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_第1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_第2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_第3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_第4页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4-16开发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的步骤港航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内容和成果:(1)组建专家团队。组建以港口、航运、船代等行业专家为主体,结合教育专家共同构成的专家团队;(2)汉化国际标准。汉化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能力标准中的“港口培训包(PORTTRAININGPACKAGE),作为国际参照标准;(3)建立研制基地。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驻深企业为研制航运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基地;以赤湾集装箱码头、招商港务为研制港口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基地;(4)调查研究。调研深圳、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主要港口城市的相应企业;(5)岗位任务分析。分析港口、航运中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研制标准;(6)编制标准。撰写港航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文献;(7)结合港口职业能力标准,推出港口企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题库;通过该标准的建设,提升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为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依据。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1)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如图4-17所示: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教学内容围绕职业能力标准模块化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实践化图4-17课程改革基本思路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是职业和工作,因此我们的课程建设将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工作任务展开。教学内容将围绕职业能力标准中岗位的划分,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体现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组织融过程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于一体的能力培养单元,实现相关理论知识的重新排序;教学过程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目标实践化,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通过课程的改革和新一轮教材建设,推出完全按特定工作任务划分教学单元,按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和立体化教材。(2)重构课程体系。依据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双通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港航专业的课程清单(包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以及课程关系)、课程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包含课程修学地点、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学时数,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的学时/分数),汇编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操作性强,适用面广的“港航专业教学标准手册”。(3)重点课程建设。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通过“认知性实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顶岗实践”,重点建设8门优质核心课程。具体内容见表4-32。表4-3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核心课程基本内容备注1港航业务基础通论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对港航业最基本的港口、船舶、航线、时区等知识有轮廓性的全面熟悉和掌握,为业务处理开阔思路和视野。主要包含:港口基础知识:港口种类、港口概况的主要参数、港口主要构成要素、平面布局以及世界港口布局、世界航线、世界时区、货物流向知识;船舶基础知识:船舶种类、特点,货物装载与船舶安全相关的船舶稳性、船舶强度等知识点;气象知识:气象对航运的影响。删除了原“港口概论”中的与港口设计、港口工程有关的理论;删除了原“船舶概论”中与船舶操纵和船舶推进方面的理论2货物运输保管实务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对港航业最基本的劳动对象—货物在运输途中和临时存储的知识的掌握,便于货物的正确安排和储运。主要包含:件杂货物种类、特性、保管方法;集装箱货物的装箱、运输保管;液体货物的性质、运输保管;特种货物的性质、运输保管。注重知识与实际业务的结合,将知识点和案例相结合,培养从业者正确安排货物运输的能力3港航业务英语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正确使用英语与国内外客户进行口头交流和书面沟通的能力。主要包括:港口业务与英语;航运业务与英语;船代业务与英语。4进出境通关实务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熟悉港航业相关的知识,掌握货物通关、船舶通关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货物检验检疫;货物通关流程、单证;船舶通关流程、单证。删除了原“国际贸易”中的与港航业无关的理论;重点课程5航运法规实务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熟悉国际法律法规以及国内法律法规对港航业务处理有重要影响的条文。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重要的“海商法”条文、安保条约等)。不需要对某法律法规全面了解和掌握,只需剖析对业务处理有重要影响的条文,比如“9.11”后全球反恐出现了对港口、航运企业的操作有重要影响的提前24小时电子舱单传送的有关条文6航运业务与操作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掌握从事航运企业各基层岗位业务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航运企业的业务流程;航运企业各业务环节的业务处理;航运企业的业务处理理论根据。7货代业务与操作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从事货代企业各基层岗位业务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货代企业的业务流程;货代企业各业务环节的业务处理;货代企业的业务处理理论根据。重点课程8港口业务与操作让港航专业学生和从业者从事港口企业各基层岗位业务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港口企业的业务流程;港口企业各业务环节的业务处理;港口企业的业务处理理论根据。(4)建设1门港航业务实训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具体业务处理为核心,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集中实训课程。实训内容以该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的主要业务为基本内容,融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体。实训要求是按照企业部门的业务流程或工作程序,以任务或者项目驱动的方式,完成一个综合的、完整的部门业务流程或任务(项目),实现实训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学习组织创新、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估创新。(5)开发立体化教材及教学资料。教材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实务化、模块化;立体化教材表达形式包括与专业核心课程配套的印刷版、电子版教材,并包含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等;教学资料包括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等既满足高职教育教学要求,又满足企业培训、继续教育要求。通过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们的课程体系将进一步体现工学结合性、双通性、对接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同时在现有1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9门重点课程,其中,建成校级精品课程4门,达到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1门;在彻底改革现有教材编写思路和模式的基础上,完成5部教材编写并出版;在现有2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新建4门。4.建设“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分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系统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该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图4-18所示:认知性认知性实践企业岗位校内课程模块实训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应用与创新实训解决方案;流程设计;软件操作。企业岗位毕业设计工作任务职业素质训练图4-18主要实践教学环节(2)建设“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分室”1)建设思路。“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分室”将以物流为核心线索,集成原材料供应、分销配送、商贸流通、港口航运、最终消费等各环节关键技术,以硬件和软件为支撑,为港航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商品流通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实物模拟,以及港航与供应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实训,并发展成为港航与现代物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2)建设目标。建成一个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按企业类型以流程性的活动为实训教学单元,按企业岗位设置布局,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港航与供应链业务实训、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研发和港航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试中心。3)整体效应:①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港口与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商品流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实训教学需要;建成生产性实习的场所。利用引进的港航企业的业务操作系统,通过Internet联网的形式,由企业提供真实工作任务,由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工作任务。②服务社会经济。建成港航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研发中心,争取成立深圳市港航信息交换中心,为港航企业提供EDI数据交换服务;积极开展对外培训服务,两年内培训人数计划达到700人次,其中2007年300人次,2008年400人次。通过对当地港口、航运、货代、船代和物流等企业的在职人员培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提升能力;对进城务工准备从事港航、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对转岗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通过网络开展网上实训,对全国同类专业以及其他城市的港航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操作系统培训。③带动国内相关专业发展。每年承担兄弟院校师资培训100名,学生互访交流培训40名。4)建设内容。港口与航运管理实训室的建设分为4个层次,如图4-19所示。模型、电子化单证和流程图模型、电子化单证和流程图多媒体视频、图片、案例资料机房、物流机电一体化模拟系统港航与物流等业务操作系统图4-19港口与航运管理实训室建设内容①教学模型。制作各种港航及物流教学模型、物流自动化仿真模型等,满足教学需要。例如世界港口航线电子海图系统、全国自然资源分布电子地图系统(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全国各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电子地图系统(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全国行政区分布电子地图(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三维船舶内部外部模型;②电子多媒体单证。用各种电子化的表格单据和流程取代纸质单据,如从货物角度、船舶角度出发,开发具有动感的多媒体单证流转过程图,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从而构建更加清晰的货物处理、船舶处理环节和流程,内容涵盖国际第三方物流、国内综合第三方物流以及国际贸易。模拟货物从始发地到目的地的整个运作流程,涉及供应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保税区加工企业、陆路运输企业、货运站、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船舶代理企业、航运企业、港口企业、海关等物流实体;③多媒体视频、电子化案例资料。将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中心、港口码头、船舶装载、机场作业、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各类物流活动,建立视频资料库。另外,将各类案例资料电子化。同时开发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配套教学资料并与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同步,实现资源的共享;④机房、物流机电一体化模拟系统。建设可以容纳80台电脑的物流专用机房,安装各类操作模拟软件,装载各类电子化资料。物流机电一体化模拟系统:通过各模块的软件功能,将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连接起来,并实现硬件的集成。物流通过硬件在供应链上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并不断增值。实训中心机电设备包括4个部分:原料(立体库)自动存取配送系统;小型自动化生产线(20个操作工位),装配产品为鼠标或小型玩具等;成品自动存取分拣系统,包括小型立体库和自动分拣线;小型超市及POS等电子化系统;⑤港航与物流等业务操作系统。配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集成港口、航运、货代、供应链管理等互联互通具有信息交换功能(具有EDI数据交换功能)的港航业务操作系统和物流业务操作系统,推进“港航综合业务实训”课程顺利展开。同时开展相关院校同类专业以及港航业从业人员业务系统操作培训,朝着成为港航业职业能力培训中心的方向发展。需要开发和引进的与港航业直接相关的业务操作模拟软件主要有航运管理信息系统、港口操作软件、货代操作软件及运输信息系统。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采购清单见表4-33。

表4-33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采购清单购买设备或软件主要功能参考技术要求金额(万元)投入年度中央地方物流信息系统模拟软件培养学生物流信息流转、营销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技能拟购买中海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等物流和营销软件开发商的软件1692006市场营销综合模拟软件企业管理实训机房实训室用家具供应链一体化模拟实训系统世界港口航线电子海图系统培养学生港航、国际商务及物流通识技能的训练拟购买英国或瑞典的全球电子海图数据,由国内专业电子海图开发商开发定制452007全国自然资源分布电子地图系统(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拟向国内电子地图开发商定制102006全国各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电子地图系统(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10全国行政区分布电子地图(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92007运输信息系统满足公路管理能力模块的校内实训拟向国内主流运输系统开发商购买或定制38航运管理信息系统培养学生航运企业业务及系统操作核心技能拟引进中远或中海在用的航运管理信息系统60货代操作软件培养学生货代企业业务及系统操作核心技能拟引进国内主流货代公司在用操作软件102008港口操作软件培养学生港口企业业务及系统操作核心技能拟向国内外专业港口软件提供商购买492008电子多媒体单证培养学生港航业务局部和全局视野。满足港航国际商务业务单证和流程的实训要求教师及软件生产商联合开发4三维船舶内部、外部模型培养学生船舶配载核心技能拟向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模拟器实验室定制30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配套教学资料开发培养供应链一体化方面的知识技能教师及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合计(430万元)138292(3)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双通型”人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2年内,结合行业发展,在现有校外挂牌实训基地10家的基础上,新增加赤湾集装箱码头、中海集装箱运输深圳有限公司、五洲航运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30个(其中含专业群实训基地20个),满足部分在企业授课的课程教学、学生顶岗实习及满足教师下企业实践等需要。5.打造一支适应“双通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港航师资队伍目前我校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任专业教师队伍共10人,8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职称达到80%,其中正高职称20%,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双师素质,特别是引进和打造适应高职教育“双通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队伍梯队化目标如图4-20所示。港航专业带头人港航专业带头人港口管理骨干教师航运管理骨干教师货代管理骨干教师专职兼职专职兼职专任兼职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企业专家企业专家企业专家图4-20教师队伍建设梯队结构示意图3类教师构成比例如图4-21所示。图4-21教师构成比例(1)引进专业带头人2名(含专业群1名),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从大型港航企业引进1名精通港航业务、具有丰富港航企业管理经验的资深高级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1名目前水平接近专业带头人标准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2)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4人(含专业群1人)。从现有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4名教师,参照骨干教师的标准重点培养;(3)教师下企业10人(含专业群6人)。支持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2年中至少安排10人次(含专业群6人)下企业顶岗实践,全面熟悉企业业务操作并通过考核,取得国际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职称证书;(4)派出6人(含专业群3人)出国进修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5)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到2008年兼职教师达到90人(含专业群65人),使从企业聘请的专业兼职教师数(按工作量折算后)与专任教师数之比为1:1。6.建设高度共享的港航专业资源库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将在目前2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港航管理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专业前沿、行业发展相关信息等为主的,具有无限边界的港航管理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共享平台和打破时空限制的港航高职教育和终身继续教育课堂。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具体框架如图4-22所示,主要内容如图4-23所示。教育资源系统、自主学习型课程系统、行业资源系统教育资源系统、自主学习型课程系统、行业资源系统检索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动画素材视频/音频素材电子教案素材试题习题应用层管理层存储层图4-22专业资源库建设框架资源库建设内容资源库建设内容硬件环境建设软件系统开发数字化资源系统专业信息文献库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库视频动画库网络课程专业标准大全案例库试题库图4-23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1)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是信息资源系统的物质载体,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联结设备、各种功能的数字化等相关设备。(2)软件系统开发。应用层应用软件子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加盟学校管理,用户(学习者)管理,后台管理)。(3)数字化专业资源建设。数字化专业资源是整个专业资源库中最核心的部分,将集成港航及相关专业、行业的各类标准、法规、核心知识、关键技术、最新观点、典型案例等,依托互联网,以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载体形式,构建先进、通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整合、管理和应用各类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学、研究资源服务体系。具体包括:港航专业标准大全库:收录该专业的相关企业、行业、教学与教学管理标准(规范、法规),形成权威性强的专业标准;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5门;港航专业信息文献库,收录与整理与专业相关的图书、报纸、期刊、报告、标准、专利、学术会议资料、学位论文、法律法规等资源,形成规范数据库,为相关专业提供文献资源;港航多媒体课件库,收录专业所有专业课程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教师授课时制作的高质量PPT课件为主,即构建专业的优质PPT课件共享平台;收录专业图片资源,形成共享图片库;港航专业视频动画库,收录专业实训类为主的片段型视频教材和解决难点、重点为主的动画教材;试题库,建设专业综合试题库,专业所有课程建设一个子试题库;案例库,集成专业各模块的教学案例和研究案例。(四)现代流通业专业群建设通过港航专业的建设,全方位带动我校乃至珠三角地区与港航业有业务交叉和联系密切的物流管理、商品流通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专业群的发展,形成现代流通业群体优势,营造专业高地。1.相关专业群发展目标(1)扩大相关专业群建设规模,按照12%的递增速度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到2010年建设期内招生规模由年440人增长到720人,在校生由1320人增长到2000人。(2)逐步扩大师资规模,专业群教职工队伍由目前30人发展到40人。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正教授职称教师达到10%,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50%;“双师型”和博士学位比例在教师队伍中各占70%和30%。(3)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进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重点专业达到1个,省级重点专业达到1个,校级重点专业达到1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达到1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4门。(4)推进教学改革和强化课程建设。完善专业群教学标准;制定“进出口业务”等课程标准;编写4门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教学资料;出版4部教材及教学配套资料;建成4门校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4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出版“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典型方案”专著1部。(5)提高科研水平,大力培育专业学术成果,在国家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和课题研究等方面每年保持20%增长速度,累计科研经费突破100万元。(6)强化实践教学特色和推动实训室建设,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0个;在现有6个实训室的基础上,完善ERP综合实训等实训室以及相关设备,2006年已投入69万元,购买电子沙盘软件、ERP管理等软件系列;2007年投入55万元,拟购买物流沙盘、ERP实训中心的装修、网络布线、ERP实训中心企业OA办公系统、服务器及配套不间断电源、ERP实训中心电脑及打印机;2008年投入45万元,完成物流管理软件二次开发应用、物流管理实训案例、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市场营销软件二次开发应用、市场营销实训案例、市场营销实训课程设计、银行软件二次开发应用、银行实训案例、银行实训课程设计,三年共计投入169万元,实训室建设和利用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6)开创和谐群体和学生工作的新局面,注重制度建设与民主管理的结合;教师恪守其责,教书育人,爱院爱系;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在学生管理方面,注重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的培育,竞争意识与团体意识的培养,从学院、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作好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相关专业群建设和规划招生规模、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相关专业群2006-2010年重点专业规划表及精品课程规划见表4-34~37。ERP实训中心2006-2008年建设规划见表4-38。

表4-34相关专业群招生计划序号专业专业方向面向行业或产业设置年份年度招生规划200620072008200920101港口与航运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航运企业19954080808080港口业务管理港口企业19954040404080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货运代理企业200140408080802物流管理配送技术与管理物流业19974040808080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制造业20034040408080物流运输管理物流业20004040404080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业、外贸业200040408080805国际商务国际商务商贸、金融199680808080806商品流通管理商品流通商贸19958080808080合计440480600640720表4-35相关专业群2010年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表专业名称2010年招生数在校生数按职称结构教师人数按学历结构教师人数双师型专业带头人高级中级初级合计博士硕士本科其他港航管理24064028621668112物流管理2406002732125712电子商务8024012316246国际商务8024024217437商品流通管理80280142173417合计7202000825167482026244表4-36相关专业群2006-2010年重点专业规划表年份专业级别2006200720082009校级商品流通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省级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商品流通管理国家级港航管理国际商务表4-37相关专业群2006-2010年精品课程规划表年份专业级别2007200820092010校级物流概论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港口业务与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进出境通关实务货代业务与操作省级港口业务与操作货代业务与操作国家级国际市场营销实务表4-38ERP实训中心2006-2008年建设规划购买设备或软件单价(万元)年度投入金额(万元)投入年度电子沙盘软件、ERP管理软件等69692006物流沙盘9552007ERP实训中心的装修12网络布线8ERP实训中心企业OA办公系统8服务器及配套不间断电源16ERP实训中心电脑及打印机2物流管理软件二次开发应用、物流管理实训案例、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16452008市场营销软件二次开发应用、市场营销实训案例、市场营销实训课程设计16银行软件二次开发应用、银行实训案例、银行实训课程设计13合计169(五)辐射与示范专业通过两年的建设,将从以下途径辐射和带动地方产业及国内同类专业的发展,如图4-24,4-25所示:服务产业服务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推广职业能力标准和培训包技术服务社会培训2500人次/年图4-24对地方经济的辐射作用辐射国内辐射国内带动同类专业的成长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关成果的推广师资培训交流100人次/年学生互访交流100人次/年图4-25对相关专业的示范作用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资金投入预算、建设进度、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分别见表4-39、4-40、4-41。表4-39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重点专业名称港口与航运管理编号06-28-05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市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合计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合计581691393661691339639876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完善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2069491381698340292430小计2069491381698340292430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1010102.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8513133.教师下企业与聘请企业兼职教师82735354.国际化、专业化素质培养101020851333小计1837551620369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研制10501070702.港航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研制342054543.优质专业核心课程9门,(含综合业务实训课程1门)3025551616714.港航专业资源库10201848485.校外实训基地10个小计2010053173343670243

表4-40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建设进度表重点专业名称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查振祥、秦固建设内容2007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总体建设目标“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将以供应链一体化为核心,集成类似鹿特丹或盐田国际的港口操作软件、中远或中海的航运业务操作系统,包含世界港口航线电子海图系统、全国自然资源分布电子地图系统及公路运输管理等能力模块,能够模拟真实的航运、港口业务操作以及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技能的实训操作平台,满足货代企业、港口企业业务及系统操作核心技能实训要求,满足港航、物流、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等业务单证和流程的实训要求,满足学生掌握船舶配载核心技能需要,成为培养“双通型”港航管理人才的校内基地。完善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目标:初步建成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满足课程改革教学需要和生产性实训需要,同时开展师资培训和社会培训。要点:①拟购买英国或瑞典的全球电子海图数据,定制完成世界港口航线电子海图系统;②定制完成全国自然资源分布电子地图系统(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③定制完成全国各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电子地图系统(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④定制完成全国行政区分布电子地图(教学版和学生练习版)购买或联合制作;⑤拟引进中海或中远在用航运管理信息系统及服务器等配套设备;⑥拟向中海物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引进运输信息系统;⑦满足港航、国际商务、物流管理通识技能的训练,以及航运业务操作、公路运输管理等能力模块的校内实训需要;⑧提供师资和社会培训300人次。目标:完成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所有建设任务,满足课程改革教学及生产性实训需要,能够提供师资和社会培训。要点:①拟引进目前国内主流货代公司在用的货代操作软件;②拟向国内外专业港口软件开发商购买港口操作软件;③拟与软件生产商联合开发电子化多媒体单证;④拟向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模拟器实验室定制三维船舶内外部结构模型;⑤按计划开发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配套教学资料;⑥满足货代企业、港口企业业务及系统操作核心技能实训要求;⑦满足港航、物流、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等业务单证和流程的实训要求;⑧满足学生掌握船舶配载核心技能需要;⑨提供师资和社会培训400人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建设目标兼职或全职引进船长等具有丰富国际航运经验的高级船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兼职教师,导入国际航运惯例,丰富师资队伍国际航运理论和经验。组织教师到中远、中海、盐田、赤湾等典型国际港航企业顶岗实践,到英国、香港等境外航运高校和企业进修,30%以上专业教师获得国际货运代理等资格证书。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船舶策划主管、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探索一套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管理模式。1.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目标:引进1人,确定培养对象1人。要点:①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标准:船长或高级职称;拥有港航管理等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本专业有突破性创新特色的中长期发展思路及措施;②确定培养对象1名,按专业带头人标准进行针对性培养。目标: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要点:①引进的专业带头人完成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主持横向项目1项;②培养的专业带头人达到:高级职称;拥有港航管理等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2年或顶岗实践1年以上;主持横向项目1项。2.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目标:培养3名骨干教师。要点:①1人取得“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②2人获教学优秀;③主要参与横向或市级以上纵向课题2项以上。目标:继续培养3名骨干教师。要点:①2名骨干教师取得“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②3名骨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均达到优;③主要参与横向或市级以上纵向课题2项以上;④达到预期培养目标:高级职称;硕士以上学位;双师素质;国际化背景。3.教师下企业与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目标:2名教师“下企业项岗实践”半年,聘请兼职教师20人。要点:①安排2人次下到赤湾集装箱码头或中国海运或OOCL等企业“顶岗实践”,全面掌握企业业务流程及处理,充实到教材及教学内容中;②聘请20名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毕业论文或讲座等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评估达到合格标准。目标:2名教师“下企业项岗实践”半年,聘请兼职教师25人。要点:①2人次下到盐田国际或中国远洋等企业“顶岗实践”,全面掌握企业业务流程及处理,充实到教材及教学内容中;②聘请25名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毕业论文或讲座等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评估达到合格标准。4.国际化、专业化素质培养目标:出国短期进修1人;提高教师群体专业化素质。要点:①出国进修人员应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外高水平技术大学、研究机构或企业学习了解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方式或企业运作方式等,提交进修研究报告和专业国际化发展建议书;②80%的教师参加高职教育培训并通过教学能力测试。目标:出国进修半年到1年期1人,短期1人;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要点:①出国进修半年到1年的人员应在国外高水平技术大学、研究机构或企业参与项目研究,科研、业务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发表高水平论文或为大型企业提供咨询以及专业国际化发展建议书;②短期进修人员应在上述相应机构学习了解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方式或企业运作方式等,提出专业国际化发展建议书;③100%的教师参加高职教育培训并通过教学能力测试。

续表4-40建设内容2007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总体建设目标参照澳大利亚、香港等国际标准,联合深赤湾等企业研制一套完整的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全面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探索校企双方人员与资源共同参与的港航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培养“双通型”人才为目标、以船舶、货物空间转移的航运业务流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汇编《港航专业教学标准手册》。建设包括专业标准大全库、港航专业信息文献库、港航多媒体课件库在内的港航专业资源库。将全部建设成果数字化、网络化,辐射和带动物流管理、商品流通管理、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的建设,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1.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研制目标:研制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为人才培养和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要点:①汉化澳大利亚港口培训包(porttrainingpackage);②联合港口企业专家开发港口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目标:在研制的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基础上,开发相应职业技能证书、试题库和培训包。要点:①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能力研究论文1篇以上;②开发港口类职业技能证书的题库;③港口职业技能证书在全国部分同类专业和企业中推广应用;④联合航运企业专家开发航运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⑤2009年联合船代、货代企业专家开发船代、货代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2.港航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研制目标: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港航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双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要点:①依据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通过比较研究,整合课程,构建“双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框架构建(5门核心课程、10门专业主干课程);②通过与企业及兄弟院校的合作,完成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并初步实施;③完成《港航业务基础通论》《货物运输保管实务》《港口业务与操作》《港航业务英语》《货代业务与操作》《进出境通关实务》6门课程标准的研制及文本编写。目标:完善港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汇编《港航专业教学标准手册》。要点:①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②完成《航运业务与操作》《航运法规实务》《港航综合业务实训》全部专业教学标准编制工作,汇编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操作性强、适用面广的《港航专业教学标准手册》,指导专业教学改革。3.优质专业核心课程9门,(含综合业务实训课程1门)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处理为核心的原则初步完成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及教材编写,满足教学改革需要。要点:①按照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完成《港口业务与操作》《进出境通关实务》《港航业务英语》3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②按照课程内容和目标,与企业专家合作完成《进出境通关实务》《港航业务英语》2部教材;③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成网络课程。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关键业务处理为核心的原则完成6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及教材编写,满足教学改革需要。要点:①按照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完成《港航业务基础通论》《航运业务与操作》《港航综合业务实训》《货代业务与操作》等6门重点课程建设,其中,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达到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1门;②完成《港口业务与操作》《港航业务基础通论》《航运业务与操作》3部教材编写并出版;③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成网络课程。4.校外实训基地10个目标:基本满足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需要。要点:新增5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目标:基本满足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需要。要点:新增5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使用效果良好。5.港航专业资源库目标:初步建成港航专业为核心的专业资源库,满足专业教学和辐射拉动相关院校的教学建设。要点:①初步建成能支持相关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的资源共享平台;②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初步完成内容包括港航专业标准大全库、港航专业信息文献库、港航多媒体课件库、试题库、港航专业图片库、世界港口图片、港口视频介绍、试题库和案例库;③建成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2门。目标:完善以港航专业为核心的专业资源库,满足专业及兄弟院校教学需要。要点:①建成构架科学、功能齐全、性能优越、利用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全方位支持相关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②继续建设并完善专业标准大全库、港航专业信息文献库、港航多媒体课件库、港航试题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试题库和案例库;③建成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3门;④参照学校制定的资源建设容量、质量与数量等标准予以验收。表4-41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品流通管理建设内容市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合计2007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合计691151193033031.专业群15门课程和4门综合业务实训课程45408585目标:在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下,推进现代流通业专业群课程建设,满足教学改革和培养现代高技能型人才需要。要点:①制订2个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及在专业群中各专业制定07级教学计划;②制定《国际市场营销实务》、《物流地理》、《进出口业务》、《电子商务应用》《集装箱运输业务》、《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实务》等7门课程标准,编写《外贸综合业务实训》、《电子商务综合实训》2门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模式、案例;③出版2部教材及教学配套资料,建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目标:在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下,继续推进现代流通业专业群课程建设,满足教学改革和培养现代高技能型人才需要。要点:①完成专业群2个专业的教学标准;②制定《仓储与配送管理》、《ERP原理与应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商务礼仪》、《人际关系与沟通》、《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装备技术》8门课程标准,编写《物流综合业务实训》、《商品流通综合业务实训》2门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模式、案例;③出版2部课程教材及教学配套资料;④建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2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⑤出版《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典型方案》专著1部。2.师资队伍建设15344949目标:培养骨干教师1名;教师下企业实践3名;聘请兼职58人;教师出国进修2人。要点:达到培养骨干教师标准1名;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3名;聘请兼职58人,上课学时300学时;教师短期出国1人,半年至1年1人。目标: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教师下企业实践3名、聘请兼职65人、教师出国进修1人。要点:培养对象达到骨干教师标准;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3名;聘请兼职65人,授课学时达到400学时;短期出国1人。3.完善ERP实训中心695545169169目标:初步建成ERP中心,购买沙盘并投入使用要点:完成ERP中心场地建设,面积达到150㎡;购买ERP沙盘;服务器、不间断电源、台式机及打印机;实训中心企业OA办公系统;使用ERP沙盘教学并组织学生参加ERP大赛力争获奖。目标:完成ERP中心建设,满足教学和创新性课题需要。要点: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软件二次开发应用、实训案例、实训课程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料;使用ERP软件教学。4.校外实训基地目标:满足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满足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要点:新增10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目标:满足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满足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要点:新增10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使用效果良好。六、以影视动画专业为重点的动漫游戏类专业群(一)现有基础与优势影视动画专业成立于2002年,主要培养掌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先进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卡通漫画制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卡通设计、漫画创作能力,适应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及影视动画行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设有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后期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和现代影视制片与管理等5个专业方向,经过4年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具备了较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拥有一支由具有丰富动画实践工作经验的资深动画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该专业所在的动画学院现有教师48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5名,具有多年实际动画工作经验及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18人,具有20年以上动画工作经验的资深动画专家3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8人。2.拥有与国际行业技术发展同步的实践教学条件。目前教学设备已累计投资1837万元,建有19个影视动画技术实训室,其中包括3个分别为30台以上高性能APPLE品牌机的实训室,5个分别为35台以上高性能PC机的实训室,2个分别为40台以上高性能多媒体机的实训室,全套IBM双屏工作站,Edit实时编剪系统,Sony数字/模拟录影录像设备,以及三维动画动作捕捉系统、三维立体扫描及三维立体输出、数字录音房等实训设备和场所。3.与国内外知名动画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翡翠、太阳、IDMT、彩菱、四度空间、艺能等15家国内外知名动画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将公司的生产项目引进校内,较早地开展了真实项目实操训练。4.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开展对外服务,社会认可度高。承担了深圳彩菱动画公司制作的200集成语故事“冬冬讲故事”的配音剪辑工作;为深圳华强、IDMT、香港万宽、上海索影、深圳腾讯公司等提供了多项动作捕捉技术服务;为深圳水晶石等公司进行了多种集群渲染服务;与广州统一数码合作制作了30集“童声童气看世界”动画片;为托通公司创作和制作了系列幼儿动画英语教材等。开展各类培训和考证近1100人次。(二)建设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型动画技术人才为目标,探索一个既掌握专业软件与动画设计制作核心技术、又能及时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动漫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合国内和国际文化产业(动漫行业)发展需求的既达到国内专业技术人才的标准,又能掌握国际最先进的专业新技术,既掌握软件技术,又能够应用软件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设计,既能将动画语言、运动规律与时间体现在计算机相关动画软件的应用中,又能依据相关软件进行动画新作品研发的专业技术人才,使本专业成为深圳及华南地区动漫人才培养和高职院校师生卡通创作与创业乐园及业内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发基地、作品孵化基地,引领中国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国家振兴文化产业贡献力量,最终打造一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示范基地。(三)主要建设内容建立一套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重点建设6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与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首先建立二维原画师、三维建模师和影视动画特效师初、中、高级总容量为3000道可交叉互换的建立一套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重点建设6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与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首先建立二维原画师、三维建模师和影视动画特效师初、中、高级总容量为3000道可交叉互换的题库确定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指标体系整合专业课程确定体系标准开发核心课程编写职业教材建立专业技术等级认证体系开发认证题库开展国内国外实地调查第一次座谈会从战略层面探讨动画教改趋势10家企业名单20位专家名单确定合作企业与专家名单第二次座谈会研究动漫行业发展规律和技术进步趋势,预测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日、美、韩、香港、台湾、深圳调研技术线路图雏形架构图4-26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建设技术线路图(1)课程体系与标准建设工程。以影视动画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为切入点,重新整合各门专业课程,共同建立一套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具体措施有:①对日本、韩国、英国、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进行深度调研,完成《国际化影视动画专业人才标准》调查报告。②选择翡翠、彩菱等10家以上知名动漫企业、约请企业和业界资深动漫专家,结合现代影视动画专业技术和国际化影视动画专业人才标准,深入分析各学术单元所对应的教学内容,共同参与修订影视动画专业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标准及实验实训方式方法等,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完成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并汇编成册。③针对岗位要求,整合专业课程,确定课程包含的核心能力;分析专业课程清单中各门课程横向与纵向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主次关系,确定核心课程名录,建立课程关系图。④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践中的教师管理方案、学生管理方案、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交叉顶岗方案和顶岗实践中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方案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建立一套健全的适合中国动画技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2)优质核心课程与配套教材建设工程。积极探索现代影视动画行业发展规律,研究国际动漫教育经验和模式,结合中国高职教育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职业教育的专业技术优质核心课程与配套教材。按照“全体发动、分层建设、工学结合、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在3年内重点建设和编写“动画基础元素”、“动画运动规律与时间”、“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影视动画后期特效技术”、“动画基础元素色彩”、“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技术”等6门优质核心课程及教材,其中1门要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1门要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4门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写和制作与之相配套的优质核心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如印刷版、电子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争取在大多数开设动画专业的职业院校中推广使用。(3)动漫人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设工程。依托动画行业协会,联合1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动画企业或兄弟院校,共同建立“中国影视动画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认证中心”,建立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一整套指标体系,填补国内影视动画专业人才资格认证标准的空白,并争取成为业界认同的统一标准。主要措施如下:①建立“中国影视动画专业技术等级认证”能力指标体系和认证标准。组建由8-10家知名企业加盟的专业技术委员会,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分工及技术等级要求,在2006-2008年分别完成“中国影视动画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认证”总体建设中的影视动画二维原画师初、中、高级别的认证标准、具体方案。影视动画三维建模师初、中、高级别和影视动画特效师初、中、高级别的认证标准、具体方案。②建立“中国影视动画专业技术等级认证”考试题库。从动画教育机构、知名动画企业组织一批动画专业教师、动画专家,聘请1-2名国外行业著名专家和教授共同研究开发既适合中国行业发展需要又适应国际行业要求的专业考试题。计划在2006-2008年分别完成影视动画二维原画师、影视动画三维建模师和影视动画特效师的总容量为2000道可交叉互换的考试题库。③建立“中国影视动画专业技术等级认证”认证网点。争取于2008年上半年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开展第一次认证,然后开展推广工作,包括考点的申报和审批、考官的培训等。计划2008年底在全国各地区分别建立10个以上考证网点,主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培训和考证需要。预计认证中心完全建成后,每年能满足近2000人的资格认证考核,可以覆盖全国334个地级市。2.通过实施“校企交流互动训练工程、企业生产线进校园工程”等五大项目,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影视动画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以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工学结合真正落实到专业教学中来,争取到2008年生产性实习达到总实习的80%。具体做法、管理办法和成效如图4-27所示。

建立梦幻动漫展示创业一条街建立梦幻动漫展示创业一条街做法首期开发1600㎡的展位成效吸纳社会资金检验师生水平促进师生作品孵化激励学生创作、创业管理建立公平竞争,实施竞标进入、赢利奖励、连续两年亏损淘汰出局的管理机制建立动漫创意工坊、衍生产品创意大卖场、动漫设计制作中心等企业生产线进校园工程做法引进太阳卡通公司进驻校园成效教学课堂直接融入生产第一线学生作业直接接受市场评判管理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机制……建立校企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校企交流互动训练工程成效125名/月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践10名/年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践做法翡翠、彩菱、IDMT等25家企业骨干进校园教师与学生进驻企业管理实施弹性学分制建立校外顶岗质量标准建立现代师徒制度……校内项目组资助工程成效为200名学生提供自主开发项目的条件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做法从合作企业承接项目发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针对市场需求自主开发动画项目管理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建立学生学分计算标准教师工作室资助工程做法重点资助建立10个教师工作室成效教学课堂直接融入生产第一线为150名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条件管理建立双向选择、双向制约的管理机制建立现代新型师徒制度图4-27影视动画专业实现“工学结合”的做法、管理与成效路线图(1)实施校企交流互动训练工程,建立质量控制、轮换下厂等教学制度。即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企业为学校实训学生,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在目前已经建立的太阳、IDMT、翡翠、彩菱、四度空间、艺能等15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计划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增建5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使影视动画专业在2008年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达到25个。按照每个企业每月能接纳5名左右学生计算,预计能满足每月125名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同时,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标准,使学校专业任课教师与动画企业一线工作专家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开展学分制、弹性学制、轮换下厂等教学制度改革,强化对顶岗实习、课程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过程跟踪,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培养质量。(2)实施企业生产线进校园工程,探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机制。计划在3年内引进太阳卡通、环球数码2家知名的动画公司,在校内建立动漫生产线,引进生产项目,促进师生顶岗实习机制的实施。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硬件配套,由企业提供专业设备或生产项目,共同制定管理条例和制度,实施与企业岗位并轨的缓冲式教育模式,有效地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和技能培养,探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机制,确保学校和企业双赢。(3)实施“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的新模式,多渠道开发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一方面,定期从彩菱动画公司、翡翠动画公司、太阳动画、唐人动画公司、方块动画等企业,分批承接生产周期比较宽松、制作技术要求一般的阶段性动画项目,带领学生进行真项目真做的实训(预计能满足近100名学生的工学结合的实训需求)。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根据地方动漫产业发展需要,或与企业联合,或自行组织团队开展动画项目的研发,用实际工作带动专业教学,提高专业技术。鼓励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实战中磨练,在应用中提高。目前,该专业已经建立了影视动画前期创意与策划、北京奥运题材宣传片、用VRAY创建写实场景与角色等14个项目组。按照每个项目组10-15人来计算,预计能满足140-200名学生在项目组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提升的需求,这些项目组常年开展工作,并根据行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换具体内容,每年可研发和原创作品10个。每个项目组建立学生项目导师负责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同时,确定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学分计算办法和考核评审办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积极性。(4)建立教师工作室,用真实项目直接训练学生。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工作室,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承接各项与专业有关或部分相通的项目,带领学生参与,用真实项目训练学生,让实操产生真实效果。(5)建立动漫展示创业一条街,促进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市场化。计划建立动漫展示创业一条街(简称“动漫一条街”),首期开发1600㎡的临街展位,引进企业入驻研发,促进师生作品孵化,激励学生创作、创业。拟分割成22个独立的空间,经营活动范围限定以文化产业为主线的产品研发。建立专业沙龙会所、茶话休闲吧、动漫创意工坊、衍生产品创意大卖场、动漫设计制作中心、动漫与艺术研发中心等,鼓励师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和创作,激励学生的创业热情,使学校动漫作品直接溶入社会,检验所学技术,开拓创新思维,丰富课余生活,引领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整条街1/3的空间面向社会,吸纳社会资金,展开公平竞争,实施竞标进入、赢利奖励、连续2年亏损淘汰出局的方法,使学生在市场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保证“动漫一条街”日臻繁荣,用社会效应和经验带动校内专业团队的成长。3.继续完善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室,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室新建高清级影视动画校色、特效、编辑后期制作室新建多功能影视动画及多媒体摄影棚完善后期输出实训室新建影视动画集群渲染新建多功能影视动画及多媒体摄影棚完善后期输出实训室新建影视动画集群渲染工作室扩建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图4-28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建设规划(1)新建一个60平方米的高清级影视动画校色、特效、编辑后期制作室。色彩矫正部分将多源头片种(FILM\HD\SP\DV\DVD)有机整合并呈现给观众完美柔和的色彩。特效部分为影片增加绚丽神秘的效果以烘托主题。编辑部分使影片更精炼更符合大众的欣赏水平。其中,色彩矫正系统拟采用AUTODISK公司生产的设备,特效系统拟采用AUTODISK公司的smooke,编辑系统采用AUTODISK公司的flinte。计划在2年内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检测工作,制定实训教学方案,开发实训模块,开展实训教学。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进行紧缺型影视高清技术人才的培训,还可以帮助动漫产业解决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全面提高行业产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原创或承接A级的电影视频和电影动画的设计和制作,开出生产性实训课时在500学时以上。设备总投资847万,拟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70万,地方财政投资477万,其余100万由合作企业投入。设备配置如表4-42、4-43所示。表4-42AutodeskFlintHD设备配置一览表AutodeskFlintHD参考技术要求数量特效合成Autodesk®FlintHD特效合成软件1高端Linux图形工作站forHD1RedhatEnterpriseLinuxWorkstation4.操作系统1高端视频输入输出卡1DVIbridgeforbroadcastoutput–HD视频监视卡1Nvidia高端图形卡withframelock1Monitor23"LCD-23英寸平板显示器16X8TABLETL/USB手写输入板1SW.STONEFS-2.0存储系统管理软件1光纤盘阵卡4GbFCHBA:4Ports1光纤盘阵(2.19T)AutodeskStoneDirect-2GbFCHWRAIDProtectedStorageChassis2190GBrawcapacity,16X146@10Kdrives1AutodeskWireAutodesk®Wire®networkingforIntelWorkstations.1Alienbrain数字项目管理软件1经理端,支持Autodesk非线性编辑数据1表4-43AutodeskSmokeHD设备配置一览表AutodeskSmokeHD参考技术要求数量精编软件Autodesk®SmokeHD特效合成软件1高端Linux图形工作站forHD1RedhatEnterpriseLinuxWorkstation4.操作系统1高端视频输入输出卡1DVIbridgeforbroadcastoutput–HD视频监视卡1Nvidia高端图形卡withframelock1Monitor23"LCD–23英寸平板显示器orabove16X8TABLETL/USB手写输入板1SW.STONEFS-2.0存储系统管理软件1光纤盘阵卡4GbFCHBA:4Ports1光纤盘阵(2.19T)AutodeskStoneDirect-2GbFCHWRAIDProtectedStorageChassis2190GBrawcapacity,16X146@10Kdrives1AutodeskWireAutodesk®Wire®networkingforIntelWorkstations.1Alienbrain数字项目管理软件1经理端,支持Autodesk非线性编辑数据1(2)扩建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捕捉采集标准的面积为350平方米、层高为6米的实训室,加大社会服务力度。目前学院拥有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运动捕捉系统(MotionAnalysis),由于没有标准的动作捕捉项目实训室,许多项目和技术效果无法实现,设备的高性能技术无法应用于行业和服务于社会。计划在2年内对已有设备进行升级和场地改造,使之能与已购置的MotionAnalysis公司动作捕捉系统配套使用,并增加关于手部细节的动作捕捉。同时,购买转换软件、接口软件和开发平台软件各1套,使现有三维动作捕捉设备与3DMAX软件对接,从而实现三维动作捕捉设备、MAYA软件、3DMAX互相对接兼容,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升级后的设备要求,修改三维动作捕捉实训教学方案,并调整实训模块。标准动作捕捉实训室建成后,不仅可以全面进行影视大片的制作,还可以每年培训60名专业技师,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性单项捕捉工作400分钟/年,实训学生2000人次/年。设备总投资267万,拟申请中央财政投资70万,地方财政投资197万。(3)新建一个120㎡的影视动画集群渲染工作室。集群渲染运算技术服务平台包括集群渲染运算中心、多平台多应用任务提交区、存储备份、管理、网络交换等子项目。其中,集群渲染运算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是在计算机内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上附加了一定的材质、纹理及色彩,并加上光源,通过计算机生成具有真实感效果的场景图形,再进行大量的后期工作如色彩调校、特效烘托等深加工,最终提高三维动画的渲染效率。它由多个集群渲染服务器集群组成、每个集群包括1台渲染分发管理服务器、多台运算结点服务器。计划在2年内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和检测工作,制定实训教学方案,开发实训模块,开展实训教学。此项目建成后,每年不仅可以对80名三维影视动画后期渲染高端技术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可以帮助动漫产业解决相关产业目前存在的最棘手的技术瓶颈问题,全面提高行业产能。设备总投资408万,拟申请市财政投入,其中2007年投资258万,2008年投资150万。设备配置如表4-44所示。

表4-44影视动画集群渲染运算技术服务平台设备配置一览表数量产品型号及说明1渲染节点150CPUBladeCenterChassis,2000W,7U,DVD-ROM(24x-10x)NortelNetworksL2/3FiberGbESwitchModuleforBladeCenterBladeCenter2000wPowerSupplyModulesBladeCenterAcousticAttenuationModule刀片服务器1.86GHz4MBL2FSB1066,1GRomM,open2.5"SASIntelXeon51201.86GHz1066MHzFSB2x2MBL2CacheDualCoreXeonProcessor1GB(1*1G)PC2-5300CL5ECCDDR2FB-DIMM667MHzchipkill73GB10KSFFSASFixedHDD2文件管理服务器、任务分发服务器XeonEM64TDualcore1.86GHz/2x2MB,1066MHzFSB,2-SMP,2*512MBPC2-5300DDR2ECC,3.5"HS73GBSASHDD,2*GigaEthernet,LightPath,CD-RW/DVDCombo,2U,HS835WPower1GBKit(2x512MBDIMM)PC2-5300CL5ECCDDR2ChipkillFBDIMM667MHz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SlimlineRefresh5100系列(Woodcrest)Dual-CoreIntelXeonProcessor5120-1.86GHz2x2MBL2FORX3400/X3500/X36501文件管理服务器2.4T(备份)、海量存储设备、42U标准机柜TotalStorageDS400DualController300GB10KrpmUltra320SCSIHot-swapHDDFC2-133HostBusAdapterShortWaveSFPModule5MLC-LCFCCable42UStandardRack1U17"液晶显示器套件PS2空间节省键盘NetBAY1x8ConsoleSwitch交换机线缆(PS/2),将具备PS/2KVM的服务器的KVM信号通过CAT5线缆转换DPIUniversalRackPDU(China)RackPowerCord1千兆网络交换机提供整个运算节点及服务器1UPS-80KWN+180KWN+1满负荷工作30分钟,35集群渲染引擎与渲染任务分发软件MentalRayStandalone32bit高级渲染软件Mayaor3DStudioMax,Compositingsoftware35Turtle高级渲染软件Mayasoftware50Qube高级渲染任务分发软件Mayaor3DStudioMax,CompositingsoftwareandMentalRay12Alienbrain数字项目管理软件(2经理端,10美术端)支持Mayaor3DStudioMax,MentalRay支持动作捕捉数据支持三维扫描数据支持Avid非线性编辑数据(4)完善后期输出实训室。该专业后期剪辑输出实训室从专业筹建开始就一直在建设中,由于该系统是一套数字的工作系统,设备费用比较高,因此我们采用每年增建、逐步完善的方式建设。为支持一个常规专业班进入实训和实践,计划购置1台高清级专业录像机,设备要求为4:4:4全色度带宽的录制,自动识别的双格式录制功能,支持杜比5.1多声道制作,支持720P的录制和重放,丰富灵活的格式转换能力,并将现有规模实训室扩大,建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影视动画后期实训场。同时根据新增设备情况,修订《后期输出实训教学方案》,新建高清级专业录像实训模块,开出生产性实训课时在500学时以上。设备总投资385万,拟申请地方财政支持(此项目列入多媒体游戏设计与制作、图形图象设计与制作2个专业群建设计划)。(5)新建多功能影视动画及多媒体摄影棚,场地与三维动作捕捉项目实训室共用。在影视动画及多媒体摄影棚内不仅可以直观解决课堂内用语言难以解释清楚的影视动画专业术语和实操技术,直观地解读大量关于影视动画在镜头运用、运动规律、理解电影语言和专业技术剖析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制作大量多媒体项目,同时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计划在2年内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设备配置要求为:专业蓝屏抠像(30平方米箱式)、蓝箱、拍摄区灯光、灯光轨道、拉杆、录音室特种材料隔音吸音制作、摄影棚内墙壁、天花特种材料隔音吸音制作、摄影棚内墙壁、天花、地面非反光处理、摄影棚内二层拍摄台及通道。拍摄区演员辅助设施、动作捕捉镜头固定架设伸缩架。同时,制定《影视动画及多媒体摄影棚实训教学方案》,开发摄影棚实训模块,每年实训学生2000人次。设备总投资120万,拟申请地方财政支持(此项目列入多媒体游戏设计与制作、图形图象设计与制作2个专业群建设计划)。另外扩充6间100平方米的多功能实训PC机房,其中5间每间分别配备37台高性能PC机,1间配备42台高性PC机。能以解决不断扩招的动画专业学生的基础学习场地,完成校内基础授课任务。4.建设一支在深圳动画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师资团队(1)实施国际动画名家引进工程。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重点引进1名具有动画前期策划与创意开发经验的资深动画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引进1名国际知名专家作为专业骨干教师。争取在短时间内为国内兄弟院校及相关专业培养一批动画设计与制作骨干教师20名,为行业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带头人20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生产一线专业技术精英来校任教,做兼职教师,既教授专业技术同时引进企业文化和行业规矩。计划在建设期内培养4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到2008年兼职教师总数达到40人,使专任专业教师数与兼职教师数之比达到1:1,兼职教师的教学课时数达到1500学时以上。(2)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国外相关大学或企业进修机制。建设期内将选拔8名符合外语条件、业务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赴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地进修。其中1年期出国进修人员要求取得动漫专业硕士学位;短期出国人员要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本专业企业现状等方面深入进修和学习。(3)建立专任教师定期下企业顶岗实践机制。建设期内计划安排20名专业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动画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以把握行业和市场的最新动态,更新专业知识。争取到2007年底具有“双师”标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0%,力争在建设期内使所有专任教师达到“双师”要求,最终使教师达到既熟悉国际动画行业动向,又能在动画制作企业胜任动画制作,也能在教学中将行业最新技术贯彻到实践教学,确保教师既能出优秀动画作品又能教书育人。5.建设共享型动画专业教学资源库①建立容量不少于500G的影视动画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视频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师和企业人士自主学习的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终身学习公共平台。②拟在2年内重点建设“影视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三维动画制作技术”2门专业主干网络课程。③建设基于web网页形式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2-3门。④建设2-3门讲授型网络课程,选择优秀教师进行课堂实录。⑤建设专业标准大全库,收录国际国内动画专业的相关企业、行业、教学与教学管理标准(规范、法规),形成权威性强的专业标准大全。⑥建设多媒体课件库,收录影视动画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师多媒体课件,以教师授课时制作的高质量PPT课件为主,构建影视动画专业的优质PPT课件共享平台。⑦建设影视动画素材库,收录以影视专业实训类为主的视频教材和动画素材。⑧建设影视动画专业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