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页共6第6页共6页中学历史教学论王承吉教学研究大历史教学略论历史教学就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考查内容上,日益突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日益突出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渗透,逐渐加强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这种形势下,历史教学要以启发诱导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共识。因此,为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为培养智能型人才,实施大历史教学已成为必然。所谓大历史教学,就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树立整体观念、系统观念,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下面拟就大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大历史教学的实施作以简单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同行。一、实施大历史教学是适应高考命题进一步改革的需要803/4从整个试卷看,近年增加了试卷的阅读量,这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较差,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审清题意,组织好答案。而材料题比例的增加,材料向选择、问答题的延伸都迫切要求学生迅速提高阅读能力,否则很难取得好的成绩。这样,日常的历史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从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看,密切结合现实,突出历史学科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试题大量增加。19943840要的现实意义。199443的教条。这样才有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199543199610373846握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风云变幻的趋势,深刻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9931,199434题,19952、33,19961、10用到政治学科中的知识,在此不再赘述。从试题考查知识的角度看,既有对知识结构的宏观考查,又有对知识的深层次分析能力的考查。19934219944142,199542,199648等属从宏观考查的题目。这些题目,若单纯死记硬背零碎的知识,而不从宏观上去领会掌握,不作深入的分析,不能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很难答好的二、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使实施大历史教学具有可能性历史无所不包。历史涉及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等,历来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学科这一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实施大历史教学是可能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各门知识是彼此渗透,融会贯通的。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地理、政治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相关学科不仅使历史学科多了几种记忆知识的途径,重要的是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表达训练十分有利于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语文学科的训练,对历史材料的文字理解会有帮助,对建立历史学科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样,政治学科中关于政治、经济、哲学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而且能够从历史和政治、历史和经济、历史和哲学的结合上形成对历史现象的独特分析。这样,对历史现象的立体分析就不仅限于历史一科,而是调动各学科的相关内容,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水平”。既然历史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包容性;既然其他相关学科的智能和思维对历史学科的智能和思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既然高考也加强了对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考查,那么,我们的历史教学就必须顺应这个趋势,适应这一要求,实施大历史教学。例如三、大历史教学的实施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实施大历史教学呢?首先:树立大历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掌握总的历史知识结构。“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历史知识的精华,是历史学科教育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有了物质的基础和依托”。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就能使你独立前进”。大历史教学根据这些理论首先让学生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首先让学生掌握总体知识结构及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它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8701640-18701870-1917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四对矛盾,即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无产得的感性认识,形成总体知识结构。接下来对每一条线索的内容概述,进一步(附图{图})(另两线索略)其次:在学习具体知识时,注意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和能力迁移。历史学科内容丰富,能够旁引博采,适时点化,使其他学科知识能力形成正迁移,为我所用,是大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法。把诗、词、歌、联等文学内容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如:讲唐朝都城长安时,对照课本的平面图,引用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诗》“万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诗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讲旧中国军阀割据,对人民横征暴敛,引用“自古未闻屎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的对联,揭露反动军阀对人民的残酷盘剥。讲“九·一八”事变时引用《松花江上》歌曲,烘托气氛导入新课。讲文化,评价人物、事件,能适时引用一句诗,一对副联,不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引入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理解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没有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学得的知识是模糊的,对教材的感知是肤浅的。如讲“红军长征”,不讲清长征的地理路线,不讲清当时恶劣的地理条件: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激流湍急的大渡河,易守难攻的泸定桥,冰天雪地的大雪ft,茫无人烟的沼泽地,那么,学生就很难体会红军战士在克服这些自然困难的同时还要去同围追堵截的蒋匪军进行斗争的大无畏精神,那么其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引入政治、哲学等其他知识,同样不会冲淡主题,反而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历史学科的学习。其三:通过分析解剖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与总知识的联系,与已有知识结构的联系。最后经过综合完成从“整体结构——局部结构——整体结构”的教学过程。这样进行知识的转化与迁移,就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四:中外对比联系,加深对教材的一体化认识和理解。讲中国史可联系世界史,把中国史置于大的国际背景下。讲世界史可联系中国史,中外对比,纵横联系。如:讲明治维新可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讲鸦片战争可联系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从宏观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株守课本必然是“不识庐ft真面目”。把中外历史视为一体,在联系对比中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逐渐提高。1994年的42题,1995年的41题就需要这种对比思维能力。当代教育研究证明:当人们在接触一个不够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细节要比从细节中概括整体容易些。大历史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