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实验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指(
)
A.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D.独裁与民主参考答案:D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先后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参考答案:A3.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材料中“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说明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反对暴力革命的方式,这说明其主张采用温和的革命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潮流是否不可抗拒,故D项排除。4.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参考答案:C5.三位同学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同学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乙同学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同学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同学立论可靠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同学认识准确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同学所论相对合理D.三位同学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参考答案:C6.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B.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C.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参考答案:C“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是一种教育手段,“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是使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故选C;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善恶之间的转化,故排除A;题干提到的是教育的作用而不是社会环境或者社会进步的作用,故排除BD。7.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参考答案:A8.下面是明清时期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农书名作者地区主要内容《宝坻劝农书》袁黄天津宝坻包括天时、地利、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八篇《农桑经》蒲松龄山东淄博蚕桑《梭山农谱》刘应堂江西奉新记述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三农记》张宗法四川什坊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浦漻农资》姜皋上海松江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马首农言》祁隽藻山西寿阳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饲祀、织事、杂说等14篇《农言著实》杨秀元陕西三元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①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
②水稻种植遍及南北③中国古代具有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总结的传统
④明清时期农书是历代最多的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9.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C.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以后,为西方战胜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未能推进社会的根本变革。故答案为C项。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10.明清时期,“在朝廷大力推广儒教的同时,一种生动的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口口中逐渐成型了。”材料中的“口口”是指
A、乡村
B、城市
C、宫廷
D、行省参考答案:B11.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邵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参考答案:B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之路,故答案选B。其他三项不是最佳答案。点睛: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12.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这些说法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和“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可以看出,这些说法未脱离传统知识分子“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故答案为B项。明清之际西方启蒙思想并没有传入中国,排除A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对近代民主观念的形成有一定启迪作用,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形成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明清之际君主专制统治和文化专制不断强化,排除D项。13.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A.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B.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C.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土地
D.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内容“……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体现了“民生主义”对社会公平的追求,A项符合题意;社会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新三民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排除B项;新三民主义对于土地政策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并不是对土地进行革命,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14.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了
高考资源网A.三权分立
B.联邦体制
C.主权在民
D.民主共和参考答案:B15.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思想是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参考答案:A略16.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参考答案:D17.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比解读正确的是(
)
唐宋家训内容的对比研究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唐宋1处己(修身、励志)5372勉学、治学329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14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24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266从政11177治国248女诫529教子原则26A、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
C、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
D、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参考答案:B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宋朝理学注重做人的气节和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此时的家训中关于修身励志的“处己”数量最多说明是受理学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家训”内容的变化,与印刷术无关,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8.如图,图中的小说塑造了土改时被枪毙、在阴间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A.《战争与和平》 B.《百年孤独》C.《悲惨世界》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参考答案:考点:现代主义文学.分析:本题以《生死疲劳》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现代主义文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材料中关于小说的描述,该小说受农村变革的影响,属于魔幻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风格,结合选项:A、该著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故错误;B、该著作属于魔幻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故正确;C、该著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作,故错误;D、该著作属于20世纪苏联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文学著作,故排除;故选B.1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家思想的保守部分
B、儒家维护周朝的礼C、儒家以德治民的思想
D、儒家主张贵贱有序参考答案:C20.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选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参考答案: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解答:抓住题干中“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这里的“社会革命”“一劳永逸之计”指的是民生主义,A项是节制资本,属于民生主义的范畴,故答案为A项;BC是民权主义,D项是民族主义,排除.故选A.21.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参考答案:考点:2C: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切入,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进行思考.解答:材料“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反映了明朝政府对松江地区的赋税政策的调整,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的发展,所以A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所以B错误;材料只涉及松江地区,不能说明工商税已成税收主体,也不能说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所以排除CD;故选A.22.“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政治运动。”该“政治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受美国的爱国者的感染B.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英国的激进分子的努力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参考答案:B【详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故答案为B项。A项与这一“政治运动”无关,排除;C、D项不是这一“政治运动”的根本原因,均排除。23.孙中山曾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参考答案:A2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参考答案:D据材料“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政权高于教皇权力,这否定了教皇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显然不是倡导人的解放,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也没有否定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圣经》精神,故C项错误。故选D。25.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参考答案:B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语句“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故B项正确;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宗法制虽然消亡,但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却延续下来,A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未体现中央集权意识,故C项错误;安土重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选项。点睛:拓展思路:宗法制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在的社会的影响)。其出题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追根认族、家谱、祭祖、家族、祠堂、父辈称呼等。读到题干中有以上几种信息时,其正确选项与宗法制有关。宗法制曾长期维系封建统治秩序,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一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统与文化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血缘宗亲特征的宗法制不仅对后世政治带来“亲贵合一”政治特征,也不利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相处。26.2011年11月1日,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八号”太空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参考答案:C27.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参考答案:D古代监察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目中的“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轻……”、“王公贵族……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止权力的滥用。故本题应选D项;A项中“遏止”、B项中“严密”、C项中“有效”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所以应选D。
28.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参考答案:B29.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30.《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但是谁也绕不开孔子,孔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1)材料一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2分)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哪些风格?(4分)材料二: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誓无耳。
——唐太宗(2)唐太宗自称好“周孔之教”,结合材料说明他弃法崇儒的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是怎样从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实践“以仁义为治”?(4分)材料三:(康熙二十三年)戊寅,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览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
——《清史稿》(3)结合材料说说康熙帝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态度?(1分)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四: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政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二千多年以前已经早想到了。”
——孙中山(4)从材料中归纳,孙中山认为孔子主张“民权”的依据是什么?(1分)中国古代的民权与近代民权的区别?(2分)参考答案:(1)政治主张:重视礼乐教化,推行仁爱。(2分)教学风格:重视师生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语言幽默,教学气氛轻松;勇于自我批评(或循循善诱),教学相长(4分,任意两方面即可,其他从材料出发,言之成理即可,但不可以超过4分)(2)原因:唐太宗总结历史经验,认为用法家学说的朝代往往不长久而以儒家仁义治国才能长治久安,(2分)经济上,休养生息,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法律制度方面,慎用刑法,制定的《唐律》,体现了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4分,每一方面2分)(3)态度:崇儒尊孔。(2分)目的:缓和民族矛盾,维护清朝统治。(2分)(4)依据:孔子主张天下为公。(2分)本质区别:古代民主统治者是人民的主人,站在封建统治者的角度上,而近代民主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议会”,英文Parliament,来自法文的Parlement,是“讨论”的意思。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步入民主化之路的英国人是靠一系列的事件形成的习俗、惯例或“先例”,艰难而渐进地走上宪政之路的。年代事
件1215年约翰王签署《火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1258年亨利三世被迫接受“贵族请愿书”即(《牛津条约》),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集了“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l327年议会通过《斥国王书》,全体议员一致同意废黜爱德华二世,立其长子为国王,从而开创了议会弹劾国王的先例1343年在议会内部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即贵族院和平民院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l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步形成。材料三工业革命后,英国许多地区和城镇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市镇”,但仍保持一律选派两名议会代表的传统权利,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选派代表。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以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由135.9万人扩大了245.5万人。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1885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该法案的实施使英国议会选举接近于比例代表制原则。——接自《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政治的基本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简要说明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的权力演变的基本趋向。(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8分)参考答案:答案:
(1)王权受到限制(或“王在法下”),(1分)议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1分)(2)国王的行政权力逐渐被剥夺,成为“虚君”;议会逐步成为国家大权的完全主宰;内阁对议会负责制逐步形成。(6分)(3)内容:选举资格逐渐降低,使选民人数增加;逐渐从按地区分配代表向比例代表制过渡。(4分)原因:一是由于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是由于工业资产阶级,尤其是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4分)33.历史上,中西方思想家的思想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二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三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5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趋势。(7分)(3)材料三中的“理性”与材料一中的“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6分)参考答案:(1)新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1分)。不同点: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2分)。关于认识论,二程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2分)
(2)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1分)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皆可。)(2分)
特点: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或“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2分)。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2分)。
(3)区别:材料三中的“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材料一中“理”的实质是封建等级秩序。(2分)发展之处:提出资产阶级国家学说。(2分)根源: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2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二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合同格式模板2
- 2025年租赁合同印花税规定
- 2025综合版权授权合同
- 2025合作合同-公司合伙人经营协议书
- 2025华北大川地产策划及销售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国际技术许可及设备进口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条款深度解析:如何在合同签订中争取最大权益
- 2025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时间
- 2025合同各类期限操作实务
- 2025销售雇佣合同范本
- 夫妻债务转让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考前必刷综合题库(800题)附答案
- 桌球助教合同协议
- 电商行业10万字PRD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一下学期《双休时代自由时间背后暗藏残酷筛选+你是“猎手”还是“猎物”?》主题班会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卖炭翁》课件-优秀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