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埃博拉出血热(EHF)防控
2014年8月13日埃博拉出血热(EHF)防控基本知识疫情概况及特点疫情现状疾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及工作要求我省应对散病例报告处置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一、基本知识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分型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埃博拉病毒分型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埃博拉病毒的流行情况
埃博拉病毒的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或人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传播途径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院内感染治疗、护理不安全注射人际传播形式家庭内感染人际传播形式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集中在成年人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性别间不存在发病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感染高风险人群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
(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
(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感染高风险人群三、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三、临床表现埃博拉出血热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2.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极度乏力、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诊断依据预防和治疗有些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评估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病例往往会脱水,需要以电解质溶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预防和治疗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2014.8)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类埃博拉出血热(现称为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的病死率达50-90%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接近热带雨林的偏僻村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并可发生人间传播狐蝠科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动物或人群都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2014.8)二、疫情概况及特点既往发生疫情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之后偶有散发,多为暴发,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乌干达、刚果共和国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全球至今累计发病2600多例,死亡约1700余人,总体病死率约66%。二、疫情概况及特点既往发生疫情年国家病毒亚型
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2012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本迪布焦572951%2012乌干达埃博拉苏丹7457%2012乌干达埃博拉苏丹241771%2011乌干达埃博拉苏丹11100%2008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321444%2007乌干达埃博拉本迪布焦1493725%2007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26418771%2005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121083%2004苏丹埃博拉苏丹17741%2003(11-12月)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352983%2003(1-4月)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14312890%2001-2002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594475%2001-2002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655382%2000乌干达埃博拉苏丹42522453%1996南非(前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11100%1996(7-12月)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604575%1996(1-4月)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312168%1995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31525481%1994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的象牙海岸100%1994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523160%1979苏丹埃博拉苏丹342265%1977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11100%1976苏丹埃博拉苏丹28415153%1976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31828088%全球既往疫情概况年国家病毒亚型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2012刚果民主共和国埃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2月初,几里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随后疫情持续扩散,至8月份,疫情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并波及至尼日利亚等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至8月6日病例数(确诊和疑似病例)死亡数死亡率几里亚49536774.14利比里亚55429453.07塞拉利昂71729841.56尼日利亚13215.39合计177996154.02截至8月6日病例数(确诊和疑似病例)死亡数死亡率几里亚495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点分析整体上此次由埃博拉出血热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同于以往——新感染病例会继续在上述3国发生,或影响其他相邻国家除2013年12月报告的指示病例外,其余病例均是通过接触感染病例或死亡病例而引起的感染感染病例不去就诊或未进行隔离治疗,以及不安全的丧葬操作,均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在人间传播缺乏对所采取的基本防控措施的即时风险评估(如:手卫生、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清洁及消毒措施的适当应用、医疗废弃物管理和丧葬监督等),会增加医务人员和社区的传播风险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点分析三、疫情现状WHO应对EHF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的战略应对和准备的协调工作,包括现场应对合作伙伴的协调;国家快速检测和管理EHF疑似、确诊病例的能力建设;防止EHF的社区传播;在卫生服务过程中防止EHF在医疗保健机构中的传播;提供必要的心理应急咨询以支持病人和社区的恢复;支持伦理学在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EHF爆发决定因素中的应用性研究。三、疫情现状WHO应对EHF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的战略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协调WHO(世卫组织)、GOARN(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ECDC(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MSF(无国界医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均投入力量参与到疫情应对.WHO定期召集会议对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和计划措施开展每日会商协调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间卫生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资源调动和宣传世卫组织向受灾国家提供诊断和参考实验室的支持。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技术支持受影响国家的工作包括提供如下支持:主动搜索病例,辅以快速的实验室确认;快速确认EHF临床病例的所有接触者,组织他们自最后一次已知接触后的21天内进行医学观察调查受影响社区的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以指导控制措施;在现场部署和维持来自世卫组织和GOARN(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的国际疫情应对小组,以支持国家卫生当局立即响应行动和实地考察工作,并协调国际技术支持;包括临床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流行病学,数据管理,实验室诊断和参考,社会动员和健康促进,心理支持,医学人类学,后勤和通信等专家在医疗机构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严格遵守洗手,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安全注射操作,环境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技术支持技术支持迅速加强卫生保健工作者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埃博拉出血热的特点,使他们能够迅速识别可能的病例,并管理他们。这包括急诊分诊系统,以便适当的转移到隔离中心提供全面的现场后勤保障,包括运输,通信,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协调包括确保不间断设备和用品供应,以便恰当和人道的照顾病人,包括私人保健机构实施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活动如:包括促进洗手,安全的照料病人,安全的环境消毒和安全的殡葬在未受影响的社区和周边国家的行动包括提供如下支持:通过发布最佳实践指南,信息、宣传材料和预防的必需品,帮助国家卫生当局制定准备计划让医务人员做好准备,以安全和安心地管理的疑似EHF病例技术支持四、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及工作要求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四、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及工作要求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2008年7月12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2014年7月31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2014年7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发电〔2014〕39号中机发号)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的通知《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报告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可疑病例一旦发现,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死亡病例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预防控制措施-医院内感染控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预防控制措施-医院内感染控制
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所有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实验活动应严格按照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执行采集标本应做好个人防护。标本应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之中,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和实验活动资质相应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BSL)实验室级别应符合《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病毒培养应在BSL-4实验室中进行动物感染实验应在ABSL-4实验室中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BSL-3实验室中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应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BSL-1实验室中进行目前我省不能开展检测工作,采集标本后送国家。
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
预防控制措施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在发病前21天内的活动史和接触史,追溯感染来源发病后的活动史和接触史,搜索密切接触者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做好风险沟通积极宣传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预防控制措施五、我省应对散病例报告处置始终密切跟踪埃博拉疫情及防控进展,及时开展风险评估接到疑似病例报告省疾控中心组成流调组半小内出发人员组成流调查组:唐光鹏、黄艳、余春、雷明玉采样组:田克诚、蒋维佳、刘英、马青标本运送组:郑勤妮、郭军五、我省应对散病例报告处置始终密切跟踪埃博拉疫情及防控进展,谢谢!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tobeusedinawiderfield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usercandemonstr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tobeusedinawiderfield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usercandemonstr埃博拉出血热(EHF)防控
2014年8月13日埃博拉出血热(EHF)防控基本知识疫情概况及特点疫情现状疾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及工作要求我省应对散病例报告处置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EBV属于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一、基本知识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分型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埃博拉病毒分型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埃博拉病毒的流行情况
埃博拉病毒的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或人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传播途径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院内感染治疗、护理不安全注射人际传播形式家庭内感染人际传播形式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集中在成年人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性别间不存在发病差异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感染高风险人群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
(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
(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感染高风险人群三、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三、临床表现埃博拉出血热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2.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极度乏力、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诊断依据预防和治疗有些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评估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病例往往会脱水,需要以电解质溶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预防和治疗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2014.8)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类埃博拉出血热(现称为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的病死率达50-90%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接近热带雨林的偏僻村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并可发生人间传播狐蝠科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动物或人群都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2014.8)二、疫情概况及特点既往发生疫情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之后偶有散发,多为暴发,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乌干达、刚果共和国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全球至今累计发病2600多例,死亡约1700余人,总体病死率约66%。二、疫情概况及特点既往发生疫情年国家病毒亚型
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2012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本迪布焦572951%2012乌干达埃博拉苏丹7457%2012乌干达埃博拉苏丹241771%2011乌干达埃博拉苏丹11100%2008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321444%2007乌干达埃博拉本迪布焦1493725%2007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26418771%2005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121083%2004苏丹埃博拉苏丹17741%2003(11-12月)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352983%2003(1-4月)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14312890%2001-2002刚果扎伊尔的埃博拉594475%2001-2002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655382%2000乌干达埃博拉苏丹42522453%1996南非(前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11100%1996(7-12月)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604575%1996(1-4月)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312168%1995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31525481%1994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的象牙海岸100%1994加蓬扎伊尔的埃博拉523160%1979苏丹埃博拉苏丹342265%1977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11100%1976苏丹埃博拉苏丹28415153%1976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的埃博拉31828088%全球既往疫情概况年国家病毒亚型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2012刚果民主共和国埃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2月初,几里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随后疫情持续扩散,至8月份,疫情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并波及至尼日利亚等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截至8月6日病例数(确诊和疑似病例)死亡数死亡率几里亚49536774.14利比里亚55429453.07塞拉利昂71729841.56尼日利亚13215.39合计177996154.02截至8月6日病例数(确诊和疑似病例)死亡数死亡率几里亚495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点分析整体上此次由埃博拉出血热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同于以往——新感染病例会继续在上述3国发生,或影响其他相邻国家除2013年12月报告的指示病例外,其余病例均是通过接触感染病例或死亡病例而引起的感染感染病例不去就诊或未进行隔离治疗,以及不安全的丧葬操作,均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在人间传播缺乏对所采取的基本防控措施的即时风险评估(如:手卫生、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清洁及消毒措施的适当应用、医疗废弃物管理和丧葬监督等),会增加医务人员和社区的传播风险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特点分析三、疫情现状WHO应对EHF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的战略应对和准备的协调工作,包括现场应对合作伙伴的协调;国家快速检测和管理EHF疑似、确诊病例的能力建设;防止EHF的社区传播;在卫生服务过程中防止EHF在医疗保健机构中的传播;提供必要的心理应急咨询以支持病人和社区的恢复;支持伦理学在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EHF爆发决定因素中的应用性研究。三、疫情现状WHO应对EHF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的战略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协调WHO(世卫组织)、GOARN(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ECDC(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MSF(无国界医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均投入力量参与到疫情应对.WHO定期召集会议对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和计划措施开展每日会商协调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间卫生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资源调动和宣传世卫组织向受灾国家提供诊断和参考实验室的支持。国际组织已采取行动技术支持受影响国家的工作包括提供如下支持:主动搜索病例,辅以快速的实验室确认;快速确认EHF临床病例的所有接触者,组织他们自最后一次已知接触后的21天内进行医学观察调查受影响社区的传播模式和风险因素,以指导控制措施;在现场部署和维持来自世卫组织和GOARN(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的国际疫情应对小组,以支持国家卫生当局立即响应行动和实地考察工作,并协调国际技术支持;包括临床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流行病学,数据管理,实验室诊断和参考,社会动员和健康促进,心理支持,医学人类学,后勤和通信等专家在医疗机构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严格遵守洗手,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安全注射操作,环境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技术支持技术支持迅速加强卫生保健工作者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埃博拉出血热的特点,使他们能够迅速识别可能的病例,并管理他们。这包括急诊分诊系统,以便适当的转移到隔离中心提供全面的现场后勤保障,包括运输,通信,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协调包括确保不间断设备和用品供应,以便恰当和人道的照顾病人,包括私人保健机构实施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活动如:包括促进洗手,安全的照料病人,安全的环境消毒和安全的殡葬在未受影响的社区和周边国家的行动包括提供如下支持:通过发布最佳实践指南,信息、宣传材料和预防的必需品,帮助国家卫生当局制定准备计划让医务人员做好准备,以安全和安心地管理的疑似EHF病例技术支持四、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及工作要求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四、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及工作要求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2008年7月12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2014年7月31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2014年7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发电〔2014〕39号中机发号)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的通知《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我国已下发技术方案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报告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可疑病例一旦发现,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死亡病例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预防控制措施-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预防控制措施-医院内感染控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预防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昌学射教课件
- 校园流行风校园作文8篇范文
- 纪念周恩来课件
- 纪念刘和珍路课件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试题
- 七年级收心考数学试卷
- 青海省小考数学试卷
- 纪委书记课件
- 去年沭阳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天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破伤风规范处置与预防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农业科技园区入驻协议书
- 医院传染病预防和上报
- 期末核心考点:运动和力(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 2025-2030中国城市更新政策演变与实施路径专项调研报告
- 儿科川崎病课件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 建筑材料绿色采购实施方案
- 2025-2031年中国AI成人娃娃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 护士轮岗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