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616页,总=sectionpages1717页试卷第=page1717页,总=sectionpages1717页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

2.“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A.他主张对外开放 B.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C.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3.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5.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6.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于A.成吉思汙建立蒙古政权后 B.西夏灭亡后

C.金朝灭亡后 D.忽必烈继承汗位后

7.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8.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到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及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9.明朝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①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军机处

④废承相权分六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首诗词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A.郑成功、戚继光 B.郑成功、鉴真

C.玄奘、戚继光 D.戚继光、司马光

11.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科学家与钟南山、李兰娟同属一个领域的是A.李世民 B.毕昇 C.文天祥 D.李时珍

12.中国历代王朝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天下足”的谚语C.水稻在宋代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D.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1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主题是A.君主集权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巩固边疆稳定

14.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

15.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图1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图2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城市C.图3是明朝为了防御西北维吾尔族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D.图4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二、综合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材料二: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四: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汤因比《历史研究》

请回答:(1)材料一中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大业”应是哪一皇帝年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三位统治者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回答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4)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明朝出现的“僵死的形式”对教育、选官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1)请给图一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的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边疆管理】

“东突”恐怖势力是指以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为目标、以恐怖袭击为手段的恐怖组织或团伙.2013年以来,“东突”恐怖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这为中国反恐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试用汉、唐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综合国力】

(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3)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科技文化】(4)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图二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材料三: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3)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4)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广西北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答案】B【考点】隋朝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完成全国统一。故B符合题意

;隋朝建立是581年;隋炀帝登基是604年;开凿大运河是605年,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政策,重点掌握唐太宗与天可汗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西北各部首领尊重,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故D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故ABC均不符合题意。3.【答案】B【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无论题材、数量和艺术成就方面都是以往任何时期的诗歌所无法相比的;在文学形式方面,唐朝的诗、宋朝的词、清朝的小说最为突出。故选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4.【答案】D【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宋太祖。【解答】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005年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1141年宋金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边境出现了

和平的局面。所以,宋辽的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都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C【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此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金

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7.【答案】D【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试题分析:岳飞抗金受到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

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故D符合题意。ABC都符合岳飞,但不是

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故选D。8.【答案】C【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经济省时,节省雕版费用,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选C。9.【答案】C【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废承相权分六部等措施

,○②④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设立军机处是清朝措施,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A【考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题目给出的“开辟荆楼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誉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赞誉的是戚继光,A符

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B排除;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排除;司马光著《资治通鉴》,D排除。故选择A.11.【答案】D【考点】历史文化常识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近代科学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也是我国的医学科学家,他著药学巨著《本草纲目》,D符合题意;李世民是唐朝的皇帝,A排除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排除;文天祥抗元,C排除。故选择D。12.【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说法错误,ACD表述正确.

故选B.13.【答案】A【考点】军机处的设立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都是明清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措施,故A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文化方面、边疆稳定,故排除BCD项;

故选A。14.【答案】C【考点】明朝经济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是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故C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故A不符合题意;民族交往频繁和城市的出现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皇权高度集中和城市的出现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5.【答案】C【考点】明长城和北京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图3是明朝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贵族袭扰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故C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二、综合题【答案】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自主报名,择优录取。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增加录取名额,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八股文;不利于选贤任能,禁锢了人民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考点】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宋词和元曲女皇武则天【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宋词、明朝的八股取士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材料一中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大业”应是隋炀帝的年号;据材料一“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可知,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报名,择优录取。根据材料二“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可知,唐初三位统治者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分别是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根据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可知,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增加录取名额,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八股文。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出现的“僵死的形式”对教育、选官等方面产生的的影响是不利于选贤任能,禁锢了人民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答案】(1)标题:三省六部简表或三省部制简表;不同: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致机构,唐朝的中书省负责政令的审核.(2)史实:汉设置西域都护(或西域都护府);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举例: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4)著作:《天工开物》;地位:被誉为l7【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三省六部制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解析】(1)主要考查元朝与唐朝政治制度.(2)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对新疆的管辖.(3)主要考查宋朝的科技、商业、海外贸易.(4)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内容.【解答】(1)第一小问依据图示中“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及六部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而唐朝的中书省是负责审核的,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点.(2)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立西域都护府,唐太宗时期在新疆地区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科技领域里有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