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_第1页
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_第2页
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_第3页
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_第4页
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经济建设第五节经济建设1考纲要求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分布及分值2010年2011年2012年考点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题型:多选分值:3分+3分未考题型:单选分值:2分+2分考点5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未考题型:单选分值:2分题型:单选分值:2分+2分考纲要求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分布及分值2010年2011年22中考风向1.本节的重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小康等内容。尤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的主体、基础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区分难度较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中考经常涉及,2013年中考备考要重点掌握。2.注意全面小康目标与“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的区别。中考风向1.本节的重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小康等内容。3知识网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基本经济制度三步走战略目标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知识网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三步走4考点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考点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5(2)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区别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涉及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城乡各行各业。作用国有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a.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b.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扩大生产规模;c.可以缓解就业压力;d.能够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e.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地位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都是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区含义生产资料和劳6(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④外资经济作用(详见上表:《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作用一栏)。a.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b.可以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c.有利于营造“四个尊重”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d.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国家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地公有7(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发展公有制经济?)答:a.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发展公有制经济?)8(5)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政策)分别是什么?答:①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5)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政策)分别是什么9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答: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②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③它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10【备考提示】本考点降低了要求,主要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备考基本经济制度时,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来区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地位、作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不同,这些知识中考经常会涉及。2013年应考选择题。【知识迁移】结合十八大目标: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备考提示】本考点降低了要求,主要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备11考点52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1——2000)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1——2050)考点5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2共享建设成果、同绘宏伟蓝图1、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三步走时间国民生产总值目标人民生活目标第一步1981-1990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20世纪末1991-2000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21世纪中叶2001-205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共享建设成果、同绘宏伟蓝图1、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132、两个100年的目标建党100年(1921——2010)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国100年(1949——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两个100年的目标建党100年(1921——2010)国14党的十六大1980199020002020建党100年2050建国100年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五大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1980199020002020建党100年205152.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及特点。至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目前小康水平的特点)2.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及特点。163.全面小康目标的确立。(1)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建党100年,2020年左右)(2)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其大致景象可概括为: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3.全面小康目标的确立。17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18(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角度作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治);②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经济);③实施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文化);④坚持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19(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全球意识和开放、参与意识;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培养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遵守道德、法律,敢于、善于创新,善于质疑,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实践能力;⑤关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经常参加爱心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20【备考提示】考点52属于了解层次。备考时要注意我国已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但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总体小康”;主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目标和实现途径。【知识迁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2020年要建成全面小康,一字之变显示了对未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要清楚我们的信心来源。【备考提示】考点52属于了解层次。备考时要注意我国已实现“三21P101—p104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三年中考】1-5:CDDB【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CDADB6-10:DCADB11-15:DCADD16-20:ACCBC21-22:CAP101—p104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22二、简答题23.(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是为了缩小发展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二、简答题23三、辨析题24.我认为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因为: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所以,面对“十二五”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是正确的。三、辨析题24p105四、分析说明题25.答:(1)由于广东省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大,所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①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有利于缩小广东区域城乡差距,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③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④有利于增强贫困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p105四、分析说明题25p105四、分析说明题25.答:(3)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家乡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开放、参与意识。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培养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遵守道德、法律,敢于、善于创新,善于质疑,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实践能力。⑤关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经常参加爱心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促进家乡发展而努力奋斗。p105四、分析说明题26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27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28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29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30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31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32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33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一、基础过关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初级阶段国情2.基础主体国有集体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最先进的生产力国民经济的命脉国计民生主导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4.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致富社会分散资金就业税收5.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性就业四个尊重6.巩固发展鼓励支持引导7.根本原则同时、同步、同等过程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8.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9.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贡献奉献收入差距悬殊10.分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1.共同富裕(最大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12.翻一番温饱20世纪末再翻一番小康21世纪中叶中等发达国家富裕现代化13.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14.本世纪头20年2020繁荣富强幸福美好巨大的优越性综合国力富裕程度民主权利制度对外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34二、单项选择题1-5:CBACD6-10:DBAAA11-14:ADDC二、单项选择题35三、简答题15.(1)非公有制经济。(2)①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②可以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③有利于营造“四个尊重”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三、简答题36四、辨析题16.(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2)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有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但是,共同富裕还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城乡、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出现贫富差距正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过程的体现。(4)所以,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就是为了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四、辨析题37五、分析说明题17.(1)①材料一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还有较大差距。②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我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政策,缩小贫富差距。(2)意义:①这些做法有利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有利于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3)建议:①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解决低收入群众的困难。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国民共富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④坚持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⑤完善相关法律,来调节高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五、分析说明题38六、综合探究题18.(1)小康首先是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其次是精神生活的日益充实;或者答我们追求的小康生活是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2)略。(此为开放性试题。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建设两型社会做出自己贡献;关注湘潭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湘潭的发展献计献策;坚决与影响湘潭形象和发展的行为做斗争等)六、综合探究题39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40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41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42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43第五节经济建设第五节经济建设44考纲要求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分布及分值2010年2011年2012年考点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题型:多选分值:3分+3分未考题型:单选分值:2分+2分考点5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未考题型:单选分值:2分题型:单选分值:2分+2分考纲要求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考查分布及分值2010年2011年245中考风向1.本节的重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小康等内容。尤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的主体、基础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区分难度较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中考经常涉及,2013年中考备考要重点掌握。2.注意全面小康目标与“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的区别。中考风向1.本节的重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小康等内容。46知识网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基本经济制度三步走战略目标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知识网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三步走47考点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考点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8(2)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区别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涉及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城乡各行各业。作用国有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a.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b.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扩大生产规模;c.可以缓解就业压力;d.能够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e.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地位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都是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区含义生产资料和劳49(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④外资经济作用(详见上表:《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作用一栏)。a.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b.可以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c.有利于营造“四个尊重”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d.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国家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地公有50(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发展公有制经济?)答:a.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c.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发展公有制经济?)51(5)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政策)分别是什么?答:①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5)我国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政策)分别是什么52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答: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②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③它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53【备考提示】本考点降低了要求,主要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备考基本经济制度时,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来区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地位、作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不同,这些知识中考经常会涉及。2013年应考选择题。【知识迁移】结合十八大目标: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备考提示】本考点降低了要求,主要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备54考点52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1——2000)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1——2050)考点5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55共享建设成果、同绘宏伟蓝图1、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三步走时间国民生产总值目标人民生活目标第一步1981-1990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20世纪末1991-2000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21世纪中叶2001-205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共享建设成果、同绘宏伟蓝图1、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562、两个100年的目标建党100年(1921——2010)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国100年(1949——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两个100年的目标建党100年(1921——2010)国57党的十六大1980199020002020建党100年2050建国100年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党的十三大党的十五大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1980199020002020建党100年205582.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及特点。至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目前小康水平的特点)2.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及特点。593.全面小康目标的确立。(1)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建党100年,2020年左右)(2)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其大致景象可概括为: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3.全面小康目标的确立。60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61(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角度作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治);②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经济);③实施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文化);④坚持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62(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全球意识和开放、参与意识;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培养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遵守道德、法律,敢于、善于创新,善于质疑,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实践能力;⑤关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经常参加爱心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4)我们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63【备考提示】考点52属于了解层次。备考时要注意我国已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但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总体小康”;主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目标和实现途径。【知识迁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2020年要建成全面小康,一字之变显示了对未来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要清楚我们的信心来源。【备考提示】考点52属于了解层次。备考时要注意我国已实现“三64P101—p104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三年中考】1-5:CDDB【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CDADB6-10:DCADB11-15:DCADD16-20:ACCBC21-22:CAP101—p104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65二、简答题23.(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是为了缩小发展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二、简答题66三、辨析题24.我认为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因为: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所以,面对“十二五”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是正确的。三、辨析题67p105四、分析说明题25.答:(1)由于广东省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大,所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①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有利于缩小广东区域城乡差距,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③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④有利于增强贫困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p105四、分析说明题68p105四、分析说明题25.答:(3)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家乡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开放、参与意识。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培养积极乐观、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遵守道德、法律,敢于、善于创新,善于质疑,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④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高实践能力。⑤关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经常参加爱心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促进家乡发展而努力奋斗。p105四、分析说明题69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0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1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2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3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4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5第三章,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五节经济建设课件76第五节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一、基础过关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初级阶段国情2.基础主体国有集体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最先进的生产力国民经济的命脉国计民生主导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4.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致富社会分散资金就业税收5.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性就业四个尊重6.巩固发展鼓励支持引导7.根本原则同时、同步、同等过程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8.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9.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贡献奉献收入差距悬殊10.分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1.共同富裕(最大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12.翻一番温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