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产生与防治对策_第1页
亚健康的产生与防治对策_第2页
亚健康的产生与防治对策_第3页
亚健康的产生与防治对策_第4页
亚健康的产生与防治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健康的产生与防治对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方之甡第一页,共五十九页。亚健康——请先了解健康新概念

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应该是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①生理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功能良好。

第二页,共五十九页。健康的十条标准(WHO):(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质量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第三页,共五十九页。

身心健康“五快”、“三良好”(WHO)

身体健康“五快”是指:

1、吃得快:说明消化功能好,有良好的食欲,不挑食,不厌食,不偏食,不狼吞虎咽;2、拉得快:说明吸收功能好,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感觉轻松;3、走得快:说明运动功能及神经协调功能良好,步履轻盈,行走自如;4、说得快:说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口齿伶俐;5、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兴奋—抑制过程协调好,上床很快入睡,睡得沉,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第四页,共五十九页。

精神健康“三良好”是指: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1999年)第五页,共五十九页。资料: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占20%;处于亚健康的人占75%。不容忽视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第六页,共五十九页。广东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广东省高校不同年龄教工健康状况比较(%)年龄30岁以下30岁以上40岁以上50岁以上(含30岁)健康23.916.173.722.24亚健康47.5349.3139.8625.26前临床状态21.5929.8627.2422.50疾病状态6.9714.6632.1850.00

资料来源:2002年广东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第七页,共五十九页。

广东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此次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0份,回收问卷8662份,其中合格问卷8417份。应答率为86.62%,合格率为97.20%。2.健康857人,占10.17%、轻中度亚健康3853人,占45.77%、重度亚健康(前临床状态)2008人,占

23.86%、疾病状态1699人,占20.20%。本次调查广东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现患率为69.63%,其中以轻、中度亚健康为主。第八页,共五十九页。什么是亚健康: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指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也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灰色状态”。或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又因为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第九页,共五十九页。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

躯体方面表现为:失眠、头昏、头痛、乏力、困倦、疲劳、耳鸣、视力下降、咽喉异物感、食欲不振、胃胀不适、颈肩僵硬、便秘、心悸气短等;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烦躁、神经质等;

情感方面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等.第十页,共五十九页。

为什么要警惕“亚健康状态”健康亚健康状态疾病大多数“亚健康状态”者,经过生理和心理的自我调节,都可以恢复到比较健康的状态。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其结果就很难预料。在亚健康状态下,患者免疫力降低,身体内部的防卫力量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发生。

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亚健康的原因:

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人体自然衰老;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前期、恢复期;手术后康复期出现的种种不适;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等等。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亚健康的危害1、正常寿命缩短:

正常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多少呢?自然寿命的规律——与生长期或成熟期有关:人的生长期:20—25年/5—7倍/100—175岁人的成熟期:14—15岁/8—10倍/110—150岁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

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卫生部官员在北京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分论坛透露:在近5年内,在北京的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有135位教授死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3岁。第十四页,共五十九页。

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岁,这比北京人均寿命75.85岁低了22岁。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杭州市部分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2005年)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河南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06年12月)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精神需求成为现代人高质量生活的标志。亚健康成为高质量生活的头号绊脚石。

亚健康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新杀手。

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

现代社会的无奈——催人早衰个人:升学、就业、恋爱、梦想、奋斗、价值、爱好、睡眠、休闲、网瘾、防黄赌毒;家庭:经济、代沟、设计、谋划、婚丧、病痛、赡养、亲子和夫妻关系;工作:压力、出差、会议、进度、汇报、绩效、晋升、下岗、退休、同伴和领导关系;人际:应酬、竞争、攻击、嫉妒、宴请、派对、礼节、烟酒、眼神、牌桌等。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人们的健康误区一、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换命;二、有钱好医好药可请到买到;三、潇洒活一生,不必讲究。

医学科学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平衡一下这个技术时代中不断增长的、被谴责的、日益反常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德)文兹梅尔《世界医学五千年史》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生活方式问题:

吃出来的病,坐出来的病,嗜出来的病

吃出来的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多种癌(肝、胃、食道、前列腺、乳腺、膀胱癌等,吃占癌因素35%);嗜出来的病:烟、酒、黄、赌、毒引起肺癌、肝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意外伤亡、多种癌(烟酒因素引起癌症约38%)和性病;

坐出来的病(见下图)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久坐综合症引起全身疾病

WHO报告:全球70%人因久坐而生病

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早死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心烦意乱高血压常感冒体重增加骨质增生体能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心脏功能降低冠心病增加肺栓塞椎间盘突出腰、腹背部疼痛结肠癌等增加女性:盆腔炎附件炎关节炎抽筋下肢静脉曲张双足麻痹骨刺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上述社会行为致病模式心理刺激升血压、胃口差、头痛、忧郁、焦虑、愤慲、悲观、冲动、失眠生理变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心绞痛、神经症、慢支、车祸、慢性过劳综合症后果亚健康或生病,20岁年龄、30岁疾病,30岁年龄、60岁心脏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

我国疾病发生情况3个中国人有1个死于心血管疾病;4个中国人有1个死于恶性肿瘤;每2秒钟有1个人死于心肌梗塞;全国有1.6亿人患高血压;城市20岁以上人口患糖尿病占6.4%;城市肺癌剧增,成为癌症第一位死因。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说,他们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医院每年收治的数千名冠心病患者中,年轻的精英人才占到了近10%;过去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现在有的病人只有30多岁。马根山教授说,精英人才由于工作繁忙,容易忽视自身健康,往往等到“累倒了”才开始重视。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你“亚健康”了吗?

2006年3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播出时空调查“人在职场”系列(五):你“亚健康”了吗?

以下是一个亚健康的量表,你可以测测自己是否已经处于亚健康状况:(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提供)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亚健康量表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结果分析

12-23分:你的健康状况良好,继续保持。

24-41分:你的健康状况开始令人担忧,以后要注意了;42-60分:你的健康状态比较糟糕,建议马上去医院查查;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九页。

有14220人做了这个测试,那么他们的健康状态怎样呢?测试者健康状况结果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九页。

你认为你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有关吗?

健康与工作的关系认为和工作有比较大关系的加起来有88%。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

健康状况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如何?A、有很大影响26.6%

B、有一定影响55.0%

C、影响很小16.1%D、完全没有影响2.3%

一共有81.6%的人认为亚健康已经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比如经常忘事、烦燥不安、爱发脾气,工作不能集中精神,这些都是亚健康正在对你步步紧逼的征兆。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亚健康对我们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亚健康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亚健康的表现并不明显,而是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地带,总让你觉得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北京市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洪昭光说:亚健康第一,睡眠不好,精神疲惫,完了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先是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下去血压高,下去动脉硬化,再下去亚健康真正各种疾病跟着而来,实际是一个导火线,一个早期现象。很多人已经有了病,比如冠心病、血压高、脑血管动脉硬化,但他有病没有突发也没事。亚健康状态失眠、酗酒、整宿没睡,过分兴奋的情绪可以诱发,这样慢性病突发变成猝死,原来潜伏的病,亚健康可以诱发。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

什么是猝死?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定为1小时。猝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男女,但以男性居多。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为什么亚健康会导致猝死?室性心动过速

严重心律紊乱90%心性猝死

(恶性心律紊乱)心室颤动突然心跳停止10%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猝死的四大疾病诱因

悄悄的凶手——高血压无声的凶手——高血脂微笑的凶手——吸烟甜蜜的凶手——糖尿病

综合防治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

猝死是亚健康危害中最严重的危害,过劳死同样严重威胁着亚健康者。

猝死是急性死亡,过劳死是慢性疲劳的死亡积累,最终突然爆发死亡。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九页。

过劳死

国际上对“过劳死”普遍定义为: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九页。“过劳死”的主要表现:经常出现身体乏力、睡眠不稳、记忆减退、头痛头昏、腰痛背酸、食欲不振、视觉紊乱等疲劳症状。但到医院去检查,却又没有明显的病症。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九页。“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这点很容易为一般人所忽视。“过劳死”最常见的直接死因有:冠心病、脑出血(高血压)、心瓣膜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等。第四十页,共五十九页。

调查显示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体力过度透支:

广东省高校教师有20%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70%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1/3为重度亚健康。

武汉高校教师亚健康“经常出现”与“偶尔出现”的频率合计达64.3%。

云南省的一份调查显示,有31.5%的教师感到压力来自繁重的教学工作,有19.5%的教师觉得科研任务重。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如果不改变工作时间过长、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七成人将走在“过劳死”边缘,随时可能因为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内潜藏的疾病而丧命。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案例一清华两年轻教师相继“过劳死”: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简称“电机系”)焦连伟。医生的死因诊断是:突发性心脏骤停,导致心肌梗塞死亡。46岁的高文焕,被视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重量级学者。医生的诊断认为,繁重的工作压力不仅使高文焕错过了癌症的最佳治疗时机,还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九页。案例二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32岁萧亮中在睡梦中突然大口大口地喘气,5分钟以后与世长辞。击倒这位年轻人的是过度的劳累和生活压力,以及他内心郁积着的难以言表的焦虑。浙江大学数学系36岁教授、博导何勇,因“弥散性肝癌晚期”过劳病逝,家属与学校同事公认的死亡原因是过度劳累。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九页。

亚健康的误区

亚健康的概念是含糊的,绝对定义很难下,这在学术界本身就有很多争论,在医学界根本不关心什么亚健康,所以要想到医院诊所去求助医生,几乎没门;人群中对待亚健康有两种情绪,健康人对亚健康提出的问题“不屑一顾”,根本引不起他们的重视;生性多疑者则会引起“风声鹤唳”的惊惶失措,从而加重了“亚健康”。这就是亚健康的误区,需要重视的地方。

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九页。

亚健康的预防和治疗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态注意健康监测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九页。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美《大趋势》我们听任自己成为无所作为的旁观者,不仅把医疗机构所胜任的责任、治疗创伤和严重疾病——交给了它,而且把事实上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照顾自己的健康和安适的责任——也交给它。我们把医生尊为我们社会的高级神父,却抹杀了我们的直觉。反过来,医疗机构则力求去满足我们那些不该要求的期望。他们把全部信赖寄托在依靠药物和手术的现代巫术上,以此行使其神父职能,而我们竟深信不疑。

——约翰.奈斯比特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九页。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大多数人往往重治疗轻预防,等生了病,用大量的财力、精力去治疗。

公式:有钱+无知=可悲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WHO)。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九页。

健康生活方式永不吸烟Nosmoking饮食合理Eatwisely经常运动Exerciseregularly劳逸结合Relax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九页。

健康的心态

“心病”常作“体病”医

“中国医院约1/4就诊患者有抑郁、焦虑症状。但医院正确诊断率仅5.7%”;(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查)专家认为:心理疾患低发现率和低治疗率原因是缺乏精神医学知识,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九页。

21世纪的健康主题

——心理养生

20个~500个T淋巴细胞可消灭一个癌细胞。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脂类和乙酰胆碱,可调节机体至最佳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哈佛大学研究)

第五十页,共五十九页。心理平衡三个“三”

第一:三个正确

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九页。

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