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_第1页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_第2页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_第3页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_第4页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名言网)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摘自名言网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名言网)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摘自名言网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多样性二、微粒构成物质三、化学元素四、物质组成的表示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六、几种化学反应七、质量守恒定律八、溶液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1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2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3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4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5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物质的分类1.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426(4)29(1)2.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26(2)34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物质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6(11)29.(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学式)。(10)26.(4)……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该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09)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KClD.H2SO4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赤铁矿孔雀石铝土矿(主要成分Fe2O3)〔主要成分Cu2(OH)2CO3〕(主要成分Al2O3)(11)29.(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7(1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10)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B.空气 C.生铁 D.干冰(09)26.(2)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1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8(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9(11年)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11年)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下列微观示意图10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微粒构成物质物质的微粒性1.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8282.知道什么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含常见原子团)。★1410133.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62032(1)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9183.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原子与分子原与离子的关系和相互转化1.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28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物质的1.知道分子、原子和11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知道什么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含常见原子团)。(10)28.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11)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B.H2O

C.CO2

D.H2O2(10)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2H+ D.2H2(09)14.下列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

A.HB.H+C.H2D.2H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0)28.在水1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1)32.(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10)20.压瘪乒乓球放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09)1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1)32.(1)…..一段13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1)18.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B.6C.8D.14(09)19.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B.8C.10D.18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1)18.141.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所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氧元素相似的是ABCD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数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1.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ABCD15(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16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可以分解成原子D.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17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化学元素常见元素1.知道什么是元素。★26(1)8、1332.知道氢、碳、氧、氮等常见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简单分类1.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229(1)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2017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常见元素1.知道什么是元素18知道什么是元素(10)1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 D.单质

(09)2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_____(填“分子”或“元素”)。知道什么是元素(10)1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19(1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0)8.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知道什么是元素(1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知道什么是元素20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11)29.(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10)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11)29.(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21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0)1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09)20.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D.核外电子数为22.99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顺序、族、周期等问题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0)17.22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物质组成的表示常见元素化合价记住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化学式1.认识化学式的含义。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292823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03.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4.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2315、2121、26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物常见元素化合价记住常见元素23认识化学式含义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11)

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认识化学式含义(11)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24(10)28(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09)29….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其组成元素有_____种。认识化学式含义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10)28(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认25(11)26.(3)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11)21.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11)26.(3)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白色涂料26(10)21.…..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Fe(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总反应为2Fe+O2+3H2O

=2Fe(OH)3

C.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10)15.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C.+1D.-1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10)21.…..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27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09)23.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

,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

吸收。涉及的反应有:①2NaOH+SO2==Na2SO3+H2O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09)23.煤燃烧产28(07年)2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N2 B.氯化铁FeCl2

C.氧化镁MgO2 D.氯化钙CaCl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07年)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29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的变化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7(1)1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812、27化学变化与能量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热量)的变化。★2.知道目前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催化剂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3121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化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30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1)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10)27.(1)下图所示的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09)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31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1)1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11年)27.(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10)18.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1)12.下列物质性质的32(11年)21.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10年)31.(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认识催化剂的作用(11年)21.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33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几种化学反应反应类型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32321金属活动性顺序

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9、30235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091011★★132321能应用金属34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1)21.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1)21.35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0)2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09)13.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0)23.36(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37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1)5.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B.铜C.锌D.铝(10)2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38(09)9.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铜B.镁C.铁D.银(09)30.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是_____。(09)9.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39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4、28252.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272723、24、26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091011质质量守恒定律1.依据质量40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0)28.(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0)28.41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甲乙丙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11)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丙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142(11年)24.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可能与水反应

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C.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充电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11年)24.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43(11年)26.完成车用铅酸电池充电的反应2PbSO4+2H2OPb+2H2SO4+_______。(10)27.(4)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杀菌消毒等作用。请将下列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Fe(NO3)3+16NaOH+3Cl2==6NaNO3+6NaCl+2Na2FeO4+____。

充电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11年)26.完成车用铅酸电池充电的反应充电用微粒的44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09)27.(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09)27.(4)“绿4527(2)CaO+H2O===Ca(OH)2

(4)NaHCO3+HCl===NaCl+H2O+CO2↑

(5)2H2+SiCl4====Si+4HCl29(2)①Fe2O3+3CO====2Fe+3CO2

30(1)6HCl+Fe2O3===2FeCl3+3H2O

(3)Na2CO3+Ca(OH)2===

CaCO3↓+2NaOH

(4)Na2CO3+2HCl

===

2NaCl+H2O+CO2↑31.2H2O2=====2H2O+O2↑

CaCO3+2HCl

===

CaCl2+H2O+CO2↑33.CO2+2NaOH===Na2CO3+H2O11年10个高温高温催化剂27(2)CaO+H2O===Ca(OH)211年14627(2)CaO+H2O===Ca(OH)229(2)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

(3)3CO+Fe2O3====2Fe+3CO2

30(1)CaCO3+2HCl===CaCl2+H2O+CO2↑

(3)Na2CO3+HCl===NaCl+NaHCO331(2)2KMnO4===K2MnO4+MnO2+O2↑33(1)CO2+Ca(OH)2===CaCO3↓+H2O35.Na2CO3+2HCl===2NaCl+CO2↑+H2O10年9个高温27(2)CaO+H2O===Ca(OH)210年9个高4709年10个09年10个4808年11个08年11个49给出信息,书写未学过的化学方程式:(11)27.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0)30(09)27.(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给出信息,书写未学过的化学方程式:(11)27.硅是信息技50化学用语的含义化学用语的含义51微观宏观分解原子离子 原子核构成中子核外电子质子物质构成构成构成

分子得失电子结合元素组成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离子符号书写(含原子团)—最外层电子决定种类影响化学性质碘

I253I碘126.9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微观宏观分解原子离子 原子核构成中子核外电子质子52认识化学变化特征:宏观—生成了新物质微观—生成了新分子本质:分子→原子→新分子(现阶段)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定量:反应物是按一定的质量关系来相互反应的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元素、原子质量均不变认识化学变化特征:宏观—生成了新物质53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的种类两个一定改变六个不改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微观宏观元素的种类、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H2O2

===2H2O+O2↑CH4+2O2===2H2O+CO2

点燃催化剂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宏观54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溶液溶液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含义。★★65282.知道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213.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饱和溶液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28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428溶解性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2.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2425283.了解结晶现象。★★4.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溶溶1.认识溶解现象,了55(09)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含义。(11)2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10)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09)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56(09)2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知道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09)2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知57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08年32.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NH4Cl29.437.245.855.265.677.3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5811年28(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①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NH4Cl29.437.245.855.265.677.311年28(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59(09)2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09)2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利用溶6008年32.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填字母)。A.冰B.浓硫酸C.硝酸铵D.干冰E.氢氧化钠F.氧化钙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NH4Cl29.437.245.855.265.677.308年32.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温度/℃061(07年)5.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能说出一次常见乳化现象。

(07年)5.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能说出一62考试内容目标层次091011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232528考试内容目标091011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23252863(09)23.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

吸收,涉及的反应有:①2NaOH+SO2==Na2SO3+H2O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09)23.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64(09)28.(5分)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09)28.(5分)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65(10)25.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10)25.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66(11)2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NaCl35.736.036.637.338.439.8NH4Cl29.437.245.855.265.677.3①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

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11)28.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67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68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名言网)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摘自名言网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名言网)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摘自名言网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多样性二、微粒构成物质三、化学元素四、物质组成的表示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六、几种化学反应七、质量守恒定律八、溶液物质的构成与变化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69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70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71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72物质的构成与变化课件73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物质的分类1.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426(4)29(1)2.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26(2)34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物质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74(11)29.(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化学式)。(10)26.(4)……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该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09)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KClD.H2SO4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赤铁矿孔雀石铝土矿(主要成分Fe2O3)〔主要成分Cu2(OH)2CO3〕(主要成分Al2O3)(11)29.(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75(1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10)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B.空气 C.生铁 D.干冰(09)26.(2)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1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76(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77(11年)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11年)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下列微观示意图78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微粒构成物质物质的微粒性1.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28282.知道什么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含常见原子团)。★1410133.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62032(1)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9183.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原子与分子原与离子的关系和相互转化1.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28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物质的1.知道分子、原子和79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知道什么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含常见原子团)。(10)28.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11)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B.H2O

C.CO2

D.H2O2(10)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2H+ D.2H2(09)14.下列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

A.HB.H+C.H2D.2H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0)28.在水80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1)32.(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10)20.压瘪乒乓球放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09)1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1)32.(1)…..一段81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1)18.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B.6C.8D.14(09)19.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B.8C.10D.18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11)18.821.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所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氧元素相似的是ABCD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数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1.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ABCD83(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84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可以分解成原子D.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85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化学元素常见元素1.知道什么是元素。★26(1)8、1332.知道氢、碳、氧、氮等常见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简单分类1.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229(1)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2017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常见元素1.知道什么是元素86知道什么是元素(10)1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 D.单质

(09)2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_____(填“分子”或“元素”)。知道什么是元素(10)1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87(1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0)8.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知道什么是元素(1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知道什么是元素88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11)29.(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10)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11)29.(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89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0)1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09)20.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D.核外电子数为22.99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顺序、族、周期等问题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0)17.90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物质组成的表示常见元素化合价记住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化学式1.认识化学式的含义。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292823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03.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4.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2315、2121、26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物常见元素化合价记住常见元素91认识化学式含义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11)

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认识化学式含义(11)2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92(10)28(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09)29….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其组成元素有_____种。认识化学式含义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识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10)28(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认93(11)26.(3)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11)21.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11)26.(3)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白色涂料94(10)21.…..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Fe(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总反应为2Fe+O2+3H2O

=2Fe(OH)3

C.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10)15.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C.+1D.-1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10)21.…..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95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09)23.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

,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

吸收。涉及的反应有:①2NaOH+SO2==Na2SO3+H2O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

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09)23.煤燃烧产96(07年)2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N2 B.氯化铁FeCl2

C.氧化镁MgO2 D.氯化钙CaCl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07年)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97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的变化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7(1)1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812、27化学变化与能量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热量)的变化。★2.知道目前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催化剂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3121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层次091011化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98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1)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10)27.(1)下图所示的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09)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99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1)1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11年)27.(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

(10)18.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1)12.下列物质性质的100(11年)21.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10年)31.(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认识催化剂的作用(11年)21.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101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层次091011几种化学反应反应类型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32321金属活动性顺序

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9、30235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091011★★132321能应用金属102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1)21.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1)21.103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0)2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09)13.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识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10)23.104(09)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4)该反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