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1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2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3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在反复吟咏中体味诗人情感,在探究中体会诗人的归田之因。.正确把握景物描写意象意境及手法,掌握诗句赏析的切入点,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全全诗,背诵全诗。再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在自我心田中建立完善人格;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反复吟咏、鉴赏诗中意象、景物及田园之美来体味诗人的归田之乐难点:正确理解诗旨,深入探讨诗人归田之因,体悟隐含于诗中的人格光辉.【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位诗人,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多次做官辞官,他躬耕田园,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开创了我国田园诗歌一-体。后人曾这样评价他:君子固穷隐田园豪华落尽见真淳那么大家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他就是陶渊明二,了解作者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有哪位同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他开创了田园诗•体,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一个新的境界.陶诗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三.了解背景陶渊明青少年时代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他的祖父父亲也曾做过太守县令-类的官职,但是在他幼年时就家道中落啦。当时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他对现实很失望,不愿再黑暗的社会现实中随波,次往返官场和田园间。在公元40.一,工吧41岁时,他辞去彭泽令,从此退离官场,终老田园。今天我学习的归园田居其一,写于作者辞官的第二年,就是公元406年,这首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叙述了诗人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四、整体感知。.学生看图像(利用声像技术,展示田园风光图,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环境的幽静与优美。多媒体),听诵读。.学生推荐代表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感情,并说出依据。3,•分小组研究,推荐代表发言评论,初步感受诗歌内容。首先,请一位同学将这首诗朗诵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停顿,读出情感。有谁能自告奋勇地读一读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j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in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a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fan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中有几个生字仍需要强调。(羁(ji)鸟恋旧林守拙(zhuo)归园田暧(ai)暧远人村久在樊(fan)笼里)韵:气质,本性。•丘山:泛指山川田园・尘网:仕途的罗网,结满了灰尘的大网。比喻官场。形容官场的肮脏和污浊。・羁:马笼头。羁鸟:笼中鸟。•拙:笨拙,原始的本真的。操,不随波逐流的意思。•荫:名词用作动词,遮盖(词类活用)。暧,它的偏旁是什么(日字),日旁的字一般表示光线明亮或暗淡的意义。暧暧,就是昏暗,模糊,光线暗淡的意思。这时时间大概是傍晚,黄昏,夕阳西下时。墟里:村落。・樊笼:喻官场生活.•自然:田园生活5,了解结构从题目看本诗侧重描写归隐后的田居生活。.找出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前8句写了什么内容?最后4句写了什么内容?前8句主要写了归田的原因,对田园的喜爱,对官场的厌恶。最后四句主要表达了作者归田的感受,脱离官场的愉悦,高兴心情。.找出诗歌中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诗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第二课时五、研读文本。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师生交流回答上述问题。⑴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⑵为何归来?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明确:①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明确:B、守拙归园田。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⑶归向何处?.明确:归向园田。用原文的话回答下列问题。思考: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句子?并指出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⑷归去何感?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飞明确:〃无尘杂7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一一自由、安逸、喜悦。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一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5.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概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思想感情: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钟噪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就陶渊明诗歌的主要方面而眼,应该说是正确的。古代有很多隐士,但大多是有意为之,并不是真正的归隐,其目的是为了沽名钓誉,也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但陶渊明却是一为真正的隐士,他活了63岁,其中有五十多年是在乡村度过的,而且从他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隐居躬耕生活的题材,这些优美的田园诗,情感真挚,风格浑融,没有厚实的生活基础,是写不出来的。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由衷热爱,而且也表现了他冲淡旷达、安贫乐道的品格。在陶渊明以前,没有人像他一样把隐逸生活写得如此的生动多样,正如朱自清在《陶诗的深度》中说的:〃田园诗才是陶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幻钟噪的评价没有错。〃不过,陶渊明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悠然自得,他的内心还是有一定的冲突的。他的隐居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早期受的教育是纯粹的儒家教育,因此希望建功立业、大济苍生是他的追求。但是,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