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案例_第1页
比例尺教学案例_第2页
比例尺教学案例_第3页
比例尺教学案例_第4页
比例尺教学案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例尺教学案例比例尺教学案例比例尺教学案例xxx公司比例尺教学案例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比例尺教学案例民权小学叶桂凤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材《比例尺》(北师大版教材)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力图使学生经历、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比”、“正反比例关系”及“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行教材中,没有比例和解比例,所以有关计算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另外,本节课暂不涉及放大图形的比例尺。学情分析: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法选择: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学法选择: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媒体选择:世界、中国地图、房屋设计图纸等,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2、什么叫做比?3、化简下面各比。12:81分米:100厘米2米:140厘米二、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比例尺。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比例尺?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查看。(地图、建筑平面图、机器零件图纸等)教师也打开课件展示给学生看。问:这些图形是怎样画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这就确定了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例尺。三、新课探究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4(电脑出示),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a.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b.学生试做。(2)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厘米:10米=10:1000=1:100(3)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义请同学们在书本找并划出(4)归纳总结:根据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5)拿出学生收集到的不同图纸,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出它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师总结:a.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b.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c.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注意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2、练习。(课件出示)(1)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a.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那么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200/1。b.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200/1。c.图上周长与实际周长的比是200:1。d.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40000/1。e.实际宽与实际长的比是5/1。f.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200:1。(2)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3、教学例5。(课件出示)(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可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查。有意识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用方程和算术方法板演后,讲解。(2)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练后教师讲评。四、巩固练习1、填空:(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比例尺表示()和()的比。(3)一幅地图,图上2厘米表示1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在比例尺是4: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8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2、完成课本第9页的1、2、3题。3、四人小组拿出一份地图,根据比例尺,随意测量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五、全课总结六、实践应用:1、量出教室或你的房间的长与宽,用1:100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2、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如果画在1:25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相距多少米?教学评价: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力图使学生经历、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综观这节课,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施全方位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整堂课,我努力构造师生间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学习是投入的,态度是积极的。当然课堂中有的学生会随意发问,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不清楚的问题会自由讨论,课堂上会较吵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是处于较自由、热烈的状态中的,他们的记忆会更深刻。2、创设具体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本课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课前,让学生收集地图和图纸,激活学生对看地图或图纸的兴趣,初步感知比例尺在地图和图纸中的重要作用;课中,创设操作情境,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把已有认知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同桌互相说出多种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如何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互相转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直观认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进行实践操作,测量教室的长宽,在规定的比例尺中画出图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以动静相结合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情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图上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发现比例尺的含义,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还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功,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是长久的,理解也是深刻的。4、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我根据《比例尺》与生活间密切联系的特点采用从生活实例导入,再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需。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