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_第1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_第2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_第3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_第4页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雍正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农耕文明的鼎盛与高度成熟——夕阳无限好

2.原因3.表现:1.特点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张居正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元年神宗即位,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为挽救明朝危机,他针对各种弊端,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当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他死后,由于改革触动了部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皆被废除。明:一条鞭法(张居正改革)措施时间内容影响一条鞭法更名田固定丁数摊丁入亩1581明张居正1669清康熙帝1712康熙帝雍正帝赋役合并;赋役征银;纳银代役:户丁—丁亩手续简便;商品经济发展,商品化、资义萌芽和货币地租发展;减轻负担,人身松驰原明藩王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开垦荒地,农业发展,增加收入;缓和矛盾“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减轻负担,缓和矛盾;人口增长;地丁银制的基础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隐藏人口现象减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明清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政策的调整“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增加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土地兼并);②、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③、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④、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不同点:废除了有人头税清朝初期明朝中期时间固定不固定人丁数、税额成功失败改革结果摊丁入亩一条鞭法我国古代赋役征收的依据是什么?赋税制度的演变有什么趋势?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赋税制度的内容特征分类有哪些?思考: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内容特征分类有: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庸调制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田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田这种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①、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②、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以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反映。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农耕文明的鼎盛与高度成熟——夕阳无限好

2.原因3.表现:农业发达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1.特点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⑴农业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棉花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引入——玉米和甘薯明朝从美洲传入⑴农业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棉花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引入——玉米和甘薯农业生产商品化——生产区域化(棉花、烟草、花卉)为什么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有能力出卖剩余农产品;赋税征银,农民必须出卖农产品换取银两。套印、彩印清景德镇陶瓷“金银桃果瓶”乾隆年间生产的手工艺品康熙黄地去琅彩花卉瓷碗清焦秉真的《织图•攀华》清景德镇陶瓷制坯和入窑明朝人的服饰⑵手工业进步:工具革新——“纱绸机”技术提高——双色套印技术分工细密——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规模扩大——佛山冶铁业新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⑶商业繁荣:《乾隆南巡图》反映北京前门的商业活动南都繁会景物图徐杨《盛世滋生图》反映苏州的商业活动⑶商业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封建城市兴旺(南京、北京、江浙)康熙•乾隆通宝⑶商业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封建城市兴旺(南京、北京、江浙)商业资本活跃、货币发达(白银成为通用货币)会馆、地域性商帮出现

北方会馆的典型代表——辽宁海城的山西会馆。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会馆为商人自行组织的商业公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徽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典当、走出国门晋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票号、走出国门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徽商即徽州的商人。徽商的崛起是因为“徽骆驼”吃苦耐劳精神,讲道义、重诚信,是最核心的因素。徽商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明清时期徽商之富,称得上“富可敌国”。清代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晋商:指山西商帮,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将粮食运至边地交纳,获取贩盐的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后来,晋商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财力不断壮大。清朝晋商首富亢氏资产多达数千万两。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解钱粮。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做生意。晋商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乔致庸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⑶商业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封建城市兴旺(南京、北京、江浙)商业资本活跃、货币发达(白银成为通用货币)会馆、地域性商帮出现中英贸易:出超(但对外贸易份额小)二、工业文明的萌动与近代危机的前夜

———只是近黄昏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

施复夫妻的创业经历——摘自《醒世恒言》

施复夫妻,原本只有一张织机,是一个小户。夫妇俩靠养蚕织绸,“昼夜营运”,不几年就添置了三四张织机,邻居却经营不利,把房屋都卖给了施家。不到十年功夫,施复“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施复夫妇由小生产者变成拥有数十张织机的作坊主,具有了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家人小厮“则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情景创设雇佣被雇佣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机工出力(早期工人)机户出资(早期资本家)手工工场机房机户机工概况: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的原因(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表现市场狭小资金缺乏(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规模)政策限制(重农抑商)缺少劳动力条件:局限性:A.始终处在萌芽状态,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B.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评价:进步性: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B.政治:标志着封建制度开始解体A.经济:逐步瓦解自然经济,表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C.思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开始冲击封建思想。二、工业文明的萌动与近代危机的前夜

———只是近黄昏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2.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蔑视科学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chuán

,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逐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材料二:1656年六月,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命令从天津至广东沿海各地,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与郑氏等反清势力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江,一贼登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乾隆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说明材料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嘎尔尼,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而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情景设问:阅读以上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乾隆帝如此傲慢?统治者的傲慢态度给中国的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2、原因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倭寇、反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根本原因)统治者的盲目自大1.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2.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海禁与闭关政策严格限制绝对禁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2、原因3、影响但是它扼杀了中外交往的正常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积极:消极:是一种消极自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封建统治。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倭寇、反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根本原因)统治者的盲目自大二、工业文明的萌动与近代危机的前夜

———只是近黄昏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2.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蔑视科学3.16、17世纪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兴起,19世纪40年代英国为首的列强相继侵略中国。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反映了()①封建国家对农民的负担加重②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种赋税制度的记忆、理解和比较能力。从两者的征税标准看,都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从两者以银两收税看,也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这两种赋税制度的实施,不能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答案:C1.有利条件(1)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2)发达的手工业。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分工越来越细。(3)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4)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科技的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为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不利因素(1)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2)劳动力缺乏: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无法脱离土地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劳动力。(3)资金不足:由于商人往往买田置地,使资本主义萌芽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4)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5)闭关政策: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6)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使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2.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②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①表述错误,因为出现了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只是其发展的速度不快,规模不大。答案:D一个考点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城市繁荣多个角度1明清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2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特征3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角度一明清全国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示例](2009·重庆高考)读下图,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意在考查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图片中的A是南京、B是杭州、C是福州、D是广州。[答案提示]A角度二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1.明代有一句谚语,道“苏州样,广州匠”(服装样式新鲜奇巧,一概称之为“苏样”;广州则以能工巧匠而著称)。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②当时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③政府重视商业发展④广州佛山铁农具可能行销天下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明朝的商品经济虽有较快发展,但政府实行的仍然是重农抑商政策,故③可排除。答案:D角度三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2.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下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解析:本题为图片型材料选择题。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图中所反映的恰恰是这一现象。答案:C1.(2008·北京高考)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解析:实行赋役折银征收的办法,适应和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交纳银两,农民、手工业者必然把大量产品投入市场,促进商业繁荣。徭役折银,农民可自由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创造条件。地丁银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鸦片战争前,英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外流;在鸦片战争后,由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故B、C、D三项皆不正确。答案:A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解析:明朝政府为整顿田赋,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和田主姓名,并绘制图册作为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答案:D3.(2009·广东高考)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解析: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历代朝廷将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说明历代朝廷要求民众纳税,就像人头税。答案:A4.(2009·广东高考)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解析:从性质上看,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这类性质的手工业产品只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答案:C5.(2009·海南高考)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解析:从根本上讲,生产与销售相辅相成,因此D正确。官营作坊产品主要面向政府官用或皇家消费,官营作坊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故A不选;工人增加不是主要原因,故B排除;资本主义萌芽与私营手工业不是同一概念,且发展缓慢,故C排除。答案:D6.(2009·江苏高考)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2: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3:(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4: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1、2,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据材料3、4,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解析:本题以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第(1)问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1中士大夫以“纺绩求利”,发展家庭手工业致富;“勤啬好殖”“与市为贾”,发展商业致富;材料2中“启中举,尽免其役”,表明因为中举而免役,成为致富的第二种途径。第(2)问江南社会风气的变化,要从士大夫的活动来看变化,可以从材料3、材料4中提取信息。第(3)问是归纳升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经济,士大夫的活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注意在回答过程中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反面)先分析一下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再回过来一一对应。答案:(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高考点击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比如免除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所以三农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1、清朝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A.人口自由流动B.土地兼并C.稳固自然经济D.减轻地租A2.下图是我国诞生的第13亿个小公民,警示着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我国人口的大规模增长,与哪一赋税制度有关()A.两税法B.一条鞭法C.更名田D.地丁银D3.下图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

①“摊丁入亩的政策”②土地开垦速度相对人口增长速度缓慢③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 ④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B(2007上海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材料二:17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丁;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一条鞭法材料一的“丁”指成年男子,材料二的“丁”是赋税单位减轻农民负担,削弱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材料一:康熙48年,康熙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已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田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

材料二:乾隆46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①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③从上述历史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