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 2019-2020学年人教政治必修1新教材课末综合测评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_第1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2019-2020学年人教政治必修1新教材课末综合测评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_第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2019-2020学年人教政治必修1新教材课末综合测评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_第3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2019-2020学年人教政治必修1新教材课末综合测评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_第4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2019-2020学年人教政治必修1新教材课末综合测评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课末综合测评(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A.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陆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农业经营自主权,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正确。]2.下面两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C[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两图反映的现象并深入分析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图片反映的现象是人们的穿着打扮由传统、保守到开放、潇洒。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1984年,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为扩大开放,中国这一年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A[根据“1984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故A正确;B是1985年,C是1988年,D是1990年,排除B、C、D。]4.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1992》一文中指出:“1989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1992年烟消云散了。”“怀疑……烟消云散”是因为()A.“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打消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怀疑态度,故A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是在思想理论方面打消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怀疑态度,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在1995年,故D项错误。]5.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A[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在中国的南海边”可以直接选出答案为A项。]6.《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C[从材料中“1971年”“30年后”可知,这一事件应发生在2001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故选C项。]7.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A.阐明了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B.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C[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速了与国际市场经济的接轨,故C项正确;阐明了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不是十四大会议的主要内容,A错误;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1990年,浦东的开放之后,B错误;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错误。]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均属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D项正确。]9.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表格内容呈现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内容。]10.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D[A项的时间是1980年;B项的时间是1984年;C项的时间是1984年;D项是1992年十四大的召开,符合题意。]11.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D.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A[从特区到开放城市再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的开放,体现了中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而B、C、D三项均不能从整体、全面上揭示出材料主旨,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项。]12.下表为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1992年比1978年增长比1949年增长国民生产总值24000亿元7.18倍-国民收入17400亿元5.78倍48.6倍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B[依据表格内容来看,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较1978、1949年都有大幅度地增长,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只通过数据不能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排除;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国民经济的高度繁荣状态,排除;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只是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6分)2019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改革成为中国不断前进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78年我国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并列举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举措。(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具体指什么?并指出1992年,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事件。(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是什么?[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问根据时间80年代和答题角度对外开放的限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一直是在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此之后开始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3)问,结合提问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答案](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举措: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2)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事件: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3)成果:邓小平理论。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小岗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解答时首先明确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然后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再次,结合材料中的改革加以回答,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最后,结合材料,对小岗村改革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