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_第1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_第2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_第3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_第4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精华,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芒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学习选文1选文2选文3.

预习案

1.填空:

孔子(公元前到公元前)字名,末期

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可怜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体历史著作。

2.请同学们以下给划线字注音:

长沮()桀溺()耦而耕()怃然()

耰()辍()荷蓧()食之()

3.请同学们结合解释翻译选文1选文2选文3.

探究案

1.借仪封之口,反映出孔子的什么精神?

2.子路问的“津〞和长沮说的“津〞一样吗?

3.“辟人之士〞、“辟世之士〞分别指谁?

4.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5.孔子为何“怃然〞?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

6.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7.接舆为何“趋而辟之〞?

训练案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下面习题,见课本选文2(长沮、桀溺耦而耕)。

1.以下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长沮、桀溺耦而耕耦:两人并耕B.夫执舆者为谁舆:车

C.夫子怃然曰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D.吾非斯人之徒与斯:那么

2.以下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长沮、桀溺耦而耕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耰而不辍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3.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终是与孔子对话。

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4.以下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长沮在确认“执舆者〞是孔丘之后,没有直接回复子路的问话,而是说“是知津矣〞,这种“答非所问〞的话,其实是一种嘲讽,是对孔子选择的人生道路表示不满。

B.经过一轮的问答之后桀溺同样没有回复子路的问话,却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意思是,天下混乱,你跟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哪如跟随我们这样的“避世之士〞呢,出世而隐居呢!

C.所谓“避人之士〞,就是躲避世人的人,是说孔子不愿接触一般世俗之人,自视清高。

D.孔子在听了子路报告的长沮、桀溺的话以后,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天下假如有德政,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勇于承受社会责任的精神,比长沮、桀溺等人境界更高。

其次课时

学习重点:学习选文4和选文5.

预习案

1.经典语句填空:

(1)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

(2)往者不可谏,。陶潜变“之〞为:悟已往之不谏。

(3)丈人曰“,,孰为夫子?〞

(4)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2.请同学们看解释翻译选文4和选文5。

探究案

1、荷蓧丈人为何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荷蓧丈人为何要留下子路,其用意是什么?

3、子路是如何评价荷蓧丈人的?

4、从荷蓧丈人的言谈来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处世方式?

训练案

1.以下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封人请见(xiàn)从者见(jiàn)之见(xiàn)其二子子路反见(jiàn)

B.木铎(duó)问津(jīng)执舆(yú)怃(wǔ)然

C.长沮(jù)桀溺(nì)殆(dài)而耰(yōu)而不辍

D.荷(hé)蓧芸(yún)草食(sì)之奚(xī)自

3.以下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②长沮、桀溺耦而耕。③是鲁孔丘之徒与④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⑦植其杖而芸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

4.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明日,子路行以告。D.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A.君子之至于斯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仪封人请见璧有瑕,请指示王

C.对曰:“然〞夫子怃然曰

D.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曾不若孀妻弱子

6.以下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B.是鲁孔丘之徒与C.趋而辟之D.孔子过之

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见〞字,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两项是()

A.仪封人请见B.使子路反见之

C.见其二子焉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从而后

C.杀鸡为黍而食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9.以下各项中,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子路宿于石门

C.夫执舆者为谁D.不吾知也

10.对以下文学知识讲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