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_第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_第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_第3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_第4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一、导入:师:今天,咱们在这大约要用50分钟的时间来学习一首诗。先请大家看我写这首诗的题目,一边看,一边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写?师:我先写一个字(送),接下来写两个字(元二),然后写一个字(使),最后写两个字(安西)。师:这首诗的作者是――生(齐):王维。师:唐朝诗人,王维(板书)。师:好,我为什么这样写呢?生1:我觉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先读一个字,然后停顿,再读两个字,然后再读一个字,然后再读两个字。师:读一遍(生1读)师:没错,还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生2:我猜这是一首送别诗,“送”要在前面,“元二”我猜应该是一个名字,“使”和“安西”我想不能连着,因为“安西”是一个地名。师:没错,真好,这个孩子是会思考的。前面是从读的节奏上来说的,而她呢,不仅知道节奏,而且能从字词的意思上来说,了不起。别坐下,对她的发言同意吗?(生在师三次追问下都同意,师请其坐下)师:拿起这张纸,从第一行开始,快速地默读一遍,不要忘记下面的注释,更加不要忘记最后的作者简介。(生默读1分钟左右)师:好,我们五年级了,默读速度要快,都同意吗?(师追问两次,生仍然同意)师:(请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就请你把注释一读给大家听。生3(读):元二,姓元,排行(xíng)第二。师:不是排行(xíng)生(齐):排行(háng)生3: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师:读完了,你要思考了――那个女孩说的对吗?生3:对师:还对?她说元二是什么?生3:名字。师:你刚读到的是――生3:排行第二师:是他的名字吗?生3:不是。师: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吗?是在家中排行第二。什么叫排行第二,你知道吗?生4: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师:对,真有文化。咱们古人重男轻女,女孩子轮不到排辈分,只有男孩之间才可以,说明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生:元一师:不叫元一,叫元大,有个哥哥,而元二恰恰是个男孩,所以就元二了。明白了吗?生(齐):明白了。二、读诗:1.师:好。她刚才这个“使”有没有解释啊?生:没有师:谁来解释一下?这个男孩子你来说。生1:使,出使。师:别坐下去,奉了谁的命令出使?生1:皇帝。师:能不能不去?生1:不能。师:如果不去?生1:斩首。师:加两个字,满门――生(齐):抄斩师:株连――生(齐):九族师:所以能不写诗吗?不能的呀!然后读作者简介,准备。王维也曾一度――生(齐):奉使出塞师:他也曾一度奉着皇帝的命令出塞,所以王维最能体谅元二此刻的心情。2.师:安西,都知道,是一个――生(齐):地名师:有没有去过?生(齐):没有师:在今新疆――生(齐):库车附近。师:咱们一起看。(出示地图)长安,当时唐朝的首都,王维和他的好朋友元二都在长安居住,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使命去今新疆库车附近,古时成为――生(齐):安西师:对,所以,作为好朋友的王维就从长安开始一路西送。往西走啊走啊,走到现在渭河以北,有一座城叫――生(齐):渭城师:所以这首诗也叫《渭城曲》。同学们,唐人相送啊,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了,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但是,在这样一个晚上,这两个朋友是不睡觉的,他们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下,通宵达旦的就是喝酒聊天,聊天喝酒。所以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渭城――生(齐):朝雨�徘岢尽�师:正因为他们没有睡觉,所以才会看到这渭城下了一场朝雨。送到这里,元二就孤身上路了,继续往西走啊走啊,走到现在敦煌的西南,古时候这有一道关,叫――生(齐):阳关师:这首诗中因为出现了“阳关”这个地名,所以又叫《阳关曲》。看到阳关这两个字,有没有想起一句诗,叫秦时――生(齐):明月汉时关师: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来民族侵略我们汉族的必经之地。所以到了汉朝,汉朝的皇帝就在这建起了一道城关,叫――生(齐):阳关师:到了唐朝,这还是一座外族和我们汉族相争辟的地方,也就是说,出了阳关,就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元二继续往西走啊走啊,走到了安西这个地方。看啊,这个地方,自古至今一直被称为是大风过来烟,也就是大风一起,飞沙走石。当地的百姓、当地的官员要出行都要遮着挡着才可以,元二就是出使到这样一个地方。3.师:所以,这样一首送别的诗该怎么读呢?生2:(读得较有感情,声音比较高亢)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对她的朗读,有什么要说一说的吗?生3:我认为她朗读的挺优秀,因为她声音洪亮。师:你说的优秀就是因为她声音洪亮,对吗?还有谁要说?生4:我感觉她感情很到位。师:什么感情很到位?他说的是洪亮,你说的呢?生4:我说的是她表达的情感,表达了王维送元二到安西舍不得,还悲伤。师:她怎么读的让你感觉到她的情感?你来模仿她,读生5:(语速较慢)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送别诗要读出感情,速度要读得――生5:慢。师:对啊,就是这么简单。还有谁要说一说?生6:她读起来非常流畅。师:还有别的吗?生7:她把节奏读得很清楚。师:她的情感就流露在这个――生7:节奏。师:对,评点要到位,不要简单地、笼统地说有感情,感情就在你的――生8:节奏上师:还在你的声音的――生9:洪亮3.师:来,让咱们一起读读。送元二使安西,读,“使”字后面要停(生齐读)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读法?生1:(读诗题时无停顿、速度快)送元二使安西师:我懂你的意思,她的不一样就是把我刚才教的全忘记。生1:我是这样读的师:把你的不一样读出来。生1:我是两个、两个、三个读,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1:因为渭城是一个地方,朝雨可能是清晨的雨。师:不是可能,确确实实就是。真想和你拥抱一下,但是男女有别。真好,把刚才咱们解课题时用到的方法融进了现在的朗读里面,这就是学习。好,看来,咱们都是这么读的。5.师:其实,在咱们唐朝,唐朝许许多多的诗人,他们写诗也好,作诗也罢,都习惯遵循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叫――(师板书:平仄)一起读生(齐):平仄师:平仄的规律生(齐):平仄的规律(师领读三遍)师:平其实是一种声调,叫平声,仄也是一种声调,叫――生(齐):仄声师:咱们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脉传承下来,现在我们也有声调,它们是第――生(齐):一声师:第――生(齐):二声,三声,四声师:还有一种特殊的声调,叫――生1:仄师:轻声。有吧?吗,吧,琵琶,犹抱琵琶――生2:半遮面师:真有文化师:现在的一、二声就相当于古时候的――生(齐):平声师:现在的三、四声就相当于古时候的――生(齐):仄声师:为了好记一点,平声咱们就用一条横线表示,仄声就用一条竖线来表示。遇到平声字,咱们要把字读得长一点,遇到仄声呢?对,大声点,勇敢点。要读短一点。这个规律又叫做平长仄短的规律。一起说生(齐):平长仄短的规律师:“的”要读得轻,平长仄短的规律生(齐):平长仄短的规律(师领读两遍)6.师:看,这首诗给它标上平长仄短的规律。接下来,讲平长仄短的规律第二个特点,就是刚才那个女孩所说的,读的时候一般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读,而这个平长仄短的规律就落在每两个字中的第二个字上,重复一遍,这个规律看的是第――生(齐):二个字师:每两个字中的第二个字。清楚了吗?生(齐):清楚了。师:先看第一个音节,渭城,看哪个字?生1:看“城”师:“城”字现在是第几声?生1:第二声师:就相当于古时候的――生1:平声师:很好。也就是要把这个字读得――生1:长师:你来读生2:渭城――师:读到这个“城”字,首先想到城――生3:墙师:对吧?把一座城围起来,抵御外来的侵略者。去过北京吗?生3:去过师:爬过长城吗?生3:没有师:可惜。不到长城非淑女啊!以后一定要去。长城那么绵延起伏,能读出来吗?你再来一次生3:渭城――――师:差一点点。你在班里朗读数一数二的,看我的手势(师做手势)生3:渭城――――――――师:了不起啊!长度你读出来了,那么,长城也好,城墙也好,都是――生(齐):连绵起伏的师:能读出来吗?生3:渭城――――――(声音有起伏)师:要跨出这一步多不容易啊!预备,读(师做手势)生(齐):渭城――――――(声音有起伏)7.师:平声会读了,仄声会读吗?看三四两个字,看哪个字?师:好极了。我请个没举过手的,你来生1:看第四个字师:哪个字?生1:雨师:现在第几声?生1:三声师:相当于――生1:仄声师:仄声读得要――生1:要短师:读生1:(读得长度较短)朝雨师:你的声音真好,再读一遍生1:朝雨师:真好听生2:朝雨师:朝雨啊,早上的小雨,能读出来吗?生2:朝雨(声音稍小些)师:还是太大,再来生2:朝雨(更短些)(又指4人读“朝雨”)8.师:(齐读2遍)读下去生(齐):�徘岢尽�―――――师:连起来读这句话生(齐):渭城――――――朝雨�徘岢尽�―――――――师:看着我的手势会读吗?不看那句诗了,看我的手势。(师做手势)生(齐):渭城――――――朝雨师:快了,看我的手势,再来生(齐):渭城――――――朝雨�徘岢尽�―――――――师:这就是平长仄短的规律读古诗,来,自己往下读读看。(生自由练习)9.师:你一定发现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字(指“出”),这个字现在几声?生(齐):一声师:在这里读――生(齐):仄声师:因为这个字在古时候被称作“入声”,出入的入,读的`时候要比仄声读得更短一些,跟我读(师范读)西出(停顿特别短)阳关――,读生(齐):西出(停顿特别短)阳关――师:要注意节奏,(师范读)西出(停顿特别短)阳关――生(齐):西出(停顿特别短)阳关――10.师:好,谁来读读?生1:(按平长仄短的规律试读)渭城――――朝雨|�徘岢尽�―――,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会读了吗?生(齐):会师:预备,注意情感,读(生随师手势齐读)11.师:苏轼称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王维诗的特点(师配上《阳关三叠》古筝曲,范读)师:渭城――,齐(生配《阳关三叠》古筝曲,齐读)师:渭城――生(齐):朝雨�徘岢�师生(齐):客舍青青柳色新。12.师:看到渭城这的柳色了吗?生(齐):看到了师:谁来说一说?生2:柳树碧绿碧绿的师:多好啊,善于学习啊生3:还看到了王维送他的朋友元二师:在这青青柳色之中,王维送着元二,还有谁看到柳色了?生4:我看见了浅绿、淡绿的柳色师:你看的颜色不一样生5:我看到柳条非常非常细,碧绿,上面没有一点灰尘师:没有一点灰尘。在咱们《诗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杨柳依依。”读到“依依”两个字,就想起――依依――生6:不舍师:所以咱们中国的古人,每逢写柳的时候,就是要表达心中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所以以后你读到这个“柳”啊,你就要明白,此刻诗人要表达的是心中那份依依不舍。13.师:再用心去看,有没有看到渭城这的客舍啊?生1:我看到上面有小房子,而且还有一些台阶师:这房子虽然小,但心里明白,这是故乡的――生1:房子师:是啊,温馨吗?生1:温馨生2:我看到客舍上面冒着烟,可能是主人在做饭,可能看到诗人正在送别他的朋友师:闻闻,闻到饭香了吗?生2:闻到了,米饭的香师:有没有记起王维写过一首诗:独在――生(齐):异乡为异客师:每逢――生(齐):佳节倍思亲师:这首诗也有一个“客”,这就是“客舍”的“客”。王维和元二一样,也曾一度奉旨出使,他最能理解元二这“独在异乡为异客”,他一定是“每逢佳节倍思亲”。14.师:所以,这样的一首送别的诗,咱们该怎么读?(配乐笛子曲,师生齐读)15.师:这就是阳关的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啊!有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岑参)(第一遍师生齐读,第二遍生齐读)师:这是一条怎样的路?生1:这是一条艰难的路生2:这是一条惊险的路生3:坎坷的路生4:很难走的路生5:这是一条风不休的路生6:这是一条充满沙石的路师:而正是这条崎岖的、布满沙石的、难走的路,元二从渭城到安西整整要走三千多公里啊!如果在当时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骑着马去的话,元二也要走上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师:你的好朋友元二就是要踏上这样一条路,作为好朋友的你,还有没有想要对他说的,哪怕一句话?有吗?生1:元二,你一定要安全地回来啊!我等着你。师:安安全全地回来。生2:我亲爱的朋友元二啊,你要赶快回来呀!我们继续聊天吧!师:继续聊天吧,赶快回来吧,走一朝就要半年多,回来又要半年多,更何况他还奉着皇帝的命令去出使,能这么快回来吗?生2:不能。师:是,这盼望他早日回来是王维心中那份美好的愿望。生3:元二,虽然这条路布满艰险,但你一定要勇往直前,我在家等你喝酒。生4:元二,这是一条崎岖、充满沙石的路,你一定要保重啊!师:五年以后,王维就去世了。他再也没有等到元二回来的那一天,再也没有机会和元二一起聊天,一起喝酒。16.师:所以,这样一首分别诗,咱们该怎么读呢?(《阳关三叠》响起,师生深情地朗读整首诗。)17.师:读着这样的诗,你有没有感受到王维是一位怎样的故人?生1:友情胜过亲情。生2:有情有义生3:友谊第一位生4:很关心自己的朋友18.师:正是这位有情有义的朋友。他们从昨个晚上开始,一直在不断的喝酒聊天,聊天喝酒,到了今天早上,你试想一下,喝了这么多,已经喝不下了,可为何在这一刻,王维还在不断地劝元二再喝一杯,而元二每逢这时总是把这杯酒喝完呢?生1:这一杯酒是离别酒。生2:因为以后永远喝不到了。生3:这杯酒印证了元二和王维的友情生4:喝了这杯酒,元二可能永远都见不到王维了。师:所以,咱们在读这一句诗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一杯的“杯”字延长。师:劝君――师生(齐):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这有情有义的故人了。那还会有这温馨如家的客舍吗?生(齐):不会。师:还会有这代表依依不舍深情的杨柳吗?生(齐):不会。师:还会不会喝到这满是深情厚谊的酒啊?生(齐):不会。19.师:那么,陪伴元二这一路上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生1:还有王维对元二的关心。生2:还有王维对元二的挂念。生3:王维和元二间珍贵的友谊。师:那就是一个字,什么字?生(齐):情师:这情谊永远刻在他的心上。三、唱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