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 课后分层训练(十)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上册_第1页
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 课后分层训练(十)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上册_第2页
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 课后分层训练(十)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上册_第3页
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 课后分层训练(十)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上册_第4页
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7课 课后分层训练(十)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1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后分层训练(十)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性格、气质)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C.何时可掇(拾掇)D.枉用相存(问候、思念)解析:选C掇:拾取、摘取;或同“辍",停止。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鼓瑟吹笙 B.榆柳荫后檐C.愿为市鞍马 D.天下归心解析:选DD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项,弹奏。B项,遮蔽。C项,买。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①琴书诗酒是他生活的情趣②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③躬耕田园是他生活的保障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⑤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⑥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③⑤①②④ D.⑥⑤③①④②解析:选D本题“鄙弃官场”的⑥呼应首个横线前句的“入仕为官",接着,从句式协调一致的角度填⑤,然后,按从物质到精神的逻辑顺序,填③①。最后,“意念的巩固”是纵深发展,“人生的真悟”是生命的升华,所以填④②。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2)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的服装,这里指代。(3)阡陌:阡,向的田间小路;陌,向的田间小路。(4)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史称.答案:(1)酒(2)读书人有学识的人(3)南北东西(4)太祖魏武帝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需要美酒的诗句是“?”.(2)《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运用比喻和对仗,表达了脱离官场,回归家园的强烈愿望。(3)《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摆脱官场,最终回归田园的诗句是“,"。答案:(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对酒当歌,酒,让人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士的豪兴傲气。材料:诗人侠客词人悲怀壮行顾影自怜多愁善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答:解析:作答本题,首先分析示例,确定“对酒当歌,酒,让人回味着……”为仿写的固定句式;然后要认真体会诗句刻画的意境,据此确定诗句对应的陈述对象及其表达的情感;最后组句仿写。参考答案:对酒当歌,酒,让人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词人的多愁善感。对酒当歌,酒,让人回味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对酒当歌,酒,让人回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侠客的悲怀壮行。7.有一度假山庄的设计布景完全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青山、绿水、桃柳、草屋、远村、狗吠、鸡鸣等,且取名“渊明山庄”。请你写一段赞美(或宣传)“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有意境,能吸引游客.80字左右.答:参考答案: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无鸟鸣,夏无蝉声,秋无虫唧,充斥四季的都是市声的喧嚣。来渊明山庄一游吧,这里有青山绿水,桃红柳绿;这里有草屋远村,狗吠鸡鸣;这里会洗去您的郁闷烦躁,让您的心灵宁静旷达。这里,就是您的心灵归宿。二、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却东西门行曹操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①,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②。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注]①转蓬:飞蓬,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②相当:相遇,相逢。8.诗歌前八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表现征人的辛劳困苦。然后以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永远无法回归故土,表现征人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孤独.这几句诗为下文描写征人的生活做了很好的铺垫.9.“奈何此征夫”至“何时返故乡”六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征夫的生活?这些内容体现了什么主题?答:参考答案:①出征之遥,远赴万里,镇守四方;②出征之苦,马不解鞍,甲不离身;③出征之久,年岁飞逝,老之将至;④故乡之思,返还无期,徒作渴念。这些方面紧密联系,共同反映了征夫思乡不得归的主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0.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1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答:参考答案: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三、仿真高考提能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杂诗十二首(其五)陶渊明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①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②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注]①骞翮:展翅高飞。②壑舟:出自《庄子·大宗师》,此处喻自然运转变化.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回忆少壮时代,即便没有遇上快乐的事情,心里也自然地充满了欣悦。B.诗的三、四句描绘诗人猛志所向,超越四海,犹如大鹏展翅,志在高飞远举。C.第五至八句写随时光流逝,壮志减退,满心忧虑,与起笔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D.全篇诗意层层翻转,由过去写到眼前,再由眼前写到过去,抒发感慨,逐步深入。解析:选DD项是对诗歌全篇的理解,全诗明显分为三个层次,1~4句为第一层次,回忆过去;5~10句为第二层次,由回忆过渡到眼前,由“昔我”渐到“今我”;11~16句为第三层次,由前面的回忆与比较引出对未来、对生命的感慨。D项,“再由眼前写到过去”错误.13.“陶渊明这首诗的主题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这种生命的忧患意识在诗歌中主要体现为少年快乐与当下岁月流逝,联想古人珍惜光阴进而引发韶光易逝的悲凉感慨;少年志在四海与当下前途迷茫,进而引发壮志未酬的忧虑;身体日渐衰微、一天不如一天,进而引发对命运无常的忧虑。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饮酒(其四)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②下,聊复得此生。[注]①裛(yì):古同“浥”,沾湿。②轩:窗.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B.“壶自倾”有斟酒之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C.末尾两句既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D.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解析:选CC项,“悠然自得"错误,“聊复"(姑且算是)一词,上承“忘忧"“遗世”,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憾恨,并非一味悠然陶然。15.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