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它以制度的方式突出了族群、文化、宗教、语言、习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在承认民族多样性的前提下,实行民族合作。”材料中的“制度”()A.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B.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C.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A.贯彻“一国两制” B.发挥经济特区作用C.维护国家集中统一 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从天而降的全新事物,它的出现与设计,与历史上中国的族群政治与边疆政治的传统有直接关联。”上述材料意在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开创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体现了历史传统与现实的结合C.照搬了治理边疆的传统模式 D.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5.1949年,周恩来向政协代表解释: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要实行()A.计划经济体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A.贯彻“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团结C.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D.规范政府行为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C.是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手段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实现民族平等、促进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D.实现人民平等和民主1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大缩小。各少数民族不仅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能够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并行使相关权利。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是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有机结合B.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迅速实现政权的巩固C.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共同繁荣D.有利于保障国家统一和民族进步 11.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围绕革命中心任务,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提出了实行民族自治的思想。这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不断拓展B.民族民主革命重心实现了转移C.党内的“左”倾错误已被清除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成果1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B.少数民族自行决定本自治地方的社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D.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部分主权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的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地区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材料二:国内各少数民族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摘编自宋月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材料中的“民族多样性”说明该“制度”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故D项正确;当时国家在政治上是统一的,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借鉴了历史的经验,但不是对历史的延续,而是一种创新,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2.C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民族平等团结,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故C项正确。3.A解析:材料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借鉴了历史上治理边疆的经验,但又与传统治理模式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历史传统与现实的结合,故B项正确。5.B解析:根据材料“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可知,周恩来强调中国的民族政策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正确。6.B解析: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故B项正确。7.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等,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故B项正确。8.A解析: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故A项正确。9.B解析:根据材料“均有平等的权利”“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注重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故B项正确。10.D11.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长征途中……提出了实行民族自治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发生于1934—1936年,这一时期尚未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故A项错误;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党内的‘左’倾错误已被清除”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围绕革命中心任务,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提出了实行民族自治的思想”,可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故D项正确。12.C13.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可知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14.答案:(1)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