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课件_第1页
发展经济学 课件_第2页
发展经济学 课件_第3页
发展经济学 课件_第4页
发展经济学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经济学第八讲(2004年11月10日)孟健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第八讲1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1994年12月,美洲地区34个国家在迈阿密召开的美洲峰会,第一次提出来含整个美洲大陆的自由贸易区设想,简称FTAA。这次峰会决定,到2005年所有有关贸易问题的协商全部结束,进而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1994年12月,美洲地区32美洲自由贸易区主要指标美洲自由贸易区主要指标3第二部分中国的契机与挑战1.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2.东亚经济一体化Ǥ东盟(10)+3

Ǥ东盟(10)+13.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二部分中国的契机与挑战1.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4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5APEC的宗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减少区域内的关税壁垒协调贸易与投资关系以及政策协调加强经济与技术合作,缩小区域内发展差距三大支柱亚太地区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目的手段APEC的宗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减少区域内的关税壁垒协调贸易6APEC的成立(1)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了第一次部长级会议,成立了APEC。APEC通过经济合作,把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目标,以标榜“开放型的地域合作”为宗旨,降低区域内的贸易壁垒,积极维护和强化多元化的自由贸易体制。1989年成立以来,在新加坡、汉城、曼谷每年举行部长级会议;1993年的西雅图会议后,由美国总统克林顿提议举行了第一次非正式首脑级会议。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举行了非正式首脑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其内容为:到2020年(发达国家到2010年),达成区域内自由的、开放的贸易投资目标。1995年大阪峰会,发表《大阪行动方针》和《APEC经济行动首脑宣言》。1996年马尼拉峰会,提出了《APEC马尼拉行动计划1996》,经济与技术合作再次成为焦点。APEC的成立(1)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7APEC的成立(2)7.亚洲经济显出不稳定的1997年召开了温哥华峰会,各国领导人达成了亚洲经济的基础条件是良好的共识,同时提出了在15个产业领域内加快贸易自由化的倡议。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1998年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峰会,成员国由18个增加到21个,俄罗斯、越南和秘鲁成为新的成员国,确定了9个领域的关税政策,中国的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受到各成员国的普遍赞同。9.1999年新西兰的奥克兰峰会,刚刚脱离亚洲经济危机的各国为了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并保证成员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确认了政策协调、促进竞争、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2000年文莱峰会,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次区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石油价格等问题,通过《新经济行动议程》。APEC的成立(2)7.亚洲经济显出不稳定的198APEC的成立(3)2001年上海峰会,通过《上海共识》,为APEC未来的发展确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议程:第一,为APEC确立一个面向新世纪的政策框架,拓展APEC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二,进一步明确APEC实现茂物目标的战略。主要手段包括:拓展和更新APEC的重要行动纲领《大阪行动议程》,允许部分成员以“探路者”的方式,先行推进、实施APEC倡议,促进实施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贸易政策,实施“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提高经济治理的透明度。第三,强化APEC执行机制。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单边行动计划审议机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26日和27日在墨西哥西北部海滨旅游胜地洛斯卡沃斯市举行。2003年泰国APEC的成立(3)2001年上海峰会,通9APEC的经济实力APEC的经济实力10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

1998年,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合作机制应运而生。这一合作机制尊重各国国情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遵循互利互惠、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东盟各国原有合作为基础,充分照顾各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

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11CAFTA(中国与东盟“10+1”)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10+3”会议上,中国正式向东盟提出建立区域内自由贸易圈的建议。2001年11月6日上午,在文莱正式举行了中国与东盟的首脑会议,正式同意在10年内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具体的实质性谈判。“10+1”模式将形成人口超过17亿的巨大市场,将对世界的贸易投资起到巨大的影响。具体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分阶段开展,目标是在10以内全面撤销关税。第一阶段:中国将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开放棕油市场和热带水果市场以及热带植物市场。第二阶段:对撤销矿业和工业品的关税进行谈判。对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后加入东盟的国家,自由化期限的达成可以在10年以上。朱提议,东盟和中国专家每年就具体合作领域进行专家间的共同研究。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举行。中国总理朱镕基还宣布减免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阿富汗和马尔代夫等债务国的债务。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第一次与一个地区组织签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文件,中国从而成为东盟第一个战略伙伴。这是在总结双方关系近年来发展成果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做出的新定位,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指明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方向。CAFTA(中国与东盟“10+1”)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12200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200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13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国际比较(1998年)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国际比较(1998年)14小结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区域化的进程要快于全球化,其根本原因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变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全球化是国际关系进步的结果,但相对于区域化而言,需要有更多的协调机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区域化将使得世界形成多样的格局。

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小结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区域化的进程要快于15发展经济学第八讲(2004年11月10日)孟健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第八讲16人口与经济发展世界的人口状况低水平均衡、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种族)中国的人口特征人口的将来和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世界的人口状况17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部分:世界的人口状况低水平均衡、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部分:18世界人口的增加

(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世界人口的增加

(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19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20低水平均衡、

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低水平均衡、

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21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马尔萨斯的贫困陷阱)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马尔萨斯的贫困陷阱)22大推进模式(BigPush)大推进模式(BigPush)23收入水平和人口增加的关系收入水平和人口增加的关系24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25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26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动态(1838-1975年)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动态(1838-1975年)27人口转型的概念图人口转型的概念图28日本人口动态(1945-1995)日本人口动态(1945-1995)29印度的人口动态(1950-1995)印度的人口动态(1950-1995)30中国的人口动态(1949-2001)中国的人口动态(1949-2001)31中国部分省份的人口动态中国部分省份的人口动态32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33瑞典人口年龄金字塔瑞典人口年龄金字塔34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35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36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

(1951-1961)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

(1951-1961)37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851-1961)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851-1961)38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970-1996)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970-1996)39平均寿命和出生率

(1970-1996)平均寿命和出生率

(1970-1996)40总和生育率(TRF)和出生率

(1970-1996)总和生育率(TRF)和出生率

(1970-1996)4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中国的人口特征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将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二部分:42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种族)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种族)43多民族问题与经济发展多民族问题与经济发展44马来半岛各族的婴儿死亡率

(1950-1991)马来半岛各族的婴儿死亡率

(1950-1991)45马来半岛的各族出生率比较

(1950-1991)马来半岛的各族出生率比较

(1950-1991)46马来半岛各族平均寿命比较

(1950-1991)马来半岛各族平均寿命比较

(1950-1991)47马来半岛各族总和生育率比较

(1957-1985)马来半岛各族总和生育率比较

(1957-1985)48中国的人口特征中国的人口特征49中国五次人口普查(1)中国五次人口普查(1)50中国五次人口普查(2)中国五次人口普查(2)51年龄别死亡率(‰)(2000年人口普查)年龄别死亡率(‰)(2000年人口普查)52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将来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将来53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增减(%)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增减(%)54中国人口未来的低位值预测

(万人)中国人口未来的低位值预测

(万人)55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万人)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万人)56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占总人口比重)(单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占总人口比重)(单位:%)57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人口发展趋势58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59继续庞大的人口压力以及老龄化问题实现适度人口目标(降低人口增长率)加快人口转移增加人力资源开发包袱还是财富?中国的人口问题?继续庞大的人口压力以及老龄化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60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61发展经济学第八讲(2004年11月10日)孟健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第八讲62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1994年12月,美洲地区34个国家在迈阿密召开的美洲峰会,第一次提出来含整个美洲大陆的自由贸易区设想,简称FTAA。这次峰会决定,到2005年所有有关贸易问题的协商全部结束,进而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1994年12月,美洲地区363美洲自由贸易区主要指标美洲自由贸易区主要指标64第二部分中国的契机与挑战1.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2.东亚经济一体化Ǥ东盟(10)+3

Ǥ东盟(10)+13.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二部分中国的契机与挑战1.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65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66APEC的宗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减少区域内的关税壁垒协调贸易与投资关系以及政策协调加强经济与技术合作,缩小区域内发展差距三大支柱亚太地区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目的手段APEC的宗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减少区域内的关税壁垒协调贸易67APEC的成立(1)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了第一次部长级会议,成立了APEC。APEC通过经济合作,把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目标,以标榜“开放型的地域合作”为宗旨,降低区域内的贸易壁垒,积极维护和强化多元化的自由贸易体制。1989年成立以来,在新加坡、汉城、曼谷每年举行部长级会议;1993年的西雅图会议后,由美国总统克林顿提议举行了第一次非正式首脑级会议。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举行了非正式首脑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其内容为:到2020年(发达国家到2010年),达成区域内自由的、开放的贸易投资目标。1995年大阪峰会,发表《大阪行动方针》和《APEC经济行动首脑宣言》。1996年马尼拉峰会,提出了《APEC马尼拉行动计划1996》,经济与技术合作再次成为焦点。APEC的成立(1)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68APEC的成立(2)7.亚洲经济显出不稳定的1997年召开了温哥华峰会,各国领导人达成了亚洲经济的基础条件是良好的共识,同时提出了在15个产业领域内加快贸易自由化的倡议。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1998年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峰会,成员国由18个增加到21个,俄罗斯、越南和秘鲁成为新的成员国,确定了9个领域的关税政策,中国的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受到各成员国的普遍赞同。9.1999年新西兰的奥克兰峰会,刚刚脱离亚洲经济危机的各国为了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并保证成员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确认了政策协调、促进竞争、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2000年文莱峰会,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次区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石油价格等问题,通过《新经济行动议程》。APEC的成立(2)7.亚洲经济显出不稳定的1969APEC的成立(3)2001年上海峰会,通过《上海共识》,为APEC未来的发展确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议程:第一,为APEC确立一个面向新世纪的政策框架,拓展APEC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二,进一步明确APEC实现茂物目标的战略。主要手段包括:拓展和更新APEC的重要行动纲领《大阪行动议程》,允许部分成员以“探路者”的方式,先行推进、实施APEC倡议,促进实施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贸易政策,实施“APEC贸易便利化原则“,提高经济治理的透明度。第三,强化APEC执行机制。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单边行动计划审议机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26日和27日在墨西哥西北部海滨旅游胜地洛斯卡沃斯市举行。2003年泰国APEC的成立(3)2001年上海峰会,通70APEC的经济实力APEC的经济实力71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

1998年,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合作机制应运而生。这一合作机制尊重各国国情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遵循互利互惠、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东盟各国原有合作为基础,充分照顾各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

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72CAFTA(中国与东盟“10+1”)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10+3”会议上,中国正式向东盟提出建立区域内自由贸易圈的建议。2001年11月6日上午,在文莱正式举行了中国与东盟的首脑会议,正式同意在10年内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具体的实质性谈判。“10+1”模式将形成人口超过17亿的巨大市场,将对世界的贸易投资起到巨大的影响。具体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分阶段开展,目标是在10以内全面撤销关税。第一阶段:中国将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开放棕油市场和热带水果市场以及热带植物市场。第二阶段:对撤销矿业和工业品的关税进行谈判。对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后加入东盟的国家,自由化期限的达成可以在10年以上。朱提议,东盟和中国专家每年就具体合作领域进行专家间的共同研究。2002年11月4日在金边举行。中国总理朱镕基还宣布减免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阿富汗和马尔代夫等债务国的债务。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国第一次与一个地区组织签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文件,中国从而成为东盟第一个战略伙伴。这是在总结双方关系近年来发展成果基础上,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做出的新定位,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指明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方向。CAFTA(中国与东盟“10+1”)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73200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200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74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国际比较(1998年)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国际比较(1998年)75小结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区域化的进程要快于全球化,其根本原因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变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全球化是国际关系进步的结果,但相对于区域化而言,需要有更多的协调机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区域化将使得世界形成多样的格局。

中国将在世界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小结全球化与区域化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区域化的进程要快于76发展经济学第八讲(2004年11月10日)孟健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第八讲77人口与经济发展世界的人口状况低水平均衡、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种族)中国的人口特征人口的将来和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世界的人口状况78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部分:世界的人口状况低水平均衡、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部分:79世界人口的增加

(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世界人口的增加

(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80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81低水平均衡、

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低水平均衡、

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82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马尔萨斯的贫困陷阱)人口理论与经济发展(马尔萨斯的贫困陷阱)83大推进模式(BigPush)大推进模式(BigPush)84收入水平和人口增加的关系收入水平和人口增加的关系85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人口动态与人口转型86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瑞典人口动态(1749-1975年)87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动态(1838-1975年)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动态(1838-1975年)88人口转型的概念图人口转型的概念图89日本人口动态(1945-1995)日本人口动态(1945-1995)90印度的人口动态(1950-1995)印度的人口动态(1950-1995)91中国的人口动态(1949-2001)中国的人口动态(1949-2001)92中国部分省份的人口动态中国部分省份的人口动态93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94瑞典人口年龄金字塔瑞典人口年龄金字塔95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96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97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

(1951-1961)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

(1951-1961)98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851-1961)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851-1961)99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1970-1996)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