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3化学平衡知识梳理一、可逆反应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右进行,又能向左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绝大部分的反应都存在可逆性,一些反应在一般条件下并非可逆反应,而改变条件〔如将反应物至于密闭环境中、高温反应等等在学习可逆反应之前我们所接触的许多的反应都是可逆的,只不过可逆程度小而将其忽略了而已。注意:可逆反应用""代替"="向右的反应叫做正反应,向左的反应称为逆反应。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取决于可逆反应的程度二、化学平衡定义: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内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反应达到了限度,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特点:必须是可逆反应才有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并没有停止,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条件改变平衡会遭到破坏,发生平衡移动。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而不是相等三、化学平衡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生成或消耗断键或成键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恒温、恒容下: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恒温、恒压下: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特殊标志绝热体系内的温度不变。有颜色物质参与的反应,颜色不在改变。四、化学平衡常数1、在一定温度时,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Kc和压强平衡常数Kp两种。我们常用的是浓度平衡常数:2、说明:〔1平衡常数Kc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由Kc随温度的变化可推断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c增大;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c减小;〔2平衡常数Kc值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c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c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弱,反应物的转化率越低。〔3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Kc≤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4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产物的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即浓度商:Qc与Kc比较大小来判断。〔5反应中的固体或纯溶剂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6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五、化学平衡的移动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使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即V正≠V逆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如果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如果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2、勒沙特列原理:改变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3、外界调节对平衡的影响:〔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之,向逆向移动。〔2压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浓度增大,平衡会向气体化学计量数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向增大方向移动。①纯固体或纯液体压强改变时,浓度改变很小,速率无明显变化。②恒温、恒容时,通入不反应的气体,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③恒温、恒压时,通入不反应的气体,各物质浓度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向放热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六、转化率1、对于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2、例如:反应mA<g>+nB<g>pC<g>+qD<g>,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该条件最大转化率可表示:3、说明:〔1只有反应物才有转化率。〔2转化率比较一般是指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通过改变条件,使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发生了移动,当建立新的平衡状态2时,比较同一种反应物在两个平衡状态下的转化率问题。〔3无论是平衡状态1,还是平衡状态2,在进行计算比较时,都采用总的转化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占反应物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七、化学平衡图像1、解化学平衡图像的步骤〔1看懂图像:看图像要五看。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原点、极值点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推理判断: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知识规律分析作出判断。2、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技巧〔1"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说明该曲线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2"定一议二":在含量—温度〔或压强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因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外界"单因素"的改变,导致的平衡移动的分析,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通常作一条横坐标的垂线,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八、等效平衡定义:等效平衡是同一个反应从不同途径建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说明:〔1不同途径是指从反应物、生成物或中间状态建立。〔2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是指质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百分含量或体积百分含量,而非浓度。特殊情况下等效平衡恒温、恒压条件下,投入量和起始投入量成比例即等效。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投入量和起始投入量成比例即等效;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投入量和起始投入量相同才等效。对于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投入量在转化时必须大于或等于起始投入量,才等效。经典例题一、化学平衡[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化学平衡状态B、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υ〔正=υ〔逆≠0C、可逆反应建立平衡时,与反应起始方向无关,与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无关D、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平衡时,其生成物浓度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比为常数[例2]可逆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速率用、、表示,逆反应速率用、、,反应达平衡时,正确关系是〔A、
B、==
D、二、化学平衡的标志[例题]对于反应N2<g>+3H2<g>2NH3<g>,判断下列说法是否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每生成1molN2,同时消耗1molN2〔2、每生成1molN2,同时消耗3molH2〔3、每生成1molN2,同时消耗2molNH3〔4、每生成1mol3molH2,同时生成2molNH3〔5、3V正<N2>=V逆<H2>〔6、3V正<H2>=2V逆<NH3>〔7、每断裂1mol氮氮三键,同时生成6mol氮氢键〔8、每断裂1mol氮氮三键,同时生成3mol氢氢键〔9、每断裂3mol氢氢键,同时断裂6mol氮氢键〔10、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11、氮气和氢气浓度比为1:3〔12、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体系压强保持不变〔1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14、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15、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容器体积保持不变〔16、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17、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18、绝热体系内,体系温度保持不变〔[变式练习1]对于反应I2<g>+H2<g>2HI<g>,判断下列说法是否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体系压强保持不变〔2、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4、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容器体积保持不变〔5、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6、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7、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在发生改变[变式练习2]对于反应A<g>+B<g>2C<g>+D<s>,判断下列说法是否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体系压强保持不变〔2、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4、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容器体积保持不变〔5、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6、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变式练习3]对于反应A<g>+2B<g>2C<g>+D<s>,判断下列说法是否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体系压强保持不变〔2、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4、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容器体积保持不变〔5、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6、恒温、体积可变密闭容器下,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变式练习4]在恒温容器中,可逆反应C<s>+H2O<g>CO<g>+H2<g>一定达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压强不变B.气体的体积不变C.混合气的密度不变D.有n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n个H-H键断裂三、化学平衡常数[例1]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2<g>+O2<g>AUTOTEXT<=>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②2SO2<g>+O2<g>AUTOTEXT<=>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6<mol·L-1>-1。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变式练习1]下列数据是一些反应的平衡常数,试判断哪个反应进行地最接近完全,哪个反应进行地最不完全?〔D进行的最完全,E进行的最不完全A.K=1 B.K=10 C.K=10-1 D.K=1010E.K=10-10[变式练习2]在1000K时,已知反应Ni<s>+H2O<g>AUTOTEXT<=>NiO<s>+H2<g>的平衡常数Kp=0.0059,当H2O<g>和H2<g>的分压相等时,试判断此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未达到平衡状态[变式练习3]〔08年XX理综·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9 B.16C.20 D.25[例2]在473K时,反应PCl5<g>AUTOTEXT<=>PCl3<g>+Cl2<g>的K=4.6×10-3mol·L-1。PCl5的起始浓度为0.020mol·L-1,求PCl5的分解率。PCl5的起始浓度多大时,其分解率为50%解〔1:设平衡时PCl5的转化浓度为x。PCl5<g>AUTOTEXT<=>PCl3<g>+Cl2<g>起始浓度/mol·L-10.02000平衡浓度/mol·L-10.020-xxxKc===4.6×10-3mol·L-1,解得x=7.6×10-3mol·L-1。所以PCl5的起始浓度为0.020mol·L-1,PCl5的分解率为EQ\F<0.0076,0.020>×100%=38%。〔2设PCl5的起始浓度为c时,其分解率为50%。PCl5<g>AUTOTEXT<=>PCl3<g>+Cl2<g>起始浓度/mol·L-1c00平衡浓度/mol·L-1c-0.5c0.5c0.5cKc===4.6×10-3mol·L-1,解得c=9.2×10-3mol·L-1。因此,PCl5的起始浓度为9.2×10-3mol·L-1时,其分解率为50%。[变式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2NO2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0.06mol/L,c〔NO=0.24mol/L,=0.12mol/L。试求:〔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2开始时NO2的浓度。〔3NO2的转化率。〔12.56;〔20.3mol/L;〔380%[例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1〔2吸热〔3b、c〔4830[变式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二氧化碳转化率,化学反应速度〔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写编号。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1〔2增大增大减小〔315~20min和25~30min〔4增加了O2的量ab[变式练习2]在温度为373K时,将0.100mol无色的N2O4气体放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立刻出现红棕色,直至建立N2O42NO2的平衡。下图是隔一定时间测定到的N2O4的浓度〔纵坐标为N2O4的浓度,横坐标为时间〔1计算在20至40秒时间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mol•L—1•S—1。〔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测定得到的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T/K323373K值0.0220.36据此可推测该反应〔生成NO2是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4若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423K时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添画出此温度下的反应进程曲线。〔10.002;〔2c2<NO2>/c<N2O4>;〔3吸热;〔4423K的曲线在373K下方,达平衡时间在60s前四、化学平衡移动及转化率[例1]对于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如何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加入氮气,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氮气、氢气转化率如何变化?减少氨气,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氮气、氢气转化率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容容器内,起始时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时,再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氮气、氢气转化率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容容器内,起始时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时,再加入3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氮气、氢气转化率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容容器内,起始时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时,再加入2mol氨气,平衡如何移动?氮气、氢气、氨气体积分数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压容器内,起始时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时,再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如何移动?氮气、氢气转化率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压容器内,起始时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时,再加入3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如何移动?氮气、氢气转化率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压容器内,起始时加入1mol氮气,3mol氢气。平衡时,再加入2mol氨气,平衡如何移动?氮气、氢气、氨气体积分数如何变化?在恒温、恒容容器内,充入不反应的气体。10、在恒温、恒压容器内,充入不反应的气体。11、在恒温、恒压容器内,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转化率?12、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转化率?13、加入正催化剂,平衡如何移动?画出图像,转化率?[变式练习1],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达到平衡时NO2、N2O4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颜色变深,NO2转化率增大。分析:该反应可认为后加入NO2与原反应进行叠加,叠加后气体总体积增加,为了使体积维持不变,只能向体系加压从而引起叠加后的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变式练习2],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2O4,反应达到平衡时NO2、N2O4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均增大,颜色变深,N2O4向NO2转化的转化率减小。分析:该反应可认为后加入NO2与原反应进行叠加,叠加后气体总体积增加〔此时,NO2的量会比原来的多,为了使体积维持不变,只能向体系加压从而引起叠加后的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变式练习3]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加入,达到平衡后,PCl3的物质的量会,〔填"增加"还是"减少"但是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PCl5物质的量会,〔填"增加"还是"减少"的转化率〔填增大还是减小,PCl5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较原平衡时,〔填"增加"还是"减少"答案:增加、增加、减小,增加[变式练习4]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加入HI,HI的平衡转化率。H2的物质的量,I2的物质的量。答案:不变,增加,增加[变式练习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平衡后再向体系中加各加入1molA和1molB本题通过一边倒去后可得到原平衡的起始量为:2A〔g+B〔g===2C〔g起始物质量/mol840加入1molA和1molB后起始物质量变为:起始物质量/mol950所以我们可以把9molA和5molB看成先加9molA和4.5molB后满足等效〔此时按问题3恒温恒压的情况来处理后再单独加入0.5molB〔此时可以再进一步按问题1处理[变式练习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平衡后再向体系中加各物质按下列情况加入平衡怎样移动?A.均加1mol,B.均减1mol答案:A右移B左移[例2]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A.a=3B.a=2C.B的转化率为40%D.B的转化率为60%[变式练习1]将CoCl2溶解于盐酸中可以形成CoCleq\o\al<2-,4>,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学平衡:Co2+<aq>+4Cl-<aq>CoCleq\o\al<2-,4><aq>ΔH>0粉红色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f<c<CoCl\o\al<2-,4>>,c<Co2+>·c4<Cl->>C.将盛有CoCl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红色D.增大Cl-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l-浓度都减小[变式练习2]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HIn<aq>H+<aq>+In-<aq>红色黄色将此溶液滴入浓度为6mol·L-1NaOH溶液中,则溶液显〔A.红色B.黄色C.无色D.无法判断[例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内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变式练习1]恒温恒压下,使1LNO2按下式分解:2NO22NO+O2,达到平衡时气体体积为1.2L,此时NO2的转化率为〔A.20%B.30%C.40%D.50%[变式练习2]在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pB.A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的体积分数增加[变式练习3]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1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H2OCO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H2O<g>,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A.0.6mol B.1mol C.在0.6~1mol之间 D.大于1mol[变式练习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g>和2升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3Y<g>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气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则方程中n的值是〔A.3 B.4 C.5 D.6五、化学平衡图像1.以速度-时间<v-t>图像计算平衡浓度[例1]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平衡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A、2-SaobB、1-SaobC、2-SabdoD、1-Sbod解析:根据v-t曲线计算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初看题目似乎无从下手,若静心思考,从定义出发,Y减少的浓度△CY=vt,随着反应进行,逆反应同时生成部分Y,因此Y的平衡浓度为初始浓度与消耗浓度之差。瞬时速率与时间的乘积即为微小矩形的面积,累积计算则Y减少的浓度表示为Saobd,Y增加的浓度表示为Sobd,则Y的平衡浓度表示为:1-<Saodb-Sobd>=1-Saob,故选B。2.以v-t图像描述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例2]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2+3H22NH3;△H=-92.4KJ/mol,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是〔解析此题易误选D,以为逆反应速率升高了正反应速率必然降低,其实升高温度放热、吸热方向的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热反应增大的幅度大,因此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合成氨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应选C。图A和图B分别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后速率的变化情况。3.以物质的量〔浓度-时间[n<c>-t]图像描述可逆反应达平衡的过程[例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t2时,V正=V逆,达到平衡C.t3时,V正>V逆D.t1时浓度CN=2C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起点和t1,t2,t3等特殊点,在0到t2时间内〔或选取0到t2之间的任一点nN从8mol到4mol减少了4mol,nM从2mol到4mol增大了2mol,因此N为反应物,方程式为2NM〔从反应趋势看,N没有完全转化为M,故为可逆反应。t2时nM=nM,瞬时浓度也相等,但浓度变化并不相等,实际是,V正>V逆,t3时nM、nN不再改变,达到了平衡状态,V正=V逆,t1时nM=2nN,体积相同,c与n成正比,因此只有选项D正确。4.以c-t图像描述等效平衡过程[例4]在425℃时,1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2HI<g>,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均达到平衡〔如下图〔1将图示3种情况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填入表格。〔2以上3种情况达到化学平衡是否为同一平衡状态?由图中的事实可以说明化学平衡具有哪些特征?〔3等温、等容情况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什么?解析〔1将图像信息转化为数据信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填表如下所示。〔2达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完全相同,故为同一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V正=V逆,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3等温、等容时,将生成物〔或反应物折算为同一侧的量完全相同时,即为等效平衡。5.以物质的量〔转化率-时间[n<R>-t]图像描述温度或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例5]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解析T相同时〔上面2条曲线,p越大反应速率v越快,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t越短,故P1>P2;若从纵坐标nZ来分析,P1→P2,nZ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对照反应特征〔气体体积减小可知P1>P2。同理,压强相同时〔下面2条曲线,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短,故T1>T2,或从nZ来分析,T2→T1,nZ减小,平衡向逆向移动〔正向放热则逆向吸热,说明T1>T2,选C。6.以转化率〔体积分数-压强、温度〔R-p、T图像判断平衡状态[例6]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中NO的Rmax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B.bC.cD.d解析化学平衡时有Rmax,a、b在曲线上为平衡点,c、d点未达平衡。d点在曲线右上方,从d点向横坐标引辅助线,可知该温度平衡时R〔NO比d点的小,说明该点未达平衡,且V正<V逆平衡向逆向移动,或从d点向纵坐标引垂线,d点T比平衡点的高,该反应正向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向移动,同样得出结论V正<V逆,而选D。7.根据R〔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p、T图像判断反应特征[例7]已知反应mA<g>+nB<g>xC<g>+yD<g>,A的转化率RA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吸热,m+n>x+yB.正反应吸热,m+n<x+yC.正反应放热,m+n>x+yD.正反应放热,m+n<x+y解析相同p时,升高T,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吸热;相同T,增大p,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m+n>x+y,故选A。8.由v-p〔T图像描述平衡移动时正逆v的变化[例8]下列反应符合下图p-v变化曲线的是〔A.H2<g>+I2<g>2HI<g>B.3NO2<g>+H2O<l>2HNO3<l>+NO<g>C.4NH3<g>+5O24NO<g>+6H2O<g>D.CO2<g>+C<s>2CO<g>解析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增大p,V正、V逆都增大,但气体分子数多的一边增大的幅度大,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由图示可知,V正斜率大,即随p增大V正增大的多,故V正应为气体分子数较多的一边,B选项符合图示。9.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压强〔Mr-T<P>图像[例9]可逆反应2A+B2C〔g;△H<0随T〔℃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和B可能都是固体B.A和B一定都是气体C.A和B可能都是气体D.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解析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观察曲线可知,T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气体的Mr减小。由平均摩尔质量定义M=m总/n总可判断:T升高,A和B都是固体时,只有1种气体C,Mr不变;A和B是气体时,气体m总不变,n总变大,Mr减小,符合题意,但不是绝对惟一的;当B为固体A为气体时,气体的n总不变,但m总变小,同样导致Mr减小,故正确答案为C、D。10.由体积分数-温度图像判断平衡进程[例10]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任其发生反应N2+3H22NH3,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NH3的体积分数,并绘成下图曲线。〔1A、B、C、D、E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2此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热反应。〔3AC段曲线是增函数曲线,CE段曲线是减函数曲线,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角度说明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1到T2变化时,v正_____v逆。T3时v正_____v逆T3到T4变化时v正_____v逆六、等效平衡[例1]对于可逆反应N2+3H22NH3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N2<mol>H2<mol>NH3<mol>①260②00?③13?④0.5?3⑤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例2]对于恒温、恒容体系内可逆反应N2+3H22NH3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N2<mol>H2<mol>NH3<mol>①260②00?③13?④0.5?3⑤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变式练习]对于恒温、恒容体系内可逆反应N2+3H22NH3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N2<mol>H2<mol>NH3<mol>330?022???1.5?⑤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例3]对于恒温、恒容体系内可逆反应H2+I22HI2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H2<mol>I2<mol>HI2<mol>①110②?02③2??④00?⑤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变式练习]对于恒温、恒容体系内可逆反应H2+I22HI2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H2<mol>I2<mol>HI2<mol>210②?02③2??④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例4]对于恒温、恒压体系内可逆反应N2+3H22NH3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N2<mol>H2<mol>NH3<mol>①260②00?③13?④0.5?3⑤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变式练习]对于恒温、恒压体系内可逆反应N2+3H22NH3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N2<mol>H2<mol>NH3<mol>330?0?③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例5]对于恒温、恒压体系内可逆反应H2+I22HI2若要保持和①建立的平衡等效,请填写下表:H2<mol>I2<mol>HI2<mol>①210②?02③2??④abc结论上述a、b、c必须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和①等效?各物质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N2、H2和①的物质的量相同即等效。[例6]对于恒温、恒容体系内可逆反应A<g>+B<g>2C<g>+D<s>判断②③④和①建立的平衡是否等效,请填写下表:A<mol>B<mol>C<mol>D<mol>110000210021.20020.9结论第④种情况要看A、B的转化率,生成D的物质的量是否小于0.9mol[变式练习1]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l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2:1B.x的值可能是2,也可能是3C.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一定相等D.C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W%[变式练习2]在一个1L的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1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2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mol/L的是_______。A、4molA+2molBB、3molC+1molDC、2molA+1molB+1molDD、1molA+0.5molB+1.5molC+0.2molD<3>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开始〔反应物只有C和D,按不同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mol/L,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1不移动〔2B、C、D〔3>0.6mol巩固练习一〔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和平衡常数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固+2B〔气C〔气+D〔气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总物质的量2、在2NO2〔gN2O4〔g的可逆反应中,下列不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于生成物的产率。B、NO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保持不变。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D、单位时间内有1mol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2molNO2变为N2O4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B、单位时间内有nmolA2生成的同时有nmolB2生成C、单位时间内有nmolB2发生反应的同时有nmolAB分解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就有2nmolAB生成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的生成速度与C的分解速度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5、下列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A〔g+bB〔gmC〔g+nD〔g,表示其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时的压强与反应起始的压强之比为m+n/a+bB、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度与物质C表示的反应速度之比为a/mC、物质B的浓度不随时间而改变D、单位时间内xmolB参加反应同时有xmolB生成6、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A、A〔气+B〔气C〔气
B、A〔气+2B〔气3C〔气C、A〔气+B〔气C〔气+D〔气
D、以上都达到平衡7、可逆反应在2A〔g+3B〔g3C〔g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的A和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混合物的体积是反应刚开始时的3/5B、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比为2:3:3C、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amolA,必须同时也消耗了1.5amol的CD、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8、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9、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不再改变
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A、全部
B、只有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只有①③⑤⑥⑦1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LX气体和3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nX〔g+3Y〔g2R〔g;△H<0,反应达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30%和6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1
B、2
C、3
D、411、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
B、50%
C、60%D、70%12、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发生变化并建立如下平衡:〔,测得平衡时c〔A=0.3mol·L-1,c〔B=0.2mol·L-1,c〔C=0.05mol·L-1,则最初向容器中加入的A是A、0.6mol
B、0.9mol
C、1.2mol
D、1.5mol13、实验室制取甲酸乙酯的反应为:反应在该条件下进行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minHCOOHCH3CH2OHHCOOCH2CH3H2O00.30.700.3100.23abc200.20.60.10.4有关物质在101.3KPa时沸点如下:
HCOOHCH3CH2OHHCOOCH2CH3H2O沸点〔℃10178.554100〔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由题给条件判断K值随温度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2表中,a=____mol/L。50℃时,K=,在20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______〔选填"是"或"否"。〔3在10~20min时,用乙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L·min。该反应速率比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起始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要提高甲酸乙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1K=,不能〔20.63是〔30.003,反应物浓度下降。
〔4适当升高温度〔54~78.5℃之间将甲酸乙酯蒸出。14、560℃时,在恒容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s>+H2O<g>CO<g>+H2<g>〔正反应吸热〔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若温度升高,则平衡常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56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若起始浓度[H2O]=0.03mol/L,当5秒钟时,测得[H2O]=0.01mol/L,则前5秒钟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密度不变,CV正<H2>=V正<H2O>Dc<CO>=c<H2>〔4达到平衡后且恒容情况下,往容器中充入适量的H2S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H2O的反应速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1K=[CO][H2]/[H2O]变大〔20.004mol/L·s〔3A、B〔4增大,该温度时,H2S分解产生H2增大H2浓度,可加快反应速度15、烟草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被吸进肺里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用Hb表示化合,发生下述反应:CO+Hb·O2O2+Hb·CO,实验表明,Hb·CO的浓度即使只有Hb·O2浓度的2%,也足以使人智力受损。当空气中的CO浓度较大时,人体就感到缺氧,胸闷,此时血液中羰基血红蛋白达到10%,通常人肺的血液中O2的溶解浓度达1.6×10-6mol/L,而其中血红蛋白的浓度稳定在8×10-6mol/L。而当过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时,就会因窒息而引起死亡。上述反应K为K=[O2][Hb·CO]/[CO][Hb·O2],K只限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1血红蛋白的生理学功能为〔2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机理为〔3Hb与CO通过什么化学键结合成HbCO分子的?,并判断Hb·CO分子与Hb·O2分子的稳定性强弱〔4抽烟后,吸入肺部的空气测得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mol/L和10-2mol/L。已知37℃时,平衡常数K=220,这时Hb·CO的浓度是Hb·O2浓度的多少倍?这时候是否达到损伤人的智力的程度?请通过计算回答。〔5设血红蛋白与O2反应的速率常数k=2.1×106L/mols〔37℃,求氧血红蛋白〔Hb·O〔6在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下,需要将Hb·O2的生成速率提高到1.1×10-4L①假设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是恒定的,计算所需的氧的浓度。②假设血液中的氧浓度与进入肺的氧分压成正比。试问用怎样的方法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是合乎逻辑的?运用你所学的关于气体定律的知识和勒沙特列原理,设想一种增强这种治疗效果的方法。〔1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能把肺部的氧气运送到全身细胞中的蛋白质
〔2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一种配合物〔Hb·CO而导致的,这种配合物比氧气与血红蛋白形成的配合物结合力强100倍,这就使得细胞运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使人中毒
〔3配位键Hb·CO稳定性强
〔40.022〔>2%,已达到损伤智力的程度
〔52.688×10-5mol/Ls
〔6①6.55×10-6mol/L②富氧呼吸〔略16、某城市的管道煤气是水煤气和焦炉煤气混合而成的,但煤气泄露能致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Hb结合成Hb·CO,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O2功能的缘故。CO进入血液后有如下平衡:CO+Hb·O2O2+Hb·CO,已知该反应平衡时,的比值是一个不受浓度影响的常数,在人体体温37℃下,该常数为220。试回答:〔1生产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燃气灶具因燃气成分、供气压力不同而结构不同。如果该城市管道气改通液化石油气〔C4H10,则居民厨房中的炉灶改装时在燃气进口直径不变的情况下,通风口直径应怎样改变?〔增大or减小,原因是〔3门窗紧闭的厨房内一旦发生煤气大量泄漏,极容易发生爆炸。当你从室外进入厨房嗅到极浓的煤气异味时,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合适的是〔可以多选A、立即开启抽油烟机排出煤气,关闭煤气源B、立即打开门和窗,关闭煤气源C、立即打开电灯,寻找泄漏处〔4煤气中毒病人,可以通过进入高压氧舱的方法来救治,请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加以说明:〔5已知当血液中的比值大于0.02时,人的智力会受到损伤,此时c〔CO与c〔O2的比值应〔<、>or=。〔6抽烟时,进入肺部的空气中c〔CO=10-6mol/L,c〔O2=10-2mol/L,则c〔Hb·CO为c〔H·O2的倍,因此长期抽烟对人智力影响。〔有or无〔1C+H2OCO+H2
〔2增大同体积液化气比水煤气燃烧耗氧多,故风门口径要增大。
〔3B
〔4在高压氧舱中,煤气中毒患者吸入氧气浓度较高的空气后,CO+Hb·O2O2+Hb·CO,平衡向左移,使Hb·CO转化为Hb·O2,恢复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
〔5因为=220,是一个常数,当=0.02时,=÷220==9.09×10-5,即小于该值时,人的智力还未受到损伤。
〔6将c〔CO、C〔O2数位代入常数表示式:=220则=220×=0.022〔即0.022倍。〔7因为0.022>0.02,故从这一角度分析,长期抽烟,对人的智力有损伤作用。17.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2Fe2++I2〔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萃取I2,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移动。〔2上述反应正向反应速度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v=〔k为常数CI-〔mol/LCfe3+〔mol/Lv〔mol/Ls〔10.200.800.032〔20.600.400.144〔30.800.200.128通过所给的数据计算得知:在v=中,m=、n=。〔1K=[Fe2+]2/[I-]2[Fe3+]2向右〔2m=2n=1大于18.平衡常数KC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25℃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N2<g>+O2<g>=2NO<g>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2CO2<g>=2CO<g>+O2<g>K3=4×10-92〔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2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值约为K=。〔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氧气的倾向大小顺序为。〔1K=〔25×10-82〔3NO>H2O>CO2
〔4NO、CO与O2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在水蒸气存在下生成HNO3和CO2,则基本上可以除去污染气体。或由第1,3个反应及平衡常数可知2CO+2NO=2CO2+N2的K=1/K1K2=2.5×10121,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基本上可以除去污染气体。巩固练习二〔平衡移动及转化率、等效平衡问题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eq\f<1,2>N2<g>+CO2<g>;Δ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6mol/L,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 B.平衡向左移动C.重新达平衡时,A气体浓度增大 D.重新达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减小3、如图表示反应M<g>+P<g>nQ<g>的平衡体系中,Q的物质的量浓度c<Q>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过分析上图,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A状态与C状态的化学反应速率比较为v<A><v<C>C.在T1、D状态时,v正<v逆D.在T2、B状态时,改变体积始终有v正=v逆,则n=2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mLCO和20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5、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6、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7、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kJ·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8、从下列叙述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9、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a>b>c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10、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2molN2、8mol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g>+3H2<g>2NH3<g>;ΔH=-92.2kJ·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1>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A.小于92.2kJB.等于92.2kJC.大于92.2kJ<2>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若起始时加入2molNH3、1mol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A.等于0.25 B.大于0.25 C.小于0.25<3>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起始通入一定物质的量N2、H2、NH3,欲使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等于0.25。且起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充入N2的物质的量amo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右图是T1℃时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2>T1>时n<NH3<1>B<2>C<3>1<a<2<4>11、在t℃时,向2L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A和1molB,发生下列反应:A<g>+B<g>C<g>+2D<g>,平衡时C的含量为m%,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按下列配比将物质放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的含量仍为m%的是〔A、2molA和1molBB、2molD和A、B、C各1molC、1molC和2molDD、1molC和1molD12、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C>=Wmol/L。若维持容器内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浓度仍为Wmol/L的是〔A.1molA+0.5molB+1.5molC+0.5DB.2molA+1molB+3molC+1molDC.3molC+1molD+1molBD.3molC+1molD1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气>+B<气>xC<气>,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A、1B、2C、3D、414、一个真空密闭恒容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热到200℃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同一温度的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2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是〔A、M>NB、M=NC、M<ND、无法确定15.在气相条件下<T=500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人1gSO2、lgO2,乙容器充人2gSO2、2gO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后SO2的浓度:乙>甲C.SO2转化率:乙<甲D.平衡后O2的体积分数:乙>甲16、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SO2、1molO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3气体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17、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十2B<g>=2Q<g>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体积比再充人A、B、Q,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减小,v<逆>增大B.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A、B的体积分数增加C.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Q仍为1:1:2D.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体系压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18、在一个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molN2和30molH2,发生合成氨反应:N2+3H22NH3,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NH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份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是〔A、15mol25%B、20mol50%C、20mol75%D、40mol80%19.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有反应2A〔气+2B〔气C〔气+3D〔气,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I: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途径II: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则以下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B.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不同C.平衡时,途径I的反应速率v〔A等于途径II的反应速率v〔AD.平衡时,途径I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途径II混合气密度的1/220.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21、有两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内有一个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的容积相等。在保持4000C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SO3。〔1达到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A容器比B容器,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比B容器。〔2达到上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数量不多的等量氩气,A容器化学平衡移动,B容器化学平衡移动。〔3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达到平衡时,A容器SO3物质的量分数;B容器中SO3〔1短、大〔2逆向、不〔3不变、增大巩固练习三〔化学平衡图像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mol·L—1B和0.4mol·L—1C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3.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t0~t1B.t2~t3C.t3~t4D.t5~t65.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15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10~15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20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20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6.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x/n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2X+Y3ZB.3X+2Y2ZC.X+3YZD.3X+YZ7.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8.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ZX时间浓度Ot1t2t29.今有反应X〔g+Y〔g2Z〔g〔正反应放热,右图表示该反应在ZX时间浓度Ot1t2t2A.升高温度或降低Y的浓度B.加入催化剂或增大X的浓度C.降低温度或增大Y的浓度D.缩小体积或降低X的浓度10.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X〔g2y〔g+z〔g〔正反应放热,在t1时达到平衡,然后在t2时开始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并保温,到t3时又建立平衡,下图中能表示这一变化情况的是〔A.BCD11.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V〔HI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II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V〔HI的变化如曲线〔I所示。在乙条件下V〔HI的变化如曲线〔III所示。则甲条件、乙条件分别是〔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的催化剂A.①⑤,③B.②⑤,④C.③⑤,②D.③⑤,④12.密闭容器中,有反应:A2+B2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13.在下列反应中:A2〔g+B2〔g2AB〔g〔正反应放热当其达到平衡时,在下图的曲线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曲线是〔A.①②B.③④C.①D.①⑤14.可逆反应aA〔g+bB〔gcC〔g+dD〔g;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a+b>c+dT1<T2ΔH<0B.a+b>c+dT1<T2ΔH>0C.a+b<c+dT1>T2ΔH<0D.a+b>c+dT1>T2ΔH>015.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gxC〔g〔正反应放热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A.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mol质量16.对气体反应:mA+nBeC温度〔T、压强〔P、时间〔t与生成物的体积百分数C%的关系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m+n<e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m+n>e17.反应mA〔固+nB〔气pC〔气+Q在一定温度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车发动机燃油喷射器清洗方法考核试卷
- 职业中介服务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对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考核试卷
- 水产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与购买习惯分析考核试卷
- 山东省武城县2025年初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英语语言能力与测试(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商学院《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培黎职业学院《健身健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中文工具书使用与社科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广告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第9课++友好相处++学会合作+第2课时 【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效课堂 (高教版基础模块)
- 四年级美术国考测试题附有答案
- 专题八 概率与统计(2020-2024)五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 供货保证措施以及应急保障措施
- 任务6-2 机场安检岗位的设置课件讲解
- 伦理与社会责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物联网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幼儿园大班语言《睡睡镇》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 人教版一年级《天地人你我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