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
第一节概述
FGID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症,曾称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现认为是一类独立的疾病;由于遗传及心理因素作用,导致胃肠功能的易感性,出现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和粘膜免疫的变化。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gastroint1
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常伴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须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2罗马Ⅲ诊断标准分类因解剖部位、症状特征不同命名分八大类现代研究起于20世纪中叶1988年罗马Ⅰ标准1999年罗马Ⅱ标准2006年罗马Ⅲ标准罗马Ⅲ诊断标准分类因解剖部位、症状特征不同命名分八大类3A.功能性食管疾病A1.功能性(烧心)胃灼热A2.食管源功能性胸痛A3.功能性吞咽困难A4.癔球症A.功能性食管疾病A1.功能性(烧心)胃灼热4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B1.功能性消化不良B1a.餐后不良综合征B1b.上腹疼痛综合征B2.嗳气症B2a.吞气症B2b.非特异性过度嗳气B3.恶心呕吐B3a.慢性特发性恶心B3b.功能性呕吐B3c.周期性呕吐综合征B4.反刍综合征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B1.功能性消化不良5C.功能性肠道疾病C1.肠易激综合征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C4.功能性腹泻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C.功能性肠道疾病C1.肠易激综合征6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7E.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1.胆囊功能障碍E2.功能性胆道Oddi括约肌疾病E3.胰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1.胆囊功能障碍8F.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F1.功能性大便失禁F2.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2a.慢性肛门痛F2a1.肛提肌综合征F2a2.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痛’F2b.痉挛性肛门痛F3.功能性排便障碍F3a.不协调性排便F3b.排便推进力不足F.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F1.功能性大便失禁9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G1.新生儿反胃G2.新生儿反刍综合征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G4.新生儿肠绞痛G5.功能性腹泻G6.新生儿排便困难G7.功能性便秘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G1.新生儿反胃10H.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H1.呕吐和吞气症H1a.青少年反刍综合征H1b.周期性呕吐综合征H1C.吞气症H2.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H2a.功能性消化不良H2b.肠易激综合征H2c.腹型偏头痛H2d.儿童功能性腹痛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H3.便秘和大便失禁H3a.功能性便秘H3b.非潴留性大便失禁H.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H1.呕吐和吞气症11FGID研究领域涉及流行病学、病因学、易感因素、胃肠动力及感知、粘膜炎症、神经免疫以及应激等、心理因素、对局部反射活动和脑—肠轴传导通路对胃肠功能及症状的影响。FGID研究领域涉及流行病学、病因学、易感因素、胃肠12第二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FD)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欧美调查:普通人群19-41%我国调查:占胃肠病就诊者50%第二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13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迄今对FD发生症状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根据2007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迄今对FD发生症状的机制仍未完全阐14
病理生理基础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2.内脏高敏感性3.胃酸分泌4.Hp感染5.精神心理因素病理生理基础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15
三、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主要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早饱。同时有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同时亦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与“恐癌”有关。
罗马Ⅲ诊断标准分2个亚型:
1.上腹痛综合征(EPS)
2.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三、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16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超过半年,近3个月症状持续。2、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由IBS所致)3、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17
排除“报警症状和体征”:45岁以上,近期有消化不良症状,消瘦、贫血、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或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排除“报警症状和体征”:18六、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对症治疗。(一)一般治疗: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刺激心理治疗镇静药六、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19
(二)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
(1)胃复安:
-中枢和外周抗多巴胺能受体拮抗剂,对胃酸无影响;
-口服5~10mg/次,3次/d,能促进胃排空;
-20%的病人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亦可引起高催乳血症表现为乳房压痛、溢乳和月经不规则。(二)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
(1)胃复安:
20
(2).多潘立酮(吗叮啉):
-外周多巴胺拮抗剂,但不具胆碱能活性;
-口服10mg/次,3~4次/d;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很弱,神经系统副反应少见,耐受性优于胃复安,偶可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副反应。
(2).多潘立酮(吗叮啉):
-外周多巴胺拮21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全胃肠动力药,选择性地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刺激乙酰胆碱的释放,对胃酸分泌无影响;
-口服5mg~10mg/次,3次~4次/d;
-可有腹泻或痉挛性腹痛,减量或停药后消失,无严重副反应。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全胃肠动力药22
(4)莫沙必利(加斯清)(5)伊托必利(6)替加色罗(泽马可)(7)马来酸曲美布汀(瑞健、双迪)(4)莫沙必利(加斯清)23
(8).红霉素:
-一种胃肠肽即胃动素的激动剂,可刺激胃肠动力;
-单次静脉用药200mg,可使糖尿病胃轻瘫固体餐的排空快于正常人;
-动物实验证实红霉素对胃肠动力作用有剂量的依赖性。
(8).红霉素:
-一种胃肠肽即胃动素的激动24
2.抑酸剂
主要用于溃疡样功能性消化不良,合用促胃肠动力药可取得更好的疗效。(1)H2受体拮抗剂(2)PPI
另外:胃粘膜保护剂:麦滋林、施维舒助消化类药:多酶片
2.抑酸剂
主要用于溃疡样功能性消化不良,合用促25
3.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
用于某些有心理应激、抑郁、失眠等患者;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氟西汀3.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
用于某些有心理应激、抑郁26
4、抗Hp治疗
对FD并HP感染的抗HP治疗问题存在争议;
*患者本人要求治疗者亦应给予治疗。PPI或铋制剂加两种抗生素。4、抗Hp治疗
对FD并HP感染的抗HP治疗问题存27
PPI奥美拉唑20mg,十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0bidPPI十阿莫西林1.0+甲硝唑0.4bid。PPI十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bid。疗程一周PPI奥美拉唑20mg,十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28
或铋剂标准量240(480mg/d)+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铋剂标准量+四环素0.5+甲硝唑0.4均2次/d×2周。铋剂标准量+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均2次/d×1周或铋剂标准量240(480mg/d)29第三节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中青年居多,50岁以上的少见,男:女1:2为人类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全球性疾病1820年最早报道曾称:过敏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神经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第三节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30一、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007IBS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31
1.胃肠道动力异常2.内脏敏感性增高3.中枢神经系统感知异常4.脑-肠轴调节异常5.肠道感染
与炎症反应6.精神心理异常
1.胃肠道动力异常32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反复发作,慢性迁延全身状况不受影响
精神、饮食因素导致复发和加重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反复发作,慢性迁延33
1.腹痛:腹痛-排便-腹痛缓解
2.腹泻3.便秘
4.其它:腹胀、排便不净感、排便窘迫感、消化不良症状5.全身症状6。体征1.腹痛:腹痛-排便-腹痛缓解
2.腹泻34
7.分型:
*腹泻型
*便秘型
*腹泻便秘交替型
7.分型:
*腹泻型
*便秘型
3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罗马Ⅲ诊断标准:1、病程半年以上且3个月来持续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至少2项:
1)症状在排便后缓解
2)症状发生伴排便次数改变
3)症状发生伴伴粪便性状改变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罗马Ⅲ诊断标准:36
2、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备,但属常见症状,越多越支持IBS诊断:
1)排便频率的异常(>3次/d或<3次/w)
2)粪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稀水样便)
3)排便过程异常(费力、急迫或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4)粘液便
5)胃肠胀气或腹部膨胀感3、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2、以下症状不是诊断所必备,但属常见症状,越多37
四、治疗(一)一般治疗
1.去除诱因、个体化治疗、综合性治疗措施。
2.饮食治疗:选择适当饮食,避免产生胃肠不适的食物,正确调整纤维性食物的摄入。
3.建立合理、规律的生活方式。
4.心理治疗:建立IBS患者个人正确认知,通过认知教育和行为技术,使病人正确认识所患疾病的良性本质,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及躯体症状。
四、治疗(一)一般治疗38
(二)药物治疗
(1)胃肠平滑肌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匹维溴胺50mgTid奥替溴胺40mgTid
(2)促胃肠动力药
西沙必利5-10mgTid
(二)药物治疗
(1)胃肠平滑肌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39
(3)通便剂
A、试用容积性泻剂,a、欧车前制剂和纤维素b、盐类泻药硫酸镁B、慎用或避免刺激性和高渗性泻剂。
(3)通便剂
A、试用容积性泻剂,40
(4)止泻剂
洛哌丁胺2-4mg,
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1-2片思密达
(5)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
百忧解(4)止泻剂
洛哌丁胺2-4mg41中药一、散湿止泻和胃类二、清热利湿止泻类三、温中散寒止泻类四、清肝泻火通便类五、理气和胃通便类六、健脾和胃消食类七、制酸和胃止痛类八、消食除胀和胃类九、补气健脾消痞类中药一、散湿止泻和胃类42保健与调理一、饮食调理二、四季调理三、情志调理四、运动保健保健与调理一、饮食调理43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
第一节概述
FGID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症,曾称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现认为是一类独立的疾病;由于遗传及心理因素作用,导致胃肠功能的易感性,出现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和粘膜免疫的变化。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gastroint44
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常伴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须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45罗马Ⅲ诊断标准分类因解剖部位、症状特征不同命名分八大类现代研究起于20世纪中叶1988年罗马Ⅰ标准1999年罗马Ⅱ标准2006年罗马Ⅲ标准罗马Ⅲ诊断标准分类因解剖部位、症状特征不同命名分八大类46A.功能性食管疾病A1.功能性(烧心)胃灼热A2.食管源功能性胸痛A3.功能性吞咽困难A4.癔球症A.功能性食管疾病A1.功能性(烧心)胃灼热47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B1.功能性消化不良B1a.餐后不良综合征B1b.上腹疼痛综合征B2.嗳气症B2a.吞气症B2b.非特异性过度嗳气B3.恶心呕吐B3a.慢性特发性恶心B3b.功能性呕吐B3c.周期性呕吐综合征B4.反刍综合征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B1.功能性消化不良48C.功能性肠道疾病C1.肠易激综合征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C4.功能性腹泻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C.功能性肠道疾病C1.肠易激综合征49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50E.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1.胆囊功能障碍E2.功能性胆道Oddi括约肌疾病E3.胰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1.胆囊功能障碍51F.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F1.功能性大便失禁F2.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2a.慢性肛门痛F2a1.肛提肌综合征F2a2.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痛’F2b.痉挛性肛门痛F3.功能性排便障碍F3a.不协调性排便F3b.排便推进力不足F.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F1.功能性大便失禁52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G1.新生儿反胃G2.新生儿反刍综合征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G4.新生儿肠绞痛G5.功能性腹泻G6.新生儿排便困难G7.功能性便秘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G1.新生儿反胃53H.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H1.呕吐和吞气症H1a.青少年反刍综合征H1b.周期性呕吐综合征H1C.吞气症H2.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H2a.功能性消化不良H2b.肠易激综合征H2c.腹型偏头痛H2d.儿童功能性腹痛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H3.便秘和大便失禁H3a.功能性便秘H3b.非潴留性大便失禁H.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H1.呕吐和吞气症54FGID研究领域涉及流行病学、病因学、易感因素、胃肠动力及感知、粘膜炎症、神经免疫以及应激等、心理因素、对局部反射活动和脑—肠轴传导通路对胃肠功能及症状的影响。FGID研究领域涉及流行病学、病因学、易感因素、胃肠55第二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FD)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欧美调查:普通人群19-41%我国调查:占胃肠病就诊者50%第二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56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迄今对FD发生症状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根据2007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迄今对FD发生症状的机制仍未完全阐57
病理生理基础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2.内脏高敏感性3.胃酸分泌4.Hp感染5.精神心理因素病理生理基础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58
三、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主要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早饱。同时有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同时亦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与“恐癌”有关。
罗马Ⅲ诊断标准分2个亚型:
1.上腹痛综合征(EPS)
2.餐后不适综合征(PDS)
三、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59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超过半年,近3个月症状持续。2、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由IBS所致)3、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60
排除“报警症状和体征”:45岁以上,近期有消化不良症状,消瘦、贫血、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或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排除“报警症状和体征”:61六、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对症治疗。(一)一般治疗: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刺激心理治疗镇静药六、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62
(二)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
(1)胃复安:
-中枢和外周抗多巴胺能受体拮抗剂,对胃酸无影响;
-口服5~10mg/次,3次/d,能促进胃排空;
-20%的病人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亦可引起高催乳血症表现为乳房压痛、溢乳和月经不规则。(二)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
(1)胃复安:
63
(2).多潘立酮(吗叮啉):
-外周多巴胺拮抗剂,但不具胆碱能活性;
-口服10mg/次,3~4次/d;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很弱,神经系统副反应少见,耐受性优于胃复安,偶可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副反应。
(2).多潘立酮(吗叮啉):
-外周多巴胺拮64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全胃肠动力药,选择性地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刺激乙酰胆碱的释放,对胃酸分泌无影响;
-口服5mg~10mg/次,3次~4次/d;
-可有腹泻或痉挛性腹痛,减量或停药后消失,无严重副反应。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
-全胃肠动力药65
(4)莫沙必利(加斯清)(5)伊托必利(6)替加色罗(泽马可)(7)马来酸曲美布汀(瑞健、双迪)(4)莫沙必利(加斯清)66
(8).红霉素:
-一种胃肠肽即胃动素的激动剂,可刺激胃肠动力;
-单次静脉用药200mg,可使糖尿病胃轻瘫固体餐的排空快于正常人;
-动物实验证实红霉素对胃肠动力作用有剂量的依赖性。
(8).红霉素:
-一种胃肠肽即胃动素的激动67
2.抑酸剂
主要用于溃疡样功能性消化不良,合用促胃肠动力药可取得更好的疗效。(1)H2受体拮抗剂(2)PPI
另外:胃粘膜保护剂:麦滋林、施维舒助消化类药:多酶片
2.抑酸剂
主要用于溃疡样功能性消化不良,合用促68
3.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
用于某些有心理应激、抑郁、失眠等患者;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氟西汀3.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
用于某些有心理应激、抑郁69
4、抗Hp治疗
对FD并HP感染的抗HP治疗问题存在争议;
*患者本人要求治疗者亦应给予治疗。PPI或铋制剂加两种抗生素。4、抗Hp治疗
对FD并HP感染的抗HP治疗问题存70
PPI奥美拉唑20mg,十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0bidPPI十阿莫西林1.0+甲硝唑0.4bid。PPI十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bid。疗程一周PPI奥美拉唑20mg,十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71
或铋剂标准量240(480mg/d)+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铋剂标准量+四环素0.5+甲硝唑0.4均2次/d×2周。铋剂标准量+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均2次/d×1周或铋剂标准量240(480mg/d)72第三节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中青年居多,50岁以上的少见,男:女1:2为人类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全球性疾病1820年最早报道曾称:过敏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神经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第三节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73一、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007IBS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74
1.胃肠道动力异常2.内脏敏感性增高3.中枢神经系统感知异常4.脑-肠轴调节异常5.肠道感染
与炎症反应6.精神心理异常
1.胃肠道动力异常75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反复发作,慢性迁延全身状况不受影响
精神、饮食因素导致复发和加重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反复发作,慢性迁延76
1.腹痛:腹痛-排便-腹痛缓解
2.腹泻3.便秘
4.其它:腹胀、排便不净感、排便窘迫感、消化不良症状5.全身症状6。体征1.腹痛:腹痛-排便-腹痛缓解
2.腹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绿色出行创建行动考核评价标准
- 新质生产力之新
- 2025电缆买卖合同范本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 颈静脉球体瘤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疲劳强度研究》课件
- 沈阳市高中生物试卷及答案
- 上冈实中九年级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五单元练习题评讲教案
- 南通2025年江苏如皋市部分事业单位招聘7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4S店整车采购业务会计分录及涉税事项
- 2024年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分校在职骨干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红酒加工合同协议
- 无学历求工作简历模板
- 职场沟通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管理学院
- GB/T 31997-2015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 IQC供应商品质管理看板
- 钢结构安装专项方案(电梯井)
- 他励直流电动机制动课程设计0430崔善泽(DOC)
- 生物工程设备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