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umin)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umi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传统的诊断以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OGTT)作为参考指标。但是血糖测定只能反映被测者当时血糖水平,受病人身体状况、饮食、用药情况、抽血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不能反映病人较长时间范围内的血糖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一)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传统的Abraham等于1978年首次报导了采用微小柱法检测HbA1c以来,美国国家糖尿病控制中心(DCCT),经历时9年的调查,确认了测定HbA1c是对糖代谢长期控制的有效方法。成为实验室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近年HbA1c的检测,受到了关注,以下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基础和临床作简要的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二)
Abraham等于1978年首次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血液中血红蛋白A组分的β链N末端的缬氨酸分子与葡萄糖等己糖分子相结合而使其在血红蛋白电泳中成为HbA之前的快泳、HbA1组分,在离子交换柱层析中亦在HbA之前首先被洗脱,糖化Hb可分为HbA1a,HbA1b,HbA1c共九种。最重要的是HbA1c1.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糖化血红蛋2.糖化血红蛋白%比例高低的决定因素:
A、取决于血糖浓度
B、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
C、红细胞的存活时间
血糖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HbA1c的比例就越大。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
2.糖化血红蛋白%比例高低的决定因素:A、取决于血糖3.HbA1c为什么能反映2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分HbA1a、HbA1b和HbA1c,因后者占总量的80%,基本代表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体水平。HbA1c在红细胞内合成是连续不可逆的进行。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左右,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可保持相对稳定。因此HbA1c的水平可反映近2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
3.HbA1c为什么能反映2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
HbA1c检测近年在方法学上也有很大发展,例如自动高压液相色谱法、亲和层析法、自动生化分析法、免疫试剂法和快速床边法(POCT)等
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三、HbA1c的临床意义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糖尿病的诊断,
二、有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状况。
三、HbA1c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1)
大多数血糖高于正常的糖尿病患者,HbA1c增高;对空腹血糖正常而耐量下降的病人HbA1c也可增高。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一项新的糖尿病诊断指标。
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1)大多数
日本糖尿病协会(JDS)也制定了标准,在JDS标准中,可以使用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2)
日本糖尿病协会(JDS)也制定了标准,在Yoshihiko等联合使用HbA1c和FPG联合对109例病人进行检查,根据HbA1c结果筛选出18例FPG结果正常的糖尿病人,说明HbA1c可以替代OGTT对糖尿病的筛选。而且HbA1c较OGTT操作更简单方便,可以减少病人痛苦。
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3)
Yoshihiko等联合使用H2.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1)
美国DCCT研究组对几千名糖尿病患者6-9年研究结果证实了HbA1c平均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数据显示:HbA1c未超出参考值上限1%(即7%),患者不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性肾病。如果超出上限1-2个百分点,出现合并症,略有上升,超过2%,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
未超过正常值1%(即7%)
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
超出正常值1—2%(即8%)
并发症略有上升
超过正常值2%微血管并发症危险性大大增加
2.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1)Wisconsin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A1c每增加1%,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增加70%,尿蛋白的可能性增加20%。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加10%。
2.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2)Wisconsin对糖尿病视网3.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诊断
各种应激如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可使血糖升高,但这种高血糖、HbA1c不一定升高,若为糖尿病,HbA1c则升高。
3.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诊断各4.糖尿病长期血糖的监测
观察饮食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怀疑口服药失效而不得不用胰岛素治疗时HbA1c有较高价值。
4.糖尿病长期血糖的监测5.孕期高血糖时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母亲的高血糖与胎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都有关。保持严格的血糖控制,尤其在胚胎发育的头3个月,母亲HbA1c结果对健康胎儿的孕育极为重要。
5.孕期高血糖时的应用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母亲的高血6、关于发病率最新数据的补充和思考
1、《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年第四期刊登了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盛正妍的文章:上海市9376例30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4.7%。
2、结论:近年上海市区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思考:
1、20个人中有近1个糖尿病人;
2、加上家人关心HbA1c的20人中就有5人;
3、因此HbA1c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6、关于发病率最新数据的补充和思考1、《中国糖尿病杂志》2HbA1c数据客观,稳定性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个月左右的糖代谢情况,对分析糖尿病病情控制,预防并发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总结:
HbA1c数据客观,稳定性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个月左右的糖1982年Viberti等发现了糖尿病患者尿中总蛋白在正常范围,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现象,首先提出了微量尿白蛋白的观点,并指出了这种蛋白的出现是肾病发生的早期预兆。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目前主要用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检测发现微量蛋白尿,以便及时采取保护肾功能的措施,如限制蛋白的摄入量、禁烟、及时控制血糖和血压。
因此及时检测微量蛋白尿,对控制和防止早期肾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1982年Viberti等发现1.微量白蛋白尿的基本概念
多种疾病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加,尿中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到,叫微量白蛋白,其含量在20-200mg/l,此时如能及时治疗,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这种常并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中的尿蛋白,称微量白蛋白。
1.微量白蛋白尿的基本概念多种2.尿蛋白的形成
尿是在肾脏内形成的。体内血流经肾小球毛细管时,其中的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脂类等胶体被截留,其余成份则经半透膜滤过进入肾小球中此称为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水分及电介质和葡萄糖等物质又被吸收回血,同时肾小管也分泌一些物质加入尿中,最后生成终尿。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内压力增高滤过增加或是基底膜改变,导致高滤过率而出现蛋白尿。
2.尿蛋白的形成尿是在肾脏内形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方法
?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原理:使用羊抗人白蛋白抗体和样品中的白蛋白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反应完成后,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吸光度的变化反映白蛋白的含量
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方法?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原理:使用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呈正相关,肾小球内压力上升,白蛋白滤过功能关系失调。可以帮助了解肾脏损害的程度。肾脏发生病变的最早信号之一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
(1)对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1)
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尿白
U-Albumin升高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子和预报指标。高血压伴U-Albumin增加,应降压治疗,是减缓微小血管损伤。(目标130/85mmHg)
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对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2)
U-Albumin升高是心血(2)对糖尿病的应用价值(1)
可以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糖尿病肾病最早的临床信号是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出现微量蛋白尿。
U-Albumin<20mg/l为正常白蛋白尿期;
U-Albumin位于20-200mg/l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认为此时病变经治疗尚可复原,
U-Albumin>200mg/l常规蛋白定量>0.5克/24h,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对糖尿病的应用价值(1)可(3)U-Albumin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作为全身性或局部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如逆行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肾脏早期病变。
?作为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指标,U-Alb高者多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对于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者也可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便于早期观察肾功能情况及早采取措施。以免引起药物性肾炎。
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3)U-Albumin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作为全身性或局部
对于糖尿病患者,首次阳性应在3-6月内再测第2次,2次阳性则为早期糖尿病肾病。I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每年1-3次。
II型糖尿病,1-3次/年。
4.U-Albumin测定时间
对于糖尿病患者,首次阳性应在3-6月内再测第27.重视实验前质量控制:
标本留取:
最好12h夜尿;
尿液在膀胱内超过3h;
首次晨尿较好,随机留尿也可但不提倡,两次以上阳性,方可确定。
7.重视实验前质量控制:标本留取:糖化血红蛋白讲座课件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umin)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Albumi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传统的诊断以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OGTT)作为参考指标。但是血糖测定只能反映被测者当时血糖水平,受病人身体状况、饮食、用药情况、抽血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不能反映病人较长时间范围内的血糖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一)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传统的Abraham等于1978年首次报导了采用微小柱法检测HbA1c以来,美国国家糖尿病控制中心(DCCT),经历时9年的调查,确认了测定HbA1c是对糖代谢长期控制的有效方法。成为实验室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近年HbA1c的检测,受到了关注,以下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基础和临床作简要的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二)
Abraham等于1978年首次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血液中血红蛋白A组分的β链N末端的缬氨酸分子与葡萄糖等己糖分子相结合而使其在血红蛋白电泳中成为HbA之前的快泳、HbA1组分,在离子交换柱层析中亦在HbA之前首先被洗脱,糖化Hb可分为HbA1a,HbA1b,HbA1c共九种。最重要的是HbA1c1.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糖化血红蛋2.糖化血红蛋白%比例高低的决定因素:
A、取决于血糖浓度
B、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
C、红细胞的存活时间
血糖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HbA1c的比例就越大。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
2.糖化血红蛋白%比例高低的决定因素:A、取决于血糖3.HbA1c为什么能反映2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分HbA1a、HbA1b和HbA1c,因后者占总量的80%,基本代表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体水平。HbA1c在红细胞内合成是连续不可逆的进行。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左右,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可保持相对稳定。因此HbA1c的水平可反映近2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特性
3.HbA1c为什么能反映2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
HbA1c检测近年在方法学上也有很大发展,例如自动高压液相色谱法、亲和层析法、自动生化分析法、免疫试剂法和快速床边法(POCT)等
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三、HbA1c的临床意义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糖尿病的诊断,
二、有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状况。
三、HbA1c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1)
大多数血糖高于正常的糖尿病患者,HbA1c增高;对空腹血糖正常而耐量下降的病人HbA1c也可增高。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一项新的糖尿病诊断指标。
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1)大多数
日本糖尿病协会(JDS)也制定了标准,在JDS标准中,可以使用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2)
日本糖尿病协会(JDS)也制定了标准,在Yoshihiko等联合使用HbA1c和FPG联合对109例病人进行检查,根据HbA1c结果筛选出18例FPG结果正常的糖尿病人,说明HbA1c可以替代OGTT对糖尿病的筛选。而且HbA1c较OGTT操作更简单方便,可以减少病人痛苦。
1.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3)
Yoshihiko等联合使用H2.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1)
美国DCCT研究组对几千名糖尿病患者6-9年研究结果证实了HbA1c平均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数据显示:HbA1c未超出参考值上限1%(即7%),患者不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性肾病。如果超出上限1-2个百分点,出现合并症,略有上升,超过2%,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
未超过正常值1%(即7%)
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
超出正常值1—2%(即8%)
并发症略有上升
超过正常值2%微血管并发症危险性大大增加
2.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1)Wisconsin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A1c每增加1%,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增加70%,尿蛋白的可能性增加20%。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加10%。
2.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2)Wisconsin对糖尿病视网3.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诊断
各种应激如心肌梗塞和脑血管意外可使血糖升高,但这种高血糖、HbA1c不一定升高,若为糖尿病,HbA1c则升高。
3.应激性高血糖的鉴别诊断各4.糖尿病长期血糖的监测
观察饮食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怀疑口服药失效而不得不用胰岛素治疗时HbA1c有较高价值。
4.糖尿病长期血糖的监测5.孕期高血糖时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母亲的高血糖与胎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都有关。保持严格的血糖控制,尤其在胚胎发育的头3个月,母亲HbA1c结果对健康胎儿的孕育极为重要。
5.孕期高血糖时的应用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母亲的高血6、关于发病率最新数据的补充和思考
1、《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年第四期刊登了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盛正妍的文章:上海市9376例30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发病率高达4.7%。
2、结论:近年上海市区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思考:
1、20个人中有近1个糖尿病人;
2、加上家人关心HbA1c的20人中就有5人;
3、因此HbA1c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6、关于发病率最新数据的补充和思考1、《中国糖尿病杂志》2HbA1c数据客观,稳定性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个月左右的糖代谢情况,对分析糖尿病病情控制,预防并发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有很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总结:
HbA1c数据客观,稳定性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2个月左右的糖1982年Viberti等发现了糖尿病患者尿中总蛋白在正常范围,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现象,首先提出了微量尿白蛋白的观点,并指出了这种蛋白的出现是肾病发生的早期预兆。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目前主要用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检测发现微量蛋白尿,以便及时采取保护肾功能的措施,如限制蛋白的摄入量、禁烟、及时控制血糖和血压。
因此及时检测微量蛋白尿,对控制和防止早期肾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1982年Viberti等发现1.微量白蛋白尿的基本概念
多种疾病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加,尿中用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到,叫微量白蛋白,其含量在20-200mg/l,此时如能及时治疗,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这种常并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中的尿蛋白,称微量白蛋白。
1.微量白蛋白尿的基本概念多种2.尿蛋白的形成
尿是在肾脏内形成的。体内血流经肾小球毛细管时,其中的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脂类等胶体被截留,其余成份则经半透膜滤过进入肾小球中此称为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水分及电介质和葡萄糖等物质又被吸收回血,同时肾小管也分泌一些物质加入尿中,最后生成终尿。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内压力增高滤过增加或是基底膜改变,导致高滤过率而出现蛋白尿。
2.尿蛋白的形成尿是在肾脏内形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方法
?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
?原理:使用羊抗人白蛋白抗体和样品中的白蛋白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反应完成后,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吸光度的变化反映白蛋白的含量
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方法?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原理:使用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呈正相关,肾小球内压力上升,白蛋白滤过功能关系失调。可以帮助了解肾脏损害的程度。肾脏发生病变的最早信号之一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
(1)对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1)
3.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尿白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电项目消防系统设计方案
- 施工图纸会审流程管理方案
- 2025年育婴师职业技能测评试卷及答案-育婴师职业发展规划与实施篇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 第9课禁止通行-绘制图形1说课稿 河大版
- (2025年秋季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2课 经济发展与国力强盛说课稿 岳麓版
- 2025年医学影像学磁共振成像操作规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农贸水产收购合同
- 2025国际贸易协议:跨国采购合同ICC跨国采购合同
- 2025年消化内科诊断治疗挑战考试答案及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浙江省慈溪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 2025秋冀人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附目录)
- 板材样品销售方案(3篇)
- 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5反洗钱知识题库及答案
- 110kV变电站通信系统施工方案与技术要求
- (高清版)DBJ∕T 13-91-2025 《福建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 多系统联合仿真平台在燃气轮机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