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三、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1一、青霉素类1来源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真菌产生的天然CephalosporinsCephalosporium与青霉素近缘天然品有头孢菌素C及头霉素C2来源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真菌产生的天然头孢菌素C抗菌活性虽低,但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对酸较稳定,可口服;毒性较小,与青霉素很少或无交叉过敏反应。头霉素C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增强抗菌活性,扩大抗菌谱,发展了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3头孢菌素C抗菌活性虽低,但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C4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C4结构特点母核四元的β-内酰胺环并合六元的氢化噻嗪环7-NH2侧链a-氨基己二酸单酰胺
5结构特点母核5从结构看稳定性头孢菌素类:四元环并六元环青霉素类:四元环并五元环头孢菌素比青霉素类稳定:头孢菌素类稠合体系受到的环张力小;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环上的N的孤对电子可以与氢化噻嗪环上的双键形成共轭。头孢菌素C青霉素G6从结构看稳定性头孢菌素类:四元环并六元环头孢菌素C青霉素G6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低较好的离去基团C-2,3间的双键及β-内酰胺环成较大的共轭体系易接受亲核试剂对β-内酰胺羰基的进攻C-3位乙酰氧基带负电荷离去,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Cephalosporins失活
配成水溶液注射剂后,需要保存在冰箱里。7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低较好的离去基团7进入体内,易被酯酶水解,活性丧失。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低8进入体内,易被酯酶水解,活性丧失。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提高稳定性的方法C-7位侧链C-3位取代基9提高稳定性的方法C-7位侧链97-ACA(7-氨基头孢烷酸)的制备化学裂解法化学方法比较复杂,收率低酶水解法酶法难度比较大107-ACA(7-氨基头孢烷酸)的制备化学裂解法10结构改造的位置决定抗菌谱影响抗生素效力和药物动力学的性质影响抗菌效力影响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11结构改造的位置决定抗菌谱影响抗生素效力和药物动力学的性质影响与青霉素相比可修饰部位较多上市的药物较多12与青霉素相比可修饰部位较多12cephalosporins在发展过程中,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在临床上常将头孢菌素划分为一、二、三、四代。抗生素的分代第一代cephalosporins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感染。13cephalosporins在发展过程中,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第二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好。主要特点为抗酶性能强,可用于对第一代cephalosporins产生耐药性的一些革兰阴性菌;抗菌谱较第一代cephalosporins有所扩大,对奈瑟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部分肠杆菌属均有效。14第二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第三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普遍低于第一代(个别品种相近),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二代cephalosporins更为优越。抗菌谱扩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等有效;耐酶性能强,可用于对第一代或第二代cephalosporins耐药的一些革兰阴性菌株。第四代cephalosporins的3位含有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正电荷增加了药物对细胞膜的穿透力,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5第三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普遍头孢氨苄Cefalexin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16头孢氨苄Cefalexin16结构和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17结构和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发现-苯甘氨酸侧链Penicillins结构改造的经验将Ampicillin、Amoxicillin的侧链苯甘氨酸与7-ACA相接口服的半合成Cephalosporins头孢甘氨18发现-苯甘氨酸侧链Penicillins结构改造的经验1发现-头孢甘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G+和奈瑟菌、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使用较高浓度在临床上不再使用易迅速代谢转化成活性很差的去乙酰氧基代谢产物19发现-头孢甘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G+和奈瑟菌、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发现-Cefalexin将C-3位的乙酰氧基甲基换成甲基从而得到Cefalexin比头孢甘氨更稳定,且口服吸收较好Cefalexin无C-3的乙酰氧基20发现-Cefalexin将C-3位的乙酰氧基甲基换成甲基C-3位取代基的重要性C-3位的改造得到一系列含7-位苯甘氨酰基的半合成衍生物使口服吸收更好对一些G-活性更强21C-3位取代基的重要性C-3位的改造得到一系列含7-位苯甘氨以-CH3,-Cl或含氮杂环取代,除改进口服吸收外还扩大抗菌谱。酰胺α-位引入亲水性基团-SO3H,-NH2,-COOH,可扩大抗菌谱.22以-CH3,-Cl或含氮杂环取代,除改进口服吸收外还扩大抗菌作用对G+效果较好对G-效果差用于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生殖器官等部位23作用对G+效果较好23过敏反应比Penicillins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彼此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Cephalosporins过敏反应中没有共同的抗原簇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基生成以侧链(R)为主的各异的抗原簇24过敏反应比Penicillins过敏反应发生率低24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25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25结构和化学名(6R,7R)-3-[(乙酰氧基)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26结构和化学名(6R,7R)-3-[(乙酰氧基)甲基]-7-[结构特点第一个临床使用的第三代Cephalosporin7位的侧链上,α位是顺式的甲氧肟基连有一个2-氨基噻唑的基团27结构特点第一个临床使用的第三代Cephalosporin27耐酶和广谱的解释甲氧肟基对β-内酰胺酶有高度的稳定作用2-氨基噻唑基团可以增加药物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28耐酶和广谱的解释甲氧肟基28立体异构和活性甲氧肟基通常是顺式构型(Cis)Cis:Trans=40~100倍29立体异构和活性甲氧肟基通常是顺式构型(Cis)29稳定性光照,顺式向反式异构体转化钠盐水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45分钟,有50%转化为反式异构体4小时后,可达到95%的损失需避光保存在临用前加注射水溶解后立即使用30稳定性光照,顺式向反式异构体转化30抗菌谱Cefotaxime对G-活性高于第一代、第二代Cephalosporins,尤其对肠杆菌作用强(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流感杆菌等)对大多数厌氧菌有强效抑制作用31抗菌谱Cefotaxime对G-活性高于第一代、第二代Cep作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消化道、生殖器等部位的感染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细胞减少等防御功能低下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32作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泌尿其他头孢类抗生素由于Cefotaxime结构中C-3位上的乙酰氧基在血清中很容易被水解,因此设计了一些7位侧链相同,而在3位取代基不同的药物如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甲肟等。33其他头孢类抗生素由于Cefotaxime结构中C-3位上头孢示例头孢噻肟钠头孢磺啶拉氧头孢头孢替坦34头孢示例头孢噻肟钠头孢磺啶拉氧头孢头孢替坦34Cephalosporins的构效关系35Cephalosporins的构效关系35一、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36一、青霉素类36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和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37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37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38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38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一类药物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易接受β-内酰胺酶结构中亲核基团的进攻,生成不可逆的结合物。
也具抗菌活性39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一类克拉维酸钾ClavulanatePotassium棒酸40克拉维酸钾ClavulanatePotassium40结构和化学名(Z)-(2S,5R)-3-(2-羟亚乙基)-7-氧代-4-氧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钾41结构和化学名(Z)-(2S,5R)-3-(2-羟亚乙基)-7发现从链霉菌发酵得到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自杀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42发现从链霉菌发酵得到42结构特点由β-内酰胺和氢化异噁唑骈合在氢化异噁唑氧原子的旁边有一个SP2杂化的碳原子,形成乙烯基醚结构C-6无酰胺侧链存在43结构特点由β-内酰胺和氢化异噁唑骈合43酶抑制剂的结构ClavulanicAcid的环张力比Penicillins要大得多易接受β-内酰胺酶结构中亲核基团的进攻作用机制:能与β-内酰胺酶的催化中心进行反应,形成的酰化酶难以水解,使β-内酰胺酶失活。抗酶性强,对G+和G-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效。44酶抑制剂的结构ClavulanicAcid的环张力比Pen奥格门汀ClavulanicAcid+AmoxicillinAugmentinClavulanicAcid的抗菌活性微弱,单独使用无效常与Penicillins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可使头孢菌素类增效2~8倍。不稳定,碱性条件下易降解。治疗耐Amoxicillin细菌所引起的感染45奥格门汀ClavulanicAcid+Amoxici
舒巴坦
青霉烷砜类临床上应用其钠盐,具有青霉烷酸的基本结构,将S氧化成为砜得到。广谱抑制剂,作用机制与克拉维酸相似,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抑酶活性比克拉维酸稍差。口服吸收差,一般静脉给药,稳定性良好。46舒巴坦
青霉烷砜类46舒巴坦钠口服吸收很少,通常按1:2的形式与氨苄西林混合制成易溶于水的粉针,但其稳定性极差,极易破坏失效。将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1:1形式,以次甲基相连形成双酯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舒他西林。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80%。体内非特定酯酶水解得到氨苄西林和舒巴坦。舒他西林sultamicillin---互联体前药47舒巴坦钠口服吸收很少,通常按1:2的形式与氨苄西林混合制成易其它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沙纳霉素三唑巴坦48其它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沙纳霉素三唑巴坦48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Imipenem)Merck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几乎能耐受所有主要类型的β-内酰胺酶,对细菌细胞壁外膜有较好的穿透性,在体内分布广;临床上用于严重的和难治的G+菌、G-菌及厌氧菌的感染。49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920世纪70年代中期Merck公司研究人员在筛选能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过程中,从Streptomycescattleya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碳青霉烯化合物即沙纳霉素(thienamycin),又称为硫霉素。沙纳霉素5020世纪70年代中期Merck公司研究人员在筛选能作用于细胞thienamycin与penicillins类抗生素在结构上的差别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被亚甲基取代,由于亚甲基的夹角比硫原子小,加之C2-C3间存在双键,使二氢吡咯环成一个平面结构,从而使得thienamycin不稳定。另外,3位侧链末端的氨基会进攻β-内酰胺环的羰基,导致其开环失活。因此,thienamycin未能在临床使用。thienamycin的6位氢原子处于β构型,而penicillins的6位氢为α构型。51thienamycin与penicillins类抗生素在结构通过对thienamycin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亚胺培南(imipenem),亚胺培南单独使用时,在肾脏受肾肽酶代谢而分解失活。临床上亚胺培南通常和肾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合并使用,以增加疗效,减少肾毒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52通过对thienamycin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亚胺培南(im氨曲南Aztreonam53氨曲南Aztreonam53结构和化学名[2S-[2a,3b(Z)]]-2-[[[1-(2-氨基-4-噻唑基)-2-[(2-甲基-4-氧代-1-磺酸基-3-氮杂环丁烷基)氨基]-2-氧代亚乙基]氨基]氧代]-2-甲基丙酸54结构和化学名[2S-[2a,3b(Z)]]-2-[[[1-(结构特点在N原子上连有强吸电子磺酸基团有利于β-内酰胺环打开C-2位的α-甲基可以增加Aztreonam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在C-3上加入一个非天然的氨噻唑基55结构特点在N原子上连有强吸电子磺酸基团55抗菌谱对需氧的G-有很强的活性包括绿脓杆菌对需氧的G+和厌氧菌作用较小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能透过血脑屏障副反应少56抗菌谱对需氧的G-有很强的活性56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57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57Aztreonam’s特点耐受性好副作用发生机会少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与Penicillins和Cephalosporins不发生交叉性过敏反应为寻找真正无过敏性反应的、高效、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的一个新的方向58Aztreonam’s特点耐受性好58小结重点药物青霉素、头孢氨苄、克拉维酸钾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6-APA、7-ACA、分类特点
β-内酰胺抗生素结构特征和构效关系
β-内酰胺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酶抑制剂59小结重点药物59警惕黑暗时代
—“后抗生素时代”出现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体感染的药物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发明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60警惕黑暗时代
—“后抗生素时代”出现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6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结核病病例800万,死亡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61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仅60多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与金属β-内酰胺酶产生菌、多种耐药性结核杆菌等的出现,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困难62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仅60多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头孢呋辛)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西力欣、复达欣(头孢他啶)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1.85%~100%1992年,美国首次发现了可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的MRSA,这几乎将医生逼到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63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
美国哈佛大学: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美国医生每天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有50%是不必要的。美国在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64美国哈佛大学: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
法国:每年有900万~1000万人次罹患咽炎,其中90%的人在患病期间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只有约22.2%的咽炎属于细菌感染,其他均为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此外,医生也常对鼻炎、支气管炎等多为病毒感染的疾病错用抗生素治疗。65法国:每年有900万~1000万人次罹患咽炎,其中90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而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应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在1999~2002年期间,尽管抗感染用药的销售额占药品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在下降,但其净销售额仍在高速递增。2002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以26.5%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在全球范围内,抗感染药物市场销售额约占药品销售额15%,位居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第二)66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66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除了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多种耐药菌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其耐药率已经达60%~70%。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首位。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凯福隆(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选用明显超前。
67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性针对人类或动物用药中,解决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方式上,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是最为可行的。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注意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病毒感染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若有抗菌药物的适应症,药物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都要注意,能用窄谱的就不要用广谱抗菌药物,能用一种有效的就不必用多种。68合理使用减少耐药性针对人类或动物用药中,解决抗菌药物耐药问一、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三、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69一、青霉素类1来源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真菌产生的天然CephalosporinsCephalosporium与青霉素近缘天然品有头孢菌素C及头霉素C70来源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真菌产生的天然头孢菌素C抗菌活性虽低,但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对酸较稳定,可口服;毒性较小,与青霉素很少或无交叉过敏反应。头霉素C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增强抗菌活性,扩大抗菌谱,发展了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71头孢菌素C抗菌活性虽低,但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C72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C4结构特点母核四元的β-内酰胺环并合六元的氢化噻嗪环7-NH2侧链a-氨基己二酸单酰胺
73结构特点母核5从结构看稳定性头孢菌素类:四元环并六元环青霉素类:四元环并五元环头孢菌素比青霉素类稳定:头孢菌素类稠合体系受到的环张力小;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环上的N的孤对电子可以与氢化噻嗪环上的双键形成共轭。头孢菌素C青霉素G74从结构看稳定性头孢菌素类:四元环并六元环头孢菌素C青霉素G6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低较好的离去基团C-2,3间的双键及β-内酰胺环成较大的共轭体系易接受亲核试剂对β-内酰胺羰基的进攻C-3位乙酰氧基带负电荷离去,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Cephalosporins失活
配成水溶液注射剂后,需要保存在冰箱里。75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低较好的离去基团7进入体内,易被酯酶水解,活性丧失。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低76进入体内,易被酯酶水解,活性丧失。C-3位乙酰氧基引起活性降提高稳定性的方法C-7位侧链C-3位取代基77提高稳定性的方法C-7位侧链97-ACA(7-氨基头孢烷酸)的制备化学裂解法化学方法比较复杂,收率低酶水解法酶法难度比较大787-ACA(7-氨基头孢烷酸)的制备化学裂解法10结构改造的位置决定抗菌谱影响抗生素效力和药物动力学的性质影响抗菌效力影响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79结构改造的位置决定抗菌谱影响抗生素效力和药物动力学的性质影响与青霉素相比可修饰部位较多上市的药物较多80与青霉素相比可修饰部位较多12cephalosporins在发展过程中,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在临床上常将头孢菌素划分为一、二、三、四代。抗生素的分代第一代cephalosporins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感染。81cephalosporins在发展过程中,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第二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好。主要特点为抗酶性能强,可用于对第一代cephalosporins产生耐药性的一些革兰阴性菌;抗菌谱较第一代cephalosporins有所扩大,对奈瑟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部分肠杆菌属均有效。82第二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第三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普遍低于第一代(个别品种相近),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二代cephalosporins更为优越。抗菌谱扩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等有效;耐酶性能强,可用于对第一代或第二代cephalosporins耐药的一些革兰阴性菌株。第四代cephalosporins的3位含有带正电荷的季铵基团,正电荷增加了药物对细胞膜的穿透力,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83第三代cephalospor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普遍头孢氨苄Cefalexin先锋霉素Ⅳ,头孢力新84头孢氨苄Cefalexin16结构和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85结构和化学名(6R,7R)-3-甲基-7-[(R)-2-氨发现-苯甘氨酸侧链Penicillins结构改造的经验将Ampicillin、Amoxicillin的侧链苯甘氨酸与7-ACA相接口服的半合成Cephalosporins头孢甘氨86发现-苯甘氨酸侧链Penicillins结构改造的经验1发现-头孢甘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G+和奈瑟菌、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使用较高浓度在临床上不再使用易迅速代谢转化成活性很差的去乙酰氧基代谢产物87发现-头孢甘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G+和奈瑟菌、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发现-Cefalexin将C-3位的乙酰氧基甲基换成甲基从而得到Cefalexin比头孢甘氨更稳定,且口服吸收较好Cefalexin无C-3的乙酰氧基88发现-Cefalexin将C-3位的乙酰氧基甲基换成甲基C-3位取代基的重要性C-3位的改造得到一系列含7-位苯甘氨酰基的半合成衍生物使口服吸收更好对一些G-活性更强89C-3位取代基的重要性C-3位的改造得到一系列含7-位苯甘氨以-CH3,-Cl或含氮杂环取代,除改进口服吸收外还扩大抗菌谱。酰胺α-位引入亲水性基团-SO3H,-NH2,-COOH,可扩大抗菌谱.90以-CH3,-Cl或含氮杂环取代,除改进口服吸收外还扩大抗菌作用对G+效果较好对G-效果差用于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生殖器官等部位91作用对G+效果较好23过敏反应比Penicillins过敏反应发生率低彼此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Cephalosporins过敏反应中没有共同的抗原簇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基生成以侧链(R)为主的各异的抗原簇92过敏反应比Penicillins过敏反应发生率低24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93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25结构和化学名(6R,7R)-3-[(乙酰氧基)甲基]-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94结构和化学名(6R,7R)-3-[(乙酰氧基)甲基]-7-[结构特点第一个临床使用的第三代Cephalosporin7位的侧链上,α位是顺式的甲氧肟基连有一个2-氨基噻唑的基团95结构特点第一个临床使用的第三代Cephalosporin27耐酶和广谱的解释甲氧肟基对β-内酰胺酶有高度的稳定作用2-氨基噻唑基团可以增加药物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96耐酶和广谱的解释甲氧肟基28立体异构和活性甲氧肟基通常是顺式构型(Cis)Cis:Trans=40~100倍97立体异构和活性甲氧肟基通常是顺式构型(Cis)29稳定性光照,顺式向反式异构体转化钠盐水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45分钟,有50%转化为反式异构体4小时后,可达到95%的损失需避光保存在临用前加注射水溶解后立即使用98稳定性光照,顺式向反式异构体转化30抗菌谱Cefotaxime对G-活性高于第一代、第二代Cephalosporins,尤其对肠杆菌作用强(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流感杆菌等)对大多数厌氧菌有强效抑制作用99抗菌谱Cefotaxime对G-活性高于第一代、第二代Cep作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消化道、生殖器等部位的感染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细胞减少等防御功能低下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100作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泌尿其他头孢类抗生素由于Cefotaxime结构中C-3位上的乙酰氧基在血清中很容易被水解,因此设计了一些7位侧链相同,而在3位取代基不同的药物如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甲肟等。101其他头孢类抗生素由于Cefotaxime结构中C-3位上头孢示例头孢噻肟钠头孢磺啶拉氧头孢头孢替坦102头孢示例头孢噻肟钠头孢磺啶拉氧头孢头孢替坦34Cephalosporins的构效关系103Cephalosporins的构效关系35一、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104一、青霉素类36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和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105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37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106β-内酰胺酶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38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一类药物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易接受β-内酰胺酶结构中亲核基团的进攻,生成不可逆的结合物。
也具抗菌活性107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一类克拉维酸钾ClavulanatePotassium棒酸108克拉维酸钾ClavulanatePotassium40结构和化学名(Z)-(2S,5R)-3-(2-羟亚乙基)-7-氧代-4-氧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钾109结构和化学名(Z)-(2S,5R)-3-(2-羟亚乙基)-7发现从链霉菌发酵得到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自杀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10发现从链霉菌发酵得到42结构特点由β-内酰胺和氢化异噁唑骈合在氢化异噁唑氧原子的旁边有一个SP2杂化的碳原子,形成乙烯基醚结构C-6无酰胺侧链存在111结构特点由β-内酰胺和氢化异噁唑骈合43酶抑制剂的结构ClavulanicAcid的环张力比Penicillins要大得多易接受β-内酰胺酶结构中亲核基团的进攻作用机制:能与β-内酰胺酶的催化中心进行反应,形成的酰化酶难以水解,使β-内酰胺酶失活。抗酶性强,对G+和G-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效。112酶抑制剂的结构ClavulanicAcid的环张力比Pen奥格门汀ClavulanicAcid+AmoxicillinAugmentinClavulanicAcid的抗菌活性微弱,单独使用无效常与Penicillins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可使头孢菌素类增效2~8倍。不稳定,碱性条件下易降解。治疗耐Amoxicillin细菌所引起的感染113奥格门汀ClavulanicAcid+Amoxici
舒巴坦
青霉烷砜类临床上应用其钠盐,具有青霉烷酸的基本结构,将S氧化成为砜得到。广谱抑制剂,作用机制与克拉维酸相似,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抑酶活性比克拉维酸稍差。口服吸收差,一般静脉给药,稳定性良好。114舒巴坦
青霉烷砜类46舒巴坦钠口服吸收很少,通常按1:2的形式与氨苄西林混合制成易溶于水的粉针,但其稳定性极差,极易破坏失效。将氨苄西林与舒巴坦以1:1形式,以次甲基相连形成双酯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舒他西林。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80%。体内非特定酯酶水解得到氨苄西林和舒巴坦。舒他西林sultamicillin---互联体前药115舒巴坦钠口服吸收很少,通常按1:2的形式与氨苄西林混合制成易其它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沙纳霉素三唑巴坦116其它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沙纳霉素三唑巴坦48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Imipenem)Merck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几乎能耐受所有主要类型的β-内酰胺酶,对细菌细胞壁外膜有较好的穿透性,在体内分布广;临床上用于严重的和难治的G+菌、G-菌及厌氧菌的感染。117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920世纪70年代中期Merck公司研究人员在筛选能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过程中,从Streptomycescattleya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碳青霉烯化合物即沙纳霉素(thienamycin),又称为硫霉素。沙纳霉素11820世纪70年代中期Merck公司研究人员在筛选能作用于细胞thienamycin与penicillins类抗生素在结构上的差别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被亚甲基取代,由于亚甲基的夹角比硫原子小,加之C2-C3间存在双键,使二氢吡咯环成一个平面结构,从而使得thienamycin不稳定。另外,3位侧链末端的氨基会进攻β-内酰胺环的羰基,导致其开环失活。因此,thienamycin未能在临床使用。thienamycin的6位氢原子处于β构型,而penicillins的6位氢为α构型。119thienamycin与penicillins类抗生素在结构通过对thienamycin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亚胺培南(imipenem),亚胺培南单独使用时,在肾脏受肾肽酶代谢而分解失活。临床上亚胺培南通常和肾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cilastatin)合并使用,以增加疗效,减少肾毒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20通过对thienamycin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亚胺培南(im氨曲南Aztreonam121氨曲南Aztreonam53结构和化学名[2S-[2a,3b(Z)]]-2-[[[1-(2-氨基-4-噻唑基)-2-[(2-甲基-4-氧代-1-磺酸基-3-氮杂环丁烷基)氨基]-2-氧代亚乙基]氨基]氧代]-2-甲基丙酸122结构和化学名[2S-[2a,3b(Z)]]-2-[[[1-(结构特点在N原子上连有强吸电子磺酸基团有利于β-内酰胺环打开C-2位的α-甲基可以增加Aztreonam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在C-3上加入一个非天然的氨噻唑基123结构特点在N原子上连有强吸电子磺酸基团55抗菌谱对需氧的G-有很强的活性包括绿脓杆菌对需氧的G+和厌氧菌作用较小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能透过血脑屏障副反应少124抗菌谱对需氧的G-有很强的活性56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125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57Aztreonam’s特点耐受性好副作用发生机会少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与Penicillins和Cephalosporins不发生交叉性过敏反应为寻找真正无过敏性反应的、高效、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的一个新的方向126Aztreonam’s特点耐受性好58小结重点药物青霉素、头孢氨苄、克拉维酸钾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6-APA、7-ACA、分类特点
β-内酰胺抗生素结构特征和构效关系
β-内酰胺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酶抑制剂127小结重点药物59警惕黑暗时代
—“后抗生素时代”出现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体感染的药物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发明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128警惕黑暗时代
—“后抗生素时代”出现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6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技能面试题与应对策略
- 2025年建筑装饰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预测题详解
- 2025年化工工艺面试热点烷基化工艺答题技巧与答案解析
- 他字的笔顺教学课件
- 2025年焊接技能认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含钎焊
- 电仪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学习2022霜降节气介绍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摘桃子》
- 统战部扫黑除恶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 用药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燕窝工艺参考
- 沙盘游戏治疗(2017)课件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班组施工任务单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书模板
- 2022年小型发电站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
- 钢结构模块化安装施工方案
-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 网吧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