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完整版:通感·表现_第1页
教学设计完整版:通感·表现_第2页
教学设计完整版:通感·表现_第3页
教学设计完整版:通感·表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感•表现》教学设计【课前预习】1.速读第二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通感•表现课文内容。2.复习回顾二单元中《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运用通感、比喻的文章。【相关课程标准】“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教学目标】1.品味运用通感手法创造的美感,提高艺术表现力和鉴赏力。2.展开想象,灵活运用通感、比喻等手法,练习创作有文采的文章。【评价任务】1.几组句子比较,感受通感之美。2.学练结合,互读文章,相互评价交流。【教学过程】一、感受通感之美1.你来感受。朗读思考下列选文中各用哪些感觉形象来表现乐声之美的?①郎朗的手缓缓地落在键盘上,他把一条大河揉出万般离情,让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那旋律是更柔更缠绵更宽阔的声音,让你感到这条大河画轴般在你的眼前铺展开来,伴着迷蒙的雾气,有一条小船颤颤悠悠地摇曳而去,小船上乘坐的人已经看不清了……

——刘元举《一条大河》②夜莺的歌声在那时而铅灰,时而艳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灿烂的银光在闪闪辉耀。

——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2.你来总结什么是通感?教师小结: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官感觉来交互表现,增强形象的独特性,使不同感觉形象互相融通,这就是通感。二、品味通感之妙1.你来比较:(1)①小姑娘的歌声真好听。②小姑娘的歌声真甜。(2)①这里除了紫藤萝花的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扑鼻。②这里除了紫藤萝花的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的笼罩着我。2.你来品味。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3.你来总结。如何灵活地运用通感来表现事物的特点,写出有文采的文章?教师小结: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恰当的修辞(比喻找喻体),调动其它感官的体验,用真情细笔细描,表现出该事物的特点。简洁归纳:巧用通感﹦抓准特点﹢展开想象﹢巧选修辞﹢开放五官三、想象通感表现1.你来描述----开放五官,口头描述下列事物。(1)春天的早晨,打开窗户,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2)炎热的夏日,树荫下我吃起了瓜,真甜啊……(3)任选一处景色用通感描述。(出示几幅图片,回答方式:看到

我仿佛……)

2.你来练笔。听贝多芬钢琴曲—《致爱丽丝》,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灵活地运用通感和比喻,写下你仿佛看到的画面或听后的真实感受。(150字左右)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片断,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评价1.学生完成作文片断后,四人一组,互读文章,相互评价,小组推荐最好的一篇准备参加班级交流。2.教师选取较好的三篇文章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师生共同点评。五、作业布置----写作实践走进自然,开放五官,用心摹写,做自然的知音。请以《日出》《白云》《月夜》《田野》《秋声》《街市》《暴风骤雨》《早晨(黄昏)的树林》《听交响乐(或民乐演奏)》为题,写一篇以听觉(或嗅觉、触觉等)形象为主的短文或小诗。写作要求:1、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实地观察。

2、灵活的运用通感和比喻,精心描摹。3、600字左右,诗歌字数不限。【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写作训练,学生感受通感之美,品味了通感的妙处,掌握了多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能引导学生围绕“通感”这一主题由课内复习回顾到课外语段的品味赏析,学练结合,灵活运用,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2.本课运用读写结合法,目的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