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素养提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素养提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素养提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素养提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素养提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素养提升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素养提升1.(教材P49~P50图)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要紧靠烧杯侧壁B.乙: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沿②方向C.丙: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D.丁:体温计的示数为38.5℃A1.(教材P49~P50图)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A2.(教材P63T1变式)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与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夏天吃冰棍解暑B.烧开水时冒“白气”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擦酒精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C2.(教材P63T1变式)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3.(教材P66T4变式)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的熔点低于冰的熔点B.用筷子搅拌可以降低冰的温度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形成的D.小明认为利用家用体温计可以完成该实验A3.(教材P66T4变式)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4.(教材P3图)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是因为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水蒸气遇到冷的外壁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烧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液化降低4.(教材P3图)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5.(教材P62材料变式)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经过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汽化吸热液化5.(教材P62材料变式)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6.(教材P53实验变式)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6.(教材P53实验变式)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秒表试管壁46(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min,该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7484848485053483晶体(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44℃时,物质处于____态。第7分钟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均填“固”“液”或“固液共存”)(5)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填字母)。固固液共存a(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44℃时,物质处于____态。第重难点及中考热点题型题组训练热点一:温度和温度计1.(广东中考)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热胀冷缩乙可以重难点及中考热点题型题组训练热胀冷缩乙可以2.(陕西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36.82.(陕西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3.(淮安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凌的消融B.霜的形成C.冰冻的衣服晾干D.露的形成4.(海南中考)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DA3.(淮安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5.(衡阳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A5.(衡阳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6.(多选)(安顺中考改编)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C.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AC6.(多选)(安顺中考改编)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7.(德州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7.(德州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8.(株洲中考)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D8.(株洲中考)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9.(湘潭中考改编)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9.(湘潭中考改编)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1)这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___(填“熔化”或“凝固”)图象。(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填“固”或“液”)态。(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4)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______(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晶体熔化液80从下往上(1)这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10.(淮安中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0.(淮安中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填“A”或“B”)。(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____(填“C”或“D”)。(4)实验中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99不变C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填“A”或“B”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素养提升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素养提升1.(教材P49~P50图)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要紧靠烧杯侧壁B.乙: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沿②方向C.丙: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用力向下甩几下D.丁:体温计的示数为38.5℃A1.(教材P49~P50图)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A2.(教材P63T1变式)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与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夏天吃冰棍解暑B.烧开水时冒“白气”C.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擦酒精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C2.(教材P63T1变式)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3.(教材P66T4变式)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的熔点低于冰的熔点B.用筷子搅拌可以降低冰的温度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形成的D.小明认为利用家用体温计可以完成该实验A3.(教材P66T4变式)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4.(教材P3图)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是因为浇上冷水后,烧瓶内水蒸气遇到冷的外壁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烧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液化降低4.(教材P3图)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5.(教材P62材料变式)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经过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汽化吸热液化5.(教材P62材料变式)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6.(教材P53实验变式)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6.(教材P53实验变式)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秒表试管壁46(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min,该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7484848485053483晶体(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44℃时,物质处于____态。第7分钟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均填“固”“液”或“固液共存”)(5)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填字母)。固固液共存a(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44℃时,物质处于____态。第重难点及中考热点题型题组训练热点一:温度和温度计1.(广东中考)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热胀冷缩乙可以重难点及中考热点题型题组训练热胀冷缩乙可以2.(陕西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36.82.(陕西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3.(淮安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凌的消融B.霜的形成C.冰冻的衣服晾干D.露的形成4.(海南中考)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DA3.(淮安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5.(衡阳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A5.(衡阳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6.(多选)(安顺中考改编)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C.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AC6.(多选)(安顺中考改编)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7.(德州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7.(德州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8.(株洲中考)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