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_第1页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_第2页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_第3页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_第4页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

呼吸内科关键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呼吸内科关键1概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均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概念均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2不明原因肺炎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年龄分布最小1岁至3个月,最大53岁以中青年为主性别分布男女无显著差别职业分布有接触史医护人员发病率占42%家庭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流行病学人群分布3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的手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中青年为主流行病学4流行病学

流行方式散发家庭聚集性暴发流行流行病学5病因探寻现状

可能病因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真菌但迄今为止仍未确定病因探寻现状6不明原因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同时具备,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可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8℃)同时具备,且不能明确诊断7如何排查其他肺炎如何排查其他肺炎8

认识不明原因肺炎,首先必须认识普通肺炎

9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广义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生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10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1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12社区感染特点

半数以上的临床肺炎病原体不能明确。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仅为48.5%。因此仍有部分病例靠临床诊断性治疗推断病原体可能;抗生素耐药率上升;非典型肺炎及阴性杆菌肺炎发病日益增加,传染性强;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毒、真菌、结核及混合感染发病增加;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学复杂—恶性传染病、常见病原体引起的不典型肺炎;社区感染特点半数以上的临床肺炎病原体不能明确。社区获13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非典型肺炎,呼吸道传染,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有比较强的传染力SARS流行及人禽流感疫情使我们对病毒性肺炎日益重视肺炎病原体日趋复杂化。混合性感染使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导致了初次治疗的失败,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在CAP中发病率增加,真菌、抗酸杆菌感染也可引起临床肺炎,肺感染因素可导致肺损伤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典14不明原因肺炎鉴别诊断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流感、普通感冒经典非典型肺炎:军团病、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SARS、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RSV病毒性肺炎、其它病毒性肺炎其它具有传染性的肺炎:炭疽、鼠疫非感染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炎、过敏性肺炎不明原因肺炎鉴别诊断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流感、普通感冒15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16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17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18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19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0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1军团菌肺炎—早期早期:肺野外围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及一个肺叶少数病例早期出现双侧病变阴影可位于肺野上部或下部军团菌肺炎—早期早期:肺野外围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及一个肺叶2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3军团菌肺炎—进展期进展后:引起整个肺叶实变,兵可累及其他肺叶,约半数病例病变发展到对侧,有的病例片状阴影在两肺弥漫性分布。偶可出现空洞,约50%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治疗后: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发病2周内病变明显吸收军团菌肺炎—进展期进展后:引起整个肺叶实变,兵可累及其他肺2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5病毒性肺炎病变初期:一般可仅见肺纹理增重,模糊病变进展:斑片或大片壮阴影,呈单发或多发,或两肺弥漫分布阴影多为磨玻璃密度,也可进、展为肺泡实变影像,由于细小支气管炎症性狭窄,发生两肺弥漫性肺气肿病毒性肺炎病变初期:26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7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局限或广泛的片状模糊影像常为磨玻璃密度,也可为肺实质变密度可按或不按肺叶及肺段分布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局限或广泛的片状模糊282天后,病情进展,为磨砂玻璃影2天后,病情进展,为磨砂玻璃影29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30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3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3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3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34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有流行病学相关性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可诊断为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不明原因肺炎可诊断为聚集性不明原因35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36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注明“不明原因肺炎37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务人员在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医院立即组织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确定后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病例的发现与报告38病例管理

县级以上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医务人员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诊治时,要采取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等)。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病例管理39病例管理

专家会诊SARS/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须按照卫生部相应的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处置工作病例管理专家会诊SARS/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40病例管理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集相关标本进行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登记表。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专家会诊无法排除病例时疾控机构

医疗机构配合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

尽快送至实验室

行SARS和人禽流感病原检测病例管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专家会诊无法排除病例时疾控机构41病例管理各级专家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人禽流感和SAR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在会诊结束后应提出书面会诊意见,如诊断为其它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将专家组会诊意见逐级通知到原报告单位,由原报告单位订正报告。在各级专家组会诊的基础上,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应在发病后1个月内订正报告。病例管理42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和血清标本等。如病人死亡,应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43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注意: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相关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应事先进行危害评估。若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应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注意:44医疗机构职责1.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治、排查工作。医务人员在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史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2.医务人员在做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报告;医院要及时组织专家组,对医务人员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3.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医疗机构职责1.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治、排查45医疗机构职责4.负责对聚集性病例所在医院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及资料上报5.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级专家组会诊提供相关临床资料6.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或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医疗机构职责46医疗机构职责7.协助疾控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8.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9.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与疾控机构配合进行标本转运。医疗机构职责47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

一、信息收集内容监测系统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卡、个案调查表、会诊记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标本送检表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表等。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48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二、定期报告、反馈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医疗机构保存,相关资料及时录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应由县级疾控机构存档,根据需要将复印件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调查处理报告应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二、定期报告、反馈49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3.医院组织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记录原件保存在病历中,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会诊记录原件作为部门工作文件归档。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会诊记录的复印件应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病例标本送检表应由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填写。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3.医院组织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记录原50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5.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表应由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填写、汇总,并及时逐级报告至省级疾控机构。6.各级疾控机构定期将监测系统的分析结果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并反馈给辖区内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5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5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

呼吸内科关键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呼吸内科关键53概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均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概念均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54不明原因肺炎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年龄分布最小1岁至3个月,最大53岁以中青年为主性别分布男女无显著差别职业分布有接触史医护人员发病率占42%家庭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流行病学人群分布55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的手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中青年为主流行病学56流行病学

流行方式散发家庭聚集性暴发流行流行病学57病因探寻现状

可能病因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真菌但迄今为止仍未确定病因探寻现状58不明原因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同时具备,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可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8℃)同时具备,且不能明确诊断59如何排查其他肺炎如何排查其他肺炎60

认识不明原因肺炎,首先必须认识普通肺炎

61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广义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生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62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63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64社区感染特点

半数以上的临床肺炎病原体不能明确。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仅为48.5%。因此仍有部分病例靠临床诊断性治疗推断病原体可能;抗生素耐药率上升;非典型肺炎及阴性杆菌肺炎发病日益增加,传染性强;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毒、真菌、结核及混合感染发病增加;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学复杂—恶性传染病、常见病原体引起的不典型肺炎;社区感染特点半数以上的临床肺炎病原体不能明确。社区获65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非典型肺炎,呼吸道传染,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有比较强的传染力SARS流行及人禽流感疫情使我们对病毒性肺炎日益重视肺炎病原体日趋复杂化。混合性感染使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导致了初次治疗的失败,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在CAP中发病率增加,真菌、抗酸杆菌感染也可引起临床肺炎,肺感染因素可导致肺损伤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典66不明原因肺炎鉴别诊断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流感、普通感冒经典非典型肺炎:军团病、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SARS、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RSV病毒性肺炎、其它病毒性肺炎其它具有传染性的肺炎:炭疽、鼠疫非感染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炎、过敏性肺炎不明原因肺炎鉴别诊断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流感、普通感冒67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68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69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0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3军团菌肺炎—早期早期:肺野外围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及一个肺叶少数病例早期出现双侧病变阴影可位于肺野上部或下部军团菌肺炎—早期早期:肺野外围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及一个肺叶7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5军团菌肺炎—进展期进展后:引起整个肺叶实变,兵可累及其他肺叶,约半数病例病变发展到对侧,有的病例片状阴影在两肺弥漫性分布。偶可出现空洞,约50%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治疗后: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发病2周内病变明显吸收军团菌肺炎—进展期进展后:引起整个肺叶实变,兵可累及其他肺76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7病毒性肺炎病变初期:一般可仅见肺纹理增重,模糊病变进展:斑片或大片壮阴影,呈单发或多发,或两肺弥漫分布阴影多为磨玻璃密度,也可进、展为肺泡实变影像,由于细小支气管炎症性狭窄,发生两肺弥漫性肺气肿病毒性肺炎病变初期:78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79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局限或广泛的片状模糊影像常为磨玻璃密度,也可为肺实质变密度可按或不按肺叶及肺段分布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局限或广泛的片状模糊802天后,病情进展,为磨砂玻璃影2天后,病情进展,为磨砂玻璃影8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8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8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8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85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86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有流行病学相关性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可诊断为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不明原因肺炎可诊断为聚集性不明原因87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88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注明“不明原因肺炎89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务人员在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医院立即组织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确定后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病例的发现与报告90病例管理

县级以上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医务人员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诊治时,要采取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等)。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病例管理91病例管理

专家会诊SARS/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须按照卫生部相应的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处置工作病例管理专家会诊SARS/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92病例管理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集相关标本进行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登记表。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专家会诊无法排除病例时疾控机构

医疗机构配合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

尽快送至实验室

行SARS和人禽流感病原检测病例管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专家会诊无法排除病例时疾控机构93病例管理各级专家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人禽流感和SAR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在会诊结束后应提出书面会诊意见,如诊断为其它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将专家组会诊意见逐级通知到原报告单位,由原报告单位订正报告。在各级专家组会诊的基础上,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应在发病后1个月内订正报告。病例管理94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和血清标本等。如病人死亡,应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95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注意: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相关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应事先进行危害评估。若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应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注意:96医疗机构职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