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政协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1页
2022年06月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政协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2页
2022年06月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政协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3页
2022年06月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政协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4页
2022年06月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政协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预测冲刺卷一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6月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政协办公室公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预测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3套合壹)(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考点综合押题(共125题)1.国际油价的波动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上最大的垄断组织欧佩克对于国际油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非常有限,就短期而言,欧佩克国家行为一致性程度与国际油价存在有限联系,从长期来看,欧佩克国家行为一致性与国际油价几乎不存在联系。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是(

)。

A.欧佩克国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治因素

B.通常情况下,欧佩克并非是国家油价的制造者

C.长期而言,世界石油市场和国际油价不受欧佩克的影响

D.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基于一些重要的前提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信息“国际油价的波动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知,“主要是政治因素”表述错误,当选;

B项,根据文段信息“世界上最大的垄断组织欧佩克对于国际油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非常有限”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文段信息“从长期来看,欧佩克国家行为一致性与国际油价几乎不存在联系”可以,表述正确,排除;

D项,根据文段信息“欧佩克国家行为一致性程度与国际油价存在有限联系”可知,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基于“国家行为一致性”,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岩石∶矿物∶成分

A.森林∶树木∶木材

B.粘土∶沙子∶石头

C.器官∶组织∶功能

D.酒精∶饮料∶果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矿物”由特定的化学“成分”构成。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森林”由“树木”组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树木”可以做“木材”,排除。

B项:“粘土”“沙子”和“石头”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器官”是由几种“组织”相互结合组成的,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组织”由特定“功能”的细胞构成,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料”和无“酒精”“饮料”,“酒精”是“饮料”的或然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或然组成关系,“果汁”是“饮料”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3.亚健康是对生物有机体生理机能状态的一种描述,一般指生理机能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由健康过渡到疾病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在质变发生之前的这个特殊阶段即是亚健康。

下列现象中属于亚健康的一项是:

A.老王退休后连续多次在医院体检发现血压很高,但是他从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

B.小刘在上周六出去购物时遭遇抢劫,在搏斗中被歹徒用匕首捅伤,现在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医院进行最后的康复调理

C.小兵正在读初三,面临升学的压力,他经常熬夜学习,最近感到眼睛看东西有一层雾气,医学专家说这可能是假性近视

D.小刚的爸爸在单位体验时,发现腹内有肿瘤包块,医生说可能是长期劳累所致,劝其保养,可是他因没有任何外在征兆而并不在意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生理机能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老王多次体检发现血压很高,说明患有高血压,已经处于病态,不属于“生理机能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不符合定义;

B项:被匕首捅伤,已经受到伤害,不属于“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并且是从疾病向健康方向的转变,不符合定义;

C项:假性近视,并非真的近视,通过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转化为近视,属于“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符合定义;

D项:发现腹内有肿瘤包块说明已经患病,并非“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4.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全国人口已经降至不足14亿

B.人口过1亿的省份只有1个,是河南省

C.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依然年富力强

D.人口总数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减少态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21年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总的来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因此,选择C选项。

AD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一)人口总量。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AD项排除。

B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广东、山东2个。B项排除。

5.成人礼应该托起什么样的青春?无论什么样的成人礼,都应该是对青春活力的一种确认和激发。仪式________很重要,经由严肃的仪式,往昔的青涩少年将走向人生的新岸;不过,也不能刻意强调仪式、神化仪式,________走形变味,甚至成为枷锁和禁锢。毕竟,青春是无法固化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

导致

B.当然

乃至

C.固然

以致

D.诚然

以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先承认仪式的重要性,再转折论述不能刻意强调仪式。B项“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后文连接“不能刻意强调仪式”语义相矛盾,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固然”和D项“诚然”均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符合文意。A项“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虽然”的侧重点不在于肯定前面的事实,而在于强调前后两个分句没有关联,用在此处没有“固然”和“诚然”恰当,排除A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走形变味,甚至成为枷锁和禁锢”,可知,第二空后面产生的是不好的结果。C项“以致”为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符合文意。D项“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以至”的结果不一定是消极的,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6.中国(

)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揭牌。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在2021年11月20日开幕的2021重庆英才大会上,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经人社部批复设立的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旨在助力重庆加快集聚数字经济人才,优化数字经济人才流动和配置,打破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瓶颈。到2025年,该市场将力争打造成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基地、全国数字经济人才输送交流平台。

故正确答案为C。7.某公司的销售人员业绩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30名销售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

,该公司共有销售人员多少人?

A.640

B.720

C.800

D.84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业绩达标的人数为3x,未达标人数为5x,又有30名销售达标后,此时达标人数是(3x+30),未达标人数是(5x-30)。根据前者是后者的

,可列出等式:(3x+30)∶(5x-30)=5∶7,即7(3x+30)=5(5x-30)。解得x=90(人)。则销售人员的总数为3x+5x=8x=8×90=720(人)。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总人数是3+5=8份,是8的倍数,不能排除任何选项;根据“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

”,总人数是5+7=12份,是12的倍数,可排除A和C项。

第三步,剩下两个选项,代入任何一个均可。

代入B项,若总人数为720人,初始达标人数为720÷8×3=270(人),又有30名销售达标后,达标人数为270+30=300(人),此时未达标的人数为720-300=420(人),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

,符合题干所有条件。

因此,选择B选项。

8.(

)是人类文化的宝库,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有“一山独秀众山羞”、“高凌五岳”的美称。

A.黄山

B.华山

C.庐山

D.峨眉山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更有“一山独秀众山羞”、“高凌五岳”的美称。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B项: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古称“西岳”,为中国的五岳之一,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C项: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美句。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9.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其中,内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叙述者等同于该人物本身,即叙述者所知道的同该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映了内视角的是:

A.《金锁记》中,作者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揭示了曹七巧等人的悲剧命运

B.《白象似的群山》中,作者置身于所有角色之外,客观叙述故事中的人物命运

C.《孔乙己》中,作者即故事中的小伙计,用旁观者的口吻描写其所见所闻

D.《包法利夫人》中,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展示情节,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叙述视角:“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

内视角:“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叙述者所知道的同该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不符合“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不符合“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作者置身于所有角色之外,客观叙述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不符合“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不符合“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作者即故事中的小伙计,符合“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符合“叙述者所知道的同该人物知道的一样多”,描写其所见所闻符合“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符合定义,当选;

D项:以局外人的身份展示情节,不符合“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不符合“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内视角”,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

②叙述者等同于该人物本身,即叙述者所知道的同该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作者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没有“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没有“等同于小说中某人物本身”,不符合定义;

B项:作者置身于所有角色之外,没有“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没有“等同于小说中某人物本身”,不符合定义;

C项:作者即故事中的小伙计,说明作者“借助小伙计的感觉和意识”,作者等同于该人物本身,用旁观者的口吻描写其所见所闻,说明“作者所知道的和小伙计知道的一样多”,符合定义;

D项: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展示情节,没有“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也没有“等同于小说中某人物本身”,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叙述视角和内视角两个定义,并要求选择反映了内视角的一项,可重点关注该定义。分析发现,内视角的关键点为“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叙述者等同于该人物本身”,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内视角定义的关键信息: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叙述者等同于该人物本身。也就是作者以某个人物的身份进行叙述。

A项,作者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并非以某个人物的身份进行叙述,不符合定义。

B项,作者置身于所有角色之外,并非以某个人物的身份进行叙述,不符合定义。

C项,作者即故事中的小伙计,是以小伙计的身份进行叙述,符合定义。

D项,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展示情节,并非以某个人物的身份进行叙述,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10.烧碱即氢氧化钠,是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高危化学品”。但烧碱也是一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是一种高效的酸度调节剂。但用作食品加工的烧碱需要“食品级”,而不少报道提到的是“不法商贩使用工业烧碱”。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而在于前者对于重金属杂质有监控要求,后者则没有。其实,在食品中使用氢氧化钠,危险是由工作人员来承担的。而在最终食品中,它们的“腐蚀性”早已不存在。至于使用工业烧碱,则属于使用“不合格原料”,应该打击。

下列选项中,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A.工业烧碱含有大量重金属杂质,不可在食品加工环节使用

B.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烧碱,工作人员承担着被其腐蚀的危险

C.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烧碱并不违法,甚至对其残留量都没有规定

D.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都可作为酸度调节剂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C项,表述错误,根据文段“但用作食品加工的烧碱需要‘食品级’”,即“对于重金属杂质有监控要求”,所以不是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任何烧碱都不违法,而是使用“食品级”的烧碱不违法,当选。

A项,对应文段“至于使用工业烧碱,则属于使用‘不合格原料’,应该打击”,正确。

B项,对应文段“在食品中使用氢氧化钠,危险是由工作人员来承担的”,正确。

D项,根据文段可知“烧碱是一种高效的酸度调节剂”,再根据文段“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可知,两者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食品中为何会有危险的烧碱》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级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而在于前者对于重金属杂质有监控要求,后者则没有”,正确。B项对应文段“在食品中使用氢氧化钠,危险是由工作人员来承担,而在最终食品中,它们的‘腐蚀性’早已不存在”,说明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烧碱,工作人员承担着被其腐蚀的危险,正确。C项“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烧碱并不违法”,其中的“烧碱”概念范围扩大,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工业烧碱违法,只有使用食品级烧碱才不违法,C项与文意不符,错误。D项对应“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级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和“是一种高效的酸度调节剂”,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根据选项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分析。A项,由“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的区别不在于主要成分,而在于前者对于重金属杂质有监控要求,后者则没有”“至于使用工业烧碱,……应该打击”可知,说法正确。

B项,由“在食品中使用氢氧化钠,危险是由工作人员来承担的”可知,说法正确。

C项,“烧碱”未给出具体使用类别,结合文段末句可知,若使用工业烧碱,则属于“不合格原料”,应该打击,说法不正确。

D项,由文段首句“烧碱即氢氧化钠”可知,食品级烧碱和工业烧碱基本成分相同,再结合“烧碱……是一种高效的酸度调节剂”可知,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均为汉字,但汉字的整体笔画数方面无明显规律,考虑其构成方面的特点,发现每个汉字在书写时都有撇,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解题。题干汉字笔画撇的数量依次为1、2、3、(4)、5,故本题选C。12.调查报告可以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分为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历史进程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调查报告的分类有多种,可以从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分为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历史进程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涉及的范围层次上分为宏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观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微观问题的调查报告;也可以从调查研究的侧重点上分为澄清事实型调查报告、思路启发型调查报告、可行对策型调查报告;还可从调查研究的方式上分为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

因此,本题正确。

13.填空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黄河远上________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②远芳侵古道,晴________接荒城。(白居易)

③月________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④感此伤妾心,坐愁________颜老。(李白)

⑤________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

A.白、翠、黑、红、银

B.彩、绿、黑、红、明

C.白、绿、白、朱、红

D.彩、翠、白、朱、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完全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对比选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凉州词二首》,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出自《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作者是唐代诗人卢纶。“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出自《长干行二首》,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秋夕》,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以,A项完全正确。B项、C项和D项均有问题。

因此,选择A选项。

14.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液倒入甲桶,请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

A.无法判定

B.甲桶糖水多

C.乙桶牛奶多

D.一样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抽象比例。

第二步,甲桶中减少的牛奶全在乙桶中,乙桶中减少的糖水全在甲桶中,根据两次倒入体积不变,则甲桶中减少了多少牛奶就相应增加了多少糖水,故甲桶内的糖水和乙桶内的牛奶一样多。

因此,选择D选项。15.我国法律规定,年满(

)的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6周岁

B.年满18周岁

C.年满14周岁

D.出生之日起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事主体。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因此本题选择D项。

16.62位工程师要对5个大型重要零部件检查,已知每个零部件的检验人数均不同且每位工程师只参与对其中一个零部件的检查,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知参与检查人数第三多的零部件最多有(

)人参与。

A.17

B.18

C.19

D.2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数列构造。

第二步,设检查人数第三多的零部件最多有x人参与,总人数固定,若要x最多,则其他零部件参与检查的人数要尽量少,需构造数列,具体如下表:

第三步,将构造人数加和求解,即x+2+x+1+x+2+1=62,解得x≈18.7(人),最多为18.7,18.7为上限,结果不能比18.7大,故取整为18人。

因此,选择B选项。

数列构造类问题,问“最多”时,计算结果为小数时,直接取整数部分即可;问“最少”时,取整数部分+1

17.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有专门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①孩提②豆蔻③耄耋④而立⑤花甲

A.①⑤③②④

B.①②④⑤③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④③⑤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①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孩提之童。——出自《孟子·尽心》。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②豆蔻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

③耄耋年纪约八、九十岁。

④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⑤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由此可知,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①②④⑤③,B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孩提:2—3岁、汤饼之期:婴儿出生3日、总角:8、9岁到13、14岁的少年、幼学:10岁、豆蔻:女子13、14岁、及笄:女子15岁、加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耳顺:60岁、从心:70岁、喜寿:77岁、耄耋:80岁、米寿:88岁、期颐:100岁。

18.树根∶根雕∶工艺品

A.纸张∶风筝∶春天

B.粘土∶唐三彩∶古董

C.消费∶借贷∶信用

D.泥沙∶混凝土∶建筑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树根”是制作“根雕”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根雕”是“工艺品”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纸张”是制作“风筝”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风筝”与“春天”不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B项:“粘土”是制作“唐三彩”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唐三彩”是“古董”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消费”与“借贷”不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排除;

D项:“泥沙”是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而非“建筑”的一种,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19.拟办是指:

A.做好处置办毕文件的准备工作

B.对公文的办理提出建议

C.拟写需要办复的公文

D.针对待办理的重要文件撰拟公文摘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

第二步,拟办是秘书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人等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办理意见,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作出指示。

因此,选择B选项。

办理收文,具体包括:拟办、请办、批办、分发、承办。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收文的阅读、分析研究,从中获取信息,了解或解决其所针对的事务或问题。

拟办:秘书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人等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办理意见,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作出指示。

请办:指机关办公厅(室)根据授权或有关规定将需要办理的公文注请主管领导人指示或者主管部门研办。对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指明主办部门。

批办:指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包括公文的拟办意见)进行认真阅读分析之后,提出处置意见。

分发:指秘书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或者领导人批示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人和部门。

承办:指对需要办理的公文进行实质性的处理,解决公文所针对的问题。凡属承办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答复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直接答复呈文机关;凡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凡须报请上级审批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或直接代拟文稿,一并送请上级审批。

20.凤凰古城之所以能吸引游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历史沧桑感,我们毫不怀疑当地可以花钱建出一个和凤凰古城外观一模一样的新镇“烟雨凤凰”,可问题是,历史却不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缺乏了历史底蕴,难道游客就这么配合,花钱跑到那里去看一幢幢的仿古建筑?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有(

)。

A.新镇“烟雨凤凰”缺乏历史底蕴

B.新镇“烟雨凤凰”必将吸引大量游客

C.凤凰古城的历史底蕴不是用金钱就能买来的

D.游客不会花钱去看“烟雨凤凰”,因为它的外观和凤凰古城一模一样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对应“历史却不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缺乏了历史底蕴”,可知A符合文意。

B项对应文段“可问题是”之后的内容,可知文段表达的意思是新镇“烟雨凤凰”缺乏历史底蕴,游客不会花钱跑去看,B项不符合文意。

C项中对应当地可以花钱建出一个新镇“烟雨凤凰”,但是真金百银也买不来历史底蕴,C项符合文意。

D项,对照“缺乏了历史底蕴,难道游客就这么配合,花钱跑到那里去看一幢幢的仿古建筑?”可知游客不去看新的烟雨凤凰原因是缺乏历史底蕴,而不是和外观和凤凰古城一模一样。

因此,选择AC选项。

21.山东和山西的“山”是指:

A.太行山

B.沂蒙山

C.祁连山

D.阴山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山东省和山西省是根据太行山划分的。山东位于太行山的东边,因此得名山东,简称“鲁”,省会在济南。山西位于太行山西边,因此得名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沂蒙山,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主要区域位于山东省临沂地区、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是山东省第一大山和第二高山。与题意不符,B项不当选。

C项: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与题意不符,C项不当选。

D项:阴山山脉,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顶海拔2000米—400米。集宁以东到沽源、张家口一带山势降低到海拔1000米—500米。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与题意不符,D项不当选。

22.下列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做法是:

A.要求干部重心下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B.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C.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使城乡平衡发展

D.把专家咨询与群众听证相结合作为决策依据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这违背了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点,与科学发展观内容不相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项:“要求干部重心下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A项正确。

C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使城乡平衡发展”

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C项正确。

D项:“把专家咨询与群众听证相结合作为决策依据”

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D项正确。

23.当前空气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的某些机制和平衡的严峻问题,主要包括:

A.酸雨

B.沙尘暴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的破坏

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估算,由于环境破坏严重,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公顷的旱地变成沙漠,每年有11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世界自然灾害正以每千年增加一倍的速度锐增。而由于环境污染,不仅出现了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机制和平衡的三大问题,即被誉为“空中死神”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而且导致了大量的公害事故的发生,它们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伴随着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选择ACD选项。

B项: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强风、强热力不稳定和沙源分别作为动力因子和物质基础,是沙尘暴形成的三个重要条件。所以沙尘暴不属于全球性的严峻问题。B项不合题意,不当选。

24.规定a*b=3a+b+1,如果3*(2*x)=20,那么x的值是多少?

A.6

B.5

C.4

D.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

第二步,2*x=3×2+x+1=7+x,3*(7+x)=3×3+7+x+1=20,解得x=3。

因此,选择D选项。

25.①老人暂无生命危险

②路人小李发现,急忙拨打120

③老人患病摔倒在路旁

④救护车赶到实施现场抢救

⑤老人躺在路上呻吟并呼救

对上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⑤④①

B.③⑤②④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⑤④②①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描述老人从摔倒到被救助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②和事件⑤。应该先是“老人躺在路上呻吟并呼救”,然后才会“路人小李发现,急忙拨打120”。故事件⑤应该在事件②的前面。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B、D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②和事件④可知,应先“路人小李发现,急忙拨打120”,然后再“救护车赶到实施现场抢救”,即事件②在事件④前面,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B。26.皮下脂肪大有裨益,但动物长得过胖,在陆地上的行动速度就会大大减慢,所以陆地动物一般不会储蓄过多的脂肪,以免跑得慢追不上猎物,或者被捕食者追上。不过,北极熊是一个例外,因为它们捕食海豹时依赖的是伏击和搜索,不需要速度,而且没有动物能捕杀成年北极熊(人类除外),所以它们可以安安稳稳地储备大量皮下脂肪,以备不时之需。

下列说法中,与原文相符的是:

A.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可以帮助它捕食海豹

B.北极熊虽然动作慢,但力量是最大的

C.北极熊是唯一一种储存过多脂肪也不影响捕食的动物

D.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对其捕食无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皮下脂肪可以帮助它捕食海豹”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B项“力量是最大的”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C项“唯一一种”表述绝对,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不过,北极熊是一个例外……所以它们可以安安稳稳地储备大量皮下脂肪,以备不时之需”,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D选项。

27.某市居民生活用电每月标准用电量的基本价格为每度0.6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标准用电量,超出部分按照基本价格的80%收费。某户九月份的用电量为100度,共交电费57.60元,则该市每月标准用电量为:

A.60度

B.70度

C.80度

D.90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每月标准用电量为x度。根据超出部分按80%收费,可知超额部分单价为0.60×80%=0.48(元)。根据共交电费57.60元可得,0.60×x+0.48×(100-x)=57.60,解得x=80,即该市每月标准用电量为80度。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

第二步,若全按基本价格收费,共需100×0.60=60(元),实际少收60-57.60=2.4(元)。超出部分每度电少收0.60-0.60×80%=0.12(元),则超出2.4÷0.12=20(度),故每月标准用电量为100-20=80(度)。

因此,选择C选项。

28.6,11,13,24,24,(

A.38

B.41

C.44

D.47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和。

第二步,做和如图所示:

和数列是幂次修正数列,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7+1=8,指数数列是2的常数数列,修正数列是以1,-1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和数列下一项为8²+1=65,则所求项为65-24=41。

因此,选择B选项。29.下列关于水生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鲨鱼用鳃呼吸,鲨鱼属于鱼类

B.黄鳝的鳃严重退化无法用鳃呼吸,黄鳝不属于鱼类

C.蓝鲸没有鳃,用肺进行呼吸,蓝鲸属于哺乳动物

D.海龟没有鳃,用肺进行呼吸,海龟不属于哺乳动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黄鳝的鳃已经退化,不能独立完成水中呼吸,所以口腔及咽腔壁膜帮助呼吸,常将头伸露水面外进行呼吸。水枯竭时,尚能退到低湿处或钻入淤泥内较长时间而不致死亡。但黄鳝仍属于鱼类。A、C、D三项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选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相关生物学常识。水生生物的呼吸方式以及属类是公考的常考点。常考水生哺乳动物有,鲸鱼、海豚、江豚、海牛等,需考生日常多积累。鳝鱼属合鳃鱼目。鱼类多用鳃呼吸,但鳝鱼的鳃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细血管直接呼吸空气。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生生物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黄鳝又名鳝鱼、长鱼、无鳞公子等,属于合鳃目鱼类,是鱼类的一种。

因此,选择B选项。30.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

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

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依次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是:

A.吸引

视力

B.迷惑

视角

C.引诱

视线

D.诱惑

视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首先根据“前方是充满

的晚餐”可知,此处首先考察词语搭配的相关用法,填入的词语作为定语的一部分,修饰中心词“晚餐”。其次根据后方提示信息“但蚊子可以做到”可知,蚊子既能关注到晚餐也能振动双翅,做到兼顾。A项“吸引”指把事物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方面来;C项“引诱”通常意为使用施诈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出诱导者设计好的行为,通常指坏事。以上两个词语后直接跟宾语,搭配上与文段要求不符,排除A项和C项。B项“迷惑”指使人迷乱,摸不到头脑,含消极倾向,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D项“诱惑”有充满吸引力的意思,符合文意和搭配,答案锁定D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D项“视野”即通过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书面语,与“蚊子”搭配合适,文意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视力: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视角:视线与显示器等的垂直方向所成的角度,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

31.石油∶能源

A.质子∶离子

B.专项∶特长

C.矿泉水∶淡水

D.高楼∶四合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石油”是一种“能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质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质子”和“离子”都是粒子,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B项:“专项”指具体的某个项目,“特长”指特别擅长的专门的技艺或兴趣、研究领域,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淡水”指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矿泉水”是一种“淡水”,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高楼”与“四合院”都是一种建筑结构,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2.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空气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

C.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

D.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元素、原子和分子三个定义的内容,要求我们选择正确的一项,需要对题干的三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元素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原子定义的关键信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所以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定义。

B项,元素能构成一切物质,并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所以空气不是由各种细小的原子构成的,不符合定义。

C项,同一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所以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

D项,分子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元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他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该项不符合“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不符合定义;

B项: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构成的混合物,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可在化学反应中分割,该项不符合“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不符合定义;

C项:定义关键信息“元素的原子中每一个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即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定义;

D项:该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只能说一氧化碳分子(CO)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元素是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原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不可能是由细小的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具有不同数量质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类元素,符合“元素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个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符合定义,当选;

D项:选项不符合“分子由原子构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的名称,是单独存在,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一氧化碳分子(CO)应该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3.在大型超市中,商家为提高销售额,通常会把诸如面包和牛奶、牙膏和牙刷等物品摆放在相近的位置。这是运用了数据挖掘中的哪种方法?

A.分类

B.聚类

C.关联规则

D.序列分析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分类、聚类、关联规则、Web页挖掘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挖掘。关联规则是反映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技术,用于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项之间的相关关系。

“面包”和“牛奶”,“牙膏”和“牙刷”两种产品之间具有相关联性,可以组合销售,即消费者买“面包”的同时会买“牛奶”,买“牙膏”的同时会买“牙刷”。因此商家把这些物品摆放在相近的位置是运用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方法。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方法中的分类,指首先从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一个分类模型,再将该模型用于对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有很多用途,比如说预测,即从历史的样本数据推算出未来数据的趋向,再比如说分析用户行为,我们常称之为受众分析,通过这种分类,我们可以得知某一商品的用户群,对销售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B项: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方法中的聚类,是自动寻找并建立分组规则的方法,它通过判断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把相似样本划分在一个簇中。简单说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相近。

D项:序列分析是指按时间顺序记录、分析生产系统中人机各成分的活动类型、功能及对应关系。主要用于了解生产系统各成分的活动状况及人机的配合程度,为平衡生产负荷、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34.下列选项中,甲的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院支持的有:

A.甲在超市购买54.96元商品,付款55元,收银员未找零。甲诉至法院要求超市返还0.04元

B.恋爱期间,甲为表爱意,向乙微信转账1314元。后二人分手,甲诉至法院要求乙返还1314元

C.甲购买了一辆四轮代步车,商家隐瞒了该车的机动车属性。甲因无证驾驶被交警处罚。甲诉至法院要求商家退货并给予三倍赔偿

D.甲销售乙提供的啤酒,双方对销售过程中啤酒箱的保管费用未作约定。合作期满后,甲诉至法院要求乙支付啤酒箱保管费3000元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题干中收银员未找零,收银员应当找零,履行义务,甲有权要求收银员偿还。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A项正确,当选。

根据2014年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为商家隐瞒了该车的机动车属性,属于欺诈行为,因此甲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C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C选项。

B项: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甲为表爱意,向乙微信转账1314元,属于赠与,已经给付,则除非法定情形不得撤销,也不得返还。因此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根据《民法典》第八百八十九条,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无偿保管。题目中,双方对销售过程中啤酒箱的保管费用未作约定,属于无偿,因此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35.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不包括:

A.实现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水平

C.造成经济衰退

D.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其重点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而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可见造成经济衰退不属于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D项: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A项、B项、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36.一个读书小组共有赵、钱、孙、李、周、吴6位书友,现有6本书,书名分别是A、B、C、D、E、F。他们每人至少读过其中一本书,已知赵、钱、孙、李、周分别读过其中的2、2、4、3、5本书,图书A、B、C、D、E分别被小组的1、4、2、2、2位书友读过,问吴一定读过的书是哪本?

A.书A

B.书B

C.书F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根据题目信息,赵、钱、孙、李、周共计读过16本书,A、B、C、D、E共计被读过11次,由于吴至少读过一本书,因此,图书F至少被读过16+1-11=6(次),故吴肯定读过书F。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赵钱孙李周五人共读了本书。已知六人当中每人至少读过一本书,则六人至少读了本书。ABCDE五本书共被读了次,因此书F至少被读过6次,则吴一定也读过书F。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由每人读过的书量可求出六本书被读过的总次数,由每本书被读过的次数也可求得六本书被读过的总次数,两种计算方式所得的结果应相同。题干信息中第一种方式缺少吴的信息,第二种方式缺少书F的信息,限定条件为每人至少读过一本,故应从第一种方式入手,得出阅读总次数的最小值,由此得出书F的信息,结合进行判断。赵钱孙李周五个人加起来读了2+2+4+3+5=16本,相当于16次,已知每人至少读了一本,所以加上吴六个人至少读了16+1=17本书,相当于17次;又因为A、B、C、D、E五本书被读了1+4+2+2+2=11次,加上F这本书至少要为17次,所以F至少为6次,说明每个人都读了F书。故本题选C。37.过去对政府官员曾有过一个规定,在离任、退休后的一定时间里,不能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尤其是不能涉足其过去权力范围内的经营领域,理由在于防止其以往的权力、身份的影响力继续“发挥余热”,从而导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甚至诱发腐败。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说:

A.必须限制离退休的官员们利用余威胡作非为

B.必须给退休的官员一点限制,以避免其利用原先在位的余威

C.必须给退休后想“下海”官员们以一定过渡期,由此限制利用余威

D.必须给退休官员们从商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禁止其利用余威来进行腐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对政府官员的一项规定,即离任、退休后不能从事经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腐败,导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综上,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限制、规定退休官员导致腐败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C项、D项概括片面,因为除了对退休官员限制外,对“离任”官员同样有限制,故排除。A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A选项。

38.在我国,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五大节日之一,其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社会和谐进步和家庭团圆幸福”。但遗憾的是,如今商业化将中秋节演变成为“月饼节”,月饼越做越大,文化意义却越来越少。

以下哪项是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支持的观点?

A.传统文化不能作为经济资源加以利用

B.要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C.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蕴涵的巨大商机

D.商业活动应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并非反对把传统文化作为经济资源开发,而是不赞同完全的商业化,忽视其文化内涵,排除;

B项:题干讨论的是弘扬传统文化与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该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过于片面,排除;

C项:该项“充分挖掘巨大商机”与题干表达的反对这种纯商业行为正好相反,排除;

D项:题干从开始就强调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继而谈到商业化对中秋节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冲击,可见题干意图反对这种纯商业行为,则最可能支持的观点就是“商业活动应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39.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______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______出来,同时也______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所未有创造催生

B.空前绝后发掘制造

C.亘古未有形塑推出

D.与时俱进策划演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后提到的“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在过去是没有的,可知今天赋予劳动者的内涵是之前没有的。因此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应该体现之前没有的意思。A项“前所未有”和C项“亘古未有”都是指从来没有过的、之前没有过的意思,符合文意。B项“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绝后”文段无从体现,用在此处程度过重,排除;D项“与时俱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强调的是与时代同进步,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工种”,由文意可知“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工作在之前都是不曾有的,A项“创造”符合文意,搭配恰当,当选。C项“形塑”是指形象塑造的意思,与“工种”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催生”指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人民网《让“劳动者”梦想成真》40.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②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

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②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基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③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号”,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④1942年,在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因此,正确的时间顺序为④①②③。

故正确答案为C。41.2,12,30,56,(

A.61

B.90

C.108

D.132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6+8=34,所求项为56+34=90。

因此,选择B选项。

42.相当多的网络文学无法避免两方面的问题:一、言语表述草率平庸,________,人们很难从中察觉精深的意味;二、一些写手很快显露出难以为继的迹象,原地徘徊,主题、情节构想似曾相识。

填入划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A.鱼龙混杂

B.良莠不齐

C.泥沙俱下

D.真假难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网络文学无法避免……草率平庸”可知,该空主语是“网络文学”,应体现网络文学语言表述好的坏的都有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真假难辨”指真假难以分辨清楚,文中并未涉及真假,排除D项。A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B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C项“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A项、B项和C项意思接近,但A项和B项不能独立成句,一般做修饰成分,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C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43.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B.查询、复制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C.查封、扣押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

D.查询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家庭银行账户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二)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查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三)查询、复制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四)查封、扣押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五)查询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的银行账户。D项“查询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家庭银行账户”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学法点睛:本题应注意主体分析,不正当竞争多与企业有关,“家庭”银行账户说法错误,通过主体分析,可快速获得答案。

44.2020年8月,(

)加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成为我国第三个会员城市。

A.香港

B.海口

C.台湾

D.澳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是由世界遗产城市联合成立的国际性组织。该组织目前是全世界遗产领域城市间最大的国际性组织,1993年成立于摩洛哥,总部设在加拿大魁北克。其宗旨是执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各项公约和决议,促进各遗产城市的保护工作。2020年8月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加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授牌仪式”在澳门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这标志着澳门成为继苏州及都江堰后,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的第三个中国正式会员城市。

故正确答案为D。45.演奏家在演奏弦乐之前,经常会调整弦的松紧,这是为了改变乐器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高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该真题命制不严谨。

A项错误,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客观上的响度称为声强,它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量决定的。通常我们主观感觉声“大”还是“小”就是声音的响度。

B项正确,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频率决定音调。物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演奏员在演奏前调节乐器的弦,当拧紧或放松琴弦后,拨动琴弦,琴弦的振动频率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C项错误,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D项不严谨,音高,是指各种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在实际使用中音高和音调含义接近,故D项也对,择优选B。

故正确答案为B。46.法律援助是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在我国下列人员属于法律援助对象的:

A.在中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外国人

B.孕妇,精神病人和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C.身体残疾的犯罪嫌疑人

D.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未成年刑事被告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因此,选择D选项。

47.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

)原则和(

)原则。

A.公共性;政策性

B.实体性;程序性

C.基本;具体

D.基本;指导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故正确答案为B。48.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身躯庞大,给人一种行动迟缓、安全无害的错觉,从而时常忽略了危险的存在——当灰犀牛被触怒发起攻击时,却会体现出惊人的爆发力,阻止它的概率接近于零,最终引发破坏性极强的灾难。概率大、破坏力强是“灰犀牛”事件最重要的特征。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不断演化的结果,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最终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都是严重的无法防范的危机事件

B.与“灰犀牛”相对,“黑天鹅”是指破坏性不强的小概率事件

C.许多“黑天鹅”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灰犀牛”危机

D.“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没有明显区别,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原文最后一句“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最终升级为全面的系统性危机”,可知原文的意思是这些事件只要破除体制或认识局限是可以防范的,与文意不符,属于曲解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原文没有提到“黑天鹅”的破坏性,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对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不断演化的结果”,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项。D项表述错误,“黑天鹅”是小概率事件,“灰犀牛”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两者不同,且“互相转化”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的判断,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文段,明确文段介绍的是“灰犀牛”事件与“黑天鹅”事件,然后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表述一一对照,排除与原文表述明显不符以及无法推出的选项。A项说法错误,由“它们并非发端于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鹅’),而是大概率、高风险事件(‘灰犀牛’)”可知,“黑天鹅”与“灰犀牛”的区别在于是否可预测、概率大小,“破坏性不强”错误。

B项说法错误,由“这些风险的存在早就广为人知,却由于体制或认识的局限,没有得到积极防范和应对”可知,“灰犀牛”事件可以防范,“都是严重的无法防范的危机事件”错误。

C项说法正确,由“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可知,很多“黑天鹅”事件背后都隐藏着“灰犀牛”危机,正确。

D项说法错误,由“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可知,“灰犀牛”和“黑天鹅”是存在区别的,且“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A、B两项存在共性错误,文中只强调“灰犀牛”事件“概率大、破坏力强”,但是对“黑天鹅”事件只定性为“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但其破坏性是否严重文段未提及,A项将“黑天鹅”事件定性为严重的无法防范的事件、B项将其定性为破坏性不强的事件,均为无中生有,排除;

C项,根据“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可知,表面看似是“黑天鹅”事件,其实可能是“灰犀牛”,即“黑天鹅”背后隐藏着“灰犀牛”,表述正确,符合文意,当选;

D项,“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的“相互”强调双向的转化,而文中只提及“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不如说更像是‘灰犀牛’”,强调二者可能是一体的,而非互相转化的关系,表述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灰犀牛”,究竟什么来头?》4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定向的

B.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C.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D.对生物来说,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一般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B项正确。

C项: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项正确。

D项:对生物来说,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D项正确。

50.近年来随着大型野生动物园的兴起,有人提出,传统城市动物园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但传统城市动物园具有票价低、交通便利等优点,中小学组织参观十分方便,因而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所以传统城市动物园不可或缺。

以下不属于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

A.忽视了野生动物园和传统城市动物园具有并存的可能性

B.默认了具有很强教育功能的传统城市动物园就应该保留

C.忽视了票价低、交通便利不等同于方便中小学组织参观

D.默认了方便中小学组织参观的动物园都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传统城市动物园不可或缺。

论据:传统城市动物园具有票价低、交通便利等优点,中小学组织参观十分方便,因而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本题的问法较为新颖,其实论证缺陷就是题干中的漏洞,而该题问的是“不属于上述论证缺陷的是”,即排除能够指出题干中存在漏洞的选项即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讨论的是“野生动物园和传统城市动物园能否并存”,而论点讨论的是“传统城市动物园是否不可或缺”,话题不一致,无法指出论证缺陷,当选;

B项:默认了论据“教育功能”与论点“传统城市动物园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