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字同叔》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晏殊字同叔》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晏殊字同叔》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晏殊字同叔》阅读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晏殊,字同叔》阅读试题及答案

《晏殊,字同叔》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7—21题。(18分)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17.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权:权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恨:可惜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一致的一组是

A.以神童荐之以旌其所为

B.欲因群材以更治相如因持璧却立

C.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D.乃辅臣例宣借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1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加入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因而深得皇帝称赞,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恳的优良品质o

B.晏殊性情烦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也曾轻视诏令、役使官兵,因而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从中暴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弱点。

C.晏殊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衬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看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祀,罢朝两天,以此突出晏殊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3分)

(2)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3分)

参考答案::

17.C18.D19.B

20.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1.①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