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阳江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日出》中的小职员黄省三是

A.30年代中国社会底层的弱者和小人物

B.20年代中国新崛起的民族资本家

C.30年代中国城市里的银行家

D.40年代中国城市里的投机商人

2.《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A.语言学家B.文学家C.美学家D.表演艺术家

3.朱光潜《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B.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D.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

4.《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

5.《爱尔克的灯光》表达了作者A.A.回到故居时的欢乐心情

B.久别重逢与亲人团聚后的欣喜

C.抨击封建家庭、封建道德对青年人的摧残

D.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6.

1

柳永《八声甘州》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7.

9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8.

8

“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出自()。

9.柳永《八声甘州》(对箫箫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仁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

10.“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这句话是出自:()

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茶馆》

11.《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

A.贪婪狂妄B.老谋深算C.褊狭昏聩D.恪守孝悌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A.A.武姜B.郑武公C.郑庄公D.共叔段

13.《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

A.《史记》B.《论语》C.《左传》D.《资治通鉴》15.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与他并称的是A.A.王昌龄B.王维C.高适D.元稹二、填空题(10题)16.《诗经》包括风、雅和___________三部分。

17.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8.《游园》的作者是__。

19.《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_________。

20.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21.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22.《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23.本文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与__________对话的寓言故事。

24.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_______"四个字。

2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27.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28.《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9.《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0.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32.选出这节诗中的比兴句,并分析其比兴意义。(4分)

33.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远方似乎总是使人向往的。

其实有关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不了解的远方。

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对一个爱纵的远方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也是悲哀的了。

东方!中国!曾许久是西洋人心中的远方。想象中的天堂,招引着多少西洋人金碧辉煌的梦想。虽然它不是天堂,但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意大利青年仍兴奋地对我说:“我终于来到这里,来到了从小就向往的东方!”

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就是天堂。对天堂的向往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关于它的传说令人恐惧。有人因向往天堂而做好事,有人囚怕进地狱而做好事。远方,常在冥冥中驱策着人们!

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拓展着人们的胸怀,成熟着人们的思想。司马迁曾漫游远方,为他的《史记》积淀了底蕴。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曾漫游远方,从而写出了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写作。

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也充满生机。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不是人生。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抵达远方的奋斗的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

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即便如此,也只管去走自己这段路,英雄的身后自会有新的英雄。

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聿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不管笼子多大,笼子不是天空。

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而有力的挑战,你去吗?

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35.不朽的失眠

他落榜了!一千两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地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两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这里的“愁情”指的是什么?

36.

“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六、作文(1题)37.题目:“防微杜渐”今日谈要求:

①文体为议论文。

②不能少于800字。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C

6.B

7.A

8.B

9.C

10.B

11.B

12.D

13.D解析:引名人名言说理属于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小前提:你们在职位上;结论:就应尽职劝阻。或小前提:你们不能陈力尽职;结论:应辞去职务。

14.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论语》,所引四句见《论语·子路篇》。

【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首先容易误选A项。此句话是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来评价李广的,考生对此应该记得很清楚,因此凭借第一印象会选择A项。其次容易误选C项,因为《李将军列传》中有“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仅从字面分析,就会望文生义,从而误选。

15.C

16.颂颂

17.仲尼仲尼

18.汤显祖汤显祖

19.培根

20.姚纳

21.姚纳

22.诸葛亮

23.河伯、北海若

24.长宜子孙长宜子孙

25.愁云惨淡万里凝

26.Y

27.Y

28.N

29.N

30.N31.(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3)类比法和对比法。(4)比喻、排比、对偶。

3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弃妇愁思无边。

33.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34.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想象的远方不一定符合实际。

35.科考落榜。科考落榜。

36.①废墟是历史的化石。②废墟是文明的见证。③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①废墟是历史的化石。②废墟是文明的见证。③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37.项目

类别A内容B语言C篇章评分细则一类卷

(45~50)中心明确

见解深刻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二类卷

(37~44)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文从字顺

语言基本

准确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a.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b.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c.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三类卷

(30~36)中心明确

内容尚充实语言通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