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脱贫攻坚先进人物黄大发事迹PPT高山清渠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1页
介绍脱贫攻坚先进人物黄大发事迹PPT高山清渠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2页
介绍脱贫攻坚先进人物黄大发事迹PPT高山清渠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3页
介绍脱贫攻坚先进人物黄大发事迹PPT高山清渠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4页
介绍脱贫攻坚先进人物黄大发事迹PPT高山清渠黄大发先进事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人:XXX黄大发的先进事迹介绍1故事原委CONTENT目录2故事延展3故事启迪PARTONE故事原委01脱贫攻坚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痒的黄诗燕等同志,以及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02PARTTWO故事延展黔北深山里,藏着一条“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之间蜿蜒盘旋,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滋润了干涸贫穷的草王坝。这条渠修建历时36年。修渠领头人,是老共产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的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删除色块后有图片青山不负英雄志黔北深处,多为喀斯特地貌。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当地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的水浑浊发黄。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谁也不会想到,这件在今天看来已经不能再普通的小事,整整花去了他人生中36年的漫长时光。删除色块后有图片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轰动全国,也鼓舞了因缺水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草王坝人。“兴修水利,改造山河。”黄大发响应上级号召,带着村里人也开始修建“红旗水利”。水源地选在离村不远的常年水量丰沛的螺丝河。“红旗水利”设计长度达15公里,工程量巨大,难度远超人们的预期。水泥砂浆比例不准,碰到打雷下雨,一次山洪下来,坝体就被冲得七零八落。炸药用量不准,一次开山就把原本计划的渠道炸毁了,坝体又不得不重新改道修造。红旗水利删除色块后有图片后来,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20世纪70年代被废弃。但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从零开始,掌握修渠知识、学习开凿技术。删除色块后有图片“水过不去、拿命来铺”1991年底,黄大发再次向上级争取修渠项目,前后跑了县城6次。有一次,他走80多公里山路,到县水利局找到黄著文副局长,说:“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当时黄大发穿的是件单衣、一双前面破了洞的解放鞋,脸冻得发青。黄著文感到十分心痛和惊讶。在黄著文的帮助下,修渠工程得以立项。县政府拨付6万元现金和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修渠还须自筹部分资金。黄大发召开村民大会,率先拿出了100元,再次点燃了村民们的修渠热情。当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钱。但也有村民反对,主要是因为上次修渠失败的教训,有村民说:“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饭吃。”黄大发回答:“水过不去、拿命来铺。”最终,资金凑齐了。1993年正月初三,大雪天,修渠工程开工了。删除色块后有图片修筑水渠黄大发不辞辛劳,亲历亲为修筑水渠黄大发扛着钢针,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往山上进发。从材料运输到工程施工,年近六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爆破物资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袋上睡了一夜。修建水渠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个山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无法测量,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下去。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吊下悬崖,像半空中飞翔的鹰。黄大发的鞋磨破了没钱买,赤脚步行20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1995年,一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小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终于完工。清澈的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流进了巨古干旱的坡地。村里孩子们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黄大发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群众亲切地称这条渠为“大发渠”。“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能只干半辈子”草王坝通水后,黄大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群众“坡改梯”、修路、通电。村里的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村民从此吃饭不愁了。还有村民种上了高梁,收获后卖给附近的茅台酒厂,带来了更多收入。1995年,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村民出行更方便。1996年,村里启动通电工程,让大家过上了敞敞亮亮的日子。“大发渠”成为一条致富渠。修渠前,草王坝年人均粮食产量150斤,人均收入80元,40%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村民生活年年靠国家救济。通水后,经过3年的“坡改梯”工程,草王坝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800斤,当年人均收入400元。20多年来,“大发渠”奔流不息,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余户、1200余人受益。“大发渠”成为一条精神渠。在引水、修路、通电的诺言兑现后,黄大发没有停歇。为了能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他带头种上柚子树,因为种植蔬果要比纯粹种粮食收入高。在黄大发的带领下,草王坝人开始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种核桃、柚子、海椒……2016年底,草王坝农民的年人均收入突破6500元,是修渠前的80多倍。有人问黄大发:“你都80多岁了,早已卸下村支书的担子,为啥还在不停为家乡发展奔走?”黄大发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能只干半辈子。过去、现在、将来,都要做出个样子。”03PARTTHREE故事启迪“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老党员黄大发兑现了的誓言,也是他做出的“样子”。黄大发是说话算数、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