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020页,总=sectionpages2020页试卷第=page1919页,总=sectionpages2020页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2019年4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杨州举行。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巡游

C.巩固边疆防务 D.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2.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部电视剧:第一集《至尊红颜》、第二集《大明宫词》、第三集《一代女皇》、第四集《无字碑歌》,根据这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A.《武则天》 B.《汉武大帝》 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

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敦煌莫高窟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秦始皇兵马俑遗址

4.鉴真和尚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这个年代还可以表述为A.公元6世纪中期 B.公元7世纪中期

C.公元8世纪中期 D.公元9世纪中期

5.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说明他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6.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

7.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8.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文天祥抗元 D.卫青北击匈奴

9.“初,蜀民以铁,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10.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称台湾为A.琉球 B.夷洲 C.流求 D.大都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什么节日的场景A.春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12.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地。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

)A.山东、山西、河北 B.山东、山西、河南

C.山东、山西、陕西 D.山东、山西、北京

13.《世界史纲》:“这项成就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世界上出现了大量的圣经,另一个结果是学校里的教科书便宜了,阅读的知识迅速传播。”请问“这项成就”指的是四大发明中的()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4.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洛阳 B.北京 C.西安 D.南京

15.1987年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长城A.是世界最长的墙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C.风光优美雄伟壮丽 D.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安全

16.“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无法割裂开的,因为结果孕育在原因之中。”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A戚继光抗击倭寇巩固西北边疆B蒙古族建立元朝京剧产生C郑成功收复台湾土尔扈特部回归D唐中期以来节度使势力加大藩镇割据局面出现A.A B.B C.C D.D

17.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8.清朝前期,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改良新品种 B.统治者鼓励垦荒

C.人口的迅速增长 D.治理黄河,修建堤坝

19.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20.“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二、综合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材料二: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四: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汤因比《历史研究》

请回答:(1)材料一中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大业”应是哪一皇帝年号?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初三位统治者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回答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4)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明朝出现的“僵死的形式”对教育、选官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泉州可以建造几层楼高的海船,装有指南针的商船从泉州起航,航行至日本、高丽、天竺、波斯等57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商船来到泉州,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坊”。他们运来犀角、象牙、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泉州港口“异货禁物如山”。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材料二:(郑和)曾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这些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被宫廷用作挥霍享受,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由于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远航的巨额费用无法弥补。南京的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此更招民怨。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远航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3)材料三漫画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制度?(2)材料二中从图1变化到图2的是哪个朝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军机大臣的职能。为什么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广西岑溪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答案】D【考点】隋朝大运河【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通知,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百姓,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在589年隋文帝统治时期就完成了全国统一,因此,A选项不正确;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巡游并非大

运河的主要作用,B选项也可排除;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并不能起到巩固边防的作用,因此,C选项不

符合题意。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A【考点】女皇武则天【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至尊红颜”可判断该电视剧的主角应为女性,且地位崇高;“大明宫”是唐朝的宫殿建筑;根据“一代女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无字碑”是武则天陵墓前的石碑,她生前要求陵前立无字碑,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因此,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B【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大昭寺会盟碑是唐穆宗时期唐朝与吐蕃订立盟约雕刻而成,表明世代友好,能体现我国汉族与藏族之间的友

好关系,B符合题意。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文化的艺术瑰宝;唐招提寺是日本的建筑,鉴真是中日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奏始

皇兵马俑是奏始皇陵的随葬品。因此,ACD都与民族团结友好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答案】C【考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世纪”是一种年代计时单位,即具体年份的百位(或百千位)上的数加一,所得结果即为相应年份所在的世纪

。因此,题中754年应为公元8世纪中期,由此可知,C正确,

ABD均不正确,故选C。5.【答案】D【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通过材料中“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知,唐太宗善于接纳他人的意见,来改正自身的不足。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重用敢于直

谏的魏征,魏征曾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痛心地说了材料中的话,并表示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因此,ABC不

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B【考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的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作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D明显错误,A不符合题意,C是唐朝的地方官职名称。故选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7.【答案】D【考点】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遣唐使和鉴真东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宋、元时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科技、文化均居世界领先的地位,国际地位较高,再加上交通发达,政

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等,因此,这些时期我国对外交往频繁。其中,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领先世界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是

当时我国能够吸引各国前来交流往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8.【答案】A【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材料,由“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判断是岳飞抗金。南宋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

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A符合题意;BCD项与“取得郾城大捷“不符

,排除。故选择A。9.【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解析】本题考查了纸币在宋代出现的情形。【解答】注意提取材料信息“蜀民”,蜀即是指四川;“以铁,私为券”说明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因此发行纸币交子以便贸易;“私为券”说明不是政府发行,属于商人的私人行为;“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是说明“交子”的生产过程,故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C。

10.【答案】A【考点】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夷洲”是三国时期对台湾的称呼;“流求”是隋唐时期对台湾的说法;“大都”是元朝的都城,即现在的北京;元朝

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即今台湾。因此,BCD均不正确,A正确,

故选A。11.【答案】A【考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代农业发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通过诗中“爆竹”、“一岁除”、“春风”、“新桃换旧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是北宋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春

节的场景。因此,BCD均不正确,A正确,

故选A。12.【答案】A【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解答】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制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故A正确。

故选A。13.【答案】C【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解答】“这项成就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世界上出现了大量的圣经,另一个结果是学校里的教科书便宜了,阅读的知识迅速传播”反映的是印刷术的影响,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4.【答案】D【考点】明朝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为明朝开国之君明太祖,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朱元璋死后,燕王朱

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皇位,于1421年迁都北京。因此,要参见朱元璋,应去当时的都城南京,ABC均不正确,D正确,

故选D。15.【答案】B【考点】明长城和北京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具有世界性的意义。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其历

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A、D并不是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要素,C选项是世界自然遗产的要素之一,因

此,ACD均不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16.【答案】D【考点】安史之乱【解析】本题以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以来节度使势力加大,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故D符合题意。戚继光抗击倭寇,巩固了东南海防,故A不符合题意。蒙古族建立元朝和京剧产生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土尔扈特部回归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17.【答案】B【考点】满洲兴起和清朝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与阿骨打建立的金无关,B项表述错误,故此题选B。18.【答案】C【考点】明朝经济的发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垦荒;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兴修水利

,治理黄河,修建堤坝等等,这些措施使清朝农业经济的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因此,ABD不符合题意。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清朝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人口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C符合

题意,故选C.19.【答案】C【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解答】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96个,插图1160幅,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说明,并且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C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A【考点】明朝的文学艺术宋词和元曲古代的文学与戏剧【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武松、鲁智深、林教头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都

是其中的故事情节,因此,BCD均不正确,A正确,

故选A。二、综合题【答案】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自主报名,择优录取。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增加录取名额,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八股文;不利于选贤任能,禁锢了人民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考点】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宋词和元曲女皇武则天【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宋词、明朝的八股取士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材料一中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大业”应是隋炀帝的年号;据材料一“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可知,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报名,择优录取。根据材料二“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可知,唐初三位统治者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分别是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根据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可知,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增加录取名额,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八股文。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出现的“僵死的形式”对教育、选官等方面产生的的影响是不利于选贤任能,禁锢了人民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发展。【答案】(1)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或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重心的南移(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用于航海(科技的进步)。(2)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原因:不计经济效益,劳民伤财。(3)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后果:使中国逐渐远离世界发展潮流。(或成为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4)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考点】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郑和下西洋【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和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解答】(1)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有政府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