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研究生入学试卷(复旦大学)1994年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1.已知,则2.进行下列过程时,体系的、、和何者为零?(a)循环过程(全部等于0)(b)孤立体系中的任意过程(=0)(c)封闭体系中实际气体的节流过程(=0)(d)绝热可逆过程(=0)3.在等温及不做其它功的条件下,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对否?为什么?答:不对。因为,。4.体系发生一绝热不可逆过程,是否可以设想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它的熵变?答:不可以。因为体系的终态不一样。,。5.理想气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可逆膨胀,其自由能变化和功函数变化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相差多少?答:是相等的。。6.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总是向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进行,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要加附加条件时才能成立。7.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的不可逆电池反应,其的计算公式为下列那一个?(a)(b)(c)答:C8.可以直接应用公式进行讨论的过程是:(a)80℃的水蒸汽在1atm下凝聚为水。(b)氢和氮的混合气体向真空容器中突然膨胀(无氨气生成)。(c)氮气进行绝热不可逆膨胀。(d)电解食盐水制取氢气和氯气答:(b)、(c)9.判断下列各量是大于、等于、小于零或不能确定?(a)(b)答:;。10.,请写出三种不同的计算熵变的公式。答:;;。二.(10分)(1)用自由能判据说明,在100℃、1atm、1mol水蒸发为水蒸汽是热力学可逆过程;答:。因为、。所以是热力学可逆过程。(2)已知上述过程的蒸发热为9.72Kcal.mol-1,求其熵变。并用此结果说明过程的性质;答:cal/mol;cal/mol。。该过程是热力学可逆过程。(3)求上述过程的功函数变化,并说明能否用此结果说明过程的性质;答:。因为:,所以:cal虽然,但不符合恒温、恒容的条件。不能用判断过程的性质。(4)若上述过程的终态是100℃、0.5atm的水蒸汽,求此过程的和,假定蒸汽为理想气体。(10分)解:9270—741=8979cal=8979cal=—515cal=—515cal三.甲烷分解反应为:。在800℃时的为23大气压。在一5升的容器中含有3mol甲烷。计算:(1)平衡时各物质的摩尔数;(2)为使3摩尔碳转化为甲烷。问:在800℃的5升容器中要引入多少氢气?(10分)解:(1)atm.mol-1mol3.84mol17.6*3.84=67.5atm=2.16mol分解了0.84mol故=0.84mol(2)3mol碳转化为3mol=3*16.7=52.8atm碳刚消失,则氢分压是平衡压力为:=23*52.8=1214.4atm238.4atm=1.98mol所需的氢气的总摩尔数是1.98mol,加上把碳转化为甲烷的摩尔数,即1.98+3*2=7.98mol四.(1)已知在(25℃)的乙醇水溶液中水和乙醇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和57cm3mol-1。当2摩尔水与足量的乙醇混合成的溶液时,计算溶液体积变化。(已知和的密度分别为0.997和0.7893g.cm-3)(2)把摩尔的NaCl加到一公斤水中,溶液的体积为,计算在和(无限稀溶液)中NaCl和的偏摩尔体积。(10分)解:(1)=设为水,为乙醇==18.06cm3=58.37cm3==—3.9cm3(2)=16.6253+在m=1.5mol/kg时,1.520.2422cm3/molV=1029.8453cm3=18.0087cm3/molm=0016.6253cm3/molV=1001.38cm3=18.0429cm3/mol五.(1)A-B体系的相图如下:(10分)(a)标明各相区中所具有的相。(b)叙述组成为G的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化。(c)A和B组成一个凝聚体系。A的熔点比B的高。固相中不溶而液相中不分层。A和B能形成化合物A2B,它在比B的熔点稍低的温度分解为固相A和溶液相,绘出这一体系的温度—组成图,并指出图中各处代表什么相?解:(a)1—l;2—l+;3—l+C;4—C+l;5—l+B;6—;7—A+C;8—+C;9—C+B(b)温度下降到AC线上,开始析出固熔体,温度继续下降,继续析出固熔体。液相浓度延AO线变化,到O点为溶液l、固熔体和C三相平衡。温度再下降,溶液相消失,+C两相平衡,温度再下降进入7,固熔体消失,为A和C两相共存。(c)六.(1)定量地证明下列各体系能级变化情况:(a)一维势箱的箱长l缩小为;解:为原来的4倍。(b)简谐振子质量减轻为解:为原来的倍。(c)双粒子刚性转子的粒子距离缩小为;解:为原来的4倍。(2)对下列情况,各举一个量子力学体系的例子,即体系能量间隔(6分)(a)随能量E升高而增加;解:一维势箱中粒子或刚性转子;(b)随能量E升高而不变;解:简谐振子;(c)随能量E升高而减小;解:非简谐振子或氢原子。七.(1)已知氢原子基态波函数是:,计算电子半径为的球面区域出现的概率;解:=======0.323=32.3%(2)已知氢原子的第一电离能eV,计算:(9分)(a)氢原子的第二电离能;解:=—54.4I2=54.4(b)1s轨道中二原子的互斥能;解:I2—I=29.8eV(排斥能)(c)有效核电荷;解:=—39.5=—13.6(Z*)2Z*=1.7(d)屏蔽常数。解:=0.30八.应用自由电子分子轨道理论(FEMO)方法,计算离子的电子吸收带最长波长。假定C—C和C—H的共轭键长为140pm(与苯分子相似),离子中共轭键两端各加一个额外键长构成自由电子运动的箱长。(10分)解:电子填入n=1.2.3轨道最长波长跃迁为34l=140*6=840pm=3.32*10—7m=3320九.(15分)(1)用价电子互斥理论(VSEPR)预测下列分子的几何图形。(a)解:直线型(b)解:三角锥(c)解:四方锥(2)试分析下列分子成键情况,指出C—Cl键长大小的次序。(a)解:杂化(b)解:杂化(c)解:杂化解:C—C的次序是:(3)用姜—泰勒效应说明下列配位离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片管理办法英文
- 出国境管理办法市
- 出版经营管理办法
- 刀具考核管理办法
- 分厂设备管理办法
- 分类帐户管理办法
- 刘邦人才管理办法
- 创客学校管理办法
- 创新管理办法发布
- 到村挂职管理办法
- 注塑成型PFMEA完整版
- 2020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加油站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肾脏与健康-养生以肾为本健康大讲堂课件整理
-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同名3479)
- 阿特拉斯·科普柯无油螺杆压缩机
- LS/T 3311-2017花生酱
- 2023版浙江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概述SFBT(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