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课件_第1页
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课件_第2页
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课件_第3页
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课件_第4页
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第一部分绩效管理概况第一部分绩效管理概况概况护理质量临床护理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系统工程成本效益护理管理科学评价护理工作绩效热点难点绩效管理概念概况护理质量热医院组织管理结构院长医务部发展医务部护理部(独立职能部门)医疗科科研科教务科设备科护理部医院组织管理结构院长医务部发展医务部护理部(独立职能部门)医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科主任负责制护理部垂直管理力度不够护士长有责无权责、权、利不一致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科主任负责制护理部垂直护士长

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概况国外趋势

护理结构组织+制度+护理服务利用率评价体系护理过程基础+专科质量护理结果护士+患者满意度等主观评价自评+管理者评价客观评价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评价形式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概况国外趋势

1.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系统2.实现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实用性3.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护理学科管理水平的提高概况研究目的1.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系统概况研究目的目标与手段匹配的原则:以人为本,人岗匹配分配原则激励的强度原则:向高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岗位倾斜激励的平衡性原则:把握好额度和限度,扶持强势单元,保护弱势单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目标考核,重在激励研究方法与结果绩效分配原则目标与手段匹配的原则:以人为本,人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结果一、护理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体系的构成:护理质量30%

护理单元绩效工作效率50%

成本效益20%研究方法与结果+权重分配

突出质量、效率,兼顾成本、收益一、护理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体系的构成:研究方法与结评价指标的建立

一级指标3项

二级指标19项质量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护理质量指标11项工作效率指标6项成本效益指标2项评价指标的建立质量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护理质量指

1.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方法: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专家评分法结果:基础护理质量指标:10项

单病种质量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心外科产科脊柱外科重症胰腺炎研究方法与结果心外科

表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及评分标准研究方法与结果

质量指标评分标准整体护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含特护、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不合格病历1份减10分消毒隔离质量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病区管理质量90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抢救物品管理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业务考核质量85分合格,1人次不合格减10分护理教学质量95分合格,每增减1分加减5分出院病人满意度合格率95%,每增减1%加减20分护理投诉每起减10分护理缺陷四级医疗事故减200分,护理缺陷视情节减20~50分表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及评分标准

表2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专家咨询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序号项目(权重)对指标的意见对权重的意见 专家数认为指标合适人数百分比(%)X±s变异系数(%)1 环节质量指标(0.40) 30 30 100.00.413±0.012 2.91-1 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0.20)30 29 96.7 0.193±0.026 13.51-2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0.15)30 30 100.0 0.145±0.015 10.31-3 术后疼痛分值(0.10) 30 30 100.0 0.102±0.009 8.81-4 术后自行排尿时间(0.05)30 30 100.0 0.050±0.000 01-5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0.15)30 30 100.0 0.150±0.013 8.71-6 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0.20)30 30 100.0 0.207±0.018 8.61-7 急救物品完好率(0.15)30 30 100.0 0.147±0.013 8.82 终末质量指标(0.40)30 30 100.0 0.397±0.013 3.32-1 导管意外拔除率(0.20)30 30 100.0 0.197±0.018 9.12-2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0.20)30 30 100.0 0.203±0.013 6.42-3 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抢救成功率(0.20) 30 30 100.0 0.200±0.009 9.52-4 褥疮发生率(0.10) 30 30 100.0 0.102±0.009 8.82-5 护理缺陷事故发生数(0.15)30 30 100.0 0.150±0.000 02-6 病人满意度(0.10) 30 30 100.0 0.100±0.013 13.02-7 平均住院时间(0.05) 30 30 100.0 0.050±0.000 03 整体护理质量(0.20) 30 28 93.3 0.200±0.000 03-1 护理记录准确率(0.35) 30 30 100.00.357±0.032 9.03-2 护理措施落实率(0.45) 30 28 93.3 0.438±0.034 7.83-3 健康教育知晓率(0.20)30 30 100.0 0.203±0.029 14.3

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表2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专家咨询

表3产科护理质量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咨询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代号指标名称W

VjI-1要素质量指标 0.1714 Ⅱ-1护士素质指标 0.514394.44%3.5000 0.1741Ⅱ-2 床护结构指标 0.4857100%3.3056 0.1413I-2 环节质量指标 0.4095 Ⅱ-3助产环节质量指标0.5187100% 3.8889 0.0820Ⅱ-4护理环节质量指标0.481397.22% 3.6111 0.1521I-3终末质量指标 0.4191 Ⅱ-5医护配合指标 0.3268100% 3.6389 0.1339Ⅱ-6工作质量指标 0.3465100% 3.8611 0.0908Ⅱ-7安全管理指标 0.3267100% 3.63890.1339

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表3产科护理质量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咨询结

表4产科护理质量三级指标专家咨询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代号 指标名称 W VjⅢ-1 大专以上护士构成比 0.5023 83.33% 3.0556 0.1946Ⅲ-2 中级职称以上护士构成比 0.4977 80.56% 3.0278 0.2390Ⅲ-3 床位护士比 0.4979 94.44% 3.3333 0.1756Ⅲ-4 待产床助产士比 0.5021 94.44% 3.3611 0.1764Ⅲ-5 产妇入院评估及时率 0.2360 91.67% 3.4167 0.1900Ⅲ-6 产程观察准确率 0.2745 100%3.9722 0.0420Ⅲ-7 分娩记录合格率 0.2400 97.22% 3.4722 0.1613Ⅲ-8 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 0.2495 97.22% 3.6111 0.1521Ⅲ-9 护患沟通时间 0.3241 97.22% 3.25 0.1538Ⅲ-10 产后(手术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0.3352 94.44% 3.3611 0.1764Ⅲ-11 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 0.3407 91.67% 3.4167 0.1900Ⅲ-12 产程异常率(滞产、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过长)0.317594.44% 3.5278 0.1726Ⅲ-13 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 0.3425 100% 3.8056 0.1055Ⅲ-14 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 0.3400 100%3.7778 0.1116Ⅲ-15 母乳喂养有效率 0.1944 97.22% 3.25 0.1538Ⅲ-16 新生儿红臀发生率 0.1860 86.11% 3.1111 0.1847Ⅲ-17 会阴切口感染率 0.1944 94.44% 3.25 0.1705Ⅲ-18 产妇的满意率 0.2093 97.22% 3.5 0.1602Ⅲ-19 产妇健康教育知晓率 0.2159 97.22% 3.6111 0.1521Ⅲ-20 意外分娩率(产床外分娩) 0.4881 94.44% 3.4167 0.1918Ⅲ-21 会阴Ⅲ度裂伤率 0.5119 94.44% 3.5833 0.1684表4产科护理质量三级指标专家咨询结果研究方2.护理效率指标的建立

方法:专家会议法—16名专家5轮专家会议的讨论与修改项目专家咨询法—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发放了3种调查问卷560份(包括医院行政管理和医护管理人员),回收550份,回收率98.2%。动作时间测定法—对10个病区100多名护士进行了1周的工时测定,

包括:65项等级护理项目(一级护理30项、二级护理22项、三级护理13项)93项治疗项目。研究方法与结果2.护理效率指标的建立研究方法与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将测定结果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AS8.0统计软件、EXCEL2001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了加权平均法、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结果:确定了6项护理效率指标及其权重。

(关键指标、客观指标、可统计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将测定结果数据录入建立数总床日数—反映床位使用情况出科人数—含出院、转出、死亡人数,反映床位周转情况手术例数—为手术科室指标,按特大、大、中、小手术分类统计,参照上海市卫生局手术费用相关标准病例分型—为非手术科室指标,按D型、C型、B型、A型分类统计,应用BSCCS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系统(军队医院网络版v2.2)对出院病例进行标准化分型等级护理—反映基础护理工作量,按特护、一、二、三级护理分类统计治疗护理量—反映治疗护理工作量,按照注射、给药、护理、处置和特殊科室护理项目等分类核定93项护理内容纳入计分统计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说明总床日数—反映床位使用情况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说明

表5工作效率指标及评分标准研究方法与结果效率指标评分标准总床日数每1床日1分(ICU1床日5分)出科人数每人1分(含出院、转出、死亡)病例分型每例:D型10分,C型8分,B型5分,A型3分(非手术科室指标)手术例数每例:特大手术12分,大手术10分,中手术5分,小手术3分,分娩14分(手术科室指标)等级护理量每1床日:特护14分,一级护理5分,二级护理3分,三级护理1分治疗护理量每人次0.1~1分表5工作效率指标及评分标准研究方研究方法与结果

表8等级护理实际成本分析(元)病区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成本例数成本例数 成本例数1 34.77

±13.36 429.08±3.1319 7.09±1.10 142 22.56±8.74 469.14±4.1733 8.38±3.37 163 34.10±13.61 5619.20±6.2530 15.30±1.81 284 31.49±20.62 3614.94±7.3848 5.78±4.97 12平均 30.79±14.99 13.60±7.11 10.44±4.95 合计18013070

380例病人等级护理项目成本测算,其中人力成本:一级护理43.64%二级护理34.16%三级护理32.51%研究方法与结果表8等级护理实际成本分析(元)病3.成本效益指标的建立方法:采用全成本核算法—人力成本+不计价材料成本+设备折旧+作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教育研究费用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全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公式:人力成本=平均每小时工作成本×项目操作耗用工时不计价材料成本:完成护理各项操作所使用的各种护理材料设备折旧:按每人次使用时间及分摊的成本计算作业费用=直接成本/(1-作业费用比率)×作业费用比率行政管理费=医疗成本×5%教育研究费用=医疗收入×5%研究方法与结果3.成本效益指标的建立研究方法与结果结果:确定成本效益评价指标2项护理单元收益=单元总收入-单元总成本成本率=单元总成本/单元总收入×100%

(成本率以前三年成本加权平均数作为参照标准)研究方法与结果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加、减分标准备注护理质量特护、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

整体护理质量合格率90%,低于标准1%减10分

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不合格病历1份减10分

消毒隔离质量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

病区管理质量90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

抢救物品完好率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

业务考核质量85分合格,1人次不合格减10分

护理教学质量95分合格,每增减1分加减5分

出院病人满意度合格率95%,每增减1%加减20分

护理投诉每起减10分

护理缺陷四级医疗事故减200分,护理缺陷视情节减20-50分工作效率占床日数每1床日1分

出科人数每人1分

出院病人病例分型每人:D型10分,C型8分,B型5分,非手术科室使用A型3分手术例数每例:特大手术10分,大手术8分手术科室使用中手术5分,小手术3分,分娩8分等级护理量每1床日:特级护理8分,一级护理5分二级护理3分,三级护理1分

治疗工作量每人次0.1分--1分详见考核说明效益效益分值效益分=科室总收入-科室成本效益分效益分值=1000×每千元价值数

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加、减分标准二、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方法:护理绩效统计软件整合绩效综合评价的信息资源

HIS系统护理工作站医嘱数据HIS系统医务统计数据HIS系统手术预约与登记数据病例分型软件系统数据护理质量考评数据研究方法与结果

全院50个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网络化管理信息来源二、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法与结果全院50个统计软件主要模块

1.日数据生成模块-生成全院或指定一批护理单元在指定日期范围

内与医嘱相关的统计项目日数据

2.月数据生成模块-将月医嘱护理项目、效率指标数据、手术分类

信息、病例分型结果等进行整合

3.数据查询模块-设有护理单元或全院分项统计指标查询、绩效评

分排名、人均绩效分对比曲线、质量评分比较与

排行榜、考评指标分类对比统计等功能4.设置与维护模块-统计项目的字典维护研究方法与结果统计软件主要模块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三部分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改革第三部分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改革一、概念

医院再分配部分绩效奖金效益、超劳务→标志工作优劣绩效分配改革一、概念医院再建立管理科学的奖金分配制度是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绩效分配改革建立管理科学的奖金分配制度是绩效分配改革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满足病人需要服务态度整体护理内涵要求护士绩效分配改革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专业知识整体护理内涵奖金分配方案

↑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奖励先进惩罚落后激励作用绩效分配改革奖金分配方案奖励先进激励作用绩效分配改革解决护理管理难点:

考核指标劳动强度大

技术含量高

风险程度大岗位与班次绩效分配改革解决护理管理难点:

考核指标劳动强度大

技术含量高

风险程度二、方法护理单元绩效分配计算公式:(1)护理单元绩效总分=质量分+效率分+效益分效益分=[科室收益(总收入-总成本)/1000]☓每千元分值数绩效分配改革二、方法护理单元绩效分配计算公式:绩效分配改革绩效分配计算公式:(2)护理单元绩效分配计算方法护理单元奖励数=护理单元绩效总分×每分价值数每分价值数=全院护理总奖励数/全院护理绩效总分(工作效益分值由医院经管科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每千元效益奖励分值数给予定量加分,根据成本率增减数进行相应的调控)绩效分配改革绩效分配计算公式:绩效分配改革奖金总数来源护理绩效总分

效率质量效益绩效分配改革奖金总数来源护理绩效总分绩效分配改革↑抓质量控制↑专业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控制+协作精神↑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绩效分配改革↑抓质量控制↑社会效益绩效分配改革护士奖金分配模型的建立

热爱护理热情脏、苦、累、风险↑、技术↑、岗位班次↑服务含金量指导思想绩效分配改革护士奖金分配模型的建立指导思想绩效分配改革计算模型理论依据定量评分法劳动分值法绩效分配改革计算模型理论依据定量评分法绩效分配改革

护士奖金分配计算模型定量评分法+劳动分值岗位奖金(30%)+班次奖金(50%)+绩效奖金(20%)护士绩效分配计算公式:绩效分配改革护士奖金分配计算模型护士绩效分配计算公式:绩效分定量评分法:现场测算→标化各项指标→建立计算公式对护理人员采取多方位评分法考核标准量化分配考评分值代入公式加权计算

△以数据为依据绩效分配改革定量评分法:绩效分配改革劳动分值法:不同性质工作量统一化为劳动值

+

综合考评劳动成效的考评系数:工作数量、质量指标+岗位系数(岗位系数反映某种具体工作岗位的难度值,难度越大,系数越高)。绩效分配改革劳动分值法:绩效分配改革计算模型的公式:(1)奖金构成:个人奖金由岗位奖金(权重30分)、班次奖金(权重50分)和绩效奖金(权重20分)三部分组成。(2)计算公式:

M(个人奖金)=f(个人奖金系数)×Z(总奖金数)

f=F/ΣF即:个人奖金系数=个人奖金得分/全体护理人员奖金得分之和个人奖金积分(F)=30×年资系数×岗位+50×年资系数×班次+20×(绩效)+(加分-扣分)F=30×Yi×Gi+50×Yi×Bi+20×J+(Ji-K)

年资系数:Y1(未满1年护士)=0Y2(2年护士)=0.2Y3(3--5年护士)=0.4Y4(6年以上护士)=0.6Y5(护师)=0.7Y6(主管护师)=0.8Y7(副主任护师)=1计算模型的公式:岗位系数:G1(日间主班、治疗班、办公班、晚夜班、护士长岗位)=1分

G2(组内班、二头班等辅助班)=0.7班次系数:B1(白班)=0.3B2(晚夜班)=1B3(两头班)=0.6绩效:J=出勤天数Ji=奖励加分

K=扣分(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工作缺陷)

绩效分配改革岗位系数:G1(日间主班、治疗班、办公班、晚夜班、护士长岗绩效分配改革临床应用

根据奖励分配计算模型和管理需求,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编写并应用了《护士奖金分配系统》软件,进行了50个护理单元与护理部的联动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率。绩效分配改革临床应用分配方法:病区成立奖金分配小组输入

产生医院经管科每个护士

每个护士奖金奖金分配结果存入专用银行卡每个护士绩效考核结果护士长护理部奖金分配督导组绩效分配改革分配方法:病区成立奖金分配小组奖金分配结果存入专用银行卡每个三、意义体现了科学、公开、公正的分配原则

岗位与班次环节质量考核主观→不公正↓↓指标数据绩效分配改革三、意义体现了科学、公开、公正的分配原则指标数据绩效分配改革实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原则晚夜班、主班系数

高年资主班有能力晚夜班护理服务含金量↑↑责任班次责任↑承担风险↑按岗位能力担任绩效分配改革实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原则责任责任↑提高了管理效率

护士长繁杂事务管理↓↓有章可循科学管理时间→解决病人问题社会效益↑

↑护理质量经济效益↑绩效分配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绩效分配改革医疗专业竞争平台护理专业竞争平台住院医生主治医生

主任医生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主任护师

医院专业队伍整体素质绩效分配改革意义医疗专业竞争平台护理专业竞争平台住院医生主治医生主任医生管理效率平均住院日缩短

病人满意度三连冠人力资源利用率专业护士成长加快手术量翻一番

流失率

绩效分配改革管理效率平均住院日缩短病人满意度人力资源利用率专业护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医院护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分配第一部分绩效管理概况第一部分绩效管理概况概况护理质量临床护理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系统工程成本效益护理管理科学评价护理工作绩效热点难点绩效管理概念概况护理质量热医院组织管理结构院长医务部发展医务部护理部(独立职能部门)医疗科科研科教务科设备科护理部医院组织管理结构院长医务部发展医务部护理部(独立职能部门)医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科主任负责制护理部垂直管理力度不够护士长有责无权责、权、利不一致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科主任负责制护理部垂直护士长

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概况国外趋势

护理结构组织+制度+护理服务利用率评价体系护理过程基础+专科质量护理结果护士+患者满意度等主观评价自评+管理者评价客观评价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评价形式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概况国外趋势

1.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系统2.实现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实用性3.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护理学科管理水平的提高概况研究目的1.建立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系统概况研究目的目标与手段匹配的原则:以人为本,人岗匹配分配原则激励的强度原则:向高劳动强度、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岗位倾斜激励的平衡性原则:把握好额度和限度,扶持强势单元,保护弱势单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目标考核,重在激励研究方法与结果绩效分配原则目标与手段匹配的原则:以人为本,人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结果一、护理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体系的构成:护理质量30%

护理单元绩效工作效率50%

成本效益20%研究方法与结果+权重分配

突出质量、效率,兼顾成本、收益一、护理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体系的构成:研究方法与结评价指标的建立

一级指标3项

二级指标19项质量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护理质量指标11项工作效率指标6项成本效益指标2项评价指标的建立质量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护理质量指

1.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方法: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专家评分法结果:基础护理质量指标:10项

单病种质量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心外科产科脊柱外科重症胰腺炎研究方法与结果心外科

表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及评分标准研究方法与结果

质量指标评分标准整体护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含特护、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不合格病历1份减10分消毒隔离质量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病区管理质量90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抢救物品管理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业务考核质量85分合格,1人次不合格减10分护理教学质量95分合格,每增减1分加减5分出院病人满意度合格率95%,每增减1%加减20分护理投诉每起减10分护理缺陷四级医疗事故减200分,护理缺陷视情节减20~50分表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及评分标准

表2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专家咨询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序号项目(权重)对指标的意见对权重的意见 专家数认为指标合适人数百分比(%)X±s变异系数(%)1 环节质量指标(0.40) 30 30 100.00.413±0.012 2.91-1 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0.20)30 29 96.7 0.193±0.026 13.51-2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0.15)30 30 100.0 0.145±0.015 10.31-3 术后疼痛分值(0.10) 30 30 100.0 0.102±0.009 8.81-4 术后自行排尿时间(0.05)30 30 100.0 0.050±0.000 01-5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0.15)30 30 100.0 0.150±0.013 8.71-6 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0.20)30 30 100.0 0.207±0.018 8.61-7 急救物品完好率(0.15)30 30 100.0 0.147±0.013 8.82 终末质量指标(0.40)30 30 100.0 0.397±0.013 3.32-1 导管意外拔除率(0.20)30 30 100.0 0.197±0.018 9.12-2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0.20)30 30 100.0 0.203±0.013 6.42-3 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抢救成功率(0.20) 30 30 100.0 0.200±0.009 9.52-4 褥疮发生率(0.10) 30 30 100.0 0.102±0.009 8.82-5 护理缺陷事故发生数(0.15)30 30 100.0 0.150±0.000 02-6 病人满意度(0.10) 30 30 100.0 0.100±0.013 13.02-7 平均住院时间(0.05) 30 30 100.0 0.050±0.000 03 整体护理质量(0.20) 30 28 93.3 0.200±0.000 03-1 护理记录准确率(0.35) 30 30 100.00.357±0.032 9.03-2 护理措施落实率(0.45) 30 28 93.3 0.438±0.034 7.83-3 健康教育知晓率(0.20)30 30 100.0 0.203±0.029 14.3

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表2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专家咨询

表3产科护理质量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咨询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代号指标名称W

VjI-1要素质量指标 0.1714 Ⅱ-1护士素质指标 0.514394.44%3.5000 0.1741Ⅱ-2 床护结构指标 0.4857100%3.3056 0.1413I-2 环节质量指标 0.4095 Ⅱ-3助产环节质量指标0.5187100% 3.8889 0.0820Ⅱ-4护理环节质量指标0.481397.22% 3.6111 0.1521I-3终末质量指标 0.4191 Ⅱ-5医护配合指标 0.3268100% 3.6389 0.1339Ⅱ-6工作质量指标 0.3465100% 3.8611 0.0908Ⅱ-7安全管理指标 0.3267100% 3.63890.1339

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表3产科护理质量一、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咨询结

表4产科护理质量三级指标专家咨询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代号 指标名称 W VjⅢ-1 大专以上护士构成比 0.5023 83.33% 3.0556 0.1946Ⅲ-2 中级职称以上护士构成比 0.4977 80.56% 3.0278 0.2390Ⅲ-3 床位护士比 0.4979 94.44% 3.3333 0.1756Ⅲ-4 待产床助产士比 0.5021 94.44% 3.3611 0.1764Ⅲ-5 产妇入院评估及时率 0.2360 91.67% 3.4167 0.1900Ⅲ-6 产程观察准确率 0.2745 100%3.9722 0.0420Ⅲ-7 分娩记录合格率 0.2400 97.22% 3.4722 0.1613Ⅲ-8 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 0.2495 97.22% 3.6111 0.1521Ⅲ-9 护患沟通时间 0.3241 97.22% 3.25 0.1538Ⅲ-10 产后(手术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0.3352 94.44% 3.3611 0.1764Ⅲ-11 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 0.3407 91.67% 3.4167 0.1900Ⅲ-12 产程异常率(滞产、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过长)0.317594.44% 3.5278 0.1726Ⅲ-13 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 0.3425 100% 3.8056 0.1055Ⅲ-14 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 0.3400 100%3.7778 0.1116Ⅲ-15 母乳喂养有效率 0.1944 97.22% 3.25 0.1538Ⅲ-16 新生儿红臀发生率 0.1860 86.11% 3.1111 0.1847Ⅲ-17 会阴切口感染率 0.1944 94.44% 3.25 0.1705Ⅲ-18 产妇的满意率 0.2093 97.22% 3.5 0.1602Ⅲ-19 产妇健康教育知晓率 0.2159 97.22% 3.6111 0.1521Ⅲ-20 意外分娩率(产床外分娩) 0.4881 94.44% 3.4167 0.1918Ⅲ-21 会阴Ⅲ度裂伤率 0.5119 94.44% 3.5833 0.1684表4产科护理质量三级指标专家咨询结果研究方2.护理效率指标的建立

方法:专家会议法—16名专家5轮专家会议的讨论与修改项目专家咨询法—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发放了3种调查问卷560份(包括医院行政管理和医护管理人员),回收550份,回收率98.2%。动作时间测定法—对10个病区100多名护士进行了1周的工时测定,

包括:65项等级护理项目(一级护理30项、二级护理22项、三级护理13项)93项治疗项目。研究方法与结果2.护理效率指标的建立研究方法与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将测定结果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AS8.0统计软件、EXCEL2001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了加权平均法、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结果:确定了6项护理效率指标及其权重。

(关键指标、客观指标、可统计指标)研究方法与结果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将测定结果数据录入建立数总床日数—反映床位使用情况出科人数—含出院、转出、死亡人数,反映床位周转情况手术例数—为手术科室指标,按特大、大、中、小手术分类统计,参照上海市卫生局手术费用相关标准病例分型—为非手术科室指标,按D型、C型、B型、A型分类统计,应用BSCCS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系统(军队医院网络版v2.2)对出院病例进行标准化分型等级护理—反映基础护理工作量,按特护、一、二、三级护理分类统计治疗护理量—反映治疗护理工作量,按照注射、给药、护理、处置和特殊科室护理项目等分类核定93项护理内容纳入计分统计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说明总床日数—反映床位使用情况研究方法与结果指标说明

表5工作效率指标及评分标准研究方法与结果效率指标评分标准总床日数每1床日1分(ICU1床日5分)出科人数每人1分(含出院、转出、死亡)病例分型每例:D型10分,C型8分,B型5分,A型3分(非手术科室指标)手术例数每例:特大手术12分,大手术10分,中手术5分,小手术3分,分娩14分(手术科室指标)等级护理量每1床日:特护14分,一级护理5分,二级护理3分,三级护理1分治疗护理量每人次0.1~1分表5工作效率指标及评分标准研究方研究方法与结果

表8等级护理实际成本分析(元)病区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成本例数成本例数 成本例数1 34.77

±13.36 429.08±3.1319 7.09±1.10 142 22.56±8.74 469.14±4.1733 8.38±3.37 163 34.10±13.61 5619.20±6.2530 15.30±1.81 284 31.49±20.62 3614.94±7.3848 5.78±4.97 12平均 30.79±14.99 13.60±7.11 10.44±4.95 合计18013070

380例病人等级护理项目成本测算,其中人力成本:一级护理43.64%二级护理34.16%三级护理32.51%研究方法与结果表8等级护理实际成本分析(元)病3.成本效益指标的建立方法:采用全成本核算法—人力成本+不计价材料成本+设备折旧+作业费用+行政管理费用+教育研究费用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全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公式:人力成本=平均每小时工作成本×项目操作耗用工时不计价材料成本:完成护理各项操作所使用的各种护理材料设备折旧:按每人次使用时间及分摊的成本计算作业费用=直接成本/(1-作业费用比率)×作业费用比率行政管理费=医疗成本×5%教育研究费用=医疗收入×5%研究方法与结果3.成本效益指标的建立研究方法与结果结果:确定成本效益评价指标2项护理单元收益=单元总收入-单元总成本成本率=单元总成本/单元总收入×100%

(成本率以前三年成本加权平均数作为参照标准)研究方法与结果结果:研究方法与结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加、减分标准备注护理质量特护、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

整体护理质量合格率90%,低于标准1%减10分

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95%,低于标准1%减10分,不合格病历1份减10分

消毒隔离质量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

病区管理质量90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

抢救物品完好率95分合格,低于标准1分减10分

业务考核质量85分合格,1人次不合格减10分

护理教学质量95分合格,每增减1分加减5分

出院病人满意度合格率95%,每增减1%加减20分

护理投诉每起减10分

护理缺陷四级医疗事故减200分,护理缺陷视情节减20-50分工作效率占床日数每1床日1分

出科人数每人1分

出院病人病例分型每人:D型10分,C型8分,B型5分,非手术科室使用A型3分手术例数每例:特大手术10分,大手术8分手术科室使用中手术5分,小手术3分,分娩8分等级护理量每1床日:特级护理8分,一级护理5分二级护理3分,三级护理1分

治疗工作量每人次0.1分--1分详见考核说明效益效益分值效益分=科室总收入-科室成本效益分效益分值=1000×每千元价值数

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加、减分标准二、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方法:护理绩效统计软件整合绩效综合评价的信息资源

HIS系统护理工作站医嘱数据HIS系统医务统计数据HIS系统手术预约与登记数据病例分型软件系统数据护理质量考评数据研究方法与结果

全院50个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网络化管理信息来源二、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法与结果全院50个统计软件主要模块

1.日数据生成模块-生成全院或指定一批护理单元在指定日期范围

内与医嘱相关的统计项目日数据

2.月数据生成模块-将月医嘱护理项目、效率指标数据、手术分类

信息、病例分型结果等进行整合

3.数据查询模块-设有护理单元或全院分项统计指标查询、绩效评

分排名、人均绩效分对比曲线、质量评分比较与

排行榜、考评指标分类对比统计等功能4.设置与维护模块-统计项目的字典维护研究方法与结果统计软件主要模块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三部分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改革第三部分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改革一、概念

医院再分配部分绩效奖金效益、超劳务→标志工作优劣绩效分配改革一、概念医院再建立管理科学的奖金分配制度是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绩效分配改革建立管理科学的奖金分配制度是绩效分配改革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满足病人需要服务态度整体护理内涵要求护士绩效分配改革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必要性为病人解决各种需要专业知识整体护理内涵奖金分配方案

↑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奖励先进惩罚落后激励作用绩效分配改革奖金分配方案奖励先进激励作用绩效分配改革解决护理管理难点:

考核指标劳动强度大

技术含量高

风险程度大岗位与班次绩效分配改革解决护理管理难点:

考核指标劳动强度大

技术含量高

风险程度二、方法护理单元绩效分配计算公式:(1)护理单元绩效总分=质量分+效率分+效益分效益分=[科室收益(总收入-总成本)/1000]☓每千元分值数绩效分配改革二、方法护理单元绩效分配计算公式:绩效分配改革绩效分配计算公式:(2)护理单元绩效分配计算方法护理单元奖励数=护理单元绩效总分×每分价值数每分价值数=全院护理总奖励数/全院护理绩效总分(工作效益分值由医院经管科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