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ersion:1.0StartHTML:0000000107EndHTML:0000097828StartFragment:0000000127EndFragment:00000978102021年河北省邯郸市统招专升本语文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题)1.诗风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岑参B.陈子昂C.杜甫D.李贺

2.吉檀迦利的意思是()

A.祈祷B.献诗C.祝福D.歌颂

3.下列画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阡陌迁徙掮客纤细B.谜语糜烂靡丽麋鹿C.诠释痊愈蜷缩拳法D.随意骨髓隧道绥靖

4.下列诗中属于五言律待的是()

A.《关山月》B.《饮酒》(其五)C.《山居秋暝》D.《春江花月夜》

5.在鱼龙潜跃水成文中,之所以要写鱼龙,是因为()

A.鱼龙可以指古杂戏B.鱼龙可以形容好坏混杂C.鱼龙据说可以传书D.鱼龙是水中最常见之物二、填空题(5题)6.陶渊明《饮酒》:____,而无车马喧

7.鲁迅的《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

8.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____

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处红衰翠减,____

10.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民贵君轻》)

三、判断题(5题)11.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A.否B.是

12.《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一样,同为四大奇书之一()

A.否B.是

13.《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国别体散文集()

A.否B.是

14.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A.否B.是

15.《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A.否B.是四、简答题(2题)16.分析《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烘托与铺垫手法的运用

17.舒婷的《致橡树》传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五、阅读理解(2题)18.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莎衣①

杨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③。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④,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菡萏:荷花。④直饶:犹纵使,即使

结合诗句说明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①,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蓘尚不敢不勤②。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改)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藨蓘:耕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2题)20.请细细品味文章的韵味,说明其语言风格

2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依偎——重庆街景

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他显然来自农村,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褴褛衣着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

(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中作者所见街景

参考答案

1.CC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评扬雄、枚乘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2.B《吉檀迦利》是一部献给神的颂歌,吉檀迦利就是献诗的意思

3.CA项,阡(qiān)陌;迁(qiān)徙;掮(qián)客;纤(xiān)细。B项,谜(mí)语;糜(mí)烂;靡(mǐ)丽;麋(mí)鹿。C项,均读quán。D项,随(suí)意;骨髓(suǐ);隧(suì)道;绥(suí)靖

4.CC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格律诗),A、B、D三项均为古体诗

5.C

6.结庐在人境

7.象征

8.柳宗元

9.苒苒物华休

10.数罟不入洿池

11.N上行文应单一主送而不能多头主送

12.N×《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被称为四大名著,四大奇书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

13.N

14.Y

15.Y

16.诗的开篇将春江花月夜自然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这首春的颂歌反衬着春的忧愁。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宇宙永恒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这种慨叹,以其意味深长的哲理对诗的感伤情调作了进一步的铺陈。正是在环境气氛的烘托与哲理议论的铺垫基础上,后面的抒情达到高潮,月圆而人情难圆的慨叹、游子思妇相望不相闻的感伤具有了更加动人的感染力

17.《致橡树》是一首爱情诗,感情色彩强烈,又具有清醒的理性认识。诗的抒情主人公化作一株木棉,而她所爱的对象则是一株橡树。致橡树是木棉对橡树的真情倾诉。在这真挚诚恳的倾诉中,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热烈追求,否定了传统的完全依附性和单纯奉献性的爱情观,肯定了平等的、独立的、同甘共苦的爱情观,抒发了一位自尊而向往独立的爱情生活的女子的心声,表现了诗人对爱的理解和信念

18.①对仗,如蒹葭对菡萏,影里对香中。②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里和烟卧是视觉角度,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嗅觉角度。③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蓑衣的喜爱之情,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