞周期=8÷4=2小时。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计算出复制的次数,进而进行相关计算。3、B【解析】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在体液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它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叫激素。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调节机体物质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促进机体生长发言,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详解】A、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A正确;B、内分泌细胞在体液或神经的刺激下会分泌激素,B错误;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兼有内分泌作用,不是内分泌细胞集中的区域,所以不属于内分泌腺,C正确;D、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D正确。故选B。4、D【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互换,从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通过组织培养遗传给下一代,A错误;B、原核生物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如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表达,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D、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无法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可通过基因重组的原理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D正确。故选D。5、D【解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单细胞原生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可以是外界环境,A正确;B、肝脏内血管走向为动脉进肝脏,静脉出肝脏,饥饿时肝糖原分解,静脉端血糖浓度高,B正确;C、手足抽搐是由血浆中Ca2+过少引起的,C正确;D、稳态破坏后,细胞代谢出现紊乱但代谢强度不一定下降,比如甲亢,D错误。故选D。6、B【解析】
本题是生长素作用的实验,通过对实验题目的分析找出自变量并进行对照实验的设置。【详解】由于验证的是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所以应选取幼苗的b段;该实验为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自变量为生长素的有无,故选B。【点睛】对照实验的设计要围绕实验题目进行,从题目中可以得出实验是探究实验还是验证实验以及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7、C【解析】
据图分析,5号和6号患病,而9号正常,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A、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A错误;B、据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I-2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Ⅱ-4、Ⅱ-5、Ⅱ-6均为杂合子,Ⅲ-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B错误;C、由Ⅱ-5和Ⅱ-6及Ⅲ-9个体,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C正确;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该病是显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C。8、A【解析】
本题是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的考查,发芽种子有氧呼吸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且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过程不吸收氧气。甲装置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因此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氧气的吸收量,乙装置没有氢氧化钠,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细胞呼吸吸收的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的差值。【详解】A、甲装置液滴左移,说明细胞呼吸消耗氧气,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相等或还进行乳酸的无氧呼吸,此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A错误;
B、甲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细胞呼吸不消耗氧气,进行了无氧呼吸,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二氧化碳释放量多样氧气吸收量,此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方式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B正确;
C、甲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细胞呼吸不消耗氧气,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细胞呼吸吸收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乳酸,C正确;
D、甲装置液滴左移,说明细胞呼吸消耗氧气,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此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9、群落不同季节温度、光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影响底栖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
1、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2、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生物的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同一物种的雌雄生物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交配并且生育出可育的后代。【详解】(1)根据题意这种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研究,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底栖生物的生存、发展、分布和数量变动受光照、水温、盐度、营养条件、海底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季节湖泊温度、光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不同季节湖泊中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会影响底栖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所以底栖动物各种群数量和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3)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雄禽求偶时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说明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种生物,除了形态结构特征是否相似,还要看自然状态下能否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苍鹭和白鹭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点睛】本题易错点为群落的结构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湖泊中底栖动物数量季节性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栖息环境和食物。10、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能量流动的意义:人们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1)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2)蝗虫幼体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所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3)微生物农药防治是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4)利用气味传递的属于化学信息。(5)消灭蝗虫,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以“沙漠蝗虫”为材料综合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知识,考生结合教材识记即可解答。11、mRNA不同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学合成)PCR技术能自主复制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记忆细胞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解析】
目的基因可以直接分离,也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目前常用方法有: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③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法只能合成已知序列片段,而且片段越长,合成难度越大;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是这种生物的所有基因,包含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内含子等;cDNA文库获取的目的基因是mRNA反转录来的,是这种生物的部分基因,不含启动子,终止子以及内含子,因此对真核细胞来说,从基因组DNA文库获得的基因与从cDNA文库获得的不同。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注射疫苗目的是促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多次注射的目的是增多机体内的记忆细胞的数量,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详解】(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学合成),然后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3)改造后的腺病毒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有标记基因,且能自主复制,因此可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受体细胞。(4)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利用的是蛋白质工程原理,基本流程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行业的框架条件与市场机制考核试卷
- 油料作物种植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考核试卷
- 漆器工艺品在地方特色传播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船舶修理设备维护与管理考核试卷
- 绢纺厂经济效益分析与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专业市场渠道分销代理权委托协议
- 绿色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施工、调试一体化服务协议
- 植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研究员工作协议
- 网红奶茶品牌区域独家代理及品牌合作经营协议
- 直播平台收益分配调整补充合同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种植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 FTA-故障树分析系统培训讲义课件
-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讲解课件
-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主题班会
-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钢琴谱乐谱
- SURPAC软件地质建模操作步骤
- 常见天线以及调整方法及规范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水磨钻挖孔施工方案.
- 96拖拉机拨叉的数控编程加工设计
- UPS电子商务物流案例分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