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二、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三、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三部分。第3、4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地方割据与中央集1重难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的加强(中央官制的演变)科举制重难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表现: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第4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表现: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第3课)皇权的不断加强(第4课)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4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1)背景:①汉初推行郡国制②诸侯国逐渐壮大威胁中央。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5(2)措施:①推恩令②监察地方(刺史)(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2)措施:6长恨歌
(唐)白居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唐)白居易72、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唐“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2)措施:①收精兵:设“三衙”、枢密院2、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8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②削实权削要职、重文人、设通判③制钱谷:钱财收归中央特点:9(3)影响:①积极: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国家再分裂②消极:“三冗”、“两积”(3)影响:103、元朝的行省制度(1)原因:国土辽阔,加强管理(2)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元朝的行省制度11真题在线(2009·浙江文综)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B真题在线(2009·浙江文综)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12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A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13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14二、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1、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1)汉代: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①职能:②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互补充牵制,分割相权,强化皇权二、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1、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1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16(3)宋朝: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4)元朝:中书一省制短暂增大了相权(3)宋朝:二府三司制17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废丞相影响:标志着专制皇权空前强化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8②设内阁原因:为了减轻皇帝政务负担特点:非法定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②设内阁19(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①目的:处理军务、强化皇权②职能:跪奏笔录,向下传达旨意。③标志: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20④影响:利:提高了行政效率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④影响:21“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D.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C“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2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C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C23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C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2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D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25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宋九品中正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26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变化职能朝代部门名称监察秦汉宋
明清中央地方谏议隋唐
宋御史大夫刺史通判督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门下省谏院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变化职能朝代部门名称秦汉宋27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B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28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A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29“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描述的是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A.世袭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C“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30五、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影响1、积极:(1)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集中财力修建公共工程五、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影响1、积极:312、消极:(1)极易形成暴政现象(2)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3)明清时期,遏制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2、消极:32单元作业1、请写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演变进程2、请写出三公九卿制的三公职能,三省六部的三省职能及运作顺序,军机大臣的职能3、请寻找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写出故事名称,主角的身份和结局,感受一下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区别单元作业1、请写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演变进程33中国古代皇权的不断加强是如何体现的?朝代演变中央机构地方机构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朝高峰清朝顶峰中国古代皇权的不断加强是如何体现的?朝代演变中央机构地方机构34吏户礼兵刑工唐朝中央体制皇帝中书尚书门下(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唐朝的宰相和秦朝的丞相相比,权力是大了还是小了吏户礼兵刑工唐朝中央体制皇帝中尚门(起草诏令)(负责执行)35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请问,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36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相权再度被分割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枢密院度盐户中书门37第3、4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二、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三、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三部分。第3、4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地方割据与中央集38重难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的加强(中央官制的演变)科举制重难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表现: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第4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0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表现: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第3课)皇权的不断加强(第4课)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41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1)背景:①汉初推行郡国制②诸侯国逐渐壮大威胁中央。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42(2)措施:①推恩令②监察地方(刺史)(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2)措施:43长恨歌
(唐)白居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唐)白居易442、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唐“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2)措施:①收精兵:设“三衙”、枢密院2、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45特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②削实权削要职、重文人、设通判③制钱谷:钱财收归中央特点:46(3)影响:①积极: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国家再分裂②消极:“三冗”、“两积”(3)影响:473、元朝的行省制度(1)原因:国土辽阔,加强管理(2)作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元朝的行省制度48真题在线(2009·浙江文综)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B真题在线(2009·浙江文综)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49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A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50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51二、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1、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1)汉代: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①职能:②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互补充牵制,分割相权,强化皇权二、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1、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5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53(3)宋朝: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4)元朝:中书一省制短暂增大了相权(3)宋朝:二府三司制54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废丞相影响:标志着专制皇权空前强化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55②设内阁原因:为了减轻皇帝政务负担特点:非法定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②设内阁56(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①目的:处理军务、强化皇权②职能:跪奏笔录,向下传达旨意。③标志: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57④影响:利:提高了行政效率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④影响:58“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D.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C“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5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C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C60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C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61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D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62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宋九品中正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63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变化职能朝代部门名称监察秦汉宋
明清中央地方谏议隋唐
宋御史大夫刺史通判督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门下省谏院四、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变化职能朝代部门名称秦汉宋64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B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65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A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66“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描述的是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A.世袭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C“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67五、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影响1、积极:(1)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非住宅小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关于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差异与对比
- 2025专业技术人员劳动合同书范本
- 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
- 金牌组长能力培养体系
-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老年内科患者护理体系
- 海南大学微生物试题总结模版
- 电信外线员工作总结模版
- 土壤改良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南昌航空大学校徽校标
- 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小猴子下山》教学课件小猴子下山
- 饲料学第五章粗饲料课件
- 思南塘头字牌僰的传承
- 语文老师家长会PPT
- 医院标识工作总结
- ERP系统标准流程图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小升初个人简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