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课件_第1页
质量与密度课件_第2页
质量与密度课件_第3页
质量与密度课件_第4页
质量与密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课标解读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考点二密度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常考类型剖析实验突破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课标解读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考点二密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2.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返回目录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1.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①

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是②

,符号是③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单位换算:1g=④

kg;1mg=⑤

g=⑥

kg;1t=⑦

kg.(3)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m千克kg10-310-310-6103常考物体质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1.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中考考点清单3.天平的使用2.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⑩

,生活中常用称质量的器具有秤(台秤、案秤).(1)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不能

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

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11121314(2)托盘天平的使用★放:把天平放在

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调:调节横梁两端的

,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151617天平镊子用手量程化学药品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3.天平的使用2.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中考考点清单★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考点二密度1.密度★测: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在

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1819(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0(2)公式:ρ=

.m表示质量.单位为kg,V表示体积,单位是m3,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

,2122左右质量和体积kg/m3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中考考点清单g/cm31×103有时也用克每立方厘米做为密度单位,符号是

.23单位换算:1g/cm3=

kg/m3.24(3)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同种物质的密度是

的,其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25相同常见物质密度水的密度(1.0×103kg/m3),冰的密度(0.9×103g/m3),海水的密度(1.03×103kg/m3),煤油、酒精的密度(0.8×103g/m3).2.密度变形公式:m=

、V=.26ρV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g/cm31×103有时也用克每立方厘米做为密度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量程分度值水平台面(1)“看”:看单位标度、

.单位: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2728(2)“放”:放在

上.29(3)“读”: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相平;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液面的

相平.3031最低处最高处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量程分度值水中考考点清单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

___________工具用

测质量,用

测体积1.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m2.在

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

的体积为V13.将物体放入水中,测出体积为V24.固体密度ρ==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1.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m2.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

中,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m23.读出

中液体的体积V4.液体的密度ρ=

.32333436373542394041天平量筒固体量筒水烧杯和液体38剩余液体和烧杯量筒量筒43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中考考点清单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2.密度与物质鉴别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估算物体质量和体积等.1.密度与温度(2)水结冰后,

不变,体积

,____变小.例如:水冻成冰后体积增大就把水管胀裂了.(1)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

规律,但水比较特殊,水在

℃时密度最大.4445464748热胀冷缩4质量变大密度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2.密度与物质鉴别1.密中考考点清单应用:鉴定牛奶、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航空器材常利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机床底座用坚固且密度大的材料制成.3.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质量、硬度、弹性、延展性、比热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应用:鉴定牛奶、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航空器材常3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对质量、密度的理解例1(’13贵阳)浙江大学研制出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全碳气凝胶.让100cm3大小的“气凝胶”“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1所示.若将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也能迅速复原,则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

小和

好的特点.图1密度弹性【解析】100cm3大小的“气凝胶”“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被压弯,说明“气凝胶”对草须的压力小,质量小,由公式ρ=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气凝胶”的密度小.从题可知,将其压缩至很小的体积之后也能很快的复原,说明“气凝胶”具有很好的弹性.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对质量、密度的理解例1(’13贵阳)浙江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变式题1(’13衡阳)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

不变,

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质量体积【解析】冰熔化成水后,虽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密度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2(’13安顺)一杯水的质量大约是200___(填适当的单位符号),如果将这杯水用飞船带到太空中去质量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的.g不变化【解析】①一杯水的体积在200mL=2×10-4m3左右,其质量为m=ρV=1.0×103kg/m3×2×10-4m3=0.2kg=200g;②如果将这杯水用飞船带到太空中去,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化.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2(’13安顺)一杯水的质量大约是200_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二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例2(’13湛江)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台上,把

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水平游码右【解析】(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所以无论是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右端移动.【名师点拨】天平的调平:①称量前的调平: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即调螺母的方向与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②称量时的调平要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完成,不可调节平衡螺母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二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例2(’13湛江)常考类型剖析例3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

相平(选填填“顶部”或“底部”).如图2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图2底部乙20【解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图,甲同学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丙是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乙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液面在20mL处,液体的体积为20mL.【名师点拨】1.量筒读数时的步骤:①首先看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观察量程、分度值和单位:1mL=1cm3;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俯视:即偏上读数偏大;仰视;即偏下读数偏小)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3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三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广西中考对密度公式的应用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根据m-V图像分析密度大小,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另一种是在计算题中结合其他知识点对物体的密度、体积、质量进行综合考查;有时也会单独考查.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三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4(’13无锡)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g/cm3.甲2【解析】题图中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由可知,甲的密度大,当甲的体积为2m3时,质量为4×103kg,所以甲的密度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4(’13无锡)甲、乙两甲2【解析】题图中横坐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1)根据公式知,通过质量和密度可以计算出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知,通过密度和体积可以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2)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如:1g/cm3=1.0×103kg/m3,1L=103mL=1dm3=10-3m3.(3)在计算时需注意:带入数值和单位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也是数值加单位.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1)根据公式知,通过质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3

“雪白”牌牛奶的包装盒上标有“净含量240mL(248g)”字样,此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

kg/m3.牛奶喝去一半后,剩余一半的密度

,有同学把剩余的牛奶放入冰箱中冷冻成“牛奶冰”,此时“牛奶冰”的密度比牛奶的密度

.1.03×103不变小【解析】牛奶的体积为V=240mL=240cm3=2.4×10-4m3,牛奶的质量为m=248g=0.248kg,牛奶的密度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牛奶喝去一半后,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仍然为1.03×103kg/m3;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牛奶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得:密度变小.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3“雪白”牌牛奶的包装盒上标有“净含量2易错题探究密度实验测量结果的偏大、偏小问题分析密度实验测量密度结果的偏大、偏小问题的判断,一般是由于实验误差而产生的.根据公式分析,在初中物理中其产生的原因有:(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3)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在测量液体密度时,通常有液体残留问题,先测量的那个(不管是先测量体积还是质量)是准确的,后测量的那个由于残留会造成偏小.如以下两种方法是常见的这类问题: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密度实验测量结果的偏大、偏小问题分析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方法一: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在这个方案中,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时,总有部分液体粘在量筒壁上,测出的液体的体积变小,所以测出的液体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大.方法二: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在这个方案中,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内时,总会有部分液体粘在量筒壁上,测出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偏小,即测出的液体的质量m2-m1偏小,从而测出的液体的密度偏小.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方法一: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易错题探究1.45×103偏小量筒的内壁会附着部分盐水,使倒入烧杯的盐水质量偏少例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4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30cm3.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4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小莉认为小明的测量方案会导致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简要分析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1.45×103偏小量筒的内壁会附着部分盐水,使倒易错题探究【解析】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0g+20g+3.6g=73.6g;盐水的质量m=73.6g-30g=43.6g;则由题意知,将盐水从量筒向烧杯倒时,量筒的内壁会附着着部分盐水,使倒入烧杯的盐水质量偏少,根据测量的密度偏小.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解析】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实验突破实验一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2013年考查3次,2012年考查3次,2011考查6次)命题点:1.天平的用途(实验室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2.天平的放置(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3.实验前的操作(①游码归零、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4.测量过程中的操作(①左物右码、②用镊子加减砝码、③实验中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5.天平读数(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返回目录实验突破实验一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2013年考查3次,2实验突破例1(1)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左减少返回目录实验突破例1(1)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实验突破(3)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砝码、一个20g砝码和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拨到如图1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物体的质量为

g.83.2【解析】(1)如图,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要减少砝码.(3)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2g.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20g+10g+3.2g=83.2g.返回目录实验突破(3)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砝码、一个83实验突破实验二测量固体的密度(2013年考查4次,2012年考查4次,2011年考查2次)命题点:1.实验原理()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补充实验步骤或实验操作步骤排序(对于固体先测质量,再测体积)4.密度表达式的推导或密度的计算5.用特殊方法测密度(利用溢水法测体积)6.误差分析,实验方案的选择(先测物体体积再测水的质量,所测固体的密度会偏大)7.密度与物质鉴别返回目录实验突破实验二测量固体的密度(2013年考查4次,2012实验突破例2(’12来宾)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横梁平衡;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2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

g;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2丙所示);④用细线系好铝块,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2丁所示);⑤整理器材.水平右54返回目录实验突破例2(’12来宾)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实验突破(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

cm3,则铝块的密度ρ=

kg/m3.(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202.7×103偏大返回目录实验突破(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cm3,则铝实验突破【解析】(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天平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观察甲图可知,天平指针偏左,根据平衡螺母的调节方法可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天平平衡时,m物=m砝码+游码左边缘对应的刻度=50g+4g=54g.(2)利用排水法可测得铝块的体积V铝=V总-V水=40mL-20mL=20mL=20cm3,则铝块的密度(3)如果按照③④①②⑤的步骤进行实验,由于将铝块从水中取出后,表面会沾有水,会使测得的铝块质量大于铝块的实际质量,从而使测得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大.返回目录实验突破【解析】(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天平应该放在返回目实验突破练习题1(’13重庆A卷)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3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水平左返回目录实验突破练习题1(’13重庆A卷)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实验突破(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3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

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

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80.96×103偏大导致测量的质量值偏大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柑橘表面沾有水,返回目录实验突破(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实验突破(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解析】(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若指针偏向右,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的质量值,即100g+100g+20g+0.8g=220.8g,柑橘的密度返回目录实验突破(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量筒所实验突破(3)若先测柑橘的体积,再称柑橘的质量,由于将柑橘从水中取出,柑橘上会沾有一些水,测得的质量会偏大,从而导致所测密度比真实值偏大.(4)将柑橘取出后擦干净,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5)由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时,总有一些水沾在烧杯壁上,量筒测出的水的体积会偏小,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导致测量误差较大.返回目录实验突破(3)若先测柑橘的体积,再称柑橘的质量,由于将柑橘从实验突破实验三测量液体的密度(2013年考查4次,2012年考查1次,2011年考查1次)命题点:1.实验原理()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调平)和读数3.补充实验步骤或实验操作步骤排序(对于液体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1,再往烧杯中倒入适当的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最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4.密度表达式的推导或密度的计算5.误差分析,实验方案的选择(若直接测液体体积由于烧杯底部会沾液体,所测液体的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大)返回目录实验突破实验三测量液体的密度(2013年考查4次,2012实验突破例3(’13福州)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4甲所示,m1=

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4乙所示,V奶=

cm3;则酸奶的密度ρ=

g/cm3;81.4401.1返回目录实验突破例3(’13福州)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实验突破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写出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酸奶倒入量筒中会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中,使测量的体积偏小实验过程: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返回目录实验突破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实验突破【解析】(1)天平的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之和加上标尺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应该为81.4g;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cm3;根据这两组数据算出其密度为1.1g/cm3;(2)交流讨论中发现密度偏大,要从测量步骤中找:或是体积测量时偏小,或是测质量时偏大了.题中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而测体积时,是将烧杯中的酸奶全倒入量筒中去,但不可能倒得干净,因此,测出的体积偏小了;(3)为了减小误差,就是想办法将牛奶倒到量筒的体积为自己测酸奶质量时对应的体积.因此需将实验步骤按下面进行: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最后:酸奶密度的表达式:返回目录实验突破【解析】(1)天平的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质实验突破练习题2(’13扬州)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

,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小明测量的情况如图5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54.4水平台右37.417200.85返回目录实验突破练习题2(’13扬州)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烧杯和油的实验突破(3)小明又设计出测油密度的另一种方法,步骤如下:A.测出空烧杯质量m0;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烧杯与油的质量m1;C.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V0;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油密度的表达式ρ=

.ABCD(或DABC)返回目录实验突破(3)小明又设计出测油密度的另一种方法,步骤如下:A实验突破【解析】(1)掌握天平的使用: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归零,而后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得天平平衡.哪边的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哪边移动.(2)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为20g+10g+5g+2.4g=37.4g,倒出油的质量为54.4g-37.4g=17g,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倒出油的体积为20mL,所以油的密度为(3)根据所测的数据尽量减小误差.方法应是先在量筒中倒入油并读数,再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烧杯与油的质量,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前两步的顺序颠倒不会影响测量结果.返回目录实验突破【解析】(1)掌握天平的使用: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课标解读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考点二密度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常考类型剖析实验突破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课标解读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考点二密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2.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返回目录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1.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①

表示.质量的基本单位是②

,符号是③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g),毫克(mg),吨(t).单位换算:1g=④

kg;1mg=⑤

g=⑥

kg;1t=⑦

kg.(3)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m千克kg10-310-310-6103常考物体质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质量1.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中考考点清单3.天平的使用2.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⑩

,生活中常用称质量的器具有秤(台秤、案秤).(1)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不能

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

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11121314(2)托盘天平的使用★放:把天平放在

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调:调节横梁两端的

,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151617天平镊子用手量程化学药品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3.天平的使用2.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中考考点清单★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考点二密度1.密度★测: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在

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1819(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0(2)公式:ρ=

.m表示质量.单位为kg,V表示体积,单位是m3,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

,2122左右质量和体积kg/m3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中考考点清单g/cm31×103有时也用克每立方厘米做为密度单位,符号是

.23单位换算:1g/cm3=

kg/m3.24(3)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同种物质的密度是

的,其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25相同常见物质密度水的密度(1.0×103kg/m3),冰的密度(0.9×103g/m3),海水的密度(1.03×103kg/m3),煤油、酒精的密度(0.8×103g/m3).2.密度变形公式:m=

、V=.26ρV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g/cm31×103有时也用克每立方厘米做为密度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量程分度值水平台面(1)“看”:看单位标度、

.单位: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2728(2)“放”:放在

上.29(3)“读”: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

相平;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液面的

相平.3031最低处最高处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量程分度值水中考考点清单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

___________工具用

测质量,用

测体积1.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m2.在

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

的体积为V13.将物体放入水中,测出体积为V24.固体密度ρ==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1.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m2.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

中,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m23.读出

中液体的体积V4.液体的密度ρ=

.32333436373542394041天平量筒固体量筒水烧杯和液体38剩余液体和烧杯量筒量筒43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中考考点清单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2.密度与物质鉴别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估算物体质量和体积等.1.密度与温度(2)水结冰后,

不变,体积

,____变小.例如:水冻成冰后体积增大就把水管胀裂了.(1)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

规律,但水比较特殊,水在

℃时密度最大.4445464748热胀冷缩4质量变大密度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2.密度与物质鉴别1.密中考考点清单应用:鉴定牛奶、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航空器材常利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机床底座用坚固且密度大的材料制成.3.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质量、硬度、弹性、延展性、比热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返回目录中考考点清单应用:鉴定牛奶、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航空器材常3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对质量、密度的理解例1(’13贵阳)浙江大学研制出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全碳气凝胶.让100cm3大小的“气凝胶”“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1所示.若将其压缩至很小体积之后也能迅速复原,则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

小和

好的特点.图1密度弹性【解析】100cm3大小的“气凝胶”“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被压弯,说明“气凝胶”对草须的压力小,质量小,由公式ρ=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气凝胶”的密度小.从题可知,将其压缩至很小的体积之后也能很快的复原,说明“气凝胶”具有很好的弹性.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对质量、密度的理解例1(’13贵阳)浙江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变式题1(’13衡阳)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

不变,

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质量体积【解析】冰熔化成水后,虽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密度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2(’13安顺)一杯水的质量大约是200___(填适当的单位符号),如果将这杯水用飞船带到太空中去质量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的.g不变化【解析】①一杯水的体积在200mL=2×10-4m3左右,其质量为m=ρV=1.0×103kg/m3×2×10-4m3=0.2kg=200g;②如果将这杯水用飞船带到太空中去,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化.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2(’13安顺)一杯水的质量大约是200_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二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例2(’13湛江)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台上,把

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水平游码右【解析】(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所以无论是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右端移动.【名师点拨】天平的调平:①称量前的调平: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即调螺母的方向与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②称量时的调平要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完成,不可调节平衡螺母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二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例2(’13湛江)常考类型剖析例3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

相平(选填填“顶部”或“底部”).如图2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mL.图2底部乙20【解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图,甲同学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丙是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乙同学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液面在20mL处,液体的体积为20mL.【名师点拨】1.量筒读数时的步骤:①首先看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观察量程、分度值和单位:1mL=1cm3;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俯视:即偏上读数偏大;仰视;即偏下读数偏小)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3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三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广西中考对密度公式的应用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根据m-V图像分析密度大小,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另一种是在计算题中结合其他知识点对物体的密度、体积、质量进行综合考查;有时也会单独考查.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三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4(’13无锡)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g/cm3.甲2【解析】题图中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由可知,甲的密度大,当甲的体积为2m3时,质量为4×103kg,所以甲的密度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例4(’13无锡)甲、乙两甲2【解析】题图中横坐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1)根据公式知,通过质量和密度可以计算出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知,通过密度和体积可以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2)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如:1g/cm3=1.0×103kg/m3,1L=103mL=1dm3=10-3m3.(3)在计算时需注意:带入数值和单位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也是数值加单位.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名师点拨】(1)根据公式知,通过质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3

“雪白”牌牛奶的包装盒上标有“净含量240mL(248g)”字样,此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

kg/m3.牛奶喝去一半后,剩余一半的密度

,有同学把剩余的牛奶放入冰箱中冷冻成“牛奶冰”,此时“牛奶冰”的密度比牛奶的密度

.1.03×103不变小【解析】牛奶的体积为V=240mL=240cm3=2.4×10-4m3,牛奶的质量为m=248g=0.248kg,牛奶的密度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牛奶喝去一半后,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仍然为1.03×103kg/m3;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牛奶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得:密度变小.返回目录常考类型剖析变式题3“雪白”牌牛奶的包装盒上标有“净含量2易错题探究密度实验测量结果的偏大、偏小问题分析密度实验测量密度结果的偏大、偏小问题的判断,一般是由于实验误差而产生的.根据公式分析,在初中物理中其产生的原因有:(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3)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在测量液体密度时,通常有液体残留问题,先测量的那个(不管是先测量体积还是质量)是准确的,后测量的那个由于残留会造成偏小.如以下两种方法是常见的这类问题: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密度实验测量结果的偏大、偏小问题分析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方法一: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在这个方案中,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内时,总有部分液体粘在量筒壁上,测出的液体的体积变小,所以测出的液体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大.方法二: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在这个方案中,将量筒内的液体倒入烧杯内时,总会有部分液体粘在量筒壁上,测出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偏小,即测出的液体的质量m2-m1偏小,从而测出的液体的密度偏小.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方法一: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易错题探究1.45×103偏小量筒的内壁会附着部分盐水,使倒入烧杯的盐水质量偏少例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4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30cm3.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4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小莉认为小明的测量方案会导致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简要分析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1.45×103偏小量筒的内壁会附着部分盐水,使倒易错题探究【解析】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0g+20g+3.6g=73.6g;盐水的质量m=73.6g-30g=43.6g;则由题意知,将盐水从量筒向烧杯倒时,量筒的内壁会附着着部分盐水,使倒入烧杯的盐水质量偏少,根据测量的密度偏小.返回目录易错题探究【解析】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烧实验突破实验一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2013年考查3次,2012年考查3次,2011考查6次)命题点:1.天平的用途(实验室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2.天平的放置(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3.实验前的操作(①游码归零、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4.测量过程中的操作(①左物右码、②用镊子加减砝码、③实验中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5.天平读数(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返回目录实验突破实验一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2013年考查3次,2实验突破例1(1)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左减少返回目录实验突破例1(1)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实验突破(3)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砝码、一个20g砝码和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拨到如图1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物体的质量为

g.83.2【解析】(1)如图,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动.(2)称量物体质量时,指针右偏,说明天平右端下沉,要减少砝码.(3)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2g.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20g+10g+3.2g=83.2g.返回目录实验突破(3)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砝码、一个83实验突破实验二测量固体的密度(2013年考查4次,2012年考查4次,2011年考查2次)命题点:1.实验原理()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和读数3.补充实验步骤或实验操作步骤排序(对于固体先测质量,再测体积)4.密度表达式的推导或密度的计算5.用特殊方法测密度(利用溢水法测体积)6.误差分析,实验方案的选择(先测物体体积再测水的质量,所测固体的密度会偏大)7.密度与物质鉴别返回目录实验突破实验二测量固体的密度(2013年考查4次,2012实验突破例2(’12来宾)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横梁平衡;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2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

g;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2丙所示);④用细线系好铝块,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2丁所示);⑤整理器材.水平右54返回目录实验突破例2(’12来宾)小盘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实验突破(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

cm3,则铝块的密度ρ=

kg/m3.(3)如果实验步骤顺序改为③④①②⑤,将会导致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202.7×103偏大返回目录实验突破(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cm3,则铝实验突破【解析】(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天平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观察甲图可知,天平指针偏左,根据平衡螺母的调节方法可知,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天平平衡时,m物=m砝码+游码左边缘对应的刻度=50g+4g=54g.(2)利用排水法可测得铝块的体积V铝=V总-V水=40mL-20mL=20mL=20cm3,则铝块的密度(3)如果按照③④①②⑤的步骤进行实验,由于将铝块从水中取出后,表面会沾有水,会使测得的铝块质量大于铝块的实际质量,从而使测得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大.返回目录实验突破【解析】(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天平应该放在返回目实验突破练习题1(’13重庆A卷)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3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水平左返回目录实验突破练习题1(’13重庆A卷)老师讲了“密度”这节知识后实验突破(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3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

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

kg/m3.(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80.96×103偏大导致测量的质量值偏大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柑橘表面沾有水,返回目录实验突破(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实验突破(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解析】(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若指针偏向右,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的质量值,即100g+100g+20g+0.8g=220.8g,柑橘的密度返回目录实验突破(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量筒所实验突破(3)若先测柑橘的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