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枕中记鉴赏论文1.小说简介《枕中记》沈既济作,故事的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将吕翁改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2.写作背景唐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动荡局面,而强盛的唐朝及其科举制度的确立,使知识分子有机会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故而在盛唐时期文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多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气势,乐观自信的态度。“安史之乱”后,这种政治热情及理想又重新破灭。特别是到了中唐时期,各种社会弊端纷纷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政、党争不断,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已然危机四伏了,士子们的政治热情也逐渐退去。中唐时期社会环境和士人心态的转变,也影响到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此时文人所面对的是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他们已经失去了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社会环境,这促使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政治热情与抱负都寄托笔端,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小说的故事所发生的时间设定在盛唐时期,主人公在幻想的世界中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当欲望被压抑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满足时,便会寻找一种“替代的满足”,正如沈既济,正是因为作者自己在现实中受挫碰壁,政治道路的坎坷不平,造成其内心政治愿望的压抑,从而在作品创造的幻想世界中得到了实现和满足,可以说这是一种变相的发泄。3.赏析3.1.卢生——沈既济的折射《枕中记》中的主人公卢生可以说是沈既济自身的折射,也是他政治抱负的展现,也是当时士人的理想呈现。卢生在为宦的仕途中,因“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数年之后,又被召入朝中;而沈既济在其为官期间,也因牵连而被贬官,后又入朝。小说中卢生被贬的遭遇可以说是沈既济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体现,被贬之后的泄气与愤慨无处发泄,只能把这些在作品中找到发泄口,寻找释放点。他把自身所受到的不平待遇也与卢生深受皇帝重视之间形成的对比而发泄出来。卢生即进士及第之日起,就深受皇帝看重,一路官位亨通,直至“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而自身却只能在左拾遗这种低微的职位上徘徊,即使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想要一展抱负与才能,却也得不到皇帝赏识,也只是空怀满腔抱负。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抱负,被压抑的野心与欲望总要有一个发泄的方式,故而其创作的作品成为发泄方式,在作品中无法实现愿望,一一实现,也可以说是“白日梦”。弗洛伊德曾说梦是人们深深隐藏的欲望的表现,是人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的实现;奥地利阿德勒也认为:“梦是生活的彩排,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自我调节和激励,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设定。”只可惜这仅是一场美梦而已,梦中的辉煌与现实的压抑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和对比,更能体现现实的残酷无情及人生的悲惨。梦醒之后依然是那个“衣装蔽亵”之人,依然是那个空有“建功立业,出将入相”的失意士人,梦前蒸黍(或黄粱),梦后未熟,终点便是起点,一切依然如故。李肇《国史补》卷下曾说:“沈既济撰《枕中记》,庄生寓言之类。”即沈既济以寓言的手法,虚设了卢生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梦中经历,从而提出一个严肃的话题,以表现士人对现实政治的怀疑、失望乃至批判,对追逐功名富贵的自我否定。而这其中也包含着积极的思想因素,但仕途坎坷,穷达无常,个人命运的无法把握,“人生如梦”的思想在唐代士人中十分流行,所谓“何必言梦中,人生尽如梦”。《枕中记》中作者极富匠心地设计了逆旅主人蒸黍的细节,让人意味深长,一方面形成梦中荣华和梦外穷困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暗示梦中经历的短暂。小说中五十余年的梦中荣华富贵,就发生在店老板蒸黍之间,终于一锅尚未蒸熟的黍饭,导出一个大彻大悟的思想。那就是: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结尾吕翁和卢生的对话乃是作品的点题之处——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枕中记》写于沈既济贬官之后,这时他的思想无疑是失落郁闷的,而这篇小说恰也是他本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写照。实际上也是贬官后的泄气或愤慨,才使得他对功名富贵产生了梦幻感,从而写下这篇作品用来自警自慰,同时也警世慰人。不过,虽说吕翁用枕中富贵窒了卢生的欲,沈既济又想用《枕中记》来窒别人的欲,其实他连自己的欲也窒不了。在他被贬官几年之后,又入朝为官,一点也不像他笔下的卢生从此看破红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官场险恶、仕途坎坷的清醒认识和感受,一方面是对功名富贵的狂热追求,这是唐代士人的二律背反,反映着一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沈既济以人生如梦讽世,但这不过是他贬官之后忿懑失意心情的发泄,觅求自我安慰而故作超脱。这也就是真正的高蹈者是不多的,大梦难觉,说到底所谓“人生如梦”只是失意者的失落、迷惘、无奈,这其中的机关其实谁也看不破。3.2.作品评述《枕中记》结构谨严,前后以黄粱照应,以黄粱蒸始,以黄粱未熟终,同时整篇穿插一个高人吕翁点拨,一线贯穿,无滞碍之感。小说采用传奇体和史文结合的方式,其笔法和类似的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迥异。《南柯太守传》纯用传奇写法,竭尽铺陈之能事,而《枕中记》则兼用史文与传奇写法,尤以史文为重。在描写卢生梦境时,作者完全采用古代史书传记的笔法,酷似《南史》风格,叙事简洁扼要,甚至在梦境快要结束时,适当地插入人物评略,颇切史家体裁。这样,作者也就含蓄地嘲讽了史书列传上达官政绩的虚幻性,以此方式揭露唐代官场的腐败和倾轧,因此《枕中记》又可视为一部讽刺小说。当从梦境返回现实时,写作风格立即转为传奇体的铺叙。由于采用了严肃的史传方式陈述梦境中卢生的一生,使得梦幻带有一定程度的真实,而回返现实生活里的方士异闻,反而变得浮妄,给读者造成了真实和虚幻的错乱感。如果说,《南柯太守传》以其强烈的神怪情节,而可视为一部寓言故事,则《枕中记》已经脱离了六朝志怪框架,这是《枕中记》在唐人传奇里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枕中记》在某种意义下开《金瓶梅》、《红楼梦》之先河,那就是把人生看作一场幻梦,即便是功名富贵,驰骋折冲一场,也依然是一场幻梦。作者由此齐物化人生的贫富与穷达,用老庄的虚无观贱视人间众生无论在物质层面上还是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因此否定了思想家、道德家与宗教家们对个体生命存在延续于死后的理性与神性解释。沈既济在《枕中记》里想要读者明白的道理,甚至与现今理性物质主义所思索的生命终结意义暗合,因为,连人类都不能长久存在,又安问浮游般的苍生?在描述卢生梦境时,作者神来的一笔在:当卢生第一次平反,再造辉煌十余年后被倾扎的官场同僚诬陷,身当大狱前夕,忽然间,也在合乎情理之中,回忆起昔年,也就是梦境之外真实的人生时,衣短褐,骑青驹,扑扑于邯郸道上,作为一个普通人,虽不富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招聘教师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交技能培养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辽宁省人民医院面向社会集中招聘合同制护士4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招聘社区工作者183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漫画创作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促销引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系统设备采购、安装及运营维护合同
- 电竞装备租赁与购买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资金管理及监督服务协议
- 2025年环保产业知识产权授权与商业化应用合同
- 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提出的意见
- 新4-noteexpress、meta分析文章纳入和排除
- 聚酯合成反应原理相关知识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 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兰州)
- 某煤电一体化电厂工程间接空冷系统投标文件
- 中药材储存仓库技术规范
- 《普通物理学(第7版)》全套教学课件1434页
- 真空断路器介绍ppt课件
- 车辆租赁合同下载_范本范文
- 汽车标准件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