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卷C(含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盐酸②改用30mL6mo/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2.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3.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mo/LHC和mo/LH2SO4分别与mo/L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HC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mo/LHC和mo/L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4.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mo/L·sB.υB=mo/L·sC.υC=mo/L·sD.υD=1mo/L·s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L·),则2末NH3的浓度为A./LB./LC./LD./L6.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2υ正、A2=υ逆、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AB的同时,生成nmo的B2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7.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8.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b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673K,30Mo·L-1·h-1。23.(11分)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____________来实现;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在Na2S2O3和H2SO4反应中,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24.(9分)2gN2O4g,△H<0,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2、t3、t4时刻采取的措施。t2:;t3:;t4:。25.(14分)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原因Ⅰ:C-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Ⅲ:C-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原因Ⅳ:C-、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影响更大;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或KC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27.(18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
时
间
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1800℃2800℃c23800℃c348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min)。(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mo/L(填>、=、<)。(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CBBACCDD二、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DADDBBACADD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2分21.(8分)(1)光照(2分)(2)催化剂(2分)(3)反应物本身的性质(2分)(4)温度(2分)22.(2分)(2分)23.(9分)时间(3分);溶液褪色所需时间(3分);出现浑浊的时间(3分)24.(9分)t2:增大生成物N2O4的浓度(3分);t3:降低压强(3分);t4:加入催化剂(3分)25.(14分)(1)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2分);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分)(2)C(2分);不同(2分);(3)不变(2分)(4)A(2分)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38分26.(18分)1①图中要标明2、4、6min时刻时的速率及要画出速率走向弧线(6分)②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2分);4min后由于溶液中H浓度降低,所以导致反应速率减小(2分)。(2)①原因Ⅱ: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计划
- 高三数学复习困难学生辅导计划
- 日记元宵节700字(15篇)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银行管理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2019-2025年劳务员之劳务员基础知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六年级端午作文范文8篇
- 线上食品销售质量保证措施
- 感恩重阳作文400字(13篇)
-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企业协作措施
- 泪道堵塞护理
- 酒店各部门卫生区域划分
- 工程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
- GA 1810-2022城镇燃气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重庆地区现代方言中的古语词
- 3第三章申论写作 写作课件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项目及标准指导性意见(新)2023.10.11
- 国开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5实训报告
- PEP英语四年级下册U5 My clothes Read and write(教学课件)
- DB37-T 2671-2019 教育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高清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8篇
- (完整版)重大危险源清单及辨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