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口腔执业医师医师部分真题_第1页
2007年口腔执业医师医师部分真题_第2页
2007年口腔执业医师医师部分真题_第3页
2007年口腔执业医师医师部分真题_第4页
2007年口腔执业医师医师部分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心脏病患者拔牙应视为禁忌证的是—年前发生的前壁心肌梗死血压170/lOOmmhgC.未控制的心律不齐心功能ii级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拔牙时应注意的心血管问题。血压170/100mmhg属高血压,但还不是拔牙的禁忌证。心肌梗死也在拔牙禁忌范畴,但一年以前的前壁心梗已相对稳定,可以考虑施行拔牙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难度分析:本题难度0.733,较为容易。考生如只知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拔牙要注意,而不了解详细情况,则可能误选a或b.161.拔牙钳喙与牙长轴平行是为了夹住患牙省力C.防止邻牙损伤避免牙龈损伤利于使用扭转力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这样就不会误将牙钳夹在邻牙上,从而防止邻牙损伤。解析:此题是理论知识临床应用题。拔牙时要求拔牙钳喙与牙长轴平行,这样就不会误将牙钳夹在邻牙上,从而防止邻牙损伤。0.5222,但实际答错题的考生是忽视了牙钳正确使用的有25.81%考生选a0.5222,但实际答错题的考生是忽视了牙钳正确使用的重要性。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多为a.腺源性b血源性:C.损伤性牙源性b

记忆b

记忆解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新生儿的骨髓炎血源性感染多见,一般由于脐带感染,其次为接触或直接损伤感染。试题的难度为0.7337,较容易。但有17%考生答a(腺源性),可能是把新生儿骨髓炎和儿童的间隙感染混淆起来,或是只注意复习间隙感染特点,而忽略了对婴幼儿骨髓炎特点的掌握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是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

鳞状细胞瘤恶性淋巴上皮瘤e中

记忆e中

记忆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度一般可分为低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三种情况。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一般对放射线不敏感,鳞状上皮肿瘤中度敏感,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则较敏感。试题难度为0.6606.有10.67%选择C(鳞状细胞癌)可能是了解了口腔癌多为鳞状细胞癌这一事实,对其他肿瘤则知之甚少。164.始基囊肿属于a.胚胎性软组织囊肿b潴留囊肿C.牙源性囊肿面裂囊肿血外渗性囊肿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是星形网状层发生变性、液体渗出蓄积而形成的"始基"二字和"胚胎"联系起来引起的,表明"始基"二字和"胚胎"联系起来引起的,表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见的典型x线表现是呈日光放射状排列的骨刺大小不等的圆形齿状阴影C.不规则骨质破坏单囊状阴影毛玻璃样阴影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x线表现也有一定的特点,多为边界不甚清但同其他骨病变在x线表现上较易区分。该题难。与成骨性骨肉瘤的x线表现混x线表现也有一定的特点,多为边界不甚清但同其他骨病变在x线表现上较易区分。该题难。与成骨性骨肉瘤的x线表现混"异常增殖"想象为"骨刺增生".舌癌的最好发部位a.舌尖b.舌背C.舌根

舌腹e

记忆e

记忆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本试题为临床基本知识题,考核"舌癌好发部位"。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之一。其最好发部位为舌中1/3侧缘,这与尖锐牙尖、不良修复体等有一定关系,其次是舌腹、舌背、舌尖。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6977,显示题目"不难".其他几个答案均有选择,试题的反应模式接近。这类题目属记忆题,需强记。下列是牙源性角化囊肿易复发的原因,除了囊壁薄可能存在多发病灶C.同一病灶内有多个囊腔可能存在子囊囊肿内有角化物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此题是基础知识题。牙源性角化囊肿是典型的牙源性囊肿,其特点之一是较易复发,原因是囊壁薄,可能存在多个病灶,多囊,囊壁上有子囊等。这是角化囊肿有别于其他颌骨囊肿的主要特点之一。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5448,显示题目难度中等。考生18.46%认为囊壁薄和11.4%认为可能存在多发病灶为正确答案,说明:①角化囊肿的特点掌握不够;②对选项缺少分析。囊壁薄和多发病灶显然会造成手术不易刮除彻底,而导致易复发;③考生可能缺少这方面的手术经验。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引起的开口困难可选用局部封闭开口练习C.理疗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题为基础知识临床应用题。颞下颌关节强直分为真性关节强直和假性关节强直两类。前者是由关节内纤维性或骨性粘连引起,也称关节内强直;后者是因软组织损伤产生的瘢痕限制下颌运动造成的,也称颌间挛缩。颞下颌关节强直需手术治疗。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3337,显示题目"较难".22.24%选择a(局部封闭),29.97%选择d(关节镜手术)原因可能是:①只知较多见的关节病 --翼外肌痉挛的张口受限可用封闭治疗;②听说过关节镜手术这项新技术;③对正确答案 e(开放手术)理解不透。三叉神经第三支属于a.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感觉神经混合神经分泌神经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三叉神经第三支的特点"。三又神经的三条神经干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前二支为感觉神经,后者(第三支)为混合性神经,含大的感觉根和小的运动根。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5667,显示题目难度中等。有30.5%考生选择c(感觉神经),原因是只知道三叉神经的感觉功能,知道临床上有"三叉神经痛"这一疼痛性疾病,从而忽视了第三支为混合神经这一特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共性中个性的东西。唇裂病人上唇的解剖形态是a.上唇下1/3部微向上翘b红唇中部稍厚且正中部呈珠状而向前下突出C.上下唇宽度比例和谐d.鼻小柱及鼻尖居中,鼻孔对称等大e.鼻小柱歪斜,鼻孔不对称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是解剖知识题,考试"唇裂病人上唇的解剖形态"。唇裂无论程度如何都失去了上唇的正常解剖形态,并可累及到鼻的形态,出现鼻小柱歪斜、鼻孔不对称等改变。本试题的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573,显示题目难度中等。正常上唇形态左右对称,唇的下1/3略向上翘,红唇中部有突向前下的唇珠。22.85%考生选择b(红唇中部稍厚且正中部呈珠状向前下突出) ,较难理解。一侧唇裂时唇被一分为二,每一份都不存在明显的唇珠。16.38%考生选择上唇下1/3微向上翘(a)。唇裂已无完整的上唇,上唇不向上翘起。171.腭裂术后瘘孔(复裂)的主要原因a.缝合时张力过大b感染C.术后哭闹软硬腭组织少a

解释外伤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本试题是临床知识题,考核"腭裂术后穿孑l主要原因a

解释创伤、裂隙过宽、营养不良等也是腭裂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但较少见。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7015,显示题目”不难",但有部分考生选择b(感染)。

感染是极易导致腭裂复裂的,但不是主要原因。只要腭裂缝合时不存在张力,患者身体健康,由于口腔组织血运丰富,很少会发生感染172.游离皮片移植皮片越厚,则越容易成活越能耐受摩擦C.色泽变化越大收缩越大质地越脆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为基础知识题,考核"皮片移植特点"。一般而言,皮片越薄越易成活,但质地、色泽、及耐磨擦性也就越差,收缩率也相应增大;相反皮片越厚,质地、色泽、耐磨性及收缩率等方面就越好,成活能力则下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越能耐受摩擦)。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5965,显示题目难度中等。11.93%考生选择a(越易成活)是想当然,以为越厚越好; 18.29%考生选择d(收缩越大)则较难解析。试想一个缺少组织的创面愈合后创 面收缩大,而没有组织缺失的创面则不会有多大的收缩。皮片厚薄同此理。173.皮瓣的组成a.表皮+真皮乳头b表皮+真皮全层C.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c

记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骨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核"皮瓣的组成"c

记忆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5173,显示题目难度中等。27.91%名考生选择b(表皮+真皮全层),是把皮瓣和全厚皮片混在一起;另有12.79%选择d(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则是因为分不清皮瓣和肌皮瓣的区别。考生应注意皮片、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的区别。174.手术后应加压包扎的是a.游离皮瓣移植术b中厚断层皮片移植术C.皮管形成术后旋转推进皮瓣术后隧道式皮瓣转移术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本题是临床知识题,考核"加压包扎适应证"。

皮片由于本身没有血供,移植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受区毛细血管生长进入移植皮片,因此,需加压包扎,使皮片和受区紧密接触,防止二者之间出现积血或积液。游离皮瓣、皮管、局部皮瓣因自身有血运,一般不需加压包扎,只要有合适的引流即可。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3632,显示试题"很难".考生须了解各种组织移植术的组成、目的、应用要点,才能解答此类题目,不能靠推测解题。175.有关皮瓣的特点和适应证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皮瓣移植抗感染力强、愈合快b皮瓣包括皮下脂肪层,可用于凹陷缺损畸形整复C.皮瓣不适合于移植在肌腱、关节面、骨面等暴露的创面上d皮瓣移植后收缩性小e.皮瓣可对重要血管、脑膜等起c

记忆c

记忆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本题是基础知识题,考核"皮瓣特点、适应证等"。"0.3245",显示题目"0.3245",显示题目”难".10.17%〜24.89%考生选择其他答说明多数考生没有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答题以猜为主。176.;干槽症的特征性表现是开口受限冷热痛C.术后I〜3天放射性疼痛d术后3〜5天肿痛未开始消退e.拔牙创内无血凝块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记忆"干槽症特征"干槽症特征"。干槽症的特点是拔牙后2〜3天才出现持续性疼痛,拔牙窝内空虚、骨面暴露、牙槽壁触痛、对冷热敏感,有时拔牙窝内有腐败变性血块,但非正常血凝块。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7612,显示题目"不难".较多答错题的考生(16.82%)选择C(术后1〜3天放射性疼痛),是和拔牙后疼痛相混淆。拔牙后即出现放射性疼痛与拔牙创伤大或同侧牙存在牙髓炎有关。177.腺源性感染主要来源是a.腮腺b.颌下腺C.舌下腺淋巴结扁桃体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核"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感染的病因"。腺源性感染不同于牙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病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颌下腺炎,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变的过程涉及到了间隙内的淋巴结炎症。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43,显示考题难度中等。考生选择 a(腮腺)、b(颌下腺)、e(扁桃体)是受临床上这几个器官易发生感染这一事实的影响,以为这些器官的感染就是 "腺源性感染".178.容易早期发生肺部转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是牙龈癌舌癌C.粘液表皮样癌颊癌腺样囊性癌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属基本知识题,考核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发生率 "。口腔颌面部易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主要有:涎腺的腺样囊性癌、黑色素瘤、骨肉瘤、纤维肉瘤等。鳞状细胞癌主要是区域性的淋巴结转移。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2689,显示题目"很难".舌癌是发生率最高的口腔癌之一。由于舌血运淋巴回流丰富,发生于舌的鳞状细胞癌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转移率最高。因为有这两个”最高”,58.96%选择了b(舌癌),显然是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转移特征不熟悉造成的。因为口腔癌8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发生在舌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179.发生液性病变时可穿刺出不凝固血性液体的肿瘤是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C.骨肉瘤造釉细胞瘤血管内皮瘤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属临床基本知识题,考核"肿瘤发生液性病变时穿刺吸出液特征 "。口腔颌面部有些囊性肿瘤可穿刺吸出囊液,内出血时,可含血性液体;有些肿瘤如神经鞘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发生液性病时,也可穿刺吸出血性液体。这些血性液体不能凝固。含血液的肿瘤如血管瘤穿刺吸出的液体基本为新鲜血液,可凝固。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5616,显示题目”有一定难度".27.87%考生选择e(血管内皮瘤)显然是不加思考直接把 ”血性液体"和"血管"联系起来造成的,忽视了"不凝固"三字。对肿瘤穿刺液了解不够也是原因之一0180.面部皮肤癌较多见的是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癌C.基底细胞癌d.未分化瘤e.淋巴上皮癌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为基础知识题,考核 "皮肤癌中何种组织类型恶性上皮肿瘤 见"。183.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上植皮,宜选用表层皮片薄中厚皮片C.厚中厚皮片d全厚皮片e.保存真皮-fa管网全厚皮片标准答案:a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属基本概念题,考核 "皮片移植适应证基本概念"。皮片可分为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及保存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皮片本身没有血供,移植成功的条件是受区毛细血管生长进入皮片。皮片越薄, 移植成活力越强。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上植皮,显然宜用表层皮片。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4305",显示题目难度中等。多达 39.19%考生选择e(保存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可能是错误地认为保存了皮下血管网就能更容易成活。184.对偶三角瓣主要适应于a.整复邻近组织缺损b松解条索状瘢痕挛缩C.覆盖感染创面毛发移植器官再造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本试题是临床知识题,考核 "对偶三角瓣的适应证。 "对偶三角瓣的主要作用是两瓣交叉缝合后能延长组织,可用于纠正挛缩的瘢痕、移位的组织,是一个以延长为主要目的的皮瓣。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7001,显示题目”不难".26.769,6考生选择a(整复邻近组织缺损)是因为不了解对偶三角瓣的构成与作用,错误地认为只要是皮瓣就是为了修复组织缺损。组织缺损主要是用推进、旋转皮瓣或皮管、游离皮瓣等修复。185.皮肤创口缝合后过度外翻是因为a.进针点距创缘过远b两侧进针深度不一致C.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打结过紧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本试题属基本知识题,考核临床缝合的基本要求。答对此题考生不足40%,部分考生答案是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说明考生在临床处理皮肤创口缝合原则时概念不清。正确缝合应是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应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如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过分大于或小于皮下间距会出现皮肤创缘的内卷或外翻,这样影响创口愈合。这反映考生对临床上最常遇见缝合的基本操作不规范,概念不清。186.上牙槽神经丛的内环神经组成是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C.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鼻腭神经d腭前神经、鼻腭神经e.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鼻腭神经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试题属基本知识理解与记忆试题,测试考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解剖知识。此题只有23%考生答对,有29.5%考生答成上牙槽前、中、后神经; 16.9%考生答成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鼻腭神经;24%考生答成上牙槽前神经、中神经、后神经鼻腭神经,说明考生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掌握不太牢固。正确答案应是上牙神经丛的内环神经是腭前神经及鼻腭神经,如果掌握不好影响i}缶床的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的效果。a.

a.

b.拔牙创内填塞止血材料注射止血药c.c.d.ed.e。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试题属基本知识与理论试题,要求考生不仅具有口腔专业知识还需具有内科学的基本知识。本试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44,显示题目难度中等。血友病是遗传性血液凝固异常,多为第八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如必须拔牙,术前术后输少量新鲜血(或新鲜血浆)或输入抗血友病球蛋白。此题有31.8%考生答成d即操作轻柔,减少创伤,缝合拔牙创,这样处理是不能解决血友病患者拔牙后造成出血不止的方法,这种答案反映考生对血友病缺乏认识。引起小儿颌下间隙感染的最多来源是外伤性牙源性C.血源性淋巴腺源性颌下腺源性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属基本知识与理论试题,测试考生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掌握程度。此题只有41.6%考生答对,正确答案是引起儿童颌下间隙感染最多来源是淋巴腺源性,还有部分考生答c及e,即小儿颌下间隙感染多为血源性及颌下腺源性,说明考生对儿童颌下间隙感染最多来源是腺源性的原因认识不清,也可能老师在教学时阐明不够。儿童腺源性感染多发主要是因为儿童淋巴屏障功能发育不全所致。189.眶下间隙感染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其扩散途径通常是a。 面前静脉,颈内静脉颞浅静脉,内眦静脉C.面前静脉,颞浅静脉,颈内静脉d面前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e.眶内静脉,面前静脉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理解试题,测试考生对眶下间隙感染扩散特别是向颅内扩散途径的理解。当面此题有64.3%考生答对,正确答案为向颅内扩散途径是面前静脉,内眦静脉,眼静脉。有部分考生答错,说明对眶下间隙应用解剖掌握不佳。眶下间隙内的静脉回流应是颅内海绵窦一眼静脉一内眦静脉一面前静脉,由于眶下间隙内这些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发育不良、又封闭不全,不能阻挡逆流,又加之这些静脉走行于肌肉中, 肌肉收缩时血液可逆流,当面部发生疖、痈感染时可向颅内扩散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始基囊肿属于硬组织囊肿潴留囊肿C.面裂囊肿牙源性囊肿血外渗性囊肿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属基本知识与理论试=题,测试考生对口腔颌面部囊肿的认识与理解。此题有75.4%考生答对,少数考生未答出。这应是口腔科医生完全掌握的知识,颌骨囊肿分牙源性囊肿、面裂囊肿、外渗性囊肿。始基囊肿应属牙源性囊肿,是发生于造釉器发育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损伤刺激后,造釉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而成囊肿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如下,除外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发生于颈部锁骨上C.表面皮肤正常,柔软有波动感d。 内有透明浅黄色水样液体有可压缩性,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此题属专业知识理解与记忆的试题,测试考生对囊性淋巴管瘤临床表现掌握程度。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应是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发生颈部、锁骨上,表面皮肤正常,柔软有波动感,透光试验阳性,穿刺可吸出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镜检有淋巴细胞。有可压缩性,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是血管畸形临床特征。这也是与囊性淋巴管瘤与其他肿瘤重要鉴别点之一。192.关于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单纯肿瘤摘除术b将肿瘤连同周围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C.肿瘤在浅叶时,将肿瘤和腮腺浅叶一并切除术d肿瘤在深叶时,将肿瘤连同全腮腺切除术e.各种术式均要保留面神经标准答案:a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题属专业知识与理论试题,测试考生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掌握情况。75.8%的考生答对,即腮腺多形性腺瘤单纯肿瘤摘除术是错误的,因腮腺多形性腺瘤为临界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如行单纯摘除术易造成术后复发。有少数考生未掌握。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对此治疗原则不掌握会给患者治疗带来严重后果,造成以后肿瘤种植性复发。193.下列关于粘液表皮样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约2/3的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b。有的无包膜而向周围组织浸润C.低分化型常见颈淋巴结转移d血行转移多见,且多转移至肝脏e.高分化型生长慢,转移率低,预后较佳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与理论试题,测试考生对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征掌握程度。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在大涎腺多见于腮腺,小涎腺多见于腭腺。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临床上与多形性腺瘤相似,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佳。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生长迅速,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不少病例见颈淋巴转移。无论高分化或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很少血行转移。此题正确答案应是:关于粘液表皮样癌的描述错误是血行转移多见,并多转移至肝194.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值约a.5.7Cmb.4.7CmC.3.7Cmd. 2.7Cme.1.7Cm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理解和记忆试题。开口度根据测定的值判断开口轻度、中度、重度困难,因此正常开口度平均值对口腔专业医生来说应牢固掌握。正确答案应是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值为 3.7cm,少数考生答成4.7cm或2.7cm,数字不确切影响对患者开口度评价。a.

ba.

b.c.

c.

d.e.开口时髁突运动受限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性较强的试题,测试考生对颞颌关节紊乱病的认识。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表现主要是关节弹响史,继而间断性绞锁史,进一步发展弹响消失而张口受限,开口时下颌向患侧偏,被动开口检查时,开口度不能增大。故诊断此病错误是下颌偏向健侧。此题考生答对者刚过半数,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535,显示题目有一定难度。因临床上遇此病例较少见,所以对考生来说记忆此病特点较困难。翼外肌起于蝶骨大翼下面及翼外板外面,肌束向后外,下头止于髁突,上头止于关节盘,一侧收缩下颌向健侧偏,双侧收缩使下颌前伸并有降下颌作用。当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时,翼外肌功能受影响故患侧翼外肌不能行使功能,下颌向患侧偏。考生对于不可复关节盘前移位要理解的记忆。贝尔麻痹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要点是a.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 b.患侧鼻唇沟消失C.患侧眼睑闭合不全d患侧前额皱纹消失,不能蹙眉e.不能鼓腮,吹气功能障碍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试题,测试考生对贝尔麻痹与中枢性麻痹在临床上鉴别诊断的能力。贝尔麻痹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均出现面瘫,但此两种疾病鉴别点是贝尔麻痹是面神经核下瘫,面神经五个分支功能障碍,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核上瘫,患侧额纹不消失、能皱眉,其余面神经四个分支均有麻痹。面神经核损伤分为核上瘫和核下瘫。面神经核上部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表情肌。而神经核下部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表情肌。因此当病变发生在面神经核以上的上位神经元引起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面神经病变在中耳或腮腺部位时为核下瘫,其临床表现为损伤侧面部全部表情肌瘫痪。贝尔麻痹属非中枢性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瘫腭裂术后穿孔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张力过大C.出血d患儿哭闹e.饮食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与临床处理结合的试题,测试考生对先天性腭裂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的理解。正确答案是张力过大。本题只有少数考生答 a(感染)或其他。先天性腭裂手术后并发症之一是术后穿孔,最主要是患者裂隙太大,手术中减张不够,术后张力过大所致。为缩小咽腔、增进腭咽闭合,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为传统兰氏术millarcl岛状瓣术C.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d腭帆提肌重建术e.单瓣后推术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试题,测试考生对先天性腭裂畸形修复术治疗方法掌握程度。正确答案是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此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 0.45,其原因为此题专业性较强,对于口腔医师是一种专业知识应该掌握,但是对未参加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医师来说有一定难度。投照上前牙时,应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C.听口线与地面平行d听眶线与地面平行e.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属口腔放射专业试题,对于口腔科医师来说也是专业基本知识应该掌握。本题正确答案是投照上牙时应使前牙唇侧面与地面垂直。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322显示题目"难",对于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医生很少行牙片投照,对投照技术大多数考生没有掌握。这是口腔放射科投照最基本技术,也属口腔科医师的基本知识,如不掌握就不可能正确照牙片,也不会正确的评价牙片的投照质量碘酊用于口腔内消毒剂的浓度是a.2.5%b.2.o%C.1.5%d.1%e.0.5%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

15.7%考生答成2%的浓度,其余考生答案也不正确。说明考15.7%考生答成2%的浓度,其余考生答案也不正确。说明考1%而不能用2%或其他浓度原因不能掌握,碘酊浓度太高易关节间隙的宽度为201.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上,关节间隙的宽度为上间隙最宽,前间隙及后间隙等宽后间隙次之,间隙最窄前间隙次之,后间隙最窄上间隙次之,前间隙最窄上间隙、前间隙及后间隙宽度相等后间隙次之,间隙最窄前间隙次之,后间隙最窄上间隙次之,前间隙最窄C.上间隙最宽,上间隙最宽,后间隙最宽,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口腔颌面x线诊断知识题,测试考生对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上 (薛氏位)正常x线影像的掌握程度。此题考试实践分析结果难度为0.445,显示题目有一定难度。颞下颌关节侧斜位显示关节凹、关节结节、髁状突及关节间隙,常用于检查髁状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肿瘤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等,此片关节间隙变化能反映出关节盘的病变以及关节盘与髁状突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关节间隙宽约2mm,上间隙较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狭窄疑有上颌骨骨折时,最常用的x线投影方式是上颌前部验片华氏位片C.许勒位片颅底位片x线投影测量正位片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题,测试考生对上颌骨骨折诊断x线投影方法掌握程度。华氏位(顶颏位)主要用来观察鼻窦、眼眶、颧骨和颧弓,亦可观察上颌骨,故上颌骨骨折时了解骨折部位、上颌窦情况以及颧骨和颧弓有无伴发骨折,华氏位是最佳选择,其余上颌前部胎片、许勒位、颅底位片等均不能对上颌骨骨折作出最好诊断。成釉细胞瘤x线片上典型表现为呈单房型,圆形或卵圆形骨质膨胀,骨密质消失C.呈多房型,房差悬殊,可含牙,牙根呈锯齿状吸收常见散在性钙化小团--成釉邻牙被推移位或脱落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易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及理论的试题,测试考生对最常见牙源性肿瘤细胞瘤在x--成釉11成釉细胞瘤在x线片上可表现出单房型、圆形或卵圆形,骨质膨胀,骨密质消失,邻牙被推移位或脱落。但最典型表现是呈多房型,房差悬殊,边缘呈切迹状,可含牙或不含牙,牙根呈锯齿状吸收。对此点少数考生未掌握。204.涎腺造影检查的禁忌证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外伤性涎痿C.阴性涎石症d.腮腺恶性肿瘤e•腮腺慢性反复肿胀标准答案:a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此题是专业基本知识题,测试考生对涎腺造影检查禁忌证的掌握程度。此题正确答案是涎腺造影检查的禁忌证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部分考生答b即外伤性涎痿,还有部分考生答d即腮腺恶性肿瘤,此结果说明考生对涎腺造影检查适应证及禁忌证掌握较差。涎腺造影技术用于检查涎腺的慢性炎症、肿瘤、涎痿以及涎腺周围组织病变是否已侵入腺体与导管,并决定病变位置和性质。就目前观点来说涎腺造影技术用于涎腺慢性炎症、涎痿、舍格伦综合症最好。涎腺肿瘤用b超或ct检查与诊断更确切,对于急性炎症应视为禁忌,因易引起感染扩散,同时造影操作会给患者增加痛苦有关游离皮片移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皮片愈薄,生长能力愈差全厚皮片较刃厚皮片移植后易收缩C.全厚皮片耐磨及负重,但色泽变化也大有感染的肉芽伤面,只能采用全厚皮片移植口腔内植皮,多采用中厚皮片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解释解析:此题是成形修复专业知识概念与理解试题,测试考生对游离皮片的种类及适应证掌握程度以及分析与理解能力。o.399显示题目o.399显示题目"难",正确答案是口腔内植皮多采用中厚皮片。b、c、d,说明对什么是薄断层皮片(刃厚皮片) 、中厚皮片以及全才会答出皮片愈薄生长能力愈差,全厚皮片较刃厚皮片移植后易收缩,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只能采用全厚皮片移植等错误的答案。正确应是皮片因此有感染创面只能用薄断层皮片。全厚皮片有弹性能耐磨擦和负担重故在面部多用。中厚皮片因术后收缩小,故多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修复。通常颌面部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为a.

b.a.

b.c.1.5:2〜3c.d.c

记忆其长2c

记忆其长2:1,e对,少部分考生答错,说明对皮片概念不清。,它含表皮+真皮乳头,中厚皮片是表皮+部分e.6:1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此题是成形修复专业知识概念与理解试题,测试考生对随意皮瓣及其特点的理解。此题有61.4%考生答对,有部分考生答错,此题对于不从事成形修复口腔科的医师有一定难度。随意皮瓣亦称皮肤皮瓣,其特点是由于没有知名血管供血,故在设计皮瓣时,宽比例要受到一定限制。在肢体及躯干部位长宽之比 1.5:1为最安全,最好不超过在面部由于血循环丰富长宽之比可 2〜3:1.207.中厚皮片包括a.表皮层b表皮+部分真皮层C.表皮+真皮全层表皮+真皮+部分皮下组织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概念与理解试题,测试考生对皮片概念及分类的认识与理解。正确答案是中厚皮片包括表皮 +部分真皮层。离皮片根据皮片厚度分为薄断层(刃厚皮片)真皮层,全厚皮片是表皮+真皮全层。选择上颌无牙颌托盘时,其后缘长度应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的连线上超过颤动线0.5mmC.超过颤动线Imm与颤动线平齐超过颤动线3〜4mm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正确的义齿后缘应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解析:对无牙颌患者在行上颌总义齿修复时,正确的义齿后缘应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的连线上。腭小凹在上腭中缝后部软硬腭连接处的稍后方。颤动线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的部位。由此可见答案 a、bc、d均不符合上总义齿后缘位置的要求。只有答案故选e.金属烤瓷全冠舌侧颈缘如以金属为冠边缘者,可预备成以下形状,除了a.羽状b凹槽形C.较宽的肩台d.直角斜面形、e.与金属全冠边缘相同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从修复治疗原则判断:全冠修复对患牙预备时,应尽可能保存、保护牙体、牙髓组织健康,争取保留足够的牙体组织,减少患牙破坏,获得修复体远期疗效。答案c预备成较宽的肩台显然违反了上述原则。从金属全冠边缘要求判断:刃状、羽状、凹状或带斜面的肩台形边缘形式适合修复材料强度大的金属修复体。由此推断答案c符合该题。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从修复治疗原则判断:在对髓腔较大的年轻患者做牙体预备时,特别是在做牙颈部磨除时,尤其应注意手术对牙髓的损害。金属烤瓷全冠 (pfm)唇侧预备1.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从修复治疗原则判断:在对髓腔较大的年轻患者做牙体预备时,特别是在做牙颈部磨除时,尤其应注意手术对牙髓的损害。金属烤瓷全冠 (pfm)唇侧预备1.2〜1.5mm的间隙,而肩台宽度只需1.0ram。由此答案选a211。铸造金属舌面板最适合于下列各项,除了咬合紧冠的唇舌径小根管呈喇叭口状深覆袷冠的唇舌径大ea.

b.c.d.a.o.5mmb.1.0mmC.1.5mmd.2mme.2.5mme.标准答案: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分析应用解析:铸造金属舌板的优点是:①金属材料强度大,耐磨耗,抗折强度大,所以该材料的修复体可制做得较薄;②由于铸造金属舌板较薄,所以牙体预备中,可少量磨除铸造金属舌板适合于咬合紧、深覆骀,骀力大时的修复,以及牙体组织不能磨除过多的牙齿,如牙齿唇舌径小和根管呈喇叭口状(青少年恒牙尚未发育完全,牙髓腔宽大者),所以答案a、b、c、d均不能选。答案e冠的唇舌径大,说明修复时牙体组织呵相对磨除多一些,修复体舌侧可选用金属材料或瓷等非金属材料,故选e.212.有关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邻沟可预备在邻面舌侧1/3与中1/3交界处b牙尖正常时,冠的验边缘一定要覆盖颊、舌尖C.可在舌侧验缘嵴外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d必要时可在邻面增加邻沟数目,或在验面增加钉洞固位形e.验沟预备是为防止修复体验向 脱位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答案a错,因为邻沟应预备在邻面颊 I/3与中1/3的交界处,而不是舌1/3与

中l/3交界处。答案b错,因为牙尖正常时,冠的骀边缘可不覆盖颊舌类。答案c错,因为3/4冠是在颊侧骀缘嵴处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答案 e错,因为殆沟预备是为了防止修复体舌向脱位而不是验向脱位。只有答案d对,必要时可在邻面增加邻沟数目或在袷面增加钉洞固位形,故选d213.前牙3/4冠邻面预备时下面错误的是近远中面平行与长轴平行C.唇侧边界止于接触区在唇舌向与邻面外形一致5。两邻面向长轴稍聚合2。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前牙3/45。在切端方向稍聚合2•〜5.,在唇舌向与邻面外形一致,唇侧边界止于自洁区,故选 C.可作3/4冠修复的情况是切缘有较小的缺损邻面有较大的缺损C.舌面有广泛龋扭转前牙a难综合应用死髓牙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从3/4a难综合应用3/4冠的轴沟即邻面沟,对固位有重要意义,凡舌面严重缺损及邻面无法预备出具有足够抗力形和固位形,牙髓病、根尖周病未彻底治愈者不能做 3/4冠修复。另外扭转前牙行3/4冠修复美观效果差,所以答案 bC、d、e均属于上述3/4冠禁忌证,只有答案a不包括在内,故选aa.

ba.

b.c.d.ed.e.标准答案:a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当患牙为活髓牙进行修复,修复体在粘固时,由于消毒药物的刺激、戴冠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冷刺激及粘固剂中游离酸刺激,可能会引起被修复的牙的暂时 i生疼痛,一般粘固后或数小时后疼痛可自行消失。若粘固后牙齿长时间持续疼痛,说明牙髓受激惹严重,造成牙髓炎的发生,由此应选答案a.答案b的典型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答案 C,牙齿多为叩疼明显;答案 d牙齿多为遇冷热刺激疼,无持续性疼痛,答案 e不可能粘固后就发生继发龋。

216.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无异物感对基牙不产生矫治性移位C.不易积存食物d避免口内使用不同种类的金属e.取戴时,对基牙无侧方压力标准答案:a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对基牙不应产生矫治性移位,否则基牙会松动。不易积存食物,否则余留牙易产生牙龈炎,继发龋等。避免口内使用不同种类的金属,以免产生电流作用。取戴时,对基牙无侧方压力,否则会损伤基牙。该题答案bC、de分别符合上述条件。而答案a不是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固位体设计可减小其异物感,但不可能无异物感,故选 a。217.下列缺失中,宜于设计成混合支持式义齿 (余留基牙均健康,第三磨牙均存在)的是14567一-76-54[4567一C-87-65一[6一6517一6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综合应用解析:混合支持式义齿是基牙上有骀支托和卡环,基托有足够的伸展,由天然牙和粘膜共同承担骀力。混合支持式义齿适用于各类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失者。该题中答案a、b、d、e均为非游离端牙列缺损,只有答案C中右上颌为游离端牙列缺损,故选C。。 218.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原则中,错误的是a.选择健康牙作基牙b虽有牙体疾病,但已经治疗C.虽有牙周疾病,但已得到控制越近缺隙的牙作基牙固位,支持效果越好e

解释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越平行越好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应选e.e

解释凹区越小,义齿固位就越差。此时要用调凹法使缺隙侧基牙的倒凹适当地集中在个别牙上,义齿必须斜向就位。

219.为ii型卡环的是隙卡倒钩卡环C.圈形卡环三臂卡环回力卡环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记忆解析:ii型卡环适用于ii型观测线, 此时的观测线在近缺隙侧距骀面近, 而远缺隙侧距猞面远,说明近缺隙侧的倒凹大,远缺隙侧的倒凹小。倒钩卡环常用于倒凹区在支托的同侧下方(即倒凹在近缺隙侧)的基牙,故选答案 b.答案C,圈形卡环多用于远中孤立的磨牙上,上颌磨牙向近中颊侧倾斜,下颌磨牙向近中舌侧倾斜者。卡环臂的尖端在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磨牙的舌侧。答案e,回力卡环常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基牙为双尖牙或尖牙,卡环臂尖端位于基牙的唇(颊)面倒凹区。答案d中三臂卡是根据卡环臂的数目分的类,无特定性。根据基牙倾斜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导线可分三型,正确的是基线为i型导线i型导线在基牙近缺隙侧距验面近C.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为ii型导线ii型导线在远缺隙侧距铪面远基牙近远缺隙侧均无明显倒凹或基牙向近远中倾斜时所画的导线为iii型导线标准答案:d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从专业知识判断:i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此线在基牙的缺隙侧距离猞面远。ii型导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此线在远缺隙侧距验面远。iii型导线:基牙的近、远缺隙侧均有明显的倒凹,或基牙向颊舌侧倾斜时所形成的观测线关于复合固定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含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牙单位含有两个以上基牙C.由两种或三种基本类型的固定桥组合而成基牙数目多且分散,不易获得共同就位道以上都不是复合固定桥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解释解析:从专业知识判断:固定桥的类型有:①双端固定桥;②半固定桥;③单端固定桥和④复合固定桥。其中,复合固定桥是由①〜③中的 2种或3种基本类型的固定桥组合而成。e认为a、b、该题中答案C符合上述定义。答案ab、d不够全面,但不能说错误。而答案Ce认为a、b、222.全口义齿戴牙后,下颌髁突明显向后上位移,主要由于正中验错位垂直距离过低C.垂直距离过高d义齿咬合关系不佳e.义齿变形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解释解析:天然牙列存在时,上下颌的关系依赖于上下牙列尖窝交错的接触而得到保持。此时患者两侧髁突处于关节凹中的生理后位。若全口义齿的垂直距离过低时,患者戴入义齿并咬合时,下颌髁突会明显向后上方移位,。所以该题选答案b.总义齿修复中,作用于唾液与托之间的力,应称之为粘固力吸引力e

记忆C.粘着力d粘附力e.e

记忆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认知层次:解析:总义齿修复中,义齿的固位因素之一是基托与粘膜间的大气压力和吸附力。其中吸附力是两个物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包括粘着力和附着力。粘着力是指相同分子间的凝聚力,如唾液本身是有粘着力。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间的引力。基托和唾液的分子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引力应是附着力,故答案选e.上颌总义齿牙槽嵴与硬区之间的区域是主承托区副承托区C.缓冲区边缘伸展区边缘封闭区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无牙颌依据其生理特点分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和缓冲区。主承托区是指上下牙槽嵴顶区。副承托区指上下颌牙槽嵴的唇颊和舌腭侧(不包括上颌硬区)。边缘封闭区是指牙槽嵴粘膜与唇颊舌粘膜的反折线区和上颌后提区、 下颌磨牙后垫区。缓冲区是指上颌硬区和下颌隆突区。答案b副承托区为正确答案。从口内取出可摘局部义齿印模时,一般先取后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取前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C.前后翘动,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取缺失区,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取非缺失区,再沿前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标准答案:a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简单应用解析:可摘局部义齿印模有两种,一种是解剖式印模,另一种是功能性印模。无论哪一种印模,制取过程中,都要保持稳定不动,否则会造成印模变形。印模由口内取出时,一般要先取后部,因为后部上颌是软腭,下颌是磨牙后垫,均为松软组织,活动度大,这样很容易破坏印模的边缘封闭,使空气进入印模中,因此容易取下印模且不会造成印模变形,故选a答案C,取印模法易使印模变形; a、d、e均不易破坏印模的边缘封闭。有关3/4冠牙体预备的正确叙述是a•临床牙冠长,倒凹大者,邻面冠边缘应止于龈缘b•上前牙切斜面由舌侧斜向唇侧C.在切端斜面舌1/3处,做一顶角90。的沟舌轴壁的倒凹不必消除,可以舌隆突为界分两段预备邻沟与邻面的线角清晰,有棱角标准答案:C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解释解析:答案a错:因为临床牙冠长,倒凹大时,冠边缘可在龈缘以上,冠覆盖区内应无倒凹。答案b错,因为上前牙切斜面由舌倾斜向唇侧,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少暴露金属。答案错:因为舌轴壁的倒凹一定要磨除,以保证修复体就位,密合。答案e错:因为邻沟与邻面的线角应清晰而无明显棱角。棱角处修复体有应力集中易造成修复体折断。只有答案C的描述是正确的,故选C.使用可摘局部义齿最容易造成疼痛的部位不包括尖牙唇侧牙槽嵴顶C.上颌隆突上颌结节颊侧内斜嵴处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解析:患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最易造成疼痛的部位是答案 a、C、d、e所述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是骨质突起的部位,该部位粘膜较薄、弹性差,不易缓冲骀力,所以容易出现戴牙后的疼痛。而答案b中的牙槽嵴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有致密的粘膜下层,能承受咀嚼压力,该区是验力主承托区,戴义齿后正常情况下不该出现疼痛,故选 b.为消除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错误的方法是增加对抗平衡固位体尽力设计粘膜支持式义齿,以避免产生支点C.在支点或支点线的对侧加平衡力消除验支托、卡环在余留牙上形成的支点消除基托下与组织形成的支点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认知层次:综合应用解析:消除可摘局部义齿不稳定的疗法有:①增加对抗平衡固位体;②平衡去;③消除支点。答案a、c、d、e符合上述要求。答案b中设计粘膜支持式义齿可造成义齿因无支持而均匀的下沉性不稳定,所以粘膜支持式义齿不能避免产生支点,答案错,故选b。229.卡环固位臂尖应位于基牙的外形高点线上外形高点线验方C.外形高点线龈方d导线的验方e.导线的龈方标准答案:e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记忆解析:导线是将模型固定在观测台上,选好就位道后,用带有直边的铅芯沿牙冠轴面最突点所画出的连线。当基牙牙冠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时,导线的位置也随之改变,这样所得的导线并不是基牙的解剖外形最高点的连线,而是随观测方向改变而改变的连线。导线的骀向部分为基牙的非倒凹区,导线以下龈向部分为基牙的倒凹区。卡环固位臂卡应位于基牙的倒凹区内,故选答案e.杆形卡环与圆环形卡环相比较主要不足之处是a.固位作用差b稳定作用差C.支持作用差d弹性作用差e.对基牙损伤大标准答案:b试题难度:难认知层次:解释解析:杆形卡环的形状和种类很多,其主要优点是:弹性好,与基牙的接触面积小,故对基牙的损伤小,椎形固位作用强等。其主要缺点是稳定作用不如圆形卡环,可能与杆形卡环与基牙的接触面积小有关,故选答案b.牙槽骨修整的最佳时间为拔牙后即刻修整1个月C.3个月5个月b

记忆6b

记忆标准答案: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