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11页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错误。步骤二:继续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白色沉淀猜想②正确n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猜想②正确白色沉淀猜想③正确对方案I的结论进行评价:。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表达交流】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A.紫色石蕊试液B.铜片C.铁锈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解:A.该图是利用了人对小球在不同位置,对光的观察现象进行转化模拟月相的形成,采用了模型法,不合题意;探究种子萌发的部分条件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研究种子的萌发条件,不合题意;该图是根据物质的组成情况,对物质进行分类,不合题意;该实验中,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这里采用了转换的方法,符合题意。故选:D。科学研究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根据一定的规则可以对物质或其他量进行分类;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答案】A【解析】解:A、由物质的构成及反应的特点可知,该反应与图示相符;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与图示不相符;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该反应与图示不相符;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与图示不相符。故选:A。反应前的物质中共含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一种物质,所以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据此观察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根据分子模型图判断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及化学式的书写;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反应物、生成物进行分析。【答案】D【解析】解:A、酒精和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能燃烧,水不能,能证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故选项错误。B、图中实验,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左边的红磷不能燃烧,右边的红磷能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C、图中实验,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图中实验,试管中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正确。故选:D。证明燃烧需要氧气,需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在进行实验时,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了铁没有剩余。所以:A、根据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故A说法正确;B、由于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故B说法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Cu,—定没有Fe和Zn,故C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含有CuCl2,说法不正确。故选: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在进行实验时,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了铁没有剩余,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解析】解:(1)图甲中,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图示方法是排水法,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会导致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答案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盐酸浓度过高,具有挥发性,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t2甲20%【解析】解:(1)由表中信息可知,t2°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填:t2。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降低,B的溶解度减小,有固体析出。故填:甲。t「C时A的溶解度是36.0g,将10gA固体放入4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够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一^—00%=20%。10g+40g故填:20%。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判断物质溶解度大小;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X100%。溶液质量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1)6;4;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1+2NaCl106100117x10gy106=100x10g=丄解得:yx=10.6gy=11.7g固体混合物中Na?%的质量分数是:叢X100%-82-2%答:固体混合物中Na2C03的质量分数是82.2%。【解析】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加入15g的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3g,第三次生成沉淀是9g,则第二次生成沉淀的知识6g,所以m=6。(2)由表中的数可知,第四次加入的氯化钙溶液若完全反应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应为12g,

而实际只产生了10g沉淀,说明了碳酸钠已完全发生了反应。(3)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1+2NaCl106100117x10gy106=100x10g=丄解得:yx=10.6gy=11.7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00%〜82.2%2312.9g答: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2.2%。⑷由上述计算可知,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2.9g-10.6g=2.3g,氯化钠的总质量为:2.3g+11.7g=14g。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总质量为a,3g:15g=10g:a,解得:a=50g。由上述数据可作出反应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为:加人QCL伽的质量乜故答案为:(1)6。4。82.2%。见上图。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m的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的实验;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碳酸钠、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根据上述计算的数据做出上述过程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样品混合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表中的数据分析出每15g的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生成了沉淀的质量,能锻炼学生的慎密思维及解题能力,难度较大。9.【答案】化学AD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时间越短【解析】解:(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A•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碳酸二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1X6):(16X3)=6:1: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说法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说法错误;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二甲酯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63:=1:2:1,故说法正确。故选AD;由图象可知,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时间越短,所以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故填: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时间越短。(1)根据电池充电中的能量转化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意义及其相关计算来分析;(3)根据图象信息来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ADB+1Cl2+2NaOH=NaCl+NaClO+H2O【解析】解:(1)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说法正确;不能长时间躺床上看书,以免造成骨骼畸形、近视眼等,说法错误;不能多服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以免影响人体健康,说法错误;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说法正确。故选AD;废弃的口罩属于有害物品,应放入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最合适;故填:B;①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x+(—2)=0,贝収=+1;故填:+1;②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故填:Cl2+2NaOH=NaCl+NaClO+H2Oo根据预防疾病的做法来分析;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泡不正确,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产生气泡AC【解析】解:【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②盐酸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故填:恰好完全反应。【实验设计】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产生气泡,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重新取样,滴加少量AgNO3溶液白色沉淀猜想②正确n重新取样,滴加足量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猜想②正确白色沉淀猜想③正确方案I的结论不正确,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填:不正确,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表格空白处的实验现象是:产生气泡,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产生气泡。【表达交流】紫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