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_第1页
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_第2页
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_第3页
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_第4页
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xxx公司2019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笔记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涵养师德曾经统治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论语》,它其实并不是高不可及的,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它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敬业好学下面有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孔子学琴》:(PPT音频mp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没有自以为是,反而虚心好学。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至少可以给我们教师以下几点启示:(一)教师要“博学”孔子因为“博习”,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万世师表。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学识渊博、底蕴丰厚的人。因为青少年学生有一个特点,爱提问题,什么都问,往往还提出一些怪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教师博览群书,就能及时对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在学生中间就有威信,他们就更喜欢找你谈,教师就可以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品格去影响学生。(二)教师要“精学”教师不仅要成为具备多方面知识的“通才”,还应该成为某些学科的“专才”。孔子学琴,从谱子到技法,再到思想感情,最后联想到作曲的人,对音乐的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而能精于音乐。具有深厚知识的教师,往往能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有效地教给学生,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三)教师要“勤学”孔子读书很勤奋,当时的书是竹简,就是用熟牛皮绳把竹片编联起来,在上面用刀刻上字,这就是当时的书。孔子因为读书勤奋,翻阅的次数太多,牛皮绳曾翻断了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应当博学,并且在博学的基础上精学、勤学。教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具有多方面素养,并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勤学精思,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学识,运用到诲人不倦的教育实践中去。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身教(一)孔子的“无言之教”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在教学生时,其中的一个弟子便说:“老师,你再多说几句行不行啊您总是这样三言两语的,我们怎么做课堂笔记啊”“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想说。”“老师,您什么都不想说,可我们记什么啊”那么,孔子是怎么回答他的呢“你看啊,苍天在上,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天说话了吗春夏秋冬四季照样风调雨顺,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最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教导他的弟子,影响他的弟子。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高尚,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二)“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认为,有些人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所以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言行一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待人在孔子的学说中,最高的道德范畴是“仁”,在《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是讲到“仁”的。依照孔子的意思,“仁”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切优秀作风和优良表现不可竭尽的源泉。因此,做到了“仁”便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仁与智《论语》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叫《樊迟问孔子》:有一天,学生樊迟毕恭毕敬去问孔子:“老师,什么叫‘仁’”,老师淡淡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然后樊迟想想又问:“那什么叫‘智’”呢?老师说:“了解别人”。大家看看,回答是这样的简单,却说出了深奥的道理。就是这样,去关爱别人就是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多,这就是《论语》。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可见,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实质是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即是他的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二)现代教师的“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作为现代教师应该怎样理解和践行呢?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显然,现代的教师应该是“仁”的践行者,仁爱待人。教师要实现自身价值,树立威信,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力求教出优秀的学生,是教师最佳的职业道德修养。四、“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正是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十年弘道,诲人不倦,终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二)现代教师的“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大文豪钱钟书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如果我们试图把钱钟书培养成物理学家,或者把爱因斯坦培养成文学家,我们这些努力最终是失败的。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发展。作为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方能“因材施教”。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容乃大(一)一辈子一个字就够了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学生子贡非常苛刻地提出一个问题,子贡是最爱问的,也总爱刁难他的老师。他说,老师你就跟我说,这一辈子你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一辈子受益。试想:什么教育能浓缩成一个字啊?哎,可老师也能说出来。老师还用商量的口气说,就是宽恕的恕。就是自己不想干的事儿,就别强加给别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这就是老师告诉他学生的话,所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几个字儿就够受用一辈子了。有个学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说我的老师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忠恕,就这么简单。(二)仁者不忧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在心里却总过不去,我们的心灵困顿,有多少呢?其实都是在自我折磨,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的伤害自己,每天醒来满脑子都是这些事,这个痛苦把自己折磨得太深,不知道生了多少气。其实,你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说当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大家看看,这就是《论语》的智慧,它会我们提高幸福指数。当然,用《论语》中的智慧来涵养师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讲了。读《论语》,为人师,会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从容的心态把握人生,用思想的清泉润泽心灵,用经典的睿智引领前行,用我们最初的心,立德树人,携手走最远的路!

心灵感悟《论语》一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思想启迪。老师们,《论语》中有哪些句子,触动了你心灵的琴弦,请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有人认为:师德缺失的教师毕竟是少数,撼动不了整个师资队伍的根基,所以,对于“失德”之行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我觉得情况并不是这样,“积水成河,积沙成塔”,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党的教育事业的“大堤”就有可能毁于师德缺失这一“蚁穴”。所以防微杜渐,标本兼治才是上策。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探寻根治良策,方能正视听,强教育。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谈谈怎样解决师德缺失问题:(一)从严制度1.在招聘制度上,严把入行之关。根据目前教师招聘标准条件及考核内容来看,有点重智能轻德行,客观上有可能让一些理论与技能成绩较好,但人格与品行有缺陷的人员误入教师队伍。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教师品行重要与否,在于他不仅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一批批他所教育的对象,所以招聘时不妨适当设置师德考核项目,把品德作为一个教师入门考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在用人机制上,实行“德行一票否决”。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要增强对教师业务水平建设和师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这个意识将极好地引领教师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要形成“树师德为先,宏业务精湛”的良好选人用人导向,形成人人争做师德先锋,做业务标兵的良性氛围。让教师意识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担当下,“高尚师德”应该永远是教师保有的核心灵魂。3.在违规问题上,绝不姑息手软。教师也都是平凡人,难免也会犯错,对于不涉及失德之错,要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以谈话、教育为主;但对于损害学生身心、造成一定后果的失范之错,那就是“恶行”,不能因姑息而酿成漫延之势。教师的德行优劣与学生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不以牺牲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为代价,必须狠下心来,“重惩小恶,以戒大恶”。(二)德能双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忽视了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忽视了灵魂品格的塑造,忽视了爱的唤醒作用。这里引用孔子德能双休的观点和大家共勉:1.以“行”立人。孔子认为,不论是为学者还是从教者,其行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教师应以行立之以榜样,树之以表率。告诫学生从师当“听其言,观其行”,“耻其言,过其行”,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孔子的这种教育下,学生中形成一股“躬行君子”的风气。2.以德感人。教师通过对学生施行心理的影响,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次,季康子告诉孔子国内盗匪横行,他深感忧虑。孔子说:“假如你们这些当官的自己清廉而不贪财,那么,就是花钱奖励盗窃,也不会有人这样做。”在很多场合,孔子都采取“欲无言”的态度。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因此,只要使者“身正”则又有“何言哉”,否则“为之也难”。同时,孔子要求教师能“自讼”、“内省”、“躬自厚而薄责人”,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做自我批评,应“求诸己,不求诸人。”3.以形塑人。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外表仪态,应“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不必过分讲求“猛”,这样也可以达到“正人”、“安人”的目的。孔子的身教原则要求教师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仪态应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偏废。“绘事后素”,“文质彬彬”就是这个意思,只要教师“逮之躬”,“躬于行”,“道之以德”,塑之以形,则学生亦“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励”,照样可以使“其事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教的目的,才真正能称其为师表,真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三)恪守师规常言道:“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德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一旦为师,必需在以身立德、以行奉德中恪守师规,心存敬畏。1.在规范约束中谨言慎行。教师人格底线维系着良知、尊严、爱心、责任,所以需要处处反省,时时拷问,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遵从师德师规的约束,心存对教育的敬畏,努力形成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避免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避免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才智过人而举止不端等,让自己追随优秀者的步履蕴德施教,只有如此,教育才能收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2.在教育细节中强化责任。学生没来上学,打个电话问下原因;生病请假,抽出时间上门探望;情绪不好,促膝谈心予以开导;学习落后,分析情况对症帮助。课堂教学上,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这需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言行举止上,能堪为表率彰显出师德的高尚;教育态度上,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3.在日常工作中清廉为师。种种原因教师也有很多的无奈,常常会身不由已地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而,要学会辨识,要明辨是非,心中师德警钟长鸣,确保行为的天平之秤,不倒向违纪、违规、违法的那一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教师,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与安逸,更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与权利,有的只是长年坚守在教学的一字一句里,坚守在孩子们的串串足迹中。心正才能行正,筑牢预警防线,教师才会有顽强坚定的意志守望教育。无数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师德、师爱就犹如教师的生命,微小中蕴藏着博大,短暂中孕育着永恒。愿所有教师都在正能量的引导下,善待学生、善待自己,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用爱视如己出”做有温度的教育。身教无痕,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先进的典型人物身上汲取精神给养,感受大师们优秀的品质,在学习、交流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课堂即时性评价评论发布者:李锡林发布时间:2019-10-1509:36:26课堂即时性评价是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伴随其言语、神态、行为等方面的反映。它强调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关注与反馈,在问题的互动中完成,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调动学习主动性影响很大。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提问的目的。教师需要考虑“提出该问题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掌握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